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繁盛与空虚——论当代话剧的宏大叙事问题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4 |
0 |
|
2
|
刘震云:“拧巴”世道的“拧巴”叙述 |
马俊山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3
|
论杨朔散文的神话和时文性质 |
马俊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4
|
从《蜕变》的审改看抗战时期国家认同的歧义性 |
马俊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5
|
反思过去那样的“深入生活” |
马俊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6
|
论中西戏剧中的明暗场问题 |
马俊山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7
|
论文明戏角色制的形成与演变 |
马俊山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8
|
重返市民社会 建设市民戏剧──论40年代的话剧创作 |
马俊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9
|
论朱穰丞对中国话剧导演艺术的独特贡献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
2015 |
3
|
|
10
|
论中国话剧的市民身份及其自我认同 |
马俊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1
|
上演税与剧作家的职业化 |
马俊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2
|
论爱美剧时期文学与演剧关系的调整及近代戏剧审美风范的构建 |
马俊山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现代大学精神与南大戏剧学科建设——《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建设百年纪念戏剧论文集》导言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3 |
1
|
|
14
|
椎体骨折影像类型与椎体成形术疗效关系探讨 |
马俊山
高景春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2010 |
1
|
|
15
|
现代传媒与话剧文体的发生 |
马俊山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轻型颅脑损伤的影像学分析(附35例病例分析) |
马俊山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2011 |
1
|
|
17
|
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 |
马俊山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8
|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董健《跬步斋读思录续集》读后感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
2016 |
0 |
|
19
|
“新演出法”与杨村彬的大场面舞台调度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
2014 |
0 |
|
20
|
演说与中国话剧之发生考论 |
马俊山
|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