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向控制动力性髓内钉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
1
作者 项禹诚 谭成波 +3 位作者 王军 王国栋 彭新生 潘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交锁钉——轴向控制动力性髓内钉(ACDIN),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方法】ACDIN钉,其远端与G-K钉相同;而近端根据股骨和胫骨近端髓腔的解剖特点分别增加了2或4个轴向控制板。采用12对新鲜的成人股骨... 【目的】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交锁钉——轴向控制动力性髓内钉(ACDIN),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方法】ACDIN钉,其远端与G-K钉相同;而近端根据股骨和胫骨近端髓腔的解剖特点分别增加了2或4个轴向控制板。采用12对新鲜的成人股骨的标本,然后将标本按左右分为3组,每组都有8根标本:对照组、股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处理组和G-K交锁钉处理组。将ACDIN钉与G-K钉分别安装在MTS858实验机上,进行压缩应变及抗扭转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抗扭转强度方面,ACDIN钉为(1.90±0.40)Nm/(°)与G-K钉(1.94±0.35)N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和ACDIN处理组相比较,G-K处理组的下后方压缩应变量最低,为(1.47±0.26)×10-4N/mm;G-K处理组的两锁钉间压缩刚度应变值最高,为(4.9±1.6)×10-4N/mm,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IN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下后方压缩刚度和两锁钉间压缩刚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2.63±0.77)×10-4N/mm对(2.53±0.32)×10-4N/mm和(2.6±1.3)×10-4N/mm对(2.6±0.6)×10-4N/mm,P>0.05)。【结论】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能够起到平衡固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平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力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p38 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兴漠 项禹诚 +3 位作者 孙青 潘滔 黄帅 王德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2-365,370,共5页
目的:观察周期性张应力(cyclic tensile strain,CTS)对兔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力学载荷在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行一侧前交叉韧带... 目的:观察周期性张应力(cyclic tensile strain,CTS)对兔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力学载荷在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行一侧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制作OA动物模型,术后10周消化分离兔膝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非手术侧软骨细胞为正常组,OA细胞随机分为低应力组、高应力组以及对照组,分别加载0.1 Hz、1.0 Hz、0 Hz的周期性张应力。加载应力24 h、1周和2周后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p38 MAPK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水平。结果:在各时点各组p38 MAPK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加载CTS前,正常组与OA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加载CTS 1周后,高应力组与低应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载CTS 2周后,低应力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p38 MAPK磷酸化产物在对照组和OA+高应力组持续表达,而OA+低应力组在24 h、1周、2周3个时点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力学载荷可影响p38 MAPK的表达及磷酸化程度,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发生与应力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应力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力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兴漠 孙青 +3 位作者 项禹诚 梅新君 黄胜 潘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57-5163,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在关节软骨缺损及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中,软骨细胞可过度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各种异常刺激均可能打破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间平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退变,软骨细胞功能下降和失调...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在关节软骨缺损及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中,软骨细胞可过度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各种异常刺激均可能打破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间平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退变,软骨细胞功能下降和失调。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周期性张应力对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单侧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术后10周分离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非手术侧软骨细胞为正常组,术侧软骨细胞随机分为高应力组、低应力组及对照组,加载幅度为sin10%,0.1,1.0,0Hz的周期性张应力,于24h、48h、1周、2周和4周后RT-PCR测定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加载周期性张应力24h后,正常组及对照组间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加载周期性张应力1周、2周及4周后高应力组和低压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发现,低应力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3,9,13的表达持续下降,加载周期性张应力24h与4周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力学载荷可影响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关节软骨缺损病理的发生发展与应力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周期性张应力 软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应力 关节软骨缺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省级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ics软件在个体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德春 项禹诚 +2 位作者 黄帅 韦西江 潘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2305-2308,共4页
