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三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传景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8,共6页
共同富裕三题马传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他说,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第... 共同富裕三题马传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他说,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第二,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同时,允许并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一部分人 收入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收入差别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贡献 收入差距 劳动力资源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
作者 马传景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5,共5页
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马传景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讨上,现在我们终于前进了一步: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取代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那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有什么科学根据?它的内容是什么?这便是本文要... 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马传景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讨上,现在我们终于前进了一步: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取代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那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有什么科学根据?它的内容是什么?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一经济活动的效率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优先 经济效率 收入分配制度 兼顾公平 收入水平 公平与效率 收入差别 生产力水平 效率与公平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的对策
3
作者 马传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从静悄悄的革命到世界性潮流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是进入70年代以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的。开始时只是不为人们注意的“静悄悄的革命”。7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到了80年代,则成为一个波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从静悄悄的革命到世界性潮流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是进入70年代以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的。开始时只是不为人们注意的“静悄悄的革命”。7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到了80年代,则成为一个波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潮流。这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革命以来的第三次。第一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产业结构 发达国 产业结构水平 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新兴高技术产业 科技革命 主导产业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困难·对策——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考察
4
作者 马传景 《东岳论丛》 CSSCI 1999年第4期16-19,共4页
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建立起产权关系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其难点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改革的跟风和股份制改造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的强大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不协调,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人员... 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建立起产权关系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其难点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改革的跟风和股份制改造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的强大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不协调,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人员精减阻力重重。其对策应采取:实行改革过程的市场化;积极筹集改革成本,合理安排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5
作者 潘强恩 马传景 《江南论坛》 1998年第4期5-6,共2页
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他的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改革所带来的中国生产力的解放和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大增强.
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改革策略 邓小平理论 集体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策略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中的利益冲突理论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传景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148-157,共10页
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专门理论和学说。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两个黑箱需要打开。一个是市场利益和谐的运行机制,一个是市场利益冲突的均衡和控制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关于利益和谐的经济学,因而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在真实... 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专门理论和学说。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两个黑箱需要打开。一个是市场利益和谐的运行机制,一个是市场利益冲突的均衡和控制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关于利益和谐的经济学,因而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在真实的世界里,冲突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大量存在的交易活动中,就存在着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存在着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市场中的利益冲突发生有其必然性,因为人的理性并不可靠,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垄断、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均衡等制度因素也是利益冲突的根源。市场中的利益冲突可以缓解、不可以消灭,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文化,非理性带来的利益冲突需要诉诸理性解决,需要强化协调,通过谈判、沟通、博弈达成协议化解矛盾等等。体制转型中的中国需要利益冲突经济学,同时也是经济学实现重大创新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市场经济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超型经济”研究论纲
7
作者 马传景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8-32,共5页
前几年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时,有人提出了“赶超型经济”的概念,并把它同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高积累、低消费等联系起来。但是,在提出这一概念... 前几年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时,有人提出了“赶超型经济”的概念,并把它同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高积累、低消费等联系起来。但是,在提出这一概念的同时,对“赶超型经济”的基夺内容与特征,对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影响等重大问题,则缺乏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对“赶超型经济”现象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超型经济 历史必然性 发达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外延扩大再生产 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 内涵扩大再生产 中国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剑十年终成利器——评《民族经济学》
8
作者 马传景 《东岳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108-108,共1页
