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6种合成抗氧化剂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焕美 闫荣军 +3 位作者 张爱霞 郑新华 陈晞 何桂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山梨酸6种合成类抗氧化剂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再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山梨酸6种合成类抗氧化剂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再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45μm滤膜。以0.4%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流量为0.8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6种合成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在0.1~1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1.0~2.5 m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6%~108.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3%~5.77%(n=6)。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同时检测6种合成抗氧化剂,适用于多种食用植物油中合成抗氧化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用植物油 没食子酸丙酯 叔丁基对苯二酚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 没食子酸 山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焕美 何桂华 +3 位作者 郑新华 张爱霞 陈晞 王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对植物油脂的抗保鲜效果及其降解产物的危害。方法对比分析添加和未添加TBHQ的油脂在存储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数值变化;模拟储存条件,检测储存不同时间段TBHQ及其衍生物的含量... 目的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对植物油脂的抗保鲜效果及其降解产物的危害。方法对比分析添加和未添加TBHQ的油脂在存储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数值变化;模拟储存条件,检测储存不同时间段TBHQ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结果添加和未添加TBHQ的油脂的酸价数值,随着时间延长,酸价数值共同呈上升趋势但幅度变化极小,过氧化值虽然数值共同呈上升趋势,但是前者数值明显低于后者数值;检测不同时间段TBHQ含量变化情况,发现其含量逐渐降低,出现4个未知吸收峰且其吸收强度逐渐增强。结论过氧化值的数值的变化可以量化TBHQ保鲜效果,而酸价则不可以;TBHQ有至少4种降解产物,其一确定为特丁基对苯二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基对苯二酚 植物油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5种儿茶素类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焕美 张爱霞 +3 位作者 闫荣军 郑新华 陈晞 何桂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5种儿茶素类抗氧化剂的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再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45μm滤膜。然后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选择甲醇-水... 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5种儿茶素类抗氧化剂的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再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45μm滤膜。然后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选择甲醇-水(体积比1∶9)+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综合分析各化合物吸收光谱,选择216、230、280 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检测橄榄油中5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化合物分离度好,峰型尖锐,加标回收率在80%~101.3%之间;方法通用性和精密度实验数据均表明该方法满足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抗氧化剂 食用植物油 儿茶素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添加剂研究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焕美 韩冉冉 +3 位作者 张爱霞 郑新华 陈晞 何桂华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5期79-82,87,共5页
GB 2760-2014规定了26种食用植物油中允许添加添加剂,针对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食品添加剂恐慌,本文对这26种添加剂的使用做了对比分析。本文将食用植物油中的26种添加剂分为着色剂、抗氧化剂、加工助剂等3类,分别从使用限量、检测方法、研... GB 2760-2014规定了26种食用植物油中允许添加添加剂,针对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食品添加剂恐慌,本文对这26种添加剂的使用做了对比分析。本文将食用植物油中的26种添加剂分为着色剂、抗氧化剂、加工助剂等3类,分别从使用限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等方面分析了食用植物油种添加剂使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剂 食用植物油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粉及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误区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焕美 何桂华 +3 位作者 张爱霞 郑新华 陈晞 李晓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1-145,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面粉及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的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乙酸水溶液(60/40,体积比)为流动相;以1.0 m L/min的流速检测苯甲酸和过氧化苯甲酰(λ=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面粉及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的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乙酸水溶液(60/40,体积比)为流动相;以1.0 m L/min的流速检测苯甲酸和过氧化苯甲酰(λ=230 nm)。在0.125μg/m L^100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5 mg/kg,加标回收率在90.8%~105%。模拟面粉的储存和熟制过程,发现面制品制备、熟化的过程中,过氧化苯甲酰能快速降解,熟制面制品中基本不能检测出过氧化苯甲酰,而且面制品在植物油中油炸,油脂中添加的抗氧剂与过氧化苯甲酰相互作用,生成可能有毒有害成分。总之,单纯检测面粉及面制品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对保证面粉及面制品的质量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酰 降解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红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焕美 何桂华 +3 位作者 郑新华 张爱霞 陈晞 包海英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72-76,共5页
