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叶锦鸡儿SSR-PCR体系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韩永增 王赞 高洪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9-403,共5页
为建立适宜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SSR-PCR的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对模板DNA、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进行五因素四水平优化筛选,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40 ng模... 为建立适宜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SSR-PCR的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对模板DNA、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进行五因素四水平优化筛选,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40 ng模板DNA,3 mmol/L Mg2+,300μmol/L dNTP,0.6μmol/L引物,1 UTaq DNA聚合酶,1×Buffer。扩增反应程序为:94℃10 min;94℃45 s,65℃1 min,72℃1 min,10个循环,每循环的复性温度递减1℃;94℃45 s,55℃1 min,72℃1 min,30个循环;72℃10 min,4℃保存。应用该优化体系对小叶锦鸡儿种质资源及不同引物进行了检验及筛选。本研究表明,该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SR标记对小叶锦鸡儿属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及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SSR-PCR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榆树物候期变化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13-16,共4页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987~2014年的科尔沁沙地榆树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近28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树花芽开放期呈提前趋势,展叶期和开花期较常年变化不显著...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987~2014年的科尔沁沙地榆树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近28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树花芽开放期呈提前趋势,展叶期和开花期较常年变化不显著,叶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均显著推迟,生长季呈现延长趋势。平均气温是影响榆树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花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和开花盛期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叶全变色期、落叶末期和间隔日数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主要对叶全变色期影响显著,呈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对榆树物候期变化影响不显著,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榆树 物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林木枯死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10期24-25,共2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风速每秒3.9米,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水量373.6毫米、蒸发量1774.2毫米,年平均大风日数43天...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风速每秒3.9米,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水量373.6毫米、蒸发量1774.2毫米,年平均大风日数43天,年平均沙尘暴日数2.4天,全年无霜期105~228天。根据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通辽市沙化土地面积达5577.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04%,且东连吉林省、南邻辽宁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枯死原因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风速 林木 内蒙古自治区 大风日数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封山(沙)育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4
作者 韩永增 谷琳琳 +1 位作者 闫盟 高亚敏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封山(沙)育林技术是指对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宜林荒沙荒山、疏林地,在禁垦、禁牧、禁止人为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团块状、不规则补植补造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对封育区内具有较强萌蘖能力的灌木进行平茬复壮,对自我繁育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 封山(沙)育林技术是指对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宜林荒沙荒山、疏林地,在禁垦、禁牧、禁止人为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团块状、不规则补植补造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对封育区内具有较强萌蘖能力的灌木进行平茬复壮,对自我繁育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达到成林标准为目的的一系列育林、护林措施。封山(沙)育林能快速、有效地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修复能力 补植补造 植被群落 疏林地 生态建设 林草植被 封育区 乔木林 林业职工 乡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林木枯死枯梢的影响
5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周莉莉 《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49-51,共3页
通过分析气候因子对林木枯死枯梢的影响,确定了水分因子是主导因子,其次为热量因子,光照因子影响最小,据此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林木枯死枯梢的发生。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林木枯死枯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封山(沙)育林主要技术模式探讨
6
作者 韩永增 高春梅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9期10-11,共2页
