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对贮藏期鲜切苹果的护色作用
1
作者 任红霞 贾靖 +4 位作者 孟霏 王昕昕 李国琴 宋小青 额日赫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利用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鲜切苹果,考察其对贮藏期鲜切苹果的护色保鲜效果。将鲜切苹果置于0.5%的草酸溶液中,在300 W功率下超声处理(40 kHz)3 min。考察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和表观色泽、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多酚... 利用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鲜切苹果,考察其对贮藏期鲜切苹果的护色保鲜效果。将鲜切苹果置于0.5%的草酸溶液中,在300 W功率下超声处理(40 kHz)3 min。考察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和表观色泽、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抗氧化能力及总酚含量等褐变相关参数变化,综合评估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对鲜切苹果的护色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鲜切苹果在贮藏期内(0~8 d)的BI值、PPO和POD活性均显著降低,而总酚含量在贮藏2~8 d时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鲜切苹果PAL活性在贮藏第2天、第8天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除贮藏第4天外,试验组鲜切苹果的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可通过抑制PPO、POD、PAL活性,以及提高鲜切苹果抗氧化能力而延缓酶促褐变的发生,继而达到护色保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超声波 草酸 褐变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白桃罐头的研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琴 李楠楠 +7 位作者 王宏萍 赵婉榕 陈希雅 杨荔荣 额日赫木 许国帅 刘晓霞 刘凯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3期13-15,19,共4页
以白桃为原料,研究木糖醇和柠檬酸的添加量,热杀菌温度及杀菌时间对罐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各因素水平范围,再使用正交试验确定木糖醇白桃罐头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在木糖醇添加量12.5%,柠檬酸添加量0.12%,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为15 ... 以白桃为原料,研究木糖醇和柠檬酸的添加量,热杀菌温度及杀菌时间对罐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各因素水平范围,再使用正交试验确定木糖醇白桃罐头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在木糖醇添加量12.5%,柠檬酸添加量0.12%,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为15 min条件下制作的木糖醇白桃罐头感官评分最高。该产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肉软硬适度,并且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到桃罐头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桃 罐头 木糖醇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对不同植物油油炸薯片的区分
3
作者 贾靖 孟霏 +5 位作者 任红霞 王昕昕 宋小青 李国琴 朱洪梅 额日赫木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88,共6页
以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及棕榈油5种植物油油炸的薯片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检测其在储藏期内(0~60 d)的风味物质变化,根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 以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及棕榈油5种植物油油炸的薯片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检测其在储藏期内(0~60 d)的风味物质变化,根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Fisher判别分析,考察电子鼻对5种植物油油炸薯片区分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期内电子鼻传感器对样品的氮氧化物、硫化物和芳香类物质响应值高;PCA分析和LDA分析都可以代表样品的主要信息,但LDA分析的区分效果较PCA分析更明显;Fisher判别分析除0 d时1个样品被误判,总正确判别率为96.0%,其余样品均未被误判,总正确判别率均为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植物油 油炸薯片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
4
作者 孟霏 任红霞 +5 位作者 贾靖 王昕昕 李国琴 宋小青 朱洪梅 额日赫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为探究天然护色剂对鲜切马铃薯的作用效果,采用10 g/L柠檬酸(citric acid,CA)、6 g/L甜菜碱(betaine,GB)和6 g/L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材料,以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指数值(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 为探究天然护色剂对鲜切马铃薯的作用效果,采用10 g/L柠檬酸(citric acid,CA)、6 g/L甜菜碱(betaine,GB)和6 g/L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材料,以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指数值(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总酚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0-12 d内各试验组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CA、GB和TP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CA处理对鲜切马铃薯BI值、PAL活性及总酚含量抑制作用显著;GB处理对MDA含量抑制作用突出;TP处理对PPO、POD活性抑制作用明显,对抗氧化能力提升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鲜切果蔬保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酶促褐变 柠檬酸 甜菜碱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食品发展背景下对“食品包装学”的教学思考
5
作者 吴晓江 肖婧楠 +6 位作者 徐建国 额日赫木 吴建虎 卫永华 李桂峰 张亮亮 董美琪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未来食品的发展给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和“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食品包装学”与未来食品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改革3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食品包装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食品的发展给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和“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食品包装学”与未来食品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改革3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食品包装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食品 未来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对不同品牌食醋的识别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小青 李淑娴 额日赫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7-280,284,共5页
