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各庄井田奥灰水NO_3^-离子形成机理及在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培智 郑士田 黄贤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分析范各庄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初步探讨了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地下水中赋存高含量NO-3离子的形成机理,介绍了应用这一水化学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条件的方法。
关键词 硝酸根 离子 岩溶水 奥陶纪 水源判别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突水判别模型与防治水对策 被引量:33
2
作者 马培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2,共5页
指出了目前主要以突水系数理论为依据进行带压开采安全危险性评价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着重大缺陷.根据显水带、导水带及阻水储备带相对下组煤在空间上的赋存状况,总结归纳出7种带压开采判别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防治水对策.通过原始导... 指出了目前主要以突水系数理论为依据进行带压开采安全危险性评价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着重大缺陷.根据显水带、导水带及阻水储备带相对下组煤在空间上的赋存状况,总结归纳出7种带压开采判别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防治水对策.通过原始导高分带特点、显水带阻水带压并与阻水储备段共同抵御底板突水的理论,指导邢台东庞矿9103工作面采前带压开采条件综合勘探,成果资料说明符合7种带压开采判别模型中的两种模型,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水对策,使该工作面试采成功.说明采前根据7种带压开采模型预分析方法可行,安全性评价客观符合实际,防治水对策得当,对于类似条件矿区采煤工作面可以进行试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煤田 下组煤 带压开采 判别模型 有效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找垂直导水通道的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华北型煤田下伏的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通过垂直导水构造与煤系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这些垂直导水通道隐伏性强、横断面有限,用常规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难以查找。在开滦、肥城等矿区,选择位于最下部可采煤层和奥灰之间的某一含水层作... 华北型煤田下伏的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通过垂直导水构造与煤系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这些垂直导水通道隐伏性强、横断面有限,用常规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难以查找。在开滦、肥城等矿区,选择位于最下部可采煤层和奥灰之间的某一含水层作为“中间指示含水层”,在其中寻找反映下部水源补给含水层性质的“水文地质异常区”,通过放水试验,进一步缩小其范围,查明了3个垂直导水构造。以上实例说明在水文地质条件类似的大水矿区,应用此方法查找导水构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通道 水文地质调查 煤田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导高垂直分带及其防治水意义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培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通过分析研究淄博、章丘和井陉煤田下组煤底板承压水探查资料,指出原始导高具有垂直分带性,并可再划分为显水带(上分带)和导水带(下分带)。利用原始导高垂直分带理论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水措施,保证了东庞矿下组煤9103首采工作面试采成功,... 通过分析研究淄博、章丘和井陉煤田下组煤底板承压水探查资料,指出原始导高具有垂直分带性,并可再划分为显水带(上分带)和导水带(下分带)。利用原始导高垂直分带理论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水措施,保证了东庞矿下组煤9103首采工作面试采成功,实践证明原始导高垂直分带理论可以指导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防治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导高 显水带 导水带 阻水储备段 有效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底板突水的目的含水层水文地质试验研究──鲁中煤田下组煤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培智 《中国煤田地质》 2005年第5期61-64,74,共5页
针对淄博、济东、肥城等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大水矿区原有煤田水文地质勘探阶段资料程度难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防治水的情况下,选择了预防底板突水中间指示含水层——处于下组煤层与奥灰之间的徐家庄灰岩进行了的采掘前矿井水文地质... 针对淄博、济东、肥城等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大水矿区原有煤田水文地质勘探阶段资料程度难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防治水的情况下,选择了预防底板突水中间指示含水层——处于下组煤层与奥灰之间的徐家庄灰岩进行了的采掘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充分利用井下巷道,以井下放水试验(包括示踪试验)为主,井上、下结合同步观测,分块(分片、分区)、分层、分阶段及局部、联合放水试验分步骤逐渐暴露水文地质条件,肥城和济东等矿区的实际勘探效果证明针对中间指示含水层进行综合水文地质勘探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联合放水试验 下组煤充水含水层 徐家庄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各庄矿2298区放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培智 《陕西煤炭技术》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群孔放水试验和两次单孔放水试验,基本证明了2298运道区高水位及长期涌水的原因,根据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划分了三个水文地质亚区,为本区的防治水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群孔放水试验 单孔放水试验 矿井涌水 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水钻孔通过采空区技术
7
