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水热合成枸杞荧光碳点及对Fe^3+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红英 黄成 +3 位作者 戴大响 焦明儒 张名镇 顾春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0-1617,共8页
以枸杞为碳源,采用简单、环境友好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未经表面修饰的荧光碳点。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性质及形貌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碳点的激发峰和发... 以枸杞为碳源,采用简单、环境友好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未经表面修饰的荧光碳点。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性质及形貌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碳点的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位于320和400 nm,且发射峰具有尺寸依赖的性质。以罗丹明6G为参照,此碳点的量子产率54%,荧光寿命9.04μs。碳点的荧光在2 min内被Fe^(3+)完全猝灭。基于此,构建了检测Fe^(3+)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在1~50μmol/L范围内,荧光猝灭程度与Fe^(3+)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2 nmol/L。此碳点在环境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枸杞 水热法 铁离子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有活性铜的碳点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检测尿酸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红英 金腾飞 +4 位作者 戴大响 焦明儒 黄成 张名镇 顾春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3-1108,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有活性铜的碳点,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电沉积法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考察,...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有活性铜的碳点,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电沉积法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考察,并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尿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可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等物质的干扰。在最佳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尿酸的浓度在1.00~3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0μmol/L(S/N=3)。此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铜 碳点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Au双金属修饰针灸针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琪 刘光献 +3 位作者 陈简单 尹争志 顾春川 刘红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9-1170,共12页
通过在不锈钢针灸针(AN)表面依次电沉积金(Au)纳米颗粒和铂(Pt)纳米颗粒,基于它们在AN表面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一种用于非酶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功能界面(Pt/Au/AN)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类似卷心菜的... 通过在不锈钢针灸针(AN)表面依次电沉积金(Au)纳米颗粒和铂(Pt)纳米颗粒,基于它们在AN表面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一种用于非酶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功能界面(Pt/Au/AN)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类似卷心菜的纳米材料均匀致密地分布在AN表面。然后,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Pt/Au/AN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Au/AN或Pt/AN电极相比,Pt/Au/AN电极对葡萄糖氧化表现出优越的电催化活性。这表明双金属Pt/Au的接触界面是葡萄糖氧化的重要电催化位点。在pH 7.4的模拟生理介质中,制得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1~35 mmol·L^(-1),检测限为0.0763 mmol·L^(-1),对葡萄糖的检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稳定性。此外,该传感器已成功用于人体血清葡萄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针 Pt/Au双金属接触界面 非酶传感器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仪应用于食品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春川 戴大响 +1 位作者 金腾飞 刘红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血糖仪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由于其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易于操作等特点,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以血糖仪为基础,结合多种识别机制和信号转导及放大策略,实现了多种非糖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本文概述了血糖仪的发... 血糖仪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由于其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易于操作等特点,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以血糖仪为基础,结合多种识别机制和信号转导及放大策略,实现了多种非糖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本文概述了血糖仪的发展历史,重点综述了血糖仪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仪 检测 食品安全 食品 进展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中空多孔硫化镍立方体电化学传感检测多巴胺 被引量:3
5
作者 祝浪浪 黄志恒 +3 位作者 马焕 戴大响 顾春川 刘红英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Ni-Co普鲁士蓝类似物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碱性化学蚀刻和柯肯达尔效应的离子交换制备了中空多孔纳米硫化镍立方体,采用扫描透射电镜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滴涂法制备基于中空多孔纳米硫化镍立方体修饰电极,用此电化学... 以Ni-Co普鲁士蓝类似物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碱性化学蚀刻和柯肯达尔效应的离子交换制备了中空多孔纳米硫化镍立方体,采用扫描透射电镜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滴涂法制备基于中空多孔纳米硫化镍立方体修饰电极,用此电化学传感器建立了多巴胺定量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多巴胺溶液浓度在2~30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2=0. 9914,检出限为0. 68μmol/L。对尿液中多巴胺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 5%~103. 0%,RSD <5. 0%。方法可用于人体尿液、血清等样品中多巴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镍 电化学传感 多巴胺 尿液 测定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的环状RNA circ0020123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亚男 褚雪莲 +1 位作者 张风卫 顾春川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环状RNA circ_0020123表达水平,进而评估circ_0020123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卵巢癌患者55例,收集血清进行高通量基因表达测序... 目的探讨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环状RNA circ_0020123表达水平,进而评估circ_0020123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卵巢癌患者55例,收集血清进行高通量基因表达测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irc_0020123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circ_0020123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通过t检验探讨circ_0020123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circ_0020123水平与预后生存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血清(1.00±0.25)相比,circ_0020123在卵巢癌患者血清(1.24±0.23)中表达明显上调(t=5.23,P<0.001)。ROC曲线显示circ_0020123对卵巢癌标本的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AUC=0.7579,P<0.001)。t检验与logistics综合分析显示circ_0020123高表达明显与FIGO分期(t=5.46,P<0.001)和肿瘤大小(t=6.37,P<0.001)相关。生存资料测定显示,circ_0020123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期明显短于circ_0020123低表达组(P=0.019)。在细胞中敲减circ_0020123能下调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表达(0.45±0.05)(t=9.31。P=0.001),且上调p62的表达(1.94±0.11)(t=12.62,P<0.001)。结论 circ020123是一个重要的卵巢癌相关环状RNA, 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诊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0020123 卵巢癌 FIGO分期 自噬
原文传递
复合活化修饰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尿液中的多巴胺和尿酸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赛燕 顾春川 李小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36-840,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氨基甲酸铵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复合活化电极,用于快速检测尿液中的多巴胺(DA)和尿酸(UA)。方法将裸玻碳电极(GCE)先后置于氨基甲酸铵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恒电位法进行活化,再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BS中稳定扫描得到复... 目的制备一种氨基甲酸铵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复合活化电极,用于快速检测尿液中的多巴胺(DA)和尿酸(UA)。方法将裸玻碳电极(GCE)先后置于氨基甲酸铵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恒电位法进行活化,再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BS中稳定扫描得到复合活化电极(CA-GCE)。接着使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对CA-GCE的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建立示差脉冲伏安法实现对DA和UA的快速灵敏检测。结果在最佳条件下,CA-GCE对DA和UA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DA和UA的浓度分别为3μmol/L~120μmol/L和3μmol/L~70μmol/L,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3σ/S)分别为0.15μmol/L和0.43μmol/L。CA-GC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现性。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尿液样品中DA和U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活化电极 多巴胺 尿酸 电化学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