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肽分泌异常与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 被引量:12
1
作者 颜廷宾 张佐伦 +1 位作者 袁泽农 刘立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房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 ,ANP)分泌异常与颈髓损伤 (CervicalSpinalCordInjury ,CSCI)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研究了 15例CSCI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浆ANP ,与 2 3例CSCI不伴低钠血症患者及12例正常同龄组的AN... 目的 :探讨心房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 ,ANP)分泌异常与颈髓损伤 (CervicalSpinalCordInjury ,CSCI)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研究了 15例CSCI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浆ANP ,与 2 3例CSCI不伴低钠血症患者及12例正常同龄组的ANP进行比较。并检测血钠和部分患者的尿钠及尿量。结果 :( 1)CSCI伴低钠血症者 ,其血浆ANP水平较不伴低钠血症者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 2 )CSCI急性期血浆ANP水平与CSCI程度密切相关 ,CSCI越重 ,ANP水平越高 ;ANP水平越高 ,血钠越低 ,二者呈负相关 (r =-0 .85 ,P <0 .0 1)。结论 :CSCI后低钠血症患者ANP分泌明显异常 ,ANP分泌增加可能是导致CSCI后低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缺氧可能降低ANP水平 ,从而纠正CSCI后顽固性低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肽 颈髓损伤 低钠血症 放射免疫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颜廷宾 张佐伦 +1 位作者 于锡欣 袁泽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 :分析黄韧带骨化与HLA -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SSP)法对 3 0例OLF患者、5 1例正常对照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的分型。结果 :HLA -DQA1 0 40 1同OLF呈显著正相关 (GF =2 0 .0 % ,... 目的 :分析黄韧带骨化与HLA -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SSP)法对 3 0例OLF患者、5 1例正常对照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的分型。结果 :HLA -DQA1 0 40 1同OLF呈显著正相关 (GF =2 0 .0 % ,RR =7.3 2 7,P <0 .0 1) ,DQA1 0 2 0 1与OLF呈显著性负相关 (GF =5 .0 % ,RR =0 .2 0 1,P <0 .0 1) ;且DQA1 0 40 1的病因分数 >DQA1 0 2 0 1的预防分数 (EF/PF =0 .173 /0 .162 )。结论 :HLA -DQA1 0 40 1可能与OLF的疾病易感性相关 ,HLA -DQA1 0 2 0 1可能与OLF的抗性相关 ,在HLA -DQA1位点存在易感和抵抗双重作用 ,等位基因之间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影响OLF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HLA-DQA1 等位基因 相关性研究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后血浆心房肽动态变化与低血钠 被引量:11
3
作者 颜廷宾 张佐伦 +1 位作者 袁泽农 刘立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CSCI)患者血浆心房肽(AN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低血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对15例CSCI并低血钠患者血浆心房肽水平进行测定,并与23例CSCI不伴低血钠患者及12例正常同龄组进行对照比较。同时检测血清钠和部分...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CSCI)患者血浆心房肽(AN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低血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对15例CSCI并低血钠患者血浆心房肽水平进行测定,并与23例CSCI不伴低血钠患者及12例正常同龄组进行对照比较。同时检测血清钠和部分患者的24h尿钠及尿量。并将低血钠患者分为吸氧组和非吸氧组,观察吸氧对血浆ANP和血清钠恢复的影响。结果:⑴CSCI伴低血钠者血浆ANP水平较不伴低血钠者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⑵CSCI急性期血浆ANP水平与CSCI程度(Frankel分级)密切相关,CSCI越重,ANP水平越高(P<0.05);ANP水平越高,血钠越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⑶吸氧可加速血浆ANP的下降和血清钠的恢复。结论:⑴CSCI后低血钠患者血浆心房肽明显异常,且与CSCI的严重程度(Frankel分级)成正相关。血浆心房肽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CSCI后低血钠的一个重要因素;⑵纠正低氧血症可降低ANP水平,从而纠正CSCI后顽固性低血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血浆 心房肽 低血钠 放射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的影像学表现及手术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颜廷宾 张佐伦 +4 位作者 袁泽农 王大川 孙成良 杨允 蒋振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对制订手术计划的意义。方法:分析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7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CT扫描、X线片(包括双斜位、过伸过屈位片)、临床特点、术中所见及手术疗效。结果:73例患者共77个滑...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对制订手术计划的意义。方法:分析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7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CT扫描、X线片(包括双斜位、过伸过屈位片)、临床特点、术中所见及手术疗效。结果:73例患者共77个滑脱节段,Ⅰ度43节段,Ⅱ度29节段,Ⅲ度5节段。其中68个节段(88.3%)不稳定。单纯腰痛21例中8例行后路原位植骨融合术,13例行滑脱节段复位加后外侧融合术;有出口神经根症状者26例,有走行神经根症状者19例,同时伴有出口神经根及走行神经根症状者7例,均行游离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手术疗效优43例(60.6%),良19例(26.8%),可6例(8.4%),无变化3例(4.2%),有效率95.8%。结论: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术式选择及手术疗效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腰椎滑脱 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 手术方式 下肢神经根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颜廷宾 张佐伦 +1 位作者 袁泽农 孙成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对34例L4/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CT扫描片、侧位X线片上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及腰椎滑脱程度进行分析。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关节突关节...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对34例L4/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CT扫描片、侧位X线片上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及腰椎滑脱程度进行分析。