磨剑十年终成利器——评《民族经济学》马传景陈庆德同志固守民族经济研究的阵地,于今有年矣。这些年来,为了探寻民族经济发展的规律,他或遍搜典籍,披沙拣金;或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往返高山平坝,从事田野调查,可谓殚精竭虑,九死... 磨剑十年终成利器——评《民族经济学》马传景陈庆德同志固守民族经济研究的阵地,于今有年矣。这些年来,为了探寻民族经济发展的规律,他或遍搜典籍,披沙拣金;或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往返高山平坝,从事田野调查,可谓殚精竭虑,九死不悔。十年磨剑,终成利器,他的《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经济学 民族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少数民族 后发展 发展经济学 区域经济 民族发展 经济人类学 经济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公平与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解决
9
作者 马传景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0年第4期61-63,共3页
对“公平”的认识人们在谈到公平时,赋予它的有经济、权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公平的经济内容,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对比状况,这也是公平的主要涵义。从经济内容看,衡量公平与否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收入分配要有... 对“公平”的认识人们在谈到公平时,赋予它的有经济、权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公平的经济内容,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对比状况,这也是公平的主要涵义。从经济内容看,衡量公平与否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收入分配要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只有生产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才能不断增进,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 社会物质财富 收入水平 分配方式 物质利益 分配制度 劳动致富 生产利润 税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时间的经济学思考
10
作者 马传景 《发展论坛》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于时间的经济学思考马传景自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的许多代表人物均对时间的经济学意义给予高度重视。亚当·斯密在研究财富的性质和源泉时,断言劳动时间是财富与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传统,极其重视时间... 关于时间的经济学思考马传景自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的许多代表人物均对时间的经济学意义给予高度重视。亚当·斯密在研究财富的性质和源泉时,断言劳动时间是财富与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传统,极其重视时间的经济重要性,曾指出"一切节约,都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资源 经济学思考 现实资源 劳动者 经济资源 劳动时间 实体性资源 财富生产 利益机制 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传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重复建设问题 中国 经济建设 治理对策 标本兼治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不死的树与不朽的人
12
作者 马传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先进性教育活动 石油工人 塔里木油田 理想信念 共产党人 共产党员 杨树 近距离 旗帜
原文传递
立足本地实际 努力缩小差距——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
13
作者 马传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6期13-16,共4页
记者:众所周知,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是一个如诗如梦,令人神往的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您是否先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宋汉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78... 记者:众所周知,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是一个如诗如梦,令人神往的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您是否先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宋汉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78年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1%,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1.8%,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9.2%,均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党委书记 缩小差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原文传递
不断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
14
作者 马传景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3-53,共1页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跋涉中历经坎坷却自强不息、生生不已。200多年前拿破仑曾正告世人: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过来,全世界将为之震惊。新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说明,那个小个子的军事天才还是一个不错的预言家。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 拿破仑 全世界 预言家 中历
原文传递
新闻纸紧张的症结何在?
15
作者 马传景 《求是》 1988年第1期37-41,共5页
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呼声:救救报纸和出版社 1987年之前,我国并未出现过新闻、出版用纸严重短缺的现象。去年以来.新闻、出版业发生严重“纸荒”,一时间,纸张问题成了经常见诸报端和杂志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新闻纸 出版社 出版界 出版业 报纸 杂志
原文传递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价值基础
16
作者 马传景 《探求》 1998年第4期3-7,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理论 价值基础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经济政策 人民的利益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价值评价主体 价值主体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17
作者 马传景 《经济纵横》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的经济。在市场的多种作用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收入分配的调节,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因此,价格与价格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的经济。在市场的多种作用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收入分配的调节,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因此,价格与价格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范畴。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与决定众所周知,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除去价值对价格有着决定的作用以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对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马传景 薛晓源 《学习与研究》 2002年第5期27-30,共4页
从1990年4月到现在,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浦东新区的建设者们在东海之滨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82亿元,是1990年的18倍;完成工业总产值1885.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110亿美元。
关键词 浦东新区 上海 经济体制 外向型经济 投资体系 市场机制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党建现实疑难问题解答》即将出版
19
作者 马传景 《党校科研信息》 1990年第6期16-16,共1页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撰写的《党建现实疑难问题解答》一书,即将在1990年4月初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本书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现实理论问题和难以处理的...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撰写的《党建现实疑难问题解答》一书,即将在1990年4月初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本书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现实理论问题和难以处理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实际工作者 党建 问题解答 现实理论问题 国际广播 组织部 具体情况 党校 形势
原文传递
中国加入WTO与民族工业发展
20
作者 马传景 《内部文稿》 2002年第8期18-21,共4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具体到我国民族工业,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带来了振兴与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深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民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具体到我国民族工业,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带来了振兴与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深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之策,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促进我国民族工业跨越式发展和新的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WTO 民族工业 技术水平 核心竞争力 市场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