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质类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 |
饶松
吴楠
林小云
王振奇
刘建
|
《大学教育》
|
2024 |
1
|
|
2
|
冀中坳陷岩溶热储地下水对流活动的聚热效应 |
饶松
罗洋
黄顺德
张英
王社教
王一波
胡圣标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及邻区三维地热地质建模与地热资源靶区优选 |
李文靖
肖红平
饶松
施亦做
张翘然
黄顺德
胡光明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准噶尔盆地大地热流特征与岩石圈热结构 |
饶松
胡圣标
朱传庆
唐晓音
李卫卫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4
|
|
5
|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 |
饶松
朱传庆
王强
唐晓音
李卫卫
姜光政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9
|
|
6
|
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 |
饶松
姜光政
高雅洁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2
|
|
7
|
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计算准噶尔盆地沉积层生热率及其热流贡献 |
饶松
朱传庆
廖宗宝
姜光政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8
|
咸阳地热田钻孔温度测量及水动力系统 |
饶松
李卫卫
姜光政
唐晓音
罗璐
王建存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9
|
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 |
饶松
唐晓音
朱传庆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0
|
准噶尔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对早--中二叠世时期盆地构造属性的约束 |
饶松
朱亚珂
胡迪
胡圣标
王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1
|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 |
饶松
胡圣标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2
|
渤海湾盆地馆陶组热储特征与地热资源评价 |
饶松
肖红平
王朱亭
高腾
施亦做
黄顺德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3
|
叠合盆地深层构造一热演化研究方法:以四川盆地为例 |
饶松
胡迪
胡圣标
王强
汪集旸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优化研究 |
饶松
杨小玉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6 |
5
|
|
15
|
地质类专业野外地质实习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 |
饶松
杨小玉
林小云
王振奇
刘建
吴楠
陈轩
丰勇
吴悠
|
《高教学刊》
|
2021 |
2
|
|
16
|
渭河盆地伸展裂陷模式:来自岩石圈热结构的启示 |
饶松
李潇
赵璇
刘博文
陈仲骅
朱一丹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20 |
1
|
|
17
|
超声引导下膝关节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佟明亮
汤晓燕
何振洲
王华婴
饶松
潘恒
杨建新
王星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
2024 |
0 |
|
18
|
四川盆地钻孔温度测量及现今地热特征 |
徐明
朱传庆
田云涛
饶松
胡圣标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0
|
|
19
|
河北雄县地热田钻井地温测量及地温场特征 |
李卫卫
饶松
唐晓音
姜光政
胡圣标
孔彦龙
庞菊梅
王建存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9
|
|
20
|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
朱传庆
田云涛
徐明
饶松
袁玉松
赵永庆
胡圣标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