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关节突关节方向与对照组比较更偏向呈矢状位(P<0.0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程度也更为明显(P<0.05),小关节椎弓根角更倾向于水平位(P<0.01),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程度及小关节椎弓根角与腰椎滑脱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退变 腰椎 关节突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等位基因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颜廷宾 于锡欣 +1 位作者 张佐伦 袁泽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 :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COPLL)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 (HLA DQA1 )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法对COPLL患者 (2 7例 )及对照组 (51例 )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 DQA... 目的 :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COPLL)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 (HLA DQA1 )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法对COPLL患者 (2 7例 )及对照组 (51例 )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 DQA1 0 4 0 1同COPLL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DQA1 0 2 0 1与COPLL呈显著性负相关 (P <0 0 1 )。结论 :HLA DQA1 0 4 0 1可能与COPLL的疾病易感性相关 ,HLA DQA1 0 2 0 1可能与COPLL的抗性相关 ,在HLA DQA1位点存在易感和抵抗双重作用 ,等位基因之间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影响COPLL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聚合酶链式反应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和治疗(附97例报告)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佐伦 蒋振松 +3 位作者 袁泽农 王峰 颜廷宾 孙成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 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经前路手术中证实的 97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获得随访 ,优 80例 ,良 2例 ,有效 1例 ... 目的 :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 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经前路手术中证实的 97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获得随访 ,优 80例 ,良 2例 ,有效 1例 ,无效 1例 ,无 1例恶化 ,总有效率为 98 8% ,优良率 97 6 %。结论 :硬膜外型颈椎间盘脱出症较多见 ,术中切开后纵韧带 ,摘除髓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颈椎间盘脱出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治疗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成良 张佐伦 +2 位作者 袁泽农 颜廷宾 蒋振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33例70~87岁颈椎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7.2分.术后平均随访21.5个月,JOA评分8~16分...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33例70~87岁颈椎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7.2分.术后平均随访21.5个月,JOA评分8~16分,平均11.7分,改善率13%~84%,平均45.2%.优2例,良13例,可18例,无变化2例.结论:70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程长,颈椎间盘突出位置高,术前神经功能差,手术减压效果低于其他年龄组,但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70岁以上高龄 影像学检查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后纵韧带骨化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修文 颜廷宾 +1 位作者 张佐伦 林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7-978,共2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培养的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及非OPLL患者非骨化部位韧带上的作用。方法切取OPLL患者和非OPLL患者的非骨化部位的韧带,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OPLL细胞系(8组。编号为OL1~OL8)和非OPLL细胞...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体外培养的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及非OPLL患者非骨化部位韧带上的作用。方法切取OPLL患者和非OPLL患者的非骨化部位的韧带,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OPLL细胞系(8组。编号为OL1~OL8)和非OPLL细胞系(7组,编号为NL1~NL7)的形态学特征,分析不同浓度的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两类细胞系碱性磷酸酶(ALP)活性、DNA及胶原合成、骨钙素分泌的影响,并检测BMP-2在后纵韧带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有4组OL细胞系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高ALP活性,可形成骨小结节,阿尔新兰染色阳性,可分泌骨钙素。而7组NL细胞系的ALP活性均低,仅2组测到少量骨钙素的分泌,不形成骨小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MP-2在退变、软骨化及骨化的韧带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后纵韧带组织中无表达。rhBMP-2可明显增强OL细胞系的ALP活性、DNA及胶原合成、骨钙素分泌,但仅引起2个NL细胞系(NLA、NL6)的ALP活性增高及骨钙素的分泌。结论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非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表型。BMP-2在OPLL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OPLL) 细胞培养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弯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成良 张佐伦 +2 位作者 郭静 袁泽农 颜廷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为减少异体血用量,节约血源,减少输血反应及输血性疾病传播,1998年9月~2001年7月,本院骨科对脊柱侧弯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血回收后输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血 自体 脊柱侧弯/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旋转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泽农 张佐伦 +3 位作者 孙成良 王峰 颜廷宾 蒋振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观察原位旋转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植骨融合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Cloward法行颈椎前路减压 +原位旋转植骨融合术治疗 2 16例颈椎病变患者 ,随访 1~ 6年 ,影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曲度的变化。按 40分评分评定... 