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33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马善宝 郑巧灵 +2 位作者 葛志文 肖颖 陈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 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3例CCRCC-BM患者的... 目的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 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3例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42~94岁,中位年龄6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转移病灶共43处,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股骨(15处)及肱骨(12处);单发骨转移23例,伴一处或以上其他部位转移占10例。33例均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s)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经病理诊断为CCRCC-BM,18例出现肿瘤性坏死,3例伴有肉瘤样分化。Fuhrman细胞核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成对盒基因8(paired box protein 8,Pax-8)(32/33)、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3/33)、波形蛋白(vimentin)、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30/33)、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32/33)、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31/33)。33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108个月,死亡21例,生存12例。结论CCRCC-BM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股骨、肱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不佳。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出现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可能,结合既往史、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 骨转移 骨相关事件 病理性骨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41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马善宝 郑巧灵 +3 位作者 延永琴 齐兴峰 刘庆宏 曲利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PD-1/PD-L1在肺L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1例肺LEC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41例肺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例肺... 目的探讨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PD-1/PD-L1在肺L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1例肺LEC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41例肺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例肺LEC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发病年龄27~77岁,中位年龄54岁,4例有吸烟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及胸闷,或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5/6(41/41)、p40(41/41)、p63(41/41)、PD-L1(37/41),其中16例(16/41)肿瘤细胞PD-L1呈高表达;17例(17/41)肿瘤间质淋巴细胞表达PD-1。PD-L1和PD-1表达与LEC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11例行基因检测,均未发现RET、ROS1、EGFR、HER-2、PIK3CA、BRAF、KRAS和ALK基因突变。4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术后随访6~54个月,均存活,其中3例分别出现胸腔、肝和骨部位转移。结论肺LE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非吸烟的年轻患者,大多数患者缺乏ALK和EGFR等常见基因突变,肿瘤细胞及间质淋巴细胞PD-L1、PD-1阳性率高,表明LE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PD-L1、PD-1表达有关,可为临床开展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上皮癌 PD-L1 PD-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个案研究——中职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调查带来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善宝 陆天桥 《运动》 2013年第20期87-88,共2页
当前,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何使得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面临社会就业,站稳他们的岗位舞台,对他们的合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育对学生合作能力... 当前,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如何使得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面临社会就业,站稳他们的岗位舞台,对他们的合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育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未来就业和创业的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合作能力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血管球瘤1例
4
作者 马善宝 毛瑛玉 +1 位作者 郑建瑞 林茂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82-983,共2页
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肛周疼痛8年,加剧1年入院。查体:俯卧位6点方向可触及约1 cm×1 cm大小的结节,触痛明显。直肠MRI示:肛周右侧脂肪层异常信号影,考虑炎症性病变。直肠镜提示:混合痔。术中见肛缘6点附近的皮下约1 cm×1 cm&#... 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肛周疼痛8年,加剧1年入院。查体:俯卧位6点方向可触及约1 cm×1 cm大小的结节,触痛明显。直肠MRI示:肛周右侧脂肪层异常信号影,考虑炎症性病变。直肠镜提示:混合痔。术中见肛缘6点附近的皮下约1 cm×1 cm×0.8 cm结节。故行肛门周围组织切除术(肿物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 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设计让体育课堂焕发生命力——《定点跳远》体育实践课的点评
5
作者 马善宝 《成才之路》 2014年第1期86-86,共1页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祈晓健老师的《定点跳远》体育课,是我们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开始接触并观看课的视频,感觉这堂课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如果说“定点跳远”是田径类教材,那么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田径模块跳远单元”...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祈晓健老师的《定点跳远》体育课,是我们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开始接触并观看课的视频,感觉这堂课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如果说“定点跳远”是田径类教材,那么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田径模块跳远单元”还可以这样上?带着这个问题,我对照着视频里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开始了实录教案的编写。当我完成教案,才体会到祈晓健老师在《定点跳远》课上的匠心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 体育实践课 跳远 定点 创新设计 生命 高级中学 培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语言”的多样性与多功能
6
作者 马善宝 《成才之路》 2012年第20期53-53,共1页
讲解、示范、用哨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语言”。体育教师“语言”的构成,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地运用体育教师的“语言”,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言表达 动作示范 哨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微腺体腺病的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茂华 毛瑛玉 +2 位作者 郑原印 马善宝 陈成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微腺体腺病的乳腺浸润性癌(MGA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GACA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43~63岁,B超示乳腺结节US-BIRADS 2-4b类,肿瘤直径1. 2~2. 8... 目的探讨伴有微腺体腺病的乳腺浸润性癌(MGA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GACA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43~63岁,B超示乳腺结节US-BIRADS 2-4b类,肿瘤直径1. 2~2. 8 cm,边界部分清楚或模糊不清。组织学上浸润性癌成份,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腺样囊性癌,周边乳腺组织见微腺体腺病(MGA)、非典型微腺体腺病(AMGA)背景。免疫组化示S-100(+),腺体周边缺乏肌上皮,浸润性癌ER、PR、Her-2均(-),S-100蛋白表达随着病变从MGA、AMGA、MGACA的发展逐渐下降。对患者随诊5个月至6年,2例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复发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MGACA是一种罕见肿瘤,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具有特征性,预后很难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腺体腺病 临床病理观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郑原印 马善宝 +3 位作者 刘晓斌 毛瑛玉 林茂华 李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WDT-UMP)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8例甲状腺WT-UM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高频彩超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13~78岁... 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WDT-UMP)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8例甲状腺WT-UM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高频彩超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42.1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现甲状腺肿大;彩超均显示为甲状腺实质内回声稍增粗伴丰富血流信号。组织学镜检肿瘤边界清楚,局灶可疑浸润包膜,部分病例可疑血管浸润,肿瘤细胞呈滤泡状生长,无明显乳头状结构;高倍镜下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轻度增大,部分病例细胞核重叠、挤压、拉长;核膜轻度不规则,部分病例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染色质透明、边集、毛玻璃核,无病理性核分裂象;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核评分均为2分。免疫组化CK19(61.1%)、HBME-1(33.3%)、CyclinD1(77.7%)、34βE12(38.9%)和TPO(66.7%)(+)。结论甲状腺WT-UMP是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准确的鉴别PTC和WDT-UMP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组织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