作者 马培智 郑士田 +1 位作者 黄贤瑞 张西民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介绍了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底板突水后,在动水注浆前,为尽快进入注浆目的层,地面注浆钻孔如何通过采空区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该工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冒落带 人工造壁 注浆堵漏 钻孔 采空区 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煤层底板突水的随机—信息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靳德武 马培智 王延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我国华北煤矿区,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问题严重困扰着煤矿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针对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随机—信息方法解决突水预报问题,为此建立了信息判据,并对大量的实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煤层 随机信息模拟 煤矿床 矿床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落柱中“止水塞”的快速建立技术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士田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3,共3页
论述了通过注浆在特大型垂向导水通道——陷落柱中建立人工“止水塞”的技术与途径,即“止水塞”位置选择、厚度计算、注浆钻孔的施工工艺、注浆施工工艺、“止水塞”检查、完善与加固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该项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 陷落柱 注浆法 堵水 止水塞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和底板突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西民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0期33-35,共3页
以某采煤工作面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进行了有限元法模拟和底板岩层的力学规律分析,并据此预测底板突水的危险点,进而分析来压和突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底板突水 有限元 采煤工作面 顶板压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C稠化浆液封堵高流速导水通道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士田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5,共2页
介绍了SC稠化浆液及与之配套的灌注工艺系统。
关键词 SC稠化浆液 过水通道 灌浆 堵水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靳德武 王延福 马培智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54-356,共3页
提出了从煤层底板突水形成的机理,认为在底板突水的形成中,存在快、慢两种过程。用塞子模型模拟突水岩块,建立了动力学方程,提出突水的物理判据,并对实例进行了检验,其符合率高。
关键词 煤层 底板突水 动力学 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和底板突水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西民 马培智 《陕西煤炭技术》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某采煤工作面的实际资料为依据,用有限元法模拟采煤工作面由初采到一次周期来压过程中,底板岩层的力学规律和采煤过程中底板交水的危险点,进而分析来压和突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承压开采 底板突水 顶板压力 有限元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随机序列模型在地下水位预报中的应用
14
作者 虎维岳 宋金良 +1 位作者 刘其声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40,共3页
通过对北方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特别是对底板承压水多年水位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预测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混合随机序列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考核,分析了残差序列的随机性,通过对模型的预报应用,取得了良好... 通过对北方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特别是对底板承压水多年水位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预测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混合随机序列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考核,分析了残差序列的随机性,通过对模型的预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式 地下水 水位预报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 被引量:24
15
作者 田茂虎 马培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0,63,共3页
针对埠村煤矿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不足的现状,选择徐灰作为勘探目的层,采用井下放水试验、物理、化学测试与水化学示踪试验,辅以井下直流电法物探和钻探等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 针对埠村煤矿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不足的现状,选择徐灰作为勘探目的层,采用井下放水试验、物理、化学测试与水化学示踪试验,辅以井下直流电法物探和钻探等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综合勘探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邢延团 郑纲 马培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86-190,共5页
通过分析许厂煤矿1302上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与开采条件,在进行合理覆岩破坏发育规律预测的基础上,选择先进的井下仰孔测漏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现场进行了一个采前孔与两个采后孔的注水漏失量观测,并分析了采前、采后注水漏失量随钻... 通过分析许厂煤矿1302上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与开采条件,在进行合理覆岩破坏发育规律预测的基础上,选择先进的井下仰孔测漏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现场进行了一个采前孔与两个采后孔的注水漏失量观测,并分析了采前、采后注水漏失量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获得了本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带 发育高度 井下仰孔 注水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