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渗流对单孔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顾吉浩 孙学梅 齐承英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3,81,共5页
建立了二维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单孔地埋管换热器周围的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将模拟结果与地下水渗流条件下的移动线热源理论解析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R=0.5和2.5时... 建立了二维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单孔地埋管换热器周围的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将模拟结果与地下水渗流条件下的移动线热源理论解析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R=0.5和2.5时,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72%和5.42%,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模拟结果表明,当贝克来数Pe<6时,即地下水渗流速度小于3×10-7 m/s(9.46m/a)时,可以忽略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对流换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 地埋管换热器 换热性能 数值模拟 渗流速度 土壤温度场 地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断式供热控制模式的热分摊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吉浩 齐承英 +1 位作者 夏国强 杨怀一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0,共4页
介绍了工程概况。通过对部分用户供回水温度、通断时间比、耗热量等参数的长期监测,重点分析了位于建筑不同位置的用户的耗热量,调查了用户的自主节能情况。调查结果验证了通/断式供热控制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供热计量 供热控制 通断时间面积法 热分摊 理论模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仿真技术的多热源联网运行策略研究
3
作者 齐吉星 荣澜 +1 位作者 齐承英 顾吉浩 《区域供热》 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
以热电联产作为基础热源,清洁能源作为调峰热源,形成多能互补、多热源联网的城市大型集中供热系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水力、热力工况,依靠人工经验调控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精细管控的要求。采用水力仿真技术,对天... 以热电联产作为基础热源,清洁能源作为调峰热源,形成多能互补、多热源联网的城市大型集中供热系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水力、热力工况,依靠人工经验调控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精细管控的要求。采用水力仿真技术,对天津市某燃气轮机热电联产与燃气锅炉构成的多热源联网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在不同室外气象条件下,制定了各热源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工况吻合度较高,仿真模型可用于指导多热源联网系统优化调控,有效保障了多热源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联网 水力仿真 参数辨识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吉浩 李广苏 +2 位作者 齐承英 温靖 阚德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9,37,共4页
以节能率65%的唐山市某住宅小区的34户住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热计量系统,对2012—2013年供暖季的运行参数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住户的供暖概率介于0.8~1之间,邻室传热的设计温差小于5℃,可减少住户在调节... 以节能率65%的唐山市某住宅小区的34户住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热计量系统,对2012—2013年供暖季的运行参数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住户的供暖概率介于0.8~1之间,邻室传热的设计温差小于5℃,可减少住户在调节过程中的热干扰现象;在室内外平均温度分别为22℃和-2.3℃时,该建筑的耗热量为26.6 W/m^2,折算成设计参数下的耗热量为20.4 W/m^2,高于指标值12.4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断时间面积法 居住建筑 供热计量 耗热量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压差点的分布式变频改造技术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吉浩 张明 +3 位作者 齐承英 杨宾 孙春华 夏国强 《暖通空调》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建立智慧热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变频技术对某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选择节点22为定压差点,恒定其压头为15m,解决了原有供热管网承压偏高和水力不平衡问题。2015—2016年供暖季的运行结果表明,各换热站的实际流量、耗热量与设计... 在建立智慧热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变频技术对某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选择节点22为定压差点,恒定其压头为15m,解决了原有供热管网承压偏高和水力不平衡问题。2015—2016年供暖季的运行结果表明,各换热站的实际流量、耗热量与设计值均比较吻合,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变频技术 定压差点 智慧热网 水力平衡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吉浩 齐承英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对DN25单U形、DN25双U形、DN32单U形、DN32双U形4种不同类型的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了冬季取热和夏季排热工况岩土热响应试验。结合换热量测试结果和初投资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性能的评比结果为:DN32单U形管最佳,DN25单U形管次之,D... 对DN25单U形、DN25双U形、DN32单U形、DN32双U形4种不同类型的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了冬季取热和夏季排热工况岩土热响应试验。结合换热量测试结果和初投资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性能的评比结果为:DN32单U形管最佳,DN25单U形管次之,DN25双U形管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U形管 双U形管 地埋管换热器 热响应测试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响应特性的一种改进实验装置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华军 齐承英 +2 位作者 王恩宇 顾吉浩 杜红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5-619,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恒温法的土壤热响应特性实验的改进装置,可以进行排热和取热工况实验。给出了上述装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数学模型,比较了恒温法和恒热流法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实际测试数据表明:改进后的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 建立了一种基于恒温法的土壤热响应特性实验的改进装置,可以进行排热和取热工况实验。给出了上述装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数学模型,比较了恒温法和恒热流法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实际测试数据表明:改进后的土壤热响应实验装置在测试工况的稳定性、调节性以及稳定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其测试结果可以为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响应实验 改进装置 恒温法 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中土壤温度场变化特性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华军 杨立新 +2 位作者 顾吉浩 李娜娜 齐承英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对某一地源热泵系统的实测土壤温度场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冬季、夏季及过渡季工况下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地下能量堆积问题是一个长期效应,记录分析土壤温度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调控... 对某一地源热泵系统的实测土壤温度场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冬季、夏季及过渡季工况下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地下能量堆积问题是一个长期效应,记录分析土壤温度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调控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态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土壤温度场 实测 地下能量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华军 齐承英 +1 位作者 杜红普 顾吉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0-1614,共5页
