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共同体美学”的理论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饶曙光教授访谈 |
孙婧
饶曙光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2 |
15
|
|
2
|
笃行治史 前瞻影业——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访谈 |
饶曙光
尹鹏飞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饶曙光:电视剧创作的两个努力方向 |
冷成琳
饶曙光
|
《中国广播影视》
|
2021 |
1
|
|
4
|
《椰林深处》:经典重构、母女“共生”与海南电影的本土化探索 |
贾学妮
饶曙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 |
饶曙光
邵奇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6
|
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 |
饶曙光
毕晓瑜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7
|
2003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流变与市场走向 |
饶曙光
李国聪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8
|
中国自主电影知识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愿景——对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的讨论及其延展 |
李道新
侯光明
饶曙光
丁亚平
吴冠平
陈刚
李镇
赵丽芳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2
|
|
9
|
共同体美学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
李国聪
饶曙光
|
《民族艺术研究》
|
2025 |
0 |
|
10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 |
饶曙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3
|
|
11
|
中国电影的类型化策略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9
|
|
12
|
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与电影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3
|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发展策略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14
|
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5
|
当下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的结构性发展特征及其前景 |
饶曙光
鲜佳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13 |
20
|
|
16
|
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 |
饶曙光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7
|
电视电影的发展战略及其叙事策略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8
|
影像城市与城市印象--重庆城市电影中的“意象表意” |
饶曙光
秦笠源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0 |
17
|
|
19
|
电影与国家形象:产业、文化与美学 |
饶曙光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20
|
《李双双》与民间文化及其喜剧精神 |
饶曙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