背景:人工髋关节翻修中髋臼骨质缺损常常是难以定位及定量的,因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进行置换前准备可减少髋臼重建的难度及风险。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在个体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髋关节翻... 背景:人工髋关节翻修中髋臼骨质缺损常常是难以定位及定量的,因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进行置换前准备可减少髋臼重建的难度及风险。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在个体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髋关节翻修患者髋关节CT扫描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髋关节假体前倾角、外翻角、颈干角、股骨头直径、髋臼壁厚度/直径以及假体松动破碎情况,对髋臼骨质缺损范围进行定位以及定量,同时通过模拟翻修,设计植骨范围,拟植入全髋关节假体规格。结果与结论:通过Mimics三维窗口,精确定位该破碎假体,碎片最大纵径预测33.68mm,距离股骨头假体距离48.93mm,距离髋臼假体20.14mm。髋臼选取130.47mm2可视区域平均阈值339.98,骨质缺损区130.47mm2可视区域平均阈值-481.25,缺损面积21.41mm×21.38mm,根据三维模型评估骨质缺损并分类:AAOS分类ⅠB型,Gross分类ⅡA型,Engh分类Ⅰ型。结果证实,在髋关节翻修中借助Mimics软件可优化置换方案及方式,减少并发症,降低置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翻修 MIMICS 三维重建 人工假体 数字化骨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复方制剂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德春 黄帅 +2 位作者 项禹诚 刘兴漠 潘滔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研究南蛇藤复方制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予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测量大鼠后足肿胀程度,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3、TNF-α蛋白含量。结果南蛇藤复方制剂可明显抑制关... 目的研究南蛇藤复方制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予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测量大鼠后足肿胀程度,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MMP-2、MMP-3、TNF-α蛋白含量。结果南蛇藤复方制剂可明显抑制关节肿胀,改善关节的病理学病变,减少大鼠血清中的MMP-2、MMP-3、TNF-α蛋白含量。结论南蛇藤复方制剂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MMP-2、MMP-3、TNF-α蛋白含量从而减轻或延缓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 鸡血藤 佐剂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支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兴漠 项禹诚 +4 位作者 潘滔 孙青 王德春 王迎军 吴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修复支架材料修复创伤性软骨缺损的生物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在实验组植入新型生物支架材料,正常组不予处理。术后1、2、4周分... 目的观察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修复支架材料修复创伤性软骨缺损的生物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在实验组植入新型生物支架材料,正常组不予处理。术后1、2、4周分别处死动物,Wakitani法对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RT-PCR测定关节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2、3、9和13 mRNA含量及纯度。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软骨,对照组无明显修复组织,Wakitani评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T-PCR显示实验组MMP-2、3和9的活化降低(P<0.05),而MMP-13在修复过程中持续表达(P>0.05)。结论新型生物支架材料通过抑制MMPs表达水平来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软骨,在动物体内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缺损 生物支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松 陈高扬 +9 位作者 肖箫 汪洪宇 张鑫 刘俊良 林二虎 陈科 项禹诚 詹科 杨大志 彭松林 《骨科》 CAS 202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行PKP治疗的病人1829例,其中女1412例,男417例。根据PKP术后是否...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行PKP治疗的病人1829例,其中女1412例,男417例。根据PKP术后是否发生再次骨折,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224例)和未再发骨折组(1605例)。统计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术后侧(后)凸畸形的度数、椎体高度恢复率、初始骨折椎体数量、术前保守治疗时间、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骨水泥渗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骨密度、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骨水泥渗漏及术前保守治疗时间均与再骨折的发生有关(P<0.05);病人术后侧(后)凸畸形的度数、初始椎体骨折数量、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与再骨折无明显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4.355,95%CI:1.598~17.908,P=0.006)、65岁及以上(OR=6.431,95%CI:1.756~23.233,P=0.003)、BMI≥23 kg/m^(2)(OR=3.561,95%CI:0.787~12.065,P=0.037)、骨密度T值<-2.5 SD(OR=10.352,95%CI:2.857~41.761,P<0.001)、术后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OR=6.070,95%CI:1.731~21.165,P=0.003)、骨水泥渗漏(OR=6.150,95%CI:1.671~16.177,P=0.004)为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KP术中应仔细操作,尽量避免骨水泥渗漏;对于女性、高龄、BMI高、骨密度过低的病人行PKP术后应重点关注;术后进行规律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发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化病人系统的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俊良 杨大志 +3 位作者 项禹诚 袁正彬 张博 常江沂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化病人系统的教学模式对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其对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教学依据。方法:根据本科医学院校《外科学》教学大纲中骨外科部分的学习内容,选择40名在本院实习的本科五...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化病人系统的教学模式对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其对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教学依据。方法:根据本科医学院校《外科学》教学大纲中骨外科部分的学习内容,选择40名在本院实习的本科五年级的医学生,全部人员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使用虚拟标准化病人系统进行外科临床思维训练,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训练。通过闭卷理论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能力考核及综合评价,比较两组学员在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方面的差别。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教学质量学生评价量表(SEEQ)问卷调查评价分析,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热情、组织清晰性、学习价值和成就感、群体互动4个维度方面对虚拟化病人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虚拟化病人系统的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思能力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价值和成就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教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病人 教学模式 临床思维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及椎管旁软组织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