建立了根据地温分布确定地下水流动特性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钻孔进行了地温分布测量,并测试了局部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对埋地... 建立了根据地温分布确定地下水流动特性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钻孔进行了地温分布测量,并测试了局部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对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埋地换热器的换热量平均提高1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埋地换热器 地下水流动 传热性能 地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电极电絮凝法对含氟水除氟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越群 刘佳 顾吉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3,109,共5页
饮用水中氟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常用的水处理除氟方法存在除氟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电絮凝法除氟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使用自制的电絮凝反应槽,在双铝极板电絮凝基础上引入锌铝电极,进行电絮凝的动态试验,研... 饮用水中氟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常用的水处理除氟方法存在除氟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电絮凝法除氟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使用自制的电絮凝反应槽,在双铝极板电絮凝基础上引入锌铝电极,进行电絮凝的动态试验,研究电絮凝法处理高氟饮用水时不同进水流量、不同F-含量、不同pH值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并对锌铝电极与双铝电极的除氟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流量,在电解槽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同,对除氟效果有一定影响,进水流速过快时,不能将水中氟离子含量处理到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在动态运行条件下,氟离子含量低的水样,电絮凝法可以将水样中的氟离子处理达标,氟离子含量较高时,则需要调节pH值才能使电絮凝法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果;与双铝电极相比较,锌铝电极不仅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氟离子,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水的COD含量和浊度。同时指出,水中氟离子的电解去除过程与极板材料的损耗过程同步,在电絮凝过程中,可以采用倒换电极的正负极、减小极板厚度、设置pH值调节池等措施对阳极钝化过程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电极 电絮凝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数据监测系统在迁安市某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宾 顾吉浩 +2 位作者 王琳 左德功 齐承英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9-83,共5页
建立了一套地源热泵数据监测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12~2013年采暖季的运行数据,对该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统计结果表明,整个采暖季中,该热泵系统和机组的平均能效比(COP)分别为3.7和4.3,采暖运行费用为9.1元/m2... 建立了一套地源热泵数据监测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12~2013年采暖季的运行数据,对该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统计结果表明,整个采暖季中,该热泵系统和机组的平均能效比(COP)分别为3.7和4.3,采暖运行费用为9.1元/m2,小于市政管网的供热费用17元/m2,经济效益明显,为该地区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数据监测系统 运行能效 性能参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孝民 杨春光 +1 位作者 金路 顾吉浩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唐山地区测试了3组不同含水层条件下的地埋管换热器动态换热特性,初步获得了单位井深换热量随地下水流动状况的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动会不同程度影响热响应试验结果.随着地下水流速增大,钻孔附近岩土的平均导热系数会呈增... 在唐山地区测试了3组不同含水层条件下的地埋管换热器动态换热特性,初步获得了单位井深换热量随地下水流动状况的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动会不同程度影响热响应试验结果.随着地下水流速增大,钻孔附近岩土的平均导热系数会呈增大趋势.随着地埋管换热器与地下水接触长度的增加,钻孔平均导热系数呈增大趋势,同时单位井深换热量也呈明显增加趋势,这对于减小富水性较强地区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建设成本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地下水流动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晓娟 齐先硕 +2 位作者 顾吉浩 齐承英 孙春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9-46,共8页
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作为供热预测领域的一种新型算法,普适性强,但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参数选择的影响。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Differ ential Evolution,DE)和灰狼优化(Grey Wolf ... 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作为供热预测领域的一种新型算法,普适性强,但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参数选择的影响。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Differ ential Evolution,DE)和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的混合算法(DE-GWO)对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参数进行寻优。该算法首先利用DE的变异、选择维持种群的多样性,然后利用GWO的全局寻优能力搜索SVR的最优参数组合,并采用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判定系数(R2)对各种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E-GWO-SVR预测模型的MAPE值为3.23%,优于SVR、DE-SVR、GWO-SVR模型,可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负荷预测 支持向量机 差分进化 灰狼优化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模型对比 被引量:13
14