以东湖陈醋、水塔米醋、海天白米醋、恒顺香醋、水塔陈醋、紫林陈醋六种食醋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Fisher判别建立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传感器S7、S3对六种样品的响应值差异显著(p... 以东湖陈醋、水塔米醋、海天白米醋、恒顺香醋、水塔陈醋、紫林陈醋六种食醋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Fisher判别建立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传感器S7、S3对六种样品的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即六种食醋的硫化氢、氨类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同时线性判别分析比主成分分析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品牌的食醋。Fisher判别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品牌的食醋,但Fisher判别的效果更好,对六种食醋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由此说明利用电子鼻技术能实现食醋种类的快速识别,以维护食醋品牌的名誉和规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食醋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浸渍辅助L-半胱氨酸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额日赫木 王梦茹 +2 位作者 张芳 宋小青 崔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8-33,共6页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酚含量在贮藏0~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后期则显著上升(p<0.05)。另外,两组鲜切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在贮藏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结果表明,L-cys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酶活性,从而延缓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真空浸渍 L-半胱氨酸 贮藏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超声波复合处理对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额日赫木 张琪 +2 位作者 崔娜 武晋海 宋小青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1期32-36,共5页
利用柠檬酸-超声波(Citric acid-ultrasonic,CA-US)复合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进而减少酶促褐变的产生。首先,考查了CA-US复合处理条件对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的... 利用柠檬酸-超声波(Citric acid-ultrasonic,CA-US)复合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进而减少酶促褐变的产生。首先,考查了CA-US复合处理条件对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其次,考查了CA-US组合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在贮藏过程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马铃薯最佳CA-US复合处理条件为超声时间7.5 min,超声功率360 W,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1%。随着贮藏时间(0~180 min)的延长,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而经CA-US复合处理的样品PPO和POD活性,均低于未处理样品。在贮藏180 min时,未处理鲜切马铃薯的a值显著增加(p<0.05),而L值显著降低(p<0.05),而经CA-US复合处理的样品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超声波 鲜切马铃薯 酶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浸渍辅助L-半胱氨酸对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额日赫木 张琪 +2 位作者 崔娜 吴建虎 郜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7期47-55,共9页
为研究真空浸渍辅助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抑制作用,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真空时间(t1)、浸渍时间(t2)、L-cys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效果,然后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 为研究真空浸渍辅助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抑制作用,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真空时间(t1)、浸渍时间(t2)、L-cys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效果,然后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分析了各个响应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PPO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佳条件分别是:t1为12min、t2为4min和L-cys浓度为1.2g/kg。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条件参数是t1为740s,t2为250s及L-cys浓度为1.06g/Kg时对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所得PPO活性为99.75U,与理论值97.2539U的相对误差在2.5%左右。证明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以预测抑制鲜切马铃薯PPO活性的最佳真空浸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真空浸渍 L-半胱氨酸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超声波在马铃薯渣酶解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额日赫木 邓慧清 +2 位作者 张琪 杨亚萍 崔娜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
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半纤维素酶,使其活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酶解效率。首先,考查酶解条件,即pH值、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马铃薯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其次,考查了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如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半纤维素酶,使其活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酶解效率。首先,考查酶解条件,即pH值、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马铃薯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其次,考查了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如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再次,考查了放置时间(0~2.5 h)对超声处理后的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5.0~6.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15 min为半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条件;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4 min为半纤维素酶的最佳超声处理条件;在放置时间为0~2.5 h时,超声波处理后的半纤维素酶与未处理的酶溶液相比,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p<0.05)。该研究表明,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半纤维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超声波预处理 半纤维素酶活性 酶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亮亮 张展诺 +3 位作者 闫可婧 额日赫木 张丽芳 徐建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68,共6页
