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毅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睾丸肿瘤的二维及CDFI声像图表现。结果 33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1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6例,胚胎癌7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睾丸肿瘤的二维及CDFI声像图表现。结果 33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1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6例,胚胎癌7例,畸胎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二维声像结合CDFI能对睾丸肿瘤良、恶性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睾丸肿瘤 临床论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毅东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44-1344,共1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23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观察胃蠕动和排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3例超声诊断CHPS2,2例经手术证实,1例手术证实...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23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观察胃蠕动和排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3例超声诊断CHPS2,2例经手术证实,1例手术证实为幽门前瓣膜。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幽门管结构,准确测量幽门管大小、幽门肌层厚度,并且能动态观察胃蠕动和排空,对CHPS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先天性 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15例分析
3
作者 韩毅东 曹显庚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849-850,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超声诊断为小儿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4例诊断符合,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1例...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超声诊断为小儿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4例诊断符合,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1例,经手术确诊3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3%。"同心圆征"和"套筒征"是小儿肠套叠特征性超声征象。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小儿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隐睾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4
作者 韩毅东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5期6475-6475,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隐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98例经手术证实的隐睾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睾88%位于腹股沟部;3%位于腹膜后;4%位于阴囊上方或其他少见部位(包括耻骨上区和膀胱左上方)。结论:超声检查对隐睾... 目的:探讨超声在隐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98例经手术证实的隐睾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睾88%位于腹股沟部;3%位于腹膜后;4%位于阴囊上方或其他少见部位(包括耻骨上区和膀胱左上方)。结论:超声检查对隐睾的定位、大小测定、内部结构及血流观测较为准确、可靠,对临床手术方式、部位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57例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曹 叶晶晶 韩毅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7例,分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联合治疗组30例和仅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组27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及手...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7例,分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联合治疗组30例和仅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组27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及手术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第1年分别为6.67%、18.52%,第2年分别为20.00%、48.15%,第3年分别为33.33%、70.37%;生存率第1年分别为93.33%、81.48%,第2年分别为70.00%、55.56%,第3年分别为46.67%、18.52%。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晚期胃癌的转移及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在治疗中晚期胃癌方面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25I粒子 植入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