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新亮 朱守莉 韩立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9-760,共2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常规"S"切口,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至总干,将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然后分离胸锁乳突肌瓣旋转至腮腺缺损区,将胸锁乳突肌筋膜与残存的腮腺嚼...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常规"S"切口,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至总干,将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然后分离胸锁乳突肌瓣旋转至腮腺缺损区,将胸锁乳突肌筋膜与残存的腮腺嚼肌筋膜对位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1例均无涎瘘发生,外形良好,颈部功能正常,仅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症。结论: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区缺损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胸锁乳突肌瓣 味觉出汗综合症/术后畸形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冠脉血流后体循环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新亮 朱妙章 +1 位作者 王跃民 臧益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阻断狗冠脉左前降支血流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流变特性出现明显、稳定的异常变化。缺血40min时低切变率(r=1.15s^(-1))全血粘度已明显升高(从对照值的39±7.9mPa.s增加到58±8.4mPa.s),这一变化出现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HCT明... 阻断狗冠脉左前降支血流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流变特性出现明显、稳定的异常变化。缺血40min时低切变率(r=1.15s^(-1))全血粘度已明显升高(从对照值的39±7.9mPa.s增加到58±8.4mPa.s),这一变化出现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HCT明显变化之前,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粘度的异常增高除血浆纤维蛋白原与HCT的影响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些尚未阐明的快速调节机制参与。缺血区局部血液高切变率下(r=230s^(-1))全血粘度升高程度明显大于体循环静脉血,这可能与缺血区酸性代谢产物蓄积、H^+浓度增高以及氧分压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血液流变学 体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脾切除对阻断冠脉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新亮 朱妙章 +1 位作者 王跃民 臧益民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实验旨在观察切除脾脏对犬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脾脏后,阻断冠脉血流120min内血细胞比容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升高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缺血40min和80min时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升高程度减轻;但对心肌缺血120min... 本实验旨在观察切除脾脏对犬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脾脏后,阻断冠脉血流120min内血细胞比容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升高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缺血40min和80min时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升高程度减轻;但对心肌缺血120min时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变化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粘度变化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血液粘度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引流与橡皮片加压包扎在腮腺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新亮 朱守莉 韩立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引流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持续负压引流术是否优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方法:51例腮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持续负压引流组(A组)26例,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组(B组)25例... 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引流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持续负压引流术是否优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方法:51例腮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持续负压引流组(A组)26例,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组(B组)25例,通过临床观察主客观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均较B组具有自觉疼痛轻、痛苦小、进食影响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P<0.01)。结论:腮腺手术中持续负压引流术优于传统的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外科手术 持续负压引流 橡皮片引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新亮 臧益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89年第2期34-38,共5页
1962年Burch等首次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全血粘度显著增加。其后的大量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全身性反应的突出表现,并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一。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新亮 朱守莉 解超勇 《淮海医药》 200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 观察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 ,其中 98例于拔除阻生齿后 ,置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于牙槽窝内 ,另 98例阻生齿拔除后 ,拔牙创作常规处理 ,观察对干槽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 ,其中 98例于拔除阻生齿后 ,置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于牙槽窝内 ,另 98例阻生齿拔除后 ,拔牙创作常规处理 ,观察对干槽症的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 5 d复诊观察 ,实验组 98例患者无 1例发生干槽症 ;对照组有 10例牙槽窝内血凝块破坏、骨面暴露、确诊为干槽症。