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风险与优化
1
作者 李苏 顾友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智能算法提高了信息处理和分发的效率,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机遇。从价值机理看,智能算法在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记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奠定铸牢中华... 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智能算法提高了信息处理和分发的效率,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机遇。从价值机理看,智能算法在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记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风险困囿看,算法滥用带来的算法偏见、算法牢笼、算法崇拜等风险严重阻碍着智能算法赋能效果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娱乐成瘾”侵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活叙事的阐释力、“信息茧房”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叙事的传播力、“深度伪造”扰乱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权威力。对此,从价值层面引领算法,壮大官方主流媒体内容供给的影响力;从制度层面规范算法,强化算法信息推送服务的法律约束力;从技术层面优化算法,增强算法逻辑缺陷和安全漏洞的修复力;从主体层面驾驭算法,提升受众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反思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赋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记忆 涉民族因素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发展路向
2
作者 邓观鹏 顾友仁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性与行为规律,它既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而存在,也在渗入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中不断滋生隐患。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立场规范上坚持“人民逻...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性与行为规律,它既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而存在,也在渗入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中不断滋生隐患。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立场规范上坚持“人民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制度规范上坚持“制度优势”对“资本劣势”的规约、在主体规范上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统一。迈向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驾驭资本力量,必须着力防范资本介入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风险,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注重防控资本权力化与权力资本化的两种危险、调控资本衍生的贫富差距、防止资本发展的脱实向虚、防治无序扩张的资本垄断,以此提升中国共产党资本治理的效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健康发展 资本二重性 资本权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成才系列重要论述的维度 被引量:20
3
作者 顾友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建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的关于我国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涵涉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对于我国青年成才的关键、核心、保障和路径的战略思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丰... 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建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的关于我国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涵涉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对于我国青年成才的关键、核心、保障和路径的战略思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促进青年一代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 基本要义 理论渊源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被引量:21
4
作者 顾友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核心话语,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开始从基本范式、理论根基、...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核心话语,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开始从基本范式、理论根基、功能定位和当代建构等多重维度全面切入,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基本路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被引量:11
5
作者 顾友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突显鲜明的党性和阶级倾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从而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思想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现象,突显鲜明的党性和阶级倾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财富,从而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思想资料,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也为进一步思考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属性及其现实选择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属性 文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被引量:2
6
作者 顾友仁 方爱东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3,共7页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核心话语,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开始从基本范式、理论根基、...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核心话语,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开始从基本范式、理论根基、功能定位和当代建构等多重维度全面切入,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基本路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的五个维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述要 被引量:7
7
作者 顾友仁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172,共9页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意识和文化生态等五个维度实现了突破。系统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意识和文化生态等五个维度实现了突破。系统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成果,及时凝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方向,对于拓展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话语 研究述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小康时代”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顾友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在"后小康时代",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着诸如受教育程度不均等、科技意识及知识薄弱、欠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传统、经济社会的二元化发展模... 在"后小康时代",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着诸如受教育程度不均等、科技意识及知识薄弱、欠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传统、经济社会的二元化发展模式、重工抑农的科技政策和重城抑乡的教育政策、农村居民封建迷信注重功利的心理特征以及国家涉农法律体系建设的滞后及其连带效应等。基于此,新时期有效提升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的策略归结为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以增强农村实力、推进科教事业以提高农民素养、引导观念转变以树立农村新风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科技意识及能力 科技政策 农村经济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 被引量:5
9
作者 顾友仁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生态的建设经历了由单一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一统天下到以社会主义精神... 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生态的建设经历了由单一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一统天下到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相辉映的演进过程,文化语境日趋丰富。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生态的现状,大力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以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文化资源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生态的当代建构,是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优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语境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生态 当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的话语转换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友仁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作为人类诞生以来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包括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在内的全人类经验的总结。这种基于深厚渊源之上的普遍性,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昔日的辉煌,而且使得她与后工业时代... 作为人类诞生以来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包括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在内的全人类经验的总结。这种基于深厚渊源之上的普遍性,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昔日的辉煌,而且使得她与后工业时代世界文化话语的转换之间具有了一种内在的逻辑。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历史赋予的良好机遇,以真诚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宽容的文化心态和有序的文化建构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话语转换 新开展 文化自觉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程序正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友仁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41-43,共3页