研究山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成分组成,并分析比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山楂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多酚、总... 研究山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成分组成,并分析比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山楂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生物活性不同。其中,甲醇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和铁还原能力最强,对蛋白质和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亦优于其他提取物。山楂甲醇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绿原酸和槲皮素。山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提取物 活性成分 抗氧化 DNA氧化损伤 蛋白质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酸真空浸渍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冷藏期褐变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芳 王梦茹 +3 位作者 贾玉 崔娜 王东胜 额日赫木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研究曲酸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试材,采用0.3 g/L曲酸溶液进行真空浸渍(VI)处理,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于(4±1)℃下冷藏12 d,分析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的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 为研究曲酸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试材,采用0.3 g/L曲酸溶液进行真空浸渍(VI)处理,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于(4±1)℃下冷藏12 d,分析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的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曲酸VI处理组和对照组鲜切马铃薯PP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但曲酸VI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冷藏第12天时,曲酸VI处理组的PPO活性较同期对照组下降了27.6%,这与BI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曲酸VI处理组的PAL活性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然而,冷藏期间曲酸VI处理组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在冷藏0~8 d,曲酸VI处理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抗氧化能力在冷藏初期(0~2 d)差异不大,但贮藏4~12 d,曲酸VI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曲酸VI处理可以抑制PPO活性,延缓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曲酸 真空浸渍 冷藏 褐变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类型洋葱提取液的识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国琴 黄艳茹 +7 位作者 张强 杜俊杰 额日赫木 宋小青 刘晓霞 刘凯 许国帅 李桂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034-8040,共7页
目的研究电子鼻技术对不同类型洋葱提取液的快速识别。方法以云南、甘肃、安徽、四川、山东、江苏的紫皮洋葱,甘肃、吉林、云南的黄皮洋葱和新疆的白皮洋葱为实验对象,测定植物学性状后提取洋葱的提取液,运用电子鼻检测分析提取液的挥... 目的研究电子鼻技术对不同类型洋葱提取液的快速识别。方法以云南、甘肃、安徽、四川、山东、江苏的紫皮洋葱,甘肃、吉林、云南的黄皮洋葱和新疆的白皮洋葱为实验对象,测定植物学性状后提取洋葱的提取液,运用电子鼻检测分析提取液的挥发性物质,采用费舍尔(Fisher)判别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电子鼻的10个传感器对不同类型的洋葱提取液的响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Fisher判别模型和BPNN模型均可有效地识别不同类型的洋葱提取液,BPNN对训练集和检验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8.3%,Fisher判别对训练集和检验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6.1%和92.8%。电子鼻技术结合BPNN更适合不同类型洋葱提取液的识别。结论电子鼻技术结合BPNN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洋葱提取液,为果蔬保鲜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洋葱 植物学性状 费舍尔判别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梦茹 张芳 +3 位作者 贾玉 陈丽莎 崔娜 额日赫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1,共6页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在输出功率为15 W条件下对鲜切马铃薯辐照处理6 min。检测0~12 d贮藏期内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在输出功率为15 W条件下对鲜切马铃薯辐照处理6 min。检测0~12 d贮藏期内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总酚含量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总酚含量在0~3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d~9 d内试验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鲜切马铃薯的PAL活性在整个贮藏期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在0~12 d贮藏期内,经UV-C处理后,试验组鲜切马铃薯的氧化酶活性均得到抑制,延缓了酶促褐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鲜切马铃薯 贮藏 褐变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贮藏期鲜切苹果的护色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贾玉 张芳 +3 位作者 王梦茹 王雪莹 李国琴 额日赫木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0期15-22,共8页
以超声波(40 kHz、300 W)辅助异抗坏血酸(0.5 g/L)处理鲜切苹果,通过测定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及丙二醛(MDA)含量,以鲜切无任何处理样品为对照组,探讨超声波辅助异... 以超声波(40 kHz、300 W)辅助异抗坏血酸(0.5 g/L)处理鲜切苹果,通过测定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及丙二醛(MDA)含量,以鲜切无任何处理样品为对照组,探讨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试验组)对鲜切苹果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试验组鲜切苹果的BI值、PPO活性及P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多酚含量高于对照组。在贮藏初期和后期,试验组PAL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在贮藏初期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褐变关键酶活性,继而延缓贮藏期鲜切苹果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超声波 异抗坏血酸 褐变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曲酸复合处理对鲜切紫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敏波 张琪 +2 位作者 张芳 宋小青 额日赫木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5,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曲酸(Ultrasonic-kojic acid, US-KA)复合处理抑制鲜切紫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的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9 min,曲酸溶液浓度30μg/mL时,...