针对我国合成着色剂标准样品严重缺乏的现状,研制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急需的玫瑰红等色素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加强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完善我国国家标准技术体系建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溯源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针对我国合成着色剂标准样品严重缺乏的现状,研制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急需的玫瑰红等色素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加强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完善我国国家标准技术体系建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溯源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本课题组研制的制备的玫瑰红标准样品的纯度为98.52%。经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知,符合我国对于标准物质的要求,能满足检测机构和贸易各方需求,对完善国家标准技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红 标准样品 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的色素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焕美 闫荣军 +3 位作者 张爱霞 郑新华 陈晞 何桂华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胭脂树橙和玉米黄质是GB 2760允许添加的着色剂,在使用植物油中的限量分别为20mg/kg、5000mg/kg。天然的提取的胭脂树橙和玉米黄质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抑制肿瘤方面还具有明显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添加剂,但是从GB2760限量也... 胭脂树橙和玉米黄质是GB 2760允许添加的着色剂,在使用植物油中的限量分别为20mg/kg、5000mg/kg。天然的提取的胭脂树橙和玉米黄质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抑制肿瘤方面还具有明显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添加剂,但是从GB2760限量也可以看出,这两种化合物的添加也不是无限制的,首先是因为添加添加剂在提取是很难纯化,其次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相对较差。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发现:(1)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胭脂树橙和玉米黄质的检测方法,加标回收良好;(2)在酸性条件下,玉米黄质极不稳定,虽然很多研究表明玉米黄质是生物安全系数很高的添加剂,但是其在酸性条件下,结构变化仅限于推测,其生物安全性还有待研究;(3)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即使是胭脂树橙的标准品溶液在20℃光照放置一段时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树橙 玉米黄 食用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4种迷迭香提取物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焕美 张爱霞 +2 位作者 郑新华 陈晞 何桂华 《检验检疫学刊》 2019年第2期32-35,72,共5页
建立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4种迷迭香提取物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后,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溶液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45μm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选择0.4%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 建立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4种迷迭香提取物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后,用饱和正己烷的乙腈溶液萃取,振荡,超声25 min,离心后取乙腈层,定容,过0.45μm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选择0.4%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210 nm。4种化合物在0.1~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浓度在0.1~2.0μg/mL时,方法的回收率在80.6%~91.3%,相对标准偏差在4.03%~7.71%,检出限均为1.0 mg/kg。该方法步骤简单,能同时检测4种迷迭香提取物,适用于多种食用植物油中迷迭香提取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熊果酸 多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方式对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的影响
9
作者 韩焕美 郑新华 +3 位作者 陈晞 何桂华 包海英 张爱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4,共4页
统计分析了实验室内近三年检测甲醛次硫酸氢钠的食品种类及数据,发现以腐竹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确保消费者安全食用腐竹类食品,本文着重研究了烹饪前处理方式对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的影响,检测方法参照GB/T 21126-2007《小麦粉... 统计分析了实验室内近三年检测甲醛次硫酸氢钠的食品种类及数据,发现以腐竹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确保消费者安全食用腐竹类食品,本文着重研究了烹饪前处理方式对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的影响,检测方法参照GB/T 21126-2007《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研究发现,延长腐竹浸泡时间不能有效降低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残留量;在浸泡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醋酸溶液有利于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分解析出,能有效减少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竹 甲醛次硫酸氢钠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有机砷的检测与危害分析
10
作者 韩焕美 何桂华 +2 位作者 郑新华 张爱霞 陈晞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2期79-81,84,共4页