当代任何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都重视程序。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对于程序正义原则的坚持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只有将公共政策制定中程序正义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国情联系起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任何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都重视程序。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对于程序正义原则的坚持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只有将公共政策制定中程序正义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国情联系起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坚持理论创新,才能建构起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制定中程序正义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制定 程序正义 科学化 民主化 法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向度——张祥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走向》读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友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社会主义事业 传播 向度 党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及“后五四”时代反传统思潮的道德透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友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 "五四"、"文革"及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时期的反传统思潮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独特景观。这三次反传统之间尽管有是非之分以及反传统与反传统主义之区别,但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是一致的。反传统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是沉重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历史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问题,实现对于反传统的真正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革 文化热 反传统 反传统主义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友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7期47-51,共5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确保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进而增强其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错误观念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我们就应该从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多重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确保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进而增强其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错误观念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我们就应该从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多重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体系,以引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三重向度
15
作者 顾友仁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塑造民族自尊、自信与自豪,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基于此,我们在当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中,就应该着力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塑造民族自尊、自信与自豪,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基于此,我们在当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中,就应该着力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扎根于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历史性解读、现实性定位及其基本伦理价值的弘扬,以充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精神家园的热情与活力,推展人们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其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地提升精神境界,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 历史 镜像 文化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论纲
16
作者 顾友仁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140,162,共6页
中国自古以来便拥有鲜明的道德教育之传统,历代先贤的以成圣成贤为基本追求的道德人格的设计,以整体精神为重要旨归的德育内容之整合,以言传身教为显著特色的德育原则之建构,以知行合一为根本方针的德育方法之凝练,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形... 中国自古以来便拥有鲜明的道德教育之传统,历代先贤的以成圣成贤为基本追求的道德人格的设计,以整体精神为重要旨归的德育内容之整合,以言传身教为显著特色的德育原则之建构,以知行合一为根本方针的德育方法之凝练,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能够为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之有效性的增强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道德教育 人格 言传身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学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17
作者 顾友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6,共6页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作为人与世界之间最为基本的关系范畴,理解是在特定文化传统的场域中进行的。理解具有历史性,是传统与现代的双向交流。对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之历史源流的追问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其目的在于架起传统"文本"...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作为人与世界之间最为基本的关系范畴,理解是在特定文化传统的场域中进行的。理解具有历史性,是传统与现代的双向交流。对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之历史源流的追问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其目的在于架起传统"文本"与现代社会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桥梁,使双方在相互理解和诠释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并最终达至视域的融合,以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视域融合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玄论战·玄学·中华文化
18
作者 顾友仁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玄学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称谓。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科玄论战"中,玄学派因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人生观问题上的重要意义而受到严厉批判。然而,随着工业东亚的崛起和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到来... 玄学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称谓。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科玄论战"中,玄学派因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人生观问题上的重要意义而受到严厉批判。然而,随着工业东亚的崛起和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问题。玄学也随着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而获得新的发展机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玄学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基于当代视野的中华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
19
作者 顾友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1-174,188,共5页
在17~18世纪,作为以强大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性强势文化,中华文化从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层面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西方"中国热"的出现。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基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17~18世纪,作为以强大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性强势文化,中华文化从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层面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西方"中国热"的出现。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基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代中华文化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以史为鉴,立足于增强综合国力;又要开拓创新,着眼于古今中西的融合与会通,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国家和世界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欧洲启蒙运动 当代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渗透——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
作者 顾友仁 马新民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作为我国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之宣讲、教育与渗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为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渗透工作,我们要在明确把握其... 作为我国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之宣讲、教育与渗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为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渗透工作,我们要在明确把握其基本依据的前提下,认真探讨并全面梳理价值渗透的要素系统,同时积极思考和建构实现价值渗透的基本路径,以有效增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现实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