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曲酸(Ultrasonic-kojic acid, US-KA)复合处理抑制鲜切紫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的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9 min,曲酸溶液浓度30μg/mL时,抑制鲜切紫薯PPO活性效果最佳。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544 s,曲酸溶液浓度28.3μg/mL时,所得PPO活性为2 017.8 U/mL,与未处理组相比,其活性降低了42.36%,与理论值2 015.9 U/mL的相对误差在0.94%左右,且此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超声-曲酸抑制鲜切紫薯PPO活性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紫薯 超声波 曲酸 多酚氧化酶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茶多酚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玉 张娟 +3 位作者 宋小青 李国琴 朱洪梅 额日赫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7,共9页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茶多酚处理(ultrasound assisted tea polyphenols,US-TP)对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以未处理鲜切样品为对照组(CK),考察US-TP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茶多酚处理(ultrasound assisted tea polyphenols,US-TP)对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以未处理鲜切样品为对照组(CK),考察US-TP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活性,总酚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S-TP处理的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其BI值,PPO和PAL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贮藏6 d~9 d,经US-TP处理的鲜切马铃薯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12 d时则相反。另外,经US-TP处理的鲜切马铃薯总酚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US-TP处理是延缓贮藏期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超声波 茶多酚 贮藏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国琴 武晋海 +4 位作者 朱洪梅 杜俊杰 额日赫木 许国帅 李桂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91-197,共7页
甜樱桃是一种易腐烂的水果,贮藏时间短。为保持果实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对甜樱桃进行采后保鲜可以有效减少种植者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甜樱桃采后的保鲜研究,从物理(低温、冷激、气调和辐照等)、化学(二氧化氯、乙醇... 甜樱桃是一种易腐烂的水果,贮藏时间短。为保持果实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对甜樱桃进行采后保鲜可以有效减少种植者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综述近五年国内外关于甜樱桃采后的保鲜研究,从物理(低温、冷激、气调和辐照等)、化学(二氧化氯、乙醇、醋酸、氯化钙和1-甲基环丙烯等)和生物(植物提取物、壳聚糖、精油、酚类物质和酵母菌等)3个方面总结各项技术对甜樱桃的保鲜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樱桃产业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采后 品质 物理保鲜 化学保鲜 生物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化氢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国琴 王昕昕 +5 位作者 许国帅 朱洪梅 李桂峰 杜俊杰 宋小青 额日赫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49,59,共6页
研究外源硫化氢(H 2S)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 2S供体,首先筛选出H 2S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有效浓度,然后检测H 2S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酶活、过氧化物酶(POD)酶活、... 研究外源硫化氢(H 2S)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 2S供体,首先筛选出H 2S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有效浓度,然后检测H 2S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酶活、过氧化物酶(POD)酶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总酚含量和失重率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H 2S调控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浓度≥2 mmol/L的NaHS可显著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P<0.05)。在贮藏期,H 2S可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PPO和PAL酶活,降低总酚和MDA含量,提高POD酶活(P<0.05)。另外,H 2S可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P<0.05)。综上所述,H 2S处理是一种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和维持品质的有效措施,它可能通过降低PPO酶活、抑制苯丙烷代谢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来抑制鲜切马铃薯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鲜切马铃薯 褐变 酶活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浸渍辅助曲酸对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琪 额日赫木 +3 位作者 王梦茹 张芳 宋小青 郜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0年第1期8-15,共8页
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真空浸渍辅助曲酸抑制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真空时间、浸渍时间、曲酸质量分数3个因素对PPO和POD活性的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上述3个条件,筛... 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真空浸渍辅助曲酸抑制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真空时间、浸渍时间、曲酸质量分数3个因素对PPO和POD活性的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上述3个条件,筛选出抑制PPO和POD活性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抑制PPO和POD活性的最佳条件是:真空时间为12 min,浸渍时间为8 min,曲酸质量分数为0.75%。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的抑制PPO的最佳条件是:真空时间为12 min,浸渍时间为7.5 min,曲酸质量分数为0.76%;在此条件下所得PPO活性为412.26 U/ml,与理论值(403.369 U/ml)的相对误差在2.2%左右。抑制POD的最佳条件是:真空时间为12 min,浸渍时间为8 min,曲酸质量分数为0.75%;在此条件下所得PPO活性为97.75 U/ml,与理论值95.898 U/ml的相对误差在1.93%左右。证明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可以对真空浸渍辅助曲酸抑制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进行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真空浸渍 曲酸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