封山(沙)育林能快速、有效地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形成的植被群落比较稳定,是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方式之一。通辽市在实施封山(沙)育林过程中,充分利用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有目的地采取必要的人工促进措施,加快封育区成林速... 封山(沙)育林能快速、有效地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形成的植被群落比较稳定,是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方式之一。通辽市在实施封山(沙)育林过程中,充分利用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有目的地采取必要的人工促进措施,加快封育区成林速度,提高封山(沙)育林质量,促进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育林 封山 技术 自我修复能力 林草植被 科尔沁沙地 植被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山羊豆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基因的克隆和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冬梅 王学敏 +5 位作者 高洪文 Dzyubenko Nikolay Chapurin Vladimir 韩永增 宋清晓 董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3-538,共6页
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L.)是20世纪末引种到我国的牧草品种,为发掘其基因资源,本实验克隆出东方山羊豆4 CL基因,并深入研究4 CL基因对东方山羊豆抗逆性的影响,为今后东方山羊豆在我国的种植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采用RACE技... 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L.)是20世纪末引种到我国的牧草品种,为发掘其基因资源,本实验克隆出东方山羊豆4 CL基因,并深入研究4 CL基因对东方山羊豆抗逆性的影响,为今后东方山羊豆在我国的种植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采用RACE技术结合RT-PCR方法从东方山羊豆中获得一个编码4 CL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Go4 CL。该序列全长1916 bp,开放阅读框165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发现,Go4 CL基因在东方山羊豆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量最少。在PEG、ABA、MeJA、SA胁迫处理下Go4 CL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说明此基因在植物抵御干旱、病菌侵袭和机械损伤等胁迫过程中能够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山羊豆 4香豆:酸辅酸A连接酶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7年30年间科尔沁草原冰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高亚敏 萨日娜 +2 位作者 于静 孙琳丽 韩永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9,共8页
利用通辽市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气象数据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生长观测资料,分析科尔沁草原优良牧草冰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30a来,研究区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波动明显,降水年代际距平表现为正-负-正的... 利用通辽市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气象数据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生长观测资料,分析科尔沁草原优良牧草冰草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30a来,研究区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波动明显,降水年代际距平表现为正-负-正的变化。冰草返青期每年推迟0.67d,生长季每年缩短0.53d,最大生长高度呈降低趋势,但产量呈略增加趋势,产量与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降水量是影响冰草物候期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冰草返青期和开花期与前期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关键影响因子分别是2~4月累积降水量和3~5月累积降水量;黄枯期与前期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关键影响因子是8月降水量。气温对冰草产量的累积主要为负效应;降水量对冰草产量的累积有正效应,关键影响因子是4~7月降水量。综上,冰草在科尔沁草原呈现出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增益响应,可作为科尔沁草原北部适宜乡土草种,用于该区域草原建设与畜牧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生长发育 气候因素 科尔沁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山羊豆盐诱导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清晓 王学敏 +5 位作者 高洪文 Dzyubenko Nikolay Chapurin Vladimir 韩永增 杨冬梅 李玉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7-783,共7页
为筛选东方山羊豆盐诱导差异性基因,以250 mmol/L NaCl处理的东方山羊豆cDNA为实验组,未经诱导刺激的为驱动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消减文库并对其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ESTs序列分析。该消减文库克隆的重组率为92%,插入片段... 为筛选东方山羊豆盐诱导差异性基因,以250 mmol/L NaCl处理的东方山羊豆cDNA为实验组,未经诱导刺激的为驱动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消减文库并对其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ESTs序列分析。该消减文库克隆的重组率为92%,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0.2~1kb之间。随机挑取500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获得258个cleanESTs,经聚类、拼接,去除冗余序列,共获得132个Unigene,其中含有32个contigs和100个singlets,该文库的冗余度为24%。对其进行功能预测及分类,得到大量参与信号转导、转录调控、渗透和代谢调节、机体防御以及光作用等过程的相关基因。随机选择非重复的4个差异表达的序列设计引物,以半定量PCR方法验证其消减效率,结果显示,诱导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诱导组,表明该文库有较高质量,且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快速发现东方山羊豆新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山羊豆 盐诱导 抑制消减杂交 ESTS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通辽地区气候适宜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亚敏 于静 +3 位作者 萨日娜 孙琳丽 韩永增 宝乌日其其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对引种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舍伯吐镇进行气候适宜性试验,对各苜蓿品种的生产表现、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 为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对引种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舍伯吐镇进行气候适宜性试验,对各苜蓿品种的生产表现、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旱地、公农1号、金皇后、敖汉综合性能表现较好,适宜在通辽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 气候适宜性 通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文冠果树种优良丰产单株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阿拉坦花 包木林 +2 位作者 包敖民 韩永增 王宝侠 《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5-17,25,共4页
