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工艺对Ti80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凡蛟 杜予晅 +6 位作者 陈海生 赖运金 刘芝侠 刘广发 朱静 唐晓东 张丰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1,共4页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研究了退火工艺对Ti80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工艺对Ti80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在退火温度为900℃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室温抗拉强度先升后降;在退火时间均为2 h的情况下,随着退火温度从85...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研究了退火工艺对Ti80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工艺对Ti80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在退火温度为900℃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室温抗拉强度先升后降;在退火时间均为2 h的情况下,随着退火温度从850℃提高到950℃,初生α相的含量逐渐减少,β相的含量逐渐增多,初生α相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80合金 退火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WSTi3515S阻燃钛合金热暴露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凡蛟 赖运金 +4 位作者 辛社伟 王晓亮 张平祥 王标 钟燕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对WSTi3515S合金板坯试样进行550℃/100 h/AC热暴露试验后,分别在室温和100℃下测试其拉伸性能;未经过热暴露的试样,分别在从室温到550℃的不同温度点测试了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暴露后的试样,受到析出相强化的作用,强度略有提高... 对WSTi3515S合金板坯试样进行550℃/100 h/AC热暴露试验后,分别在室温和100℃下测试其拉伸性能;未经过热暴露的试样,分别在从室温到550℃的不同温度点测试了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暴露后的试样,受到析出相强化的作用,强度略有提高,但塑性指标均存在明显下降,其中,100℃时的拉伸强度低于室温拉伸性能,塑性有所提高,但仍比未经过热暴露的试样测试结果低;热暴露时,晶界处析出第二相是WSTi3515S合金的关键特征,也是WSTi3515S合金热稳定性能降低的原因;在试验温度提高的情况下,光滑拉伸试样强度不断降低,塑性先上升后降低;缺口拉伸试样强度持续下降,塑性没有明显变化,弹性模量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Ti3515S钛合金 阻燃钛合金 热暴露性能 热稳定性能 高温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Ti45Nb钛合金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凡蛟 王毓 +5 位作者 赖运金 侯峰起 李少强 雷锦文 杜予晅 张平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234,242,共4页
系统研究了新型紧固件用钛合金Ti45Nb的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加工变形等工艺参数对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再结晶程度逐渐提高;随着变形量的加大,完全再结晶温度逐渐下降;对锻态试样,再结晶温度选择850℃;对热... 系统研究了新型紧固件用钛合金Ti45Nb的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加工变形等工艺参数对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再结晶程度逐渐提高;随着变形量的加大,完全再结晶温度逐渐下降;对锻态试样,再结晶温度选择850℃;对热轧态的试样,再结晶温度选择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5Nb合金 再结晶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Ti3515S阻燃钛合金的工程化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赖运金 张维 +4 位作者 王晓亮 马凡蛟 辛社伟 王凯旋 张丰收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8,共6页
WSTi3515S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阻燃钛合金,关于其工程化应用的研究刚刚开始。对比分析了由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STi3515S合金?300 mm大规格棒材以及55 mm×270 mm×1 200 mm板坯不同方向的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性... WSTi3515S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阻燃钛合金,关于其工程化应用的研究刚刚开始。对比分析了由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STi3515S合金?300 mm大规格棒材以及55 mm×270 mm×1 200 mm板坯不同方向的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性能等。结果表明:WSTi3515S阻燃钛合金的可探性好,具有1 000 MPa级的室温强度,且540℃高温拉伸、高温蠕变、高温持久以及热稳定性等性能良好,均可满足工程化应用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WSTi3515S合金 棒材 板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321钛合金大规格锻板工程化制备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海生 刘广发 +5 位作者 王文盛 马凡蛟 王涛 唐晓东 罗锦华 傅恒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2,共4页
对作为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用新型Ti-6321钛合金大规格锻板的工程化制备及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锻板在不同厚度和不同取向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良好,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锻板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断... 对作为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用新型Ti-6321钛合金大规格锻板的工程化制备及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锻板在不同厚度和不同取向的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良好,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锻板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弹性模量、冷弯和500℃高温拉伸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海洋和舰船用钛合金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321钛合金 锻板 载人深潜器 耐压球壳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炉温度均匀性测试方法优化及有效性验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挺 权少辉 +2 位作者 王凡 杨亚斐 马凡蛟 《工业加热》 CAS 2022年第2期32-33,37,共3页
分析了加热炉炉温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及原理,对测温架及插入式测试温度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只要对插入式测试的预留孔进行一定的密封措施,测试将会更加便捷、准确,电阻炉使用插入式测试方法,杜绝了测试中的搭接带电现象,降低了传... 分析了加热炉炉温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及原理,对测温架及插入式测试温度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只要对插入式测试的预留孔进行一定的密封措施,测试将会更加便捷、准确,电阻炉使用插入式测试方法,杜绝了测试中的搭接带电现象,降低了传感器及用电成本并提高了电炉使用效率,也保护了测试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均匀性测试 插入式测试 电炉使用效率 数据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Ti-7Al-4Mo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乔治 刘奎生 +7 位作者 赖运金 张丰收 王少鹏 马凡蛟 徐海龙 蒋伟 马文革 杜建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对经过普通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的Ti-7Al-4Mo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冷时退火温度从780℃升高到790℃,强度下降,塑性变化不明显;继续升高到800℃时,强度和塑性变化不明显;空冷时,退火温度由740℃提高到790℃时,强度下降约... 对经过普通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的Ti-7Al-4Mo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冷时退火温度从780℃升高到790℃,强度下降,塑性变化不明显;继续升高到800℃时,强度和塑性变化不明显;空冷时,退火温度由740℃提高到790℃时,强度下降约3%,塑性略有提高。固溶时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强度,但塑性下降幅度较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强度显著提升,塑性显著下降;随时效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屈服强度下降较小,塑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7Al-4Mo合金 钛合金 热处理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Ti6Al4V钛合金自由锻造板坯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蕊侠 史栋刚 +6 位作者 韩栋 赖运金 马凡蛟 赵小花 王涛 谢英杰 戴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8,共4页
