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段SIR的微带交指滤波器小型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昌霖 吴建飞 +2 位作者 郑亦菲 陈乐东 丁浩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7期105-111,共7页
微带交指滤波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二维滤波器,在工程上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尺寸较大,从而限制了应用场景的扩展。基于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IR)理论,设计了一款新型微带交指滤波器,完成了对传统微带交指滤波器... 微带交指滤波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二维滤波器,在工程上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尺寸较大,从而限制了应用场景的扩展。基于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IR)理论,设计了一款新型微带交指滤波器,完成了对传统微带交指滤波器的尺寸优化。该滤波器使用三段式SIR结构,与传统结构滤波器的谐振器相比,长度缩减了23.2%。利用CST仿真了相同设计指标下SIR滤波器和传统滤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且SIR滤波器在通带内性能更佳,说明使用该方法实现小型化具有较强实用意义。为验证滤波器的可用性,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试,谐振结构尺寸为10.9 mm×13.6 mm,为便于测试,电路板尺寸为24 mm×18 mm×0.508 mm,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在通带内最大差异小于1.5 dB。该滤波器的最终指标为中心频率2.5 GHz,带宽150 MHz,带内损耗≤4 dB,阻带抑制≥23 dB(频率≤2.2 GHz或≥2.72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SIR 微带线 带通滤波器 交指结构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低功耗采样保持电路
2
作者 韩昌霖 丁浩 吴建飞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1,共7页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用于ADC前端的采样保持电路,电路采用输入缓冲器-采样开关-输出缓冲器三级结构实现。为提高采样保持电路的保持平稳度,设计了信号馈通和时钟馈通消除结构。为改善频率响应,设计了无源负反馈结构并研究了...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用于ADC前端的采样保持电路,电路采用输入缓冲器-采样开关-输出缓冲器三级结构实现。为提高采样保持电路的保持平稳度,设计了信号馈通和时钟馈通消除结构。为改善频率响应,设计了无源负反馈结构并研究了器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馈通消除结构能够提升保持阶段的平稳度,负反馈可将增益提升36 dB。该电路在800 MS/s采样率、122.6 MHz正弦波输入条件下,增益为0 dB,3 dB带宽为1 GHz,信号失真比为48 dB,有效位数为7.7 bit。最终版图面积为202μm×195μm,功耗为37.22 mW,实现了低功耗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 CMOS工艺 低功耗 采样保持电路 馈通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回跳特性TVS的快速建模方法及验证
3
作者 韩昌霖 吴建飞 +2 位作者 郑亦菲 陈乐东 丁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瞬态抑制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防护器件,在静电防护、浪涌防护、强电磁脉冲防护中有着广泛应用,其瞬态行为对于指导电磁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市面上一般没有现成可用的模型。文中基于ADS软件建立一种无回跳特性TVS的仿真模型,使用... 瞬态抑制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防护器件,在静电防护、浪涌防护、强电磁脉冲防护中有着广泛应用,其瞬态行为对于指导电磁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市面上一般没有现成可用的模型。文中基于ADS软件建立一种无回跳特性TVS的仿真模型,使用复杂度较低的TVS模型框架。在建模过程中,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于精度的影响,并利用S参数测试方法和TLP测试方法获取实测数据,最终构建了两款TVS的完整仿真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与实测数据在TVS未工作、即将工作和进入工作状态时都较为一致,仿真与实测误差最大不超过10%,说明其精度足够支撑TVS瞬态仿真。所建立的模型可直接用于TVS的瞬态仿真,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无回跳特性TVS的模型构建,为电磁防护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防护 无回跳特性 仿真模型 TVS 瞬态响应 TLP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搜寻如何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认知柔性与吸收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庆金 石仁波 +1 位作者 杜甜甜 韩昌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7-78,共12页
跨界搜寻作为企业突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的关键力量,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认知柔性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跨界搜寻促进管理创新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跨界搜寻视角出发,对认知柔性与管... 跨界搜寻作为企业突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的关键力量,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认知柔性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跨界搜寻促进管理创新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跨界搜寻视角出发,对认知柔性与管理创新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并收集287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跨界搜寻对探索式和利用式管理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认知柔性在跨界搜寻与管理创新间具有中介效应;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跨界搜寻与认知柔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搜寻 吸收能力 认知柔性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病人气管拔管失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昌霖 嵇朝晖 +2 位作者 倪水妹 潘慧斌 吴吉敏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8期2210-2213,共4页
阐述脑外伤病人病情的特殊性,综述神经外科术后病人气管拔管的预测工具。指出颅脑损伤病人的气管插管拔管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近年来,虽然对拔管结果进行预测的国外研究较多,但研究差异性较大,且临床可操作性不佳。脑外伤术后拔管失... 阐述脑外伤病人病情的特殊性,综述神经外科术后病人气管拔管的预测工具。指出颅脑损伤病人的气管插管拔管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近年来,虽然对拔管结果进行预测的国外研究较多,但研究差异性较大,且临床可操作性不佳。脑外伤术后拔管失败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建立脑外伤术后拔管危险评估的客观指标对病人进行拔管失败风险的评估,同时对病人进行全面、全程评估,迅速做出相关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气管插管 拔管失败 预测工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对癌因性疲乏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吉敏 倪水妹 +3 位作者 徐永强 吴丹 石层层 韩昌霖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6期5070-5073,共4页