对通辽地区文冠果现有林经济指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八仙筒林场及章古台村51年生文冠果大树中,筛选出全部经济性状均达到优树标准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4棵;每棵优树5年内平均树冠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分别为0.353、0.307、0.312、0.291 k... 对通辽地区文冠果现有林经济指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八仙筒林场及章古台村51年生文冠果大树中,筛选出全部经济性状均达到优树标准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4棵;每棵优树5年内平均树冠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分别为0.353、0.307、0.312、0.291 kg/m^2,且4株优树从未歇枝,连续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丰产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PM_(10)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高亚敏 韩永增 孙宏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分析通辽观测站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利用二次多项式描述风速与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更合理,PM10质量浓度最小值对应的风速为2.8 m/s。PM10污染在风速大于3.5 m/s时出现频率最高,在... 分析通辽观测站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PM10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利用二次多项式描述风速与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更合理,PM10质量浓度最小值对应的风速为2.8 m/s。PM10污染在风速大于3.5 m/s时出现频率最高,在风速小于1.5 m/s时出现频率最低。(2)风向为偏西风(WNW)和偏南风(SSE-SSW)时,PM10污染时数出现频率较高。(3)当温度低时PM10浓度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正相关;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0℃~5℃左右时)后,PM10浓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表现为负相关。(4)PM10浓度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分别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 PM10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13
作者 高亚敏 于静 +3 位作者 萨日娜 孙琳丽 刘佳 韩永增 《内蒙古气象》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为研究通辽市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特征,文章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通辽市2000—2019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者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建设“生... 为研究通辽市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特征,文章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通辽市2000—2019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者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建设“生态通辽”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从2000年的36.26%上升至2019年的49.57%,平均每年增加0.54%;(2)研究区植被NPP平均值从2000年的198.04 gC·m^(2)增加到2019年的404.54 gC·m^(2),平均每年增加8.63 gC·m-2;(3)研究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平均值由2000年40.28增加到2019年的70.87,平均每年增加1.25,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达到2000年以来最好;(4)研究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植被NPP、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与生长季平均气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降水量是研究区植被生态质量显著正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态质量 植被覆盖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监测分析
14
作者 高亚敏 孙宏宇 韩永增 《内蒙古气象》 2014年第6期31-33,共3页
文章基于通辽市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资料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PM10年均质量浓度为85.92μg·m-3,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PM10季均质量浓度特征是春季>冬季>秋季>夏季,PM10月平均... 文章基于通辽市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资料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PM10年均质量浓度为85.92μg·m-3,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PM10季均质量浓度特征是春季>冬季>秋季>夏季,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与季节分布基本一致;(3)PM10质量浓度在一周中呈现出单峰变化的特点,不同季节PM10质量浓度周变化不同;(4)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PM10浓度峰值从夏季到冬季逐渐推迟,这主要与日出日落时间和其他气象条件,以及上下班交通高峰相关;春季峰值还与沙尘天气发生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 PM10质量浓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小叶杨物候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亚敏 韩永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预测未来环境发展趋势,指导农林业生产实践,对1981—2014年科尔沁沙地小叶杨(Populus simonii)花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叶全变色期、落叶末期等7个物候的出现...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预测未来环境发展趋势,指导农林业生产实践,对1981—2014年科尔沁沙地小叶杨(Populus simonii)花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叶全变色期、落叶末期等7个物候的出现日期和日照时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3个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其年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4 a来,科尔沁沙地的日照时间平均以8.817 9 h·a^(-1)速度显著减少,平均气温以0.035 7℃·a^(-1)速度极显著上升,降水量平均以2.337 6 mm·a^(-1)的速度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小叶杨花芽开放期以0.407 d·a^(-1)速度极显著提前,展叶期和开花期较常年变化不显著,叶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分别以0.730、0.626 d·a^(-1)速度极显著推迟,生长季以1.033 d·a^(-1)速度呈极显著延长趋势。