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甘长清 任洪渡 +1 位作者 颜尧雄 包中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48-950,共3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6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盐酸吡柔比星介入化疗(区域内灌注化疗)和术前全身静脉化疗。36例...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6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盐酸吡柔比星介入化疗(区域内灌注化疗)和术前全身静脉化疗。36例患者在放射科DSA室,采用经皮血管穿刺(Seldinger)法经右或左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患侧锁骨下动脉造影证实导管位于惠侧胸廓内动脉内或患侧锁骨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开口处的近端后,立即缓慢注入THP60~80mg、5-Fu750mg、CTX800mg,化疗药物推注完毕后,拔除导管,局部加压包扎,1个疗程即结束.如局部病期较晚,无法施行手术,3~4周后可重复介入化疗,观察其临床疗效。32例患者用相同方案采用全身静脉化疗.结果:介入化疗组临床完全缓解(CR)5例,占13.9%,临床部分缓解(PR)27例,占75.0%,病情稳定(SD)4例,占11.1%,进展(PD)0例。总有效率为88.9%。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完全缓解(CR)1例,占3.1%,临床部分缓解(PR)18例,占56.3%,病情稳定(SD)13例,占40.6%,进展(PD)0例。总有效率为59.4%。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X^2=7.87):结论:THP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化疗,近期疗效满意,而且副作用少,适于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乳腺癌 介入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硬质输尿管镜行单孔胸交感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正红 葛明建 +1 位作者 颜尧雄 孙雨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总结使用硬质输尿管镜行单孔法胸交感干切断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2月,使用德国Wolf Fr8/9.8硬质输尿管镜替代传统胸腔镜,采用单孔法行双侧胸交感干切断治疗手汗症6例,男性取乳晕切口,女性取乳腺边缘第3肋间... 目的总结使用硬质输尿管镜行单孔法胸交感干切断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2月,使用德国Wolf Fr8/9.8硬质输尿管镜替代传统胸腔镜,采用单孔法行双侧胸交感干切断治疗手汗症6例,男性取乳晕切口,女性取乳腺边缘第3肋间切口3~4 mm,柱状电极经操作孔电凝切断T3胸交感干及外侧3~5 cm Kuntz束。结果 5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胸内粘连扩大切口至12 mm置入超声刀分离。1例术后单侧少量气胸,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手汗症状消失,手掌温暖干爽。随访9~21个月,平均12.3月,1例双侧腋窝代偿性多汗。无复发病例。结论使用硬质输尿管镜替代传统胸腔镜行单孔法交感干切断治疗手汗症安全可行,手术切口小,无须缝合,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单孔 交感干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一期腔内手术治疗
3
作者 颜尧雄 《中国医药指南》 2005年第7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次性腔内手术疗法.方法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同时行膀胱气压弹道碎石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除碎石后膀胱粘膜有散在充血、水肿外,无1例膀胱穿孔,未见结石复发及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次性腔内手术疗法.方法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同时行膀胱气压弹道碎石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除碎石后膀胱粘膜有散在充血、水肿外,无1例膀胱穿孔,未见结石复发及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结石 腔内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海宇 颜尧雄 +1 位作者 盛夏 郑剑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URP组(50例)和PKEP组(50例),为TURP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URP组(50例)和PKEP组(50例),为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为PKE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TU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8±9.7)分,PK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7±4.9)分,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UR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7±4.6)ml,PKE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0±3.9)m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UR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9.1±0.9)天,PKE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8.9±1.6)天,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URP组患者的切除组织量为(39±6.9)g,PKEP组患者的切除组织量为(57±4.8)g,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URP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10987±298)元,PKEP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90989±242)元,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患者IPSS、QOL、Qmax、RUV及PSA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Qmax、RUV及PSA等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PKEP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EP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TURP,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与术式探讨(附29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舒润喜 张高伦 +3 位作者 王琦 颜尧雄 邱时高 陆大经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胰腺炎 造瘘 营养支持疗法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与术式探讨(附29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高伦 王 琦 +3 位作者 颜尧雄 舒润喜 邱时高 陆大经 《现代医药卫生》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自1981年6月来,我们共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1例,现将病历完整29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探讨其手术时机与术式.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吡柔比星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术前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洪波 颜尧雄 +2 位作者 包中会 黄碧有 李少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72例,随机分为术前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术前化疗组37例,在手术前给予盐酸吡柔比星(THP)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DDP)20 mg、5-氟尿嘧...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72例,随机分为术前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术前化疗组37例,在手术前给予盐酸吡柔比星(THP)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DDP)20 mg、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连续5 d,每21~28 d重复.完成2个周期后休息21 d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2个周期的相同方案化疗.单纯手术组35例在手术前未行化疗,术后给予相同方案化疗4个周期.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100%.术前化疗组5年生存率为38.5%,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化疗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2008-2020年重庆市巴南区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闫菊 颜尧雄 +1 位作者 李会 李建华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筛选出现住址为巴南区且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的信息数据... 目的分析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筛选出现住址为巴南区且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的信息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中,男性90例、女性2例,报告时平均年龄为19.82±3.87岁,以20~岁组(52.17%)、汉族(97.8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1.52%)、现住址城区(80.90%)及区内户籍(52.17%)人群所占构成比最大。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学生病例发现的主要途径(48.91%);同性性传播是主要的感染方式(81.52%)。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学生,在最后一次高危性行为发生后10 d内来检测的占57.30%;在确诊后10 d内完成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占43.82%;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500个/μl的占24.72%,5例学生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即被诊断为艾滋病;半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有69.66%。结论男男同性性传播是巴南区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方式,已报告的学生病例存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晚的情况。应加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落实,尤其减少学生同性性传播艾滋病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HIV/AIDS病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