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1
作者 顾凤香 梁万胜 张凌云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甘肃省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毁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P组和Q组,各组50例,Q组行... 目的:探究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甘肃省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毁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P组和Q组,各组50例,Q组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治疗,QP组在Q组基础上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予以自控静脉镇痛。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镇痛情况、炎性因子水平、术后不良反应。结果:QP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行走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麻醉阻滞操作时间均显著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术后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术后镇痛效果满意评分、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均显著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术前有显著上升,但QP组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组术后显著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结论: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方肌阻滞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具有显著术后镇痛效果,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轻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疼痛程度,促进术后临床恢复,显著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腰方肌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F2812的步进电动机任意可变细分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凤香 黄云龙 陈国定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一个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技术实现对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全数字细分控制系统;分析了细分驱动原理,并对细分的实现方法做了改进,以实现任意可变细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好的灵... 介绍了一个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技术实现对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全数字细分控制系统;分析了细分驱动原理,并对细分的实现方法做了改进,以实现任意可变细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好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步进电机 细分驱动 数字控制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顾凤香 梁万胜 张凌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析腰方肌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4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术后给... 目的:探析腰方肌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4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腰方肌阻滞镇痛,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术后2 h、4 h、6 h、12 h、24 h、36 h、48 h,试验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消退时间、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腰方肌阻滞能够更好地缓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且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舒芬太尼自控镇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阻滞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范俊 吕继鹏 +3 位作者 顾凤香 彭晨媚 张广儒 冷玉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特异性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炎等作用。近年来,除静脉泵入的给药途径外,国内外学者还尝试了口服、鼻腔滴入、复合神经阻滞、椎管内给药等方式,这些给药途径均被证实有效,且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特异性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炎等作用。近年来,除静脉泵入的给药途径外,国内外学者还尝试了口服、鼻腔滴入、复合神经阻滞、椎管内给药等方式,这些给药途径均被证实有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部麻醉药的辅佐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将为麻醉医生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本文将就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麻药物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运用作一综述,以便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阻滞 局部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痛动物模型的制备和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继鹏 冷玉芳 +3 位作者 范俊 顾凤香 张广儒 彭晨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内脏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由于其特殊的疼痛性质和特点使之成为疼痛领域中的研究难点之一。随着动物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各位学者提出了诸多内脏痛动物模型,尽可能的模拟临床症状,以便于内脏痛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为内脏痛... 内脏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由于其特殊的疼痛性质和特点使之成为疼痛领域中的研究难点之一。随着动物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各位学者提出了诸多内脏痛动物模型,尽可能的模拟临床症状,以便于内脏痛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为内脏痛产生、传导、调制等机制与内脏痛的预防、缓解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内脏痛动物模型尚无权威分类,当前报道中常按照造模刺激分类,分为化学性刺激、缺血性刺激、机械性刺激和应激诱导等模型。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常见的内脏痛动物模型建立以及其特点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动物模型 分类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过程中感染风险的预防
6
作者 顾凤香 杨开银 张凌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麻醉过程中感染风险的预防是围术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并发症风险,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医疗负担。随着现代手术的发展和患者基础疾病的复杂化,如何有效控制麻醉相关感染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在麻醉管理中,... 麻醉过程中感染风险的预防是围术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并发症风险,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医疗负担。随着现代手术的发展和患者基础疾病的复杂化,如何有效控制麻醉相关感染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在麻醉管理中,应加强对感染风险的早期识别,通过规范操作和个性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风险 医疗负担 麻醉管理 围术期管理 个性化管理 早期识别 并发症风险 规范操作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急性内脏痛的机制: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Nav1.8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顾凤香 冷玉芳 +3 位作者 吕继鹏 彭晨媚 张广儒 范俊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Nav1.8表达的关系,阐明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急性内脏痛的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6~8周龄,体重18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急性内脏痛组(VP组)、...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Nav1.8表达的关系,阐明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急性内脏痛的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6~8周龄,体重18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急性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DA组).VP组、D组和DA组直肠注入10-3mmol∕L辣椒素1.3ml制备大鼠急性内脏痛模型,C组经直肠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前20min时DA组经颈背部皮下注射阿替美唑1mg∕kg,于造模前15min时D组和DA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C组和VP组在相应时点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制备模型后1h时记录内脏痛行为学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L3-6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Nav1.8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采用qRT-PCR法检测Nav1.8mRNA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VP组、D组和DA组内脏痛行为学评分、Nav1.8表达阳性神经元数和Nav1.8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VP组比较,D组和DA组内脏痛行为学评分、Nav1.8表达阳性神经元数和Nav1.8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D组比较,DA组内脏痛行为学评分、Nav1.8表达表达阳性神经元数和Nav1.8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急性内脏痛的机制与激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下调背根神经节神经元Nav1.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内脏痛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2 神经节 NAV1.8电压门控钠通道
原文传递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和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广儒 冷玉芳 +3 位作者 吕兴华 彭晨媚 顾凤香 吕继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0-963,共4页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阿替美...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DA组).VP组、D组和DA组腹腔注射0.9%乙酸10 ml∕kg制备大鼠内脏痛模型,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模型制备前10 min,D组和DA组分别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20μl(1μg∕kg),右美托咪定1μg∕kg+阿替美唑1μg∕kg,共20μl,C组和V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于腹腔注射后1 h时记录内脏痛指数,随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节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P和c-fos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VP组、D组、DA组内脏痛指数升高,脊髓背角SP和c-fos表达上调(P<0.05);与VP组比较,D组和DA组内脏痛指数降低,脊髓背角SP和c-fos表达下调(P<0.05);与D组比较,DA组内脏痛指数升高,脊髓背角SP和c-fos表达上调(P<0.05).结论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SP和c-fos表达减轻大鼠内脏痛,这种作用与脊髓背角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注射 脊髓 内脏 疼痛 P物质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蓝斑核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彭晨媚 冷玉芳 +2 位作者 张广儒 顾凤香 吕继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及蓝斑核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及蓝斑核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阿替美唑组(AP组)。AP组肌肉注射阿替美唑522μg/kg,C组、VP组和DEX组肌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后10min,DEX组和AP组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C组、VP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后15min,VP组、DEX组和AP组腹腔注射0.9%乙酸10ml/kg制备内脏痛模型。于腹腔注射乙酸后60min内记录内脏痛累计评分。于腹腔注射乙酸后2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VP组、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与VP组比较,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降低(P<0.05);与DEX组比较,AP组内脏痛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内脏痛,其部分机制与激动蓝斑核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内脏 疼痛 蓝斑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2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大鼠炎症性内脏痛的影响
10
作者 吕继鹏 冷玉芳 +3 位作者 顾凤香 张广儒 彭晨媚 范俊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6-959,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炎症性内脏痛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30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5μg∕kg组(Dex2组...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炎症性内脏痛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30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5μg∕kg组(Dex2组)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ex3组).VP组、Dex1组、Dex2组和Dex3组采用腹腔注射0.9%乙酸10 ml∕kg制备炎症性内脏痛模型,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给药前15 min时,Dex1组、Dex2组和Dex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5和10μg∕kg,C组和VP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造模60 min内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内脏痛指数(VPI).造模后180 min时心脏采血样,测定血清TNF-α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VP组和Dex1-2组VPI和血清TNF-α浓度升高,Dex3组血清TNF-α浓度升高(P<0.05),V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组比较,Dex1-3组VPI和血清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与Dex1组比较,Dex2-3组VPI和血清TNF-α浓度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与Dex2组比较,Dex3组VPI和血清TNF-α浓度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炎症性内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内脏痛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