作者 于晓娟 顾吉浩 +1 位作者 齐承英 孙春华 《暖通空调》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了精确地预测供热负荷,在预测模型中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BP神经网络和基于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GS-SVR)的方法,对未来7 d的供热负荷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GS-SVR预测模型的精度最高,其预测... 为了精确地预测供热负荷,在预测模型中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BP神经网络和基于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GS-SVR)的方法,对未来7 d的供热负荷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GS-SVR预测模型的精度最高,其预测精度明显优于MLR和BP神经网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热负荷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教学楼供暖系统的优化调控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岩光 齐先博 +2 位作者 顾吉浩 齐承英 孙春华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通过对供暖季运行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理论分析,得出不同室外温度下二次网供回水温度曲线,结合典型房间的升温、降温的延迟规律,给出了优化调控策略。应用结果表明,整个供暖季的节能率为19.1%。
关键词 学校建筑 变流量 质调节 数据挖掘 优化调控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某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案例实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晓娟 阚德民 顾吉浩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56-61,共6页
结合天津市某煤改气工程实例,进行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的跟踪实测,调研了耗气量、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负荷率等实际参数,计算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燃气锅炉的本体效率以及总效率。结果表明,当锅炉的负荷率为49%~91%... 结合天津市某煤改气工程实例,进行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的跟踪实测,调研了耗气量、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负荷率等实际参数,计算了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燃气锅炉的本体效率以及总效率。结果表明,当锅炉的负荷率为49%~91%时,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排烟温度从96.7~156.8℃降至49.9~60.6℃,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节能率为3.9%~8.5%,锅炉系统的低热值总效率为95.9%~101.2%,达到了预期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余热回收 排烟温度 含氧量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抽样原理的典型室温分布比例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立新 李彪 +3 位作者 李少武 齐吉星 齐承英 顾吉浩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2期131-134,34,共5页
基于统计抽样原理,以河南濮阳某小区的室温采集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通过比例区间估计推断了小区室温分布,并比较了不同抽样比例下的推断结果。结果表明,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与分层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相比有明显优势,当室温... 基于统计抽样原理,以河南濮阳某小区的室温采集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通过比例区间估计推断了小区室温分布,并比较了不同抽样比例下的推断结果。结果表明,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与分层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相比有明显优势,当室温抽样比例大于8%时,可满足各分项统计指标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典型室温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供热 室温分布比例 抽样 统计 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空间特性差异性分析及抽样推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旭 张浩浩 顾吉浩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2年第9期51-58,共8页
为进一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供热领域的技术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物联网室温采集装置在供热行业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应用。由于热用户室温采集数据受到设备安装比例、安装位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室温数据需要经过分析... 为进一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供热领域的技术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物联网室温采集装置在供热行业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应用。由于热用户室温采集数据受到设备安装比例、安装位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室温数据需要经过分析和处理后才能用于评价供热质量。基于数据清洗和抽样统计,提出了对典型室温空间特性差异性分析和评价方法,为海量热用户室温数据在供热质量评估和供热生产优化调控过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室温数据 数据清洗 大数据分析 抽样方法 碳中和 智慧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二级网智能平衡系统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文东 李彪 +4 位作者 郭宝刚 高晓宇 顾吉浩 王维贺 董智鹏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2年第3期44-49,共6页
以天津市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建设了二级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基于对供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分户平衡控制,并以热用户舒适室温为目标的“站荷联动”智能调控策略指导热力站节能优化运行。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按需供热... 以天津市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建设了二级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基于对供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分户平衡控制,并以热用户舒适室温为目标的“站荷联动”智能调控策略指导热力站节能优化运行。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按需供热、节能降耗。通过对改造前后的供热运行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二级网供回水温差、用户回水温度离散度、室内温度达标率、循环水泵运行频率、循环泵耗电量以及单位面积热耗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启用二级网智能平衡系统后,该小区的单位面积热耗和电耗,分别下降14%和23%,热用户室温达标率为99%,供热质量明显提高,节能效果显著。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旨在为同类项目的改造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二级网智能平衡 大数据分析 站荷联动 智能调控 精准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吉浩 闫运忠 +3 位作者 朱恒宣 李娜娜 李志会 王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40-41,47,共3页
以新工科为背景,研究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教学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对本科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研究,介绍了如何增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加强实验教学硬件... 以新工科为背景,研究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教学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对本科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研究,介绍了如何增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改革实验教学与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性 实验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