本课题建立了一种能有效的检测食品中阿散酸、对硝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的HPLC法。在0.1~6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机砷形态混合标准溶液进行HPLC分析,线性关系良好。结果表明,以3倍信噪比(S/N)作为定性检出限,以10倍信噪比(S... 本课题建立了一种能有效的检测食品中阿散酸、对硝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的HPLC法。在0.1~6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机砷形态混合标准溶液进行HPLC分析,线性关系良好。结果表明,以3倍信噪比(S/N)作为定性检出限,以10倍信噪比(S/N)作为定量检出限。3种有机砷的定性检出限分别为0.10,0.10,0.20μg/mL;定量检出限分别为0.10,0.50,1.0μg/mL。然后通过计算分析蔬菜、鸡蛋、肉类三个不同浓度级别混合对照品的回收率,可知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蔬菜、鸡蛋内三种有机砷化物的残留,但是对于油脂含量较大的肉类食品,还不能有效定值阿散酸的回收率,其前处理方法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不同形态有机砷和总砷含量可知,从正规渠道购得的蔬菜、蛋类、肉类基本是安全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砷 食品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韩焕美 唐先格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特别适合中毒和尿毒症需要紧急血液透析的病人,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内瘘成熟使用前提供临时通路,还可用于年老体弱、... 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特别适合中毒和尿毒症需要紧急血液透析的病人,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内瘘成熟使用前提供临时通路,还可用于年老体弱、血管条件差、自身无法行内瘘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锁骨下静脉穿刺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12
作者 韩焕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265-266,共2页
目的本文是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危害血透室护士的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性因素,针对危害因素,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果通过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了血液透析室护... 目的本文是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危害血透室护士的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性因素,针对危害因素,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果通过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了透析质量的提高。结论血透室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职业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室护士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二乙烯基-2,2-联吡啶:可能的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焕美 吴亚光 肖守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6-1430,共5页
生物体系里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的发生等多个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定性和定量测量锌的含量将帮助我们理解锌的生物学意义。我们偶然发现5,5-二乙烯基-2,2-联吡啶(DVBP)在二氧六环里对锌离子呈现出类似比例计量型荧光探针... 生物体系里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的发生等多个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定性和定量测量锌的含量将帮助我们理解锌的生物学意义。我们偶然发现5,5-二乙烯基-2,2-联吡啶(DVBP)在二氧六环里对锌离子呈现出类似比例计量型荧光探针的特性:即有2个荧光发射峰而且长波长峰随锌离子的增加按比例增长。但DVBP难溶于水而且2个荧光发射峰距离太近从而相互干扰,我们尝试利用硅氢反应将DVBP固定在多孔硅上制备感应锌离子的光极,我们发现多孔硅固相载体上的联吡啶通过与锌离子的螯合后荧光增强约8倍,比DVBP在溶液里与锌离子螯合后的荧光增强(约4.5倍)还要多,联吡啶对锌离子的荧光响应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 锌离子 荧光探针 多孔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 被引量:18
14
作者 郑新华 王乐 +3 位作者 韩焕美 何桂华 张爱霞 陈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12-1418,共7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同时检测食品中新红、靛蓝、喹啉黄和酸性紫(49)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酸性水溶液提取,混合型弱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同时检测食品中新红、靛蓝、喹啉黄和酸性紫(49)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酸性水溶液提取,混合型弱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在0.2~1.0 mg/k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回收率介于70.0%~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3%~16.5%;检出限均为0.20m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适于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食品 合成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PLC-ICP-MS法同时测定富硒大蒜中砷的形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晞 何桂华 +2 位作者 韩焕美 郑新华 张爱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2-35,共4页
采用HPLC-ICP-MS法测定富硒大蒜中5种砷的形态。样品经超声萃取,以5m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10mmol/L硝酸铵溶液为流动相,采用阴离子色谱柱分离,ICP-MS定性定量检测。5种砷形态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0 ng/mL^100.0 ng/mL,相关系数均在0.... 采用HPLC-ICP-MS法测定富硒大蒜中5种砷的形态。样品经超声萃取,以5m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10mmol/L硝酸铵溶液为流动相,采用阴离子色谱柱分离,ICP-MS定性定量检测。5种砷形态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0 ng/mL^100.0 ng/mL,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9.5%~10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8%~4.2%(n=6)。