两组干槽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结论 替硝唑、环丙沙星明胶海绵剂 ,对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效果确实、且应用方便 ,患者顺从性好 ,能有效防止血凝块破坏 ,细菌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干槽症 替硝唑 环丙沙星明胶海棉剂 对比研究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碳乳剂稀释血液对缺血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马新亮 牛国保 +1 位作者 藏益民 王复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实验观察了国产氟碳乳剂对兔缺血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15 min时用氟碳乳剂稀释血液,可使缺血1h时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超微结构损伤 氟碳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交感神经反射在阻断冠脉血流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中的作用
8
作者 马新亮 朱妙章 +1 位作者 王跃民 臧益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74-278,共5页
本实验在21只狗身上观察了阻断冠脉血流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流变特性的变化及心交感神经反射在这一变化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出现明显异常变化,且缺血区局部静脉血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变化大于体... 本实验在21只狗身上观察了阻断冠脉血流后缺血区局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流变特性的变化及心交感神经反射在这一变化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出现明显异常变化,且缺血区局部静脉血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变化大于体循环静脉血;2.阻断冠脉血流后用利多卡因浸润缺血区心肌,可使心肌缺血时体循环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减轻,但缺血区局部静脉血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仍明显升高;3.阻断冠脉前切除双侧星状神经节对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阻断冠脉血流后起源于缺血区内的传入神经活动增强是诱发血液流变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冠状动脉病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喜来通减轻牙髓失活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马新亮 盛晓文 解超勇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喜来通(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用于牙髓失活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38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就诊的患者需失活处理的恒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开髓失活前15-30min口服喜来通1片,对照组则... 目的:观察喜来通(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用于牙髓失活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38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就诊的患者需失活处理的恒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开髓失活前15-30min口服喜来通1片,对照组则口服安慰剂。失活后1h观察是否疼痛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牙髓失活前15-30min口服喜来通对减轻失活后疼痛有效,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失活剂 镇痛 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和种植体同期植入修复颌骨和牙列缺损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马新亮 韩立显 张新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85-486,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分子材料和种植体同期植入缺损区进行同步骨缺损修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以 4只杂种狗为研究对象 ,制备下颌骨长约 2 .5cm的缺损的动物模型 (保留下颌骨下缘 ) ,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酯 )植入骨缺损 ,同时将... 目的 :探讨高分子材料和种植体同期植入缺损区进行同步骨缺损修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以 4只杂种狗为研究对象 ,制备下颌骨长约 2 .5cm的缺损的动物模型 (保留下颌骨下缘 ) ,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酯 )植入骨缺损 ,同时将牙种植体植入骨水泥中并调整长轴方向 ,立即关闭术创。至术后 3个月摄X线片 ,然后处死动物 ,局部巨检以了解骨水泥同骨组织的结合情况 ,并制备骨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 ,以了解植入材料周边骨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植入材料的反应。结果 :术后 3个月X线检查见骨缺损区充满骨水泥 ,骨水泥周边的骨小梁清晰 ,未见骨吸收或炎症表现 ,形成良好的骨 -骨水泥界面 ,种植体则依赖其表面的螺纹结构与骨水泥间紧密的机械性嵌合而牢固的成为一体 ,植入的骨水泥块与周边天然骨结合紧密 ,无松动现象。植入材料周边局部脱钙骨的苏木精 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骨结构正常 ,同时骨 -骨水泥界有新骨形成。结论 :骨水泥作为颌骨修复替代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疾病/外科手术 颌骨缺损 牙列缺损 骨水泥 牙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入路阿霉素注射治疗上颌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马新亮 韩立显 王祥雨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11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腭管注射和经喙突后注射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方法49例原发性上颌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翼腭管注射组和喙突后注射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翼腭管注射组治疗上颌神经痛一次成功率为96%,喙突后注射组治疗上颌神经痛... 目的探讨经翼腭管注射和经喙突后注射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方法49例原发性上颌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翼腭管注射组和喙突后注射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翼腭管注射组治疗上颌神经痛一次成功率为96%,喙突后注射组治疗上颌神经痛一次成功率为7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结论经翼腭管注射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神经痛 阿霉素 翼腭管注射 喙突后注射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黄酮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瞻 朱妙章 +4 位作者 周士胜 吕顺艳 郭海涛 高峰 马新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观察木黄酮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CF)增殖的影响 .