目的 :观察原位旋转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植骨融合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Cloward法行颈椎前路减压 +原位旋转植骨融合术治疗 2 16例颈椎病变患者 ,随访 1~ 6年 ,影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曲度的变化。按 40分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疗效 优 112例 ( 5 1.9% ) ,良 76例 ( 35 .2 % ) ,有效 2 1例 ( 9.7% ) ,无效 6例( 2 .8% ) ,加重 1例 ( 0 .4% ) ,优良率 87.1%。影像表现 :术后 2~ 3个月植骨块愈合。术后 1年单节段植骨颈椎保持较好前凸 ,2 4例 2~ 3节段植骨出现前凸消失 ,2 1例颈椎反曲。结论 :原位旋转植骨简便、骨融合较快 ,临床疗效好 ,在 2节段以内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旋转植骨 颈椎 脊柱融合术 应用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凹形植骨在颈椎多节段前开槽式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佐伦 袁泽农 +2 位作者 刘立成 王大川 颜廷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适合颈椎前开槽式多节段减压术后的植骨形式。方法 :通过 334例颈椎疾病前路多节段减压术后双凹形植骨的回顾性观察 ,对其中 1 0 7例疗效进行 1 0年以上随访。结果 :334例中无 1例植骨块移位或不愈合 ,术后 1 0年以上 36... 目的 :研制一种适合颈椎前开槽式多节段减压术后的植骨形式。方法 :通过 334例颈椎疾病前路多节段减压术后双凹形植骨的回顾性观察 ,对其中 1 0 7例疗效进行 1 0年以上随访。结果 :334例中无 1例植骨块移位或不愈合 ,术后 1 0年以上 36例X线检查普遍表现颈椎曲度的改变。结论 :双凹形植骨较为适合颈椎前开槽多节段减压术后植骨融合术。其优点是植骨块牢固、不易移位 ,接触面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开槽多段减压术 双凹形植骨融合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
13
作者 颜廷宾 刘海春 +1 位作者 林琳 张佐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7,100,共6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及对体外培养后纵韧带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切取手术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和非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部位的脊柱韧带,进行体外培养建立8个后纵韧带骨化细胞系(OL1~OL8)和7个...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及对体外培养后纵韧带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切取手术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和非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部位的脊柱韧带,进行体外培养建立8个后纵韧带骨化细胞系(OL1~OL8)和7个非后纵韧带骨化细胞系(NL1~NL7)。检测体外培养条件下各细胞系的形态学特征及成骨特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在正常及退变后纵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不同浓度的重组人TNF-α(rhTNF-α)对两类细胞系分化方向的作用。结果①只有4个OL细胞系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其余细胞系均表达成纤维细胞表型;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NF-α在退变及成熟的骨化区均有表达,在正常及软骨化后纵韧带组织中无表达;③rhTNF-α对各细胞系的作用不同,它可增强各细胞系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DNA及胶原合成,能诱导所有OL细胞系分泌骨钙素(OC),只有2个NL细胞系分泌较低水平OC。结论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TNF-α在后纵韧带骨化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 骨化 成纤维细胞 成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脊柱韧带细胞表型分析
14
作者 颜廷宾 王修文 +1 位作者 张佐伦 林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检测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部位和非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脊柱韧带组织,建立8个骨化细胞系(OL1-OL8)和7个非骨化细胞系(NL1-NL7),观察其体外培养条件下... 目的检测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部位和非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脊柱韧带组织,建立8个骨化细胞系(OL1-OL8)和7个非骨化细胞系(NL1-NL7),观察其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细胞表型。结果8个OL细胞系中,有4个OL细胞系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1.05±0.43)U/mL],可形成骨小结节,阿尔新兰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可分泌骨钙素(OC)(OL1:3.7 ng/mL,OL3:3.5 ng/mL,OL7:2.9 ng/mL,OL8:2.6 ng/mL)。而7个NL细胞系的ALP活性均低(0.47±0.05)u/mL),未测到OC分泌,不形成骨小结节,钙盐染色阴性,表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表型。结论成功建立脊柱韧带细胞系;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脊柱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成纤维细胞 成骨细胞 表型 骨钙素
原文传递
鸿鹄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学习曲线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永园 孙厚义 +3 位作者 张元凯 颜廷宾 刘培来 贾玉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鸿鹄骨科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TKA)的手术时间和影像学数据,探讨机器人辅助TKA的临床效果和学习曲线。方法对同一手术组开展的25例机器人辅助TKA手术进行分析,将手术时间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进行分析,绘制机器... 目的回顾性分析鸿鹄骨科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TKA)的手术时间和影像学数据,探讨机器人辅助TKA的临床效果和学习曲线。方法对同一手术组开展的25例机器人辅助TKA手术进行分析,将手术时间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进行分析,绘制机器人辅助TKA的学习曲线,根据学习曲线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比较两个阶段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髋-膝-踝角等影像学数据和临床评分。结果CUSUM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TKA的学习曲线最大转折点在第13例手术,基于此将学习曲线划分为学习提高阶段和熟练掌握阶段,两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髋-膝-踝角等影像学数据、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关节置换术后忘记评分(FSJ-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熟练掌握阶段与学习提高阶段相比,整体手术时间减少23 min,空间摆位时间下降4.4 min,光学靶标安装下降5.0 min;在手术操作平均耗时上,定位下肢力线和关节面配准的时间分别降低2.9 min和5.2 min,机械臂截骨操作时间降低14.1 min。结论利用CUSUM方法准确分析了机器人辅助TKA的学习曲线,显示熟练掌握操作此技术须累积的手术例数为13例。机器人辅助TKA学习曲线短,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人工膝关节置换 学习曲线 临床效果 影像学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