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市售富硒大蒜样品中的砷,发现主要以一甲基砷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ICP-MS 富硒大蒜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3种杀软体动物剂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新华 韩焕美 +3 位作者 何桂华 陈晞 张爱霞 卢燕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6-38,共3页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LC-MS/MS法同时检测蔬菜和水果中四聚乙醛、杀虫环、灭梭威3种杀软体动物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提取液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粉(PSA)和C18吸附剂粉末进行净化;采用XBridgeTMC18(5.0μm;150 mm×2....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LC-MS/MS法同时检测蔬菜和水果中四聚乙醛、杀虫环、灭梭威3种杀软体动物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提取液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粉(PSA)和C18吸附剂粉末进行净化;采用XBridgeTMC18(5.0μm;150 mm×2.1 mm)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梭威和杀虫环在0.01 mg/L^0.50mg/L,四聚乙醛在0.10 mg/L^1.0 mg/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0.999 5)加标浓度在0.010mg/L^0.050mg/kg之间,方法的回收率介于80.5%~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n=6)介于2.3%~7.5%;检出限均为0.010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MS 蔬菜 水果 四聚乙醛 杀虫环 灭梭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色素靛蓝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桂华 郑新华 +4 位作者 韩焕美 段文娟 赵恒强 张爱霞 陈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13,共3页
建立了食用合成色素靛蓝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采用重结晶技术对筛选的市售靛蓝原料纯化,在低温下以乙醇水溶液打浆、抽滤3次,滤饼于80℃烘干,粉碎,过60目筛,制得靛蓝纯品。通过核磁共振(1H NMR谱、13CNMR谱)、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 建立了食用合成色素靛蓝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采用重结晶技术对筛选的市售靛蓝原料纯化,在低温下以乙醇水溶液打浆、抽滤3次,滤饼于80℃烘干,粉碎,过60目筛,制得靛蓝纯品。通过核磁共振(1H NMR谱、13CNMR谱)、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对靛蓝纯品进行定性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进行纯度定值,靛蓝纯度为98.26%,满足标准样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 标准样品 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色素偶氮玉红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桂华 韩焕美 +7 位作者 郑新华 张爱霞 陈晞 王乐 耿岩玲 王晓 段文娟 赵恒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147,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备食用合成色素偶氮玉红标准样品的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技术对筛选的偶氮玉红原料纯化后,再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沉降、洗涤,室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可得偶氮玉红纯品;然后通过核磁共振(~1HNMR谱、^(13)CNMR谱)...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备食用合成色素偶氮玉红标准样品的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技术对筛选的偶氮玉红原料纯化后,再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沉降、洗涤,室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可得偶氮玉红纯品;然后通过核磁共振(~1HNMR谱、^(13)CNMR谱)、红外光谱、LC-MS/MS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构确认后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经8家具有资质实验室进行协同定值,偶氮玉红纯度为99.23%±0.38%,满足标准样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玉红 标准样品 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色素新红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桂华 郑新华 +7 位作者 耿岩玲 韩焕美 张爱霞 陈晞 王乐 王晓 段文娟 赵恒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备食用合成色素新红标准样品的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技术对筛选的新红原料纯化后,再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沉降、洗涤,室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可得新红纯品;然后通过核磁共振(1HNMR谱、13CNMR谱)、红外光谱、LC-MS...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备食用合成色素新红标准样品的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技术对筛选的新红原料纯化后,再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沉降、洗涤,室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可得新红纯品;然后通过核磁共振(1HNMR谱、13CNMR谱)、红外光谱、LC-MS/MS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构确认后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经8家具有资质实验室进行协同定值,新红纯度为(99.59±0.56)%,满足标准样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红 标准样品 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贵平 苏爱华 韩焕美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5X期77-78,共2页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经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然是发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经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然是发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变化,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变异界限,则成为病理性改变。因此,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产后抑郁症 心理保健 生理变化 病理性改变 孕产妇 围产医学 围产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