对自由锻造Ti6Al4V钛合金板坯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不同部位显微组织差异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板坯横向宏观组织为模糊晶,说明板坯晶粒充分破碎,组织细小均匀;板坯横纵向的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差异,分别是... 对自由锻造Ti6Al4V钛合金板坯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不同部位显微组织差异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板坯横向宏观组织为模糊晶,说明板坯晶粒充分破碎,组织细小均匀;板坯横纵向的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差异,分别是等轴α相和长条α相;同向各取样部位的组织差异较小,表现出良好的组织一致性。板坯室温拉伸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不同部位性能基本一致,强度实测值的离散度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钛合金 自由锻造 板坯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阻燃钛合金工程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赖运金 张平祥 +5 位作者 辛社伟 马凡蛟 刘向宏 冯勇 曾卫东 李金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67-2073,共7页
阻燃钛合金的研制是防止"钛火"事故的最直接的方法。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均在积极开展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我国阻燃钛合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但在工程化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停滞多年,导致被发达国家拉... 阻燃钛合金的研制是防止"钛火"事故的最直接的方法。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均在积极开展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我国阻燃钛合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但在工程化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停滞多年,导致被发达国家拉开差距。近五年来,在材料研制单位和应用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Ti-V-Cr系阻燃钛合金工程化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阻燃钛合金工程化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Ti40和WSTi3515S合金大型铸锭、大棒材及大尺寸板坯和环锻件的研制情况,并介绍了阻燃钛合金机械加工技术和摩擦点燃阻燃性能评价方法,最后对我国阻燃钛合金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工程化技术 WSTi3515S合金 TI40合金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WSTi3515S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赖运金 张平祥 +5 位作者 辛社伟 马凡蛟 冯勇 刘向宏 寇宏超 赵永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9-1473,共5页
对WSTi3515S合金不同热处理和热暴露条件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0℃以下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950℃热处理后虽然合金组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室温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表明WSTi3515S... 对WSTi3515S合金不同热处理和热暴露条件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0℃以下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950℃热处理后虽然合金组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室温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表明WSTi3515S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性能稳定性。不同热处理试样经过570℃热暴露后,合金强度升高,延伸率显著下降,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很少,并且大都产生在晶界,这些晶界析出物是合金热暴露塑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Ti3515S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Ti-555211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安震 李金山 +4 位作者 冯勇 刘向宏 杜予晅 马凡蛟 王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在应变速率0.001-1 s^-1以及变形温度750-950℃范围内对Ti-555211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Ti-555211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模型的可靠性用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来...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在应变速率0.001-1 s^-1以及变形温度750-950℃范围内对Ti-555211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Ti-555211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模型的可靠性用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来确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0%,相关系数为0.99938,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该合金的本构关系。用神经网络来确定本构关系比传统的数学方程更加具有优势。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该材料的峰值应力有所减小,不连续屈服现象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增大变得更加明显。流变曲线在不同的变形参数条件下表现形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55211合金 本构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BP网络Ti-6Al-3Nb-2Zr-1Mo合金等温压缩流变应力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海生 冯勇 +5 位作者 马凡蛟 毛友川 刘向宏 张平祥 寇宏超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9-1553,共5页
通过对Ti-6Al-3Nb-2Zr-1Mo合金820~970℃,0.001~1 s^(-1)条件下的热模拟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基于此实验数据建立了该合金BP-ANN本构预测模型和传统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个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 通过对Ti-6Al-3Nb-2Zr-1Mo合金820~970℃,0.001~1 s^(-1)条件下的热模拟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基于此实验数据建立了该合金BP-ANN本构预测模型和传统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个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35%和13.9%,平均绝对误差AARE分别为1.42%和6.53%,说明BP-ANN模型具有较优异的预测能力,此模型可作为Ti-6Al-3Nb-2Zr-1Mo钛合金高温变形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3Nb-2Zr-1Mo钛合金 热变形 BP-ANN 本构方程
原文传递
Ti-35V-15Cr-Si-C合金退火过程中组织演化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社伟 赖运金 +4 位作者 马凡蛟 李倩 雷强 张维 赵永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41-2846,共6页
采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对Ti-35V-15Cr-x Si-y C合金不同退火和固溶温度下组织形态和相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35V-15Cr-xSi-yC合金在900℃以下退火,退火组织的晶界中的小晶粒增多,但长大趋势不明显,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合金... 采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对Ti-35V-15Cr-x Si-y C合金不同退火和固溶温度下组织形态和相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35V-15Cr-xSi-yC合金在900℃以下退火,退火组织的晶界中的小晶粒增多,但长大趋势不明显,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合金组织差别不大。当退火温度超过900℃,晶界小晶粒开始明显长大,合金组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合金组织中有4种析出相:球状颗粒的Ti2C、鸡爪型的(TiV)C、点状颗粒的Ti5Si3以及少量的针状α相。鸡爪型(TiV)C开始溶解的温度范围为9501000℃;点状颗粒Ti5Si3开始溶解的温度范围为10001050℃。在1200℃的高温条件下,球状Ti2C发生部分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5V-15Cr-Si-C 退火 组织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