介绍了光疗的形成、作用机制和现状,指出了国外运用光疗减轻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建议将光疗运用到国内癌症人群的研究中,为癌症病人提供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方法。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光疗 明亮白光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中的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7
作者 韩昌霖 《益寿宝典》 2020年第9期112-112,共1页
制药分离是现代制药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利用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活性以及共存杂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出相应的分离,是现代制药工艺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制药工艺分离技术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 制药分离是现代制药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利用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活性以及共存杂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出相应的分离,是现代制药工艺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制药工艺分离技术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治疗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在现代治疗分离过程中,如果分离方式选择错误或者分离设备以及能量投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就会导致分离的纯度和耗能的大小,以及最终的分离结果受到影响。本轮中针对制药工艺中的分离技术做出了简单的论述,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分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分离技术 应用分析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磁介质带状线小室设计
8
作者 陈乐东 吴建飞 +2 位作者 王雪松 郑亦菲 韩昌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30-3838,共9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频电路被集成到芯片中,高频芯片电磁兼容(IC-EMC)问题越来越突出。带状线小室是测量芯片辐射发射和抗扰度的重要设备,然而带宽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该文依据IEC标准,将磁介质吸波材料应用于带状线小室以扩展小室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频电路被集成到芯片中,高频芯片电磁兼容(IC-EMC)问题越来越突出。带状线小室是测量芯片辐射发射和抗扰度的重要设备,然而带宽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该文依据IEC标准,将磁介质吸波材料应用于带状线小室以扩展小室的工作带宽,并提出将粒子群算法(PSO)和二分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磁介质材料的可用电磁参数范围。计算结果表明,磁介质吸波材料可以将带状线小室的工作带宽由0~6 GHz最大扩展到0~10 GHz。测试选用的磁介质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在0~9 GHz频段内符合计算结果,9 GHz以上频段的参数超出了计算结果范围。应用该材料的带状线小室S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将带状线小室的工作带宽由0~6 GHz扩展到了0~9 GHz,与计算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效率提高了73.3%。此外,所提出的方法亦适用于类似目标约束下的参数范围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电磁兼容 带状线小室 吸波材料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珠海市梅毒疫情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弦 孙亚军 +3 位作者 滕勇勇 陈伟 韩昌霖 谢水仙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63-866,共4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梅毒时空分布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珠海市2010-2019年梅毒监测数据,计算年发病率,了解年发病率变化情况;按各街(镇)为单位进行统计,利用R软件导入地图信息,逐年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 目的了解珠海市梅毒时空分布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珠海市2010-2019年梅毒监测数据,计算年发病率,了解年发病率变化情况;按各街(镇)为单位进行统计,利用R软件导入地图信息,逐年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描绘散点图和聚集性示意图;利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寻找一类和二类聚集区。结果2010-2019年珠海市共报告梅毒11004例,发病率总体呈平稳状态,年均发病率67.27/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0-2012年珠海市梅毒有区域聚集性,莫兰指数(Moran's I)值分别为0.178、0.175、0.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0-2012年拱北街道、2010的翠香街道和2011-2012年的吉大街道处于(高,高)区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发现1个一类聚集区和2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集区域位于2016-2019年的香湾街道[对数似然比(LLR)=846.54,P<0.001];二类聚集区分别位于2013-2017年的南屏镇、湾仔街道和拱北街道(LLR=209.00,P<0.001)和2017年的井岸镇(LLR=90.51,P<0.001)。结论珠海市梅毒疫情存在较明显的聚集性,应根据区域聚集性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时空分布 莫兰指数
原文传递
2018年珠海市梅毒确诊患者治疗和随访状况调查
10
作者 韦宁 韩昌霖 +1 位作者 邝俊荣 黄洁婷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605-1607,1610,共4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梅毒治疗和随访的情况。方法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珠海市梅毒确诊患者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2018年梅毒确诊患者1068例,771例(72.19%,771/1068)接受治疗,其中751例(97.41%,751/771)采用青... 目的了解珠海市梅毒治疗和随访的情况。方法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珠海市梅毒确诊患者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2018年梅毒确诊患者1068例,771例(72.19%,771/1068)接受治疗,其中751例(97.41%,751/771)采用青霉素药物治疗。38.30%(409/1068)的患者接受随访。<30岁年龄段的治疗比例和随访比例分别为78.38%、46.40%,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8、19.101,P圴<0.05);隐性梅毒治疗比例和随访比例分别为69.47%、36.11%,均低于非隐性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12、17.461,P圴<0.05);皮肤性病科治疗比例和随访比例分别为89.13%、51.77%,均高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92、56.766,P圴<0.05)。结论珠海市梅毒治疗和随访比例较低,应当加强梅毒治疗和随访工作,以预防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治疗 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