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CF ,以 [3 H]TdR参入率作为细胞增殖指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结果显示木黄酮 (0 .5~ 50 μmol·L- 1)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 2 .5%胎牛血清刺激CF增殖的作用 ... 观察木黄酮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CF)增殖的影响 .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CF ,以 [3 H]TdR参入率作为细胞增殖指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结果显示木黄酮 (0 .5~ 50 μmol·L- 1)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 2 .5%胎牛血清刺激CF增殖的作用 ,并将CF细胞周期阻抑在G2 /M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黄酮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植物雌激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瞻 朱妙章 +5 位作者 周士胜 谢安 郭海涛 吕顺燕 裴建明 马新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转运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L型钙通道电流 (ICa .L) ,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分析细胞内钙浓度 ([Ca2 + ]i)的变化。结果 应用 10 μmol·L-1和 30 μmol·L-1的 17β Est...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转运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L型钙通道电流 (ICa .L) ,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分析细胞内钙浓度 ([Ca2 + ]i)的变化。结果 应用 10 μmol·L-1和 30 μmol·L-1的 17β Estradiol,分别使ICa .L 抑制到正常的 48 1%± 4 5 %and2 9 3%± 5 2 % (n =5 ,P <0 0 1)。 10 μmol·L-1的 17β Estradiol可升高静息的培养心肌细胞 [Ca2 + ]i,荧光强度 (FI)值由 5 4 2± 13 6增加到 86 5± 15 3(n =6 ,P <0 0 5 ) ;而对具有自发收缩的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由给药前的 18 5± 4 3减小到 11 4± 3 9(n =6 ,P <0 0 5 )。17β Estradio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Ca.L。结论 L型钙通道等多种机制参与雌激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转运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心肌细胞钙 离子通道 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培养 钙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对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9
14
作者 焦向英 王晓樑 +1 位作者 马新亮 赵荣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建立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高糖高脂刺激观察是否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以最小必需培养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加20 mmol/L甘露醇作为正常对照培养基(正常... 目的:建立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高糖高脂刺激观察是否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以最小必需培养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加20 mmol/L甘露醇作为正常对照培养基(正常对照组,n=10);以MEM+高糖(20 mmol/L葡萄糖)高脂(50μmol/L软脂酸)培养模拟糖尿病(高糖高脂组,n=10),心肌细胞分别在两种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测定指标。结果:高糖高脂组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亚硝基损伤标志物硝基酪氨酸生成增多,同时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和一氧化氮(NO)生成增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水平和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培养的成年小鼠心肌细胞,高糖高脂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这主要是由于高糖高脂引起的iNOS大量表达所生成的NO和NADPH氧化酶表达增高生成的超氧阴离子反应产生的大量过氧化亚硝基所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高脂 凋亡 细胞培养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液及加镁极化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晨玲 黄培志 +1 位作者 高峰 马新亮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 研究极化液 (GIK)及加镁GIK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 ,心脏缺血 (停灌 ) 3 0min、再灌注 12 0min。 2 7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9只 ,A组 (对照组 )给予Krebs Henseleix (NKH)... 目的 研究极化液 (GIK)及加镁GIK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 ,心脏缺血 (停灌 ) 3 0min、再灌注 12 0min。 2 7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9只 ,A组 (对照组 )给予Krebs Henseleix (NKH)灌注液 ;B组于缺血前 5min及再灌注全程给予GIK(葡萄糖 3 0 0 g/L、胰岛素 5 0U/L、氯化钾 80mmol/L) ;C组于缺血前 5min及再灌注全程给予GIK +硫酸镁 ( 1.5mmol/L)。结果 B、C两组心脏功能等容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左心室压差恢复均显著优于A组 (P <0 .0 5 ) ;B、C两组再灌注 2h后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 ( 2 7.3 0± 8.80 ) %和 ( 19.99± 3 .83 ) % ,较A组的 ( 3 9.93± 13 .88) %减小(P <0 .0 5 ) ,C组较B组梗死范围减小更明显 (P <0 .0 5 ) ;B、C两组肌酸激酶 (CK )活性分别为 ( 1.0 0± 0 .17)U/mg蛋白和 ( 1.0 2± 0 .16)U/mg蛋白 ,高于A组的 ( 0 .75± 0 .11)U/mg蛋白 (P <0 .0 5 )。