9
作者 钟炎城 彭松林 +2 位作者 高国勇 项禹诚 镇万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271-272,共2页
患者,男,56岁,4月前出现腰部疼痛,1月前出现右下肢乏力麻木,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感觉运动丧失,10天前出现会阴麻木伴小便障碍,外院MRI示L2~4水平右侧腰大肌-椎管内异常信号,考虑脓肿可能(结核性?)。2018年10月8日入我院后查体:左侧髂腰... 患者,男,56岁,4月前出现腰部疼痛,1月前出现右下肢乏力麻木,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感觉运动丧失,10天前出现会阴麻木伴小便障碍,外院MRI示L2~4水平右侧腰大肌-椎管内异常信号,考虑脓肿可能(结核性?)。2018年10月8日入我院后查体:左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IV级,右下肢肌力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椎管内 软组织 下肢肌力 腰部疼痛 感觉运动 股四头肌 右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黄胜 许靖 +4 位作者 项禹诚 苏汝堃 黄帅 郭培义 孙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4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节椎体压...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4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侧组22例,双侧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1),而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1年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1),而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单侧组少于双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压缩性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兴漠 项禹诚 +3 位作者 麦海民 吴刚 王迎军 潘滔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目的 评价新型多级结构仿生型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一体化修复体对兔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结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1.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免疫原性实验及慢性毒性实验... 目的 评价新型多级结构仿生型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一体化修复体对兔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结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1.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免疫原性实验及慢性毒性实验.2.关节软骨修复实验: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于一侧植入一体化修复体,另一侧不予处理.术后4、6、8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修复组织行大体、放射学、组织学观察并用Wakitani法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结果 1.生物相容性实验:(1)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动物体质量呈上升趋势,且各组体质量增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3种浓度梯度的修复材料溶血率均未超过5%.(3)慢性毒性实验:术后12周动物肝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关节软骨修复实验:术后4~8周植入侧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软骨,表面光整平滑有光泽,与周围组织整合良好,对照侧无明显修复组织.Wakitani评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级结构仿生型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动物体内可诱导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创伤与损伤 生物相容性材料
原文传递
Dynesys非融合和融合混搭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箫 王松 +8 位作者 刘俊良 林二虎 陈科 项禹诚 詹科 钟淑媛 镇万新 杨大志 彭松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735-1743,共9页
目的评估Dynesys非融合与融合混搭手术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60.8±13.2)岁(范围25~83... 目的评估Dynesys非融合与融合混搭手术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60.8±13.2)岁(范围25~83岁);双节段28例、三节段1例、四节段1例。采用Dynesys非融合和融合混搭手术治疗(混搭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6.6岁(范围25~83岁);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PLIF组)17例,男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9岁(范围46~80岁)。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活动度与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搭组术前手术节段总活动度为9.6°±4.9°,PLIF组为8.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P=0.736);术后1年PLIF组手术节段总活动度消失而混搭组得到一定程度保留(5.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4,P=0.001)。两组患者术前椎间隙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混搭组与PLIF组分别为(10.6±2.2)mm和(12.2±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0,P=0.004);术后1年分别为(8.8±1.9)mm和(10.5±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7,P=0.006)。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邻近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搭组与PLIF组手术前后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搭组术前ODI为63.4%±11.0%,术后1年为17.2%±2.1%;PLIF组术前为71.3%±9.2%,术后1年为15.5%±2.3%,术前(t=2.146,P=0.041)及术后1年(t=2.091,P=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ynesys非融合与融合混搭手术采用动态稳定与坚强融合两种方式,能够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更好地保留腰椎活动功能,可作为治疗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针灸后颈椎化脓性硬膜外脓肿合并四肢不全瘫痪1例
13
作者 李俊 詹科 +3 位作者 项禹诚 周辉 高国勇 陈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9期990-992,共3页
脊柱硬膜外脓肿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从出现症状到发生不可逆神经缺损可能仅需数天。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脊柱硬膜外脓肿的关键所在[1]。脊柱硬膜外脓肿最常见于腰椎和胸椎,颈椎、... 脊柱硬膜外脓肿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从出现症状到发生不可逆神经缺损可能仅需数天。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脊柱硬膜外脓肿的关键所在[1]。脊柱硬膜外脓肿最常见于腰椎和胸椎,颈椎、骶椎较为罕见。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18-12-24收治的1例针灸后颈椎化脓性硬膜外脓肿合并四肢不全瘫痪,并总结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化脓性硬膜外脓肿 四肢不全瘫痪 全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