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与网络药理学探讨泽苓定眩汤物质基础
1
作者 王讯 韩荣增 潘国涛 《河南中医》 2024年第9期1379-1385,共7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泽苓定眩汤作用靶点,同时与基于药材饮片的网络药理学预测作用靶点比较。方法:采用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对苓定眩汤复方制剂进行天然产物成分鉴定,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使用pharmm... 目的: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泽苓定眩汤作用靶点,同时与基于药材饮片的网络药理学预测作用靶点比较。方法:采用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对苓定眩汤复方制剂进行天然产物成分鉴定,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使用pharmmapper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对具有3D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检索,获取对应的蛋白质及靶点信息。将上述数据库所得靶点信息进行合并,从而得到基于天然产物成分鉴定所筛选出化合物所对应的靶点集合(集合A)。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收集泽苓定眩汤组方中各药材已报道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信息,并采用上述相同方法获取组方药材对应的已知靶点集合(集合B)。将集合A和集合B取交并集,采用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数据库STRING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利用Metascape平台对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对泽苓定眩汤复方制剂进行天然产物成分鉴定,共得到582个化合物,其中与数据库比对匹配程度得分≥80分的化合物共计93个,在Pubchem中可检索到64个化合物的3D结构,基于天然产物筛选出的化合物所对应的靶点共计550个。将泽苓定眩汤中七味药材使用TCMSP数据库可得到157个靶点,其预测出的靶点数量明显少于基于天然产物成分鉴定所得靶点数量,两者交集靶点共计55个。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519条富集结果,其中包含55个经典通路,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结果得到140条代谢通路。结论: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所得到的泽苓定眩汤靶点和富集结果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苓定眩汤 网络药理学 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荣增 杨玉衡 +1 位作者 陈娟娟 沈忱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79-680,共2页
目的:对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5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 目的:对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5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使用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的上皮化比例、上皮化复常时间、复发率、内镜检查评分以及术后2周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上皮化比例、术后内镜评分以及术后2周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上皮化复常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内镜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中,对患者使用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可有效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内镜检查结果,加强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韩荣增 王讯 +1 位作者 陈娟娟 沈忱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9.34±6.78)ml少于对照组的(178.32±9.43)ml,黏膜恢复时间(31.67±2.67)d短于对照组的(58.72±3.47)d,疼痛评分(3.28±0.21)分、嗅觉障碍评分(3.18±0.45)分低于对照组的(5.68±1.23)、(5.89±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 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 治疗效果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30例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讯 宫国俊 +2 位作者 杨玉衡 王美珩 韩荣增 《包头医学》 2009年第2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鼻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鼻内镜术后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病人术后抽除鼻腔填塞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鼻腔雾化吸入和1%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观察鼻腔出...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鼻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鼻内镜术后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病人术后抽除鼻腔填塞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鼻腔雾化吸入和1%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观察鼻腔出血、结痂、嗅觉、鼻阻、流涕5个项目,记为有或无。结果:治疗组鼻出血及痂皮消失期为7~12d,平均为8.5d;对照组10~16d,平均12.4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鼻腔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盐水 雾化吸入 鼻内镜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孙幸波 王美珩 +3 位作者 宫国俊 杨玉衡 王讯 韩荣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H方法治疗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灌洗和鼻内镜下咽鼓管灌洗双灌洗;对照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单灌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25耳,有效13例15耳;无效3例15耳,总... 目的探讨内镜下双灌注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H方法治疗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灌洗和鼻内镜下咽鼓管灌洗双灌洗;对照组35例44耳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单灌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25耳,有效13例15耳;无效3例15耳,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治愈12例16耳,有效14例17耳,无效9例11耳,总有效率71.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下双灌洗法可作为治疗SOM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鼻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双灌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显像系统下咽鼓管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讯 沈忱 +2 位作者 杨玉衡 陈娟娟 韩荣增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5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显像系统下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3例,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并经咽鼓管注入药液(盐酸氨溴索1.5ml+甲泼尼龙20mg),回顾性分析其疗效。结果 63例获随访1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显像系统下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3例,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并经咽鼓管注入药液(盐酸氨溴索1.5ml+甲泼尼龙20mg),回顾性分析其疗效。结果 63例获随访1年以上,治愈4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1%。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鼓膜穿孔,无鼓室结构损伤、中耳感染及治疗后咽鼓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显像系统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鼻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原文传递
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讯 宫国俊 +3 位作者 杨玉衡 韩荣增 沈忱 陈娟娟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2例,分为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组42例(治疗组),罗红霉素治疗组40例(对照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2例,分为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组42例(治疗组),罗红霉素治疗组40例(对照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92.9%vs.70.0%)(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桉柠蒎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儿童 罗红霉素 桉柠蒎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霉菌性鼻窦炎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幸波 王美珩 +3 位作者 宫国俊 杨玉衡 王讯 韩荣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21-1722,共2页
目前霉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上颌窦发病率最高,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采用柯-陆手术,自鼻内镜问世之后,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检查结果,分别... 目前霉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上颌窦发病率最高,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采用柯-陆手术,自鼻内镜问世之后,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检查结果,分别选择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下鼻道-中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下柯-陆手术,有效降低了复发率,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下 手术方式 上颌窦造口术 功能性鼻内镜术 上颌窦开窗术 柯-陆手术 柯-陆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