结论 GI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液 加镁极化液 保护作用 血流动力学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及血浆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常快乐 王海昌 +5 位作者 陶凌 贾敏 廉坤 刘毅 杨璐 马新亮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06-609,共4页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及血浆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及血浆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进行预处理,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常规他汀组患者术前2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共用1个月。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APN、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及主要终点。结果30天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LDL—C、hs.CRP水平均降低,APN、HDL—C水平均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LDL—C、hs—CRP水平较常规他汀组明显下降(P〈0.05),APN、HDL—C水平明显升高。强化他汀组患者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3例,常规他汀组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择期PC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减少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对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脂联素 无复流现象 PCI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立显 马新亮 +5 位作者 朱守莉 周洲 钱苏辉 殷秀琴 常秀林 刘宝森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医用组织补片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腮腺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组(A组)和腮腺部分切除...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医用组织补片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腮腺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组(A组)和腮腺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ADM修复术组(B组)各35例,不采用任何修复方式直接关闭手术创面组(C组)33例。随访6~42个月。统计3组患者术后半年碘-淀粉试验阳性例数和主观评价阳性例数。结果:A组和C组复查时碘-淀粉试验阳性率和主观评价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而C组患者碘-淀粉试验阳性率和主观评价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Frey综合征的效果满意,联合应用ADM则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外科手术 胸锁乳突肌瓣 FREY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谦 王跃民 +1 位作者 马新亮 高峰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84-584,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通过阻断过氧亚硝酸阴离子导致的蛋白硝基化减少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凌 臧益民 +2 位作者 刘慧荣 高峰 马新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硫氧还蛋白(Trx)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小鼠心肌30min缺血/3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前10min随机给予磷酸缓冲液(PBS,对照)或重组人Trx(hTrx,2mg/kg)腹腔注射。在再灌注终末,摘取实验动物的心脏,分别检...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硫氧还蛋白(Trx)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小鼠心肌30min缺血/3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前10min随机给予磷酸缓冲液(PBS,对照)或重组人Trx(hTrx,2mg/kg)腹腔注射。在再灌注终末,摘取实验动物的心脏,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中硝基酪氨酸的含量。结果:再灌注前给予Trx可以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P<0.01);与对照组相比,Trx组心肌组织中硝基酪氨酸的含量显著减少(4.8±0.53比9.5±0.86pmol/mg蛋白质,P<0.01),提示Trx可能通过阻断蛋白硝基化和随后的细胞凋亡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为了寻找Trx可以阻断蛋白硝基化的直接证据,在培养的成年心肌细胞给予SIN1(过氧亚硝酸阴离子供体)50μmol处理、或SIN1和hTrx(500nmol)共同处理后,观察Trx在过氧亚硝酸阴离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N1处理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Trx可以显著减少SIN1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P<0.01)。结论:硫氧还蛋白,一种新的抗凋亡和心肌保护分子,通过阻断过氧亚硝酸阴离子导致的蛋白硝基化和随后的细胞凋亡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 蛋白硝基化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PCI患者冠脉无复流及血浆APN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快乐 王海昌 +4 位作者 廉坤 贾敏 刘毅 马新亮 陶凌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风险及其血浆脂联素(APN)、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风险及其血浆脂联素(APN)、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强化组,n=35)及常规他汀组(常规组,n=35),强化组阿托伐他汀每日80 mg,2 d术前进行预处理,2 d后每日40 mg,服1月,常规组术前每日20 mg,2 d,术后长期服用。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月、3月hs-CRP、HDL-C、LDL-C、APN;观察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主要终点是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死或计划外的血管重建)。结果:两组均未出现MACE,均无明显不良反应。1月后两组APN、HDL-C均有上升,强化组APN:(8±4)mg/L,常规组:(6±3)mg/L;强化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hs-CRP、LDL-C均有下降,强化组hs-CRP:(3.2±2.1)mg/L,常规组:(4.5±2.3)mg/L;强化组显著性下降(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术中无复流3例,常规组5例,两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择期PCI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血浆AP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他汀治疗 脂联素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