平均气温是影响小叶杨各个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子,分别与花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叶全变色期、落叶末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日照时间与叶全变色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对小叶杨物候期变化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杨 物候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外红’苹果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永增 王宝侠 +3 位作者 伊凯 包敖民 姜鹏 王雪美 《北方果树》 2021年第1期41-43,共3页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果园,属农家品种[1,2]。当地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有诸多问题,一是幼树日灼、抽条严重,特殊年份出现干梢甚至枯死;二是结果晚,常规管理五...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果园,属农家品种[1,2]。当地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有诸多问题,一是幼树日灼、抽条严重,特殊年份出现干梢甚至枯死;二是结果晚,常规管理五六年才见果,丰产期来得慢;三是丰产后大小年严重,比当地常规品种‘黄太平’‘金红’等小苹果表现突出;四是腐烂病、蛀干害虫(吉丁虫)危害严重。因此,在当地只有零星栽培。1990年,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市果树调查,在开鲁县果园发现该品种,在该园主任吴永俊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对该品种进行选育研究,摸清了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蒙东地区开展区域试验。2012年,科研成果“优质小苹果‘塞外红’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鉴定,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品种认定并命名(编号:内蒙古R-SC-MP-002-2012)。2017年,又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编号:国S-SV-MP-009-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审定 农家品种 区域试验 常规品种 小苹果 蛀干害虫 丰产期 吉丁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雪对通辽‘塞外红’苹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3 位作者 宝虎 华佳文 赵宇飞 王宝侠 《北方果树》 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
2020年11月18日,通辽市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雪袭击,有7个国家气象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平均降水量27.9 mm,最大降水量在开鲁县保安农场(69.0 mm);科尔沁区和奈曼旗积雪深度最大(28 cm)。‘塞外红’苹果作为通辽市新发展的经济林... 2020年11月18日,通辽市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雪袭击,有7个国家气象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平均降水量27.9 mm,最大降水量在开鲁县保安农场(69.0 mm);科尔沁区和奈曼旗积雪深度最大(28 cm)。‘塞外红’苹果作为通辽市新发展的经济林树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1~3],2021年春季以来,冻害对树体造成的影响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来。为确切地掌握‘塞外红’苹果的受灾情况,努力把损失降至最低,也为科学应对冻害提供可靠依据,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冻害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树种 冻害调查 受灾情况 最大降水量 历史极值 积雪深度 科尔沁区 特大暴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塞外红’苹果花期冻害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永增 高亚敏 +1 位作者 聂彦君 王宝侠 《北方果树》 2023年第3期45-46,共2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集中,秋季短暂凉爽、气温下降快、霜冻北早南晚。年平均气温6.3~7.5℃,极端最低气温-39.4℃,极端最...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降雨集中,秋季短暂凉爽、气温下降快、霜冻北早南晚。年平均气温6.3~7.5℃,极端最低气温-39.4℃,极端最高气温43.7℃,无霜期129~196d,年平均降水量379mm,日照充足,入秋以后昼夜温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科尔沁草原 春季干旱 防御措施 大陆性季风气候 极端最高气温 干旱半干旱 年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东三盟市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永增 王宝侠 +3 位作者 高亚敏 包敖民 赵宇飞 张金旺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4期26-27,共2页
蒙东三盟市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总面积37.24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31.5%。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6.1℃,... 蒙东三盟市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总面积37.24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31.5%。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6.1℃,年平均降水量300~470毫米,无霜期120~16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春季干旱 问题及建议 呼伦贝尔市 蒙东 兴安盟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软土路基加固技术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永增 《交通世界》 2021年第17期26-27,共2页
为了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通过总结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特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置换法、表层处理、粉煤灰碎石桩加固、预应力管桩、强夯加固、排水加固等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合理使用软土路基加固技术,可以增强... 为了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通过总结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特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置换法、表层处理、粉煤灰碎石桩加固、预应力管桩、强夯加固、排水加固等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合理使用软土路基加固技术,可以增强公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软土路基 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