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名医类案》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韩文舫
李凡娥
王华峰
田魏巍
邵常力
张闯
-
机构
山东省鱼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仪陇县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
基金
2022年山东省中医药重点科研课题(Z-2022025)。
-
文摘
目的:梳理总结《名医类案》中补中益气汤治疗崩漏医案的辨证施治要点,辨析其所治医案的病因病机,对医案中补中益气汤的运用规律及其化裁规范进行探讨。方法:以文献整理为基础,结合医案分析,探讨不同医案病因病机。结果:《名医类案》中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崩漏案及其类方共计5案,围绕中气亏虚、气虚不摄崩漏案;脾气、脾阳虚崩漏案;脾虚兼夹湿热案;元气下陷,虚寒内生崩漏案;脾阳下陷崩漏案;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灵活化裁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视温补治病求本,有别与现代繁杂的加减变化。结论:补中益气汤为《名医类案》治疗崩漏最为常用方剂,疗效肯定,化裁灵活有度,总体以元气亏损,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为核心病机,在药物方面中重视黄芪、人参加量应用,符合“气为血之帅”“补气生血”的理论,蕴含后世血症治疗“塞流”理论的基础。
-
关键词
《名医类案》
崩漏
补中益气汤
脾胃虚弱
升提中气
-
Keywords
Famous medical cases
disintegrating
leakage replenishing Zhongyiqi
decoction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lifting
-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韩氏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验案2则
- 2
-
-
作者
韩文舫
李凡娥
田巍巍
王华峰
张闯
邵常力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
仪陇县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齐鲁医派学术流派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推广项目:韩氏攻补汤(丸)治肝病中医药特色技术[(鲁卫函[2021]45号)-27]。
-
文摘
验方攻补汤治疗慢性肝病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癥为治疗大法。临证时刻注意攻伐勿过,以健脾疏肝、攻补兼施为大法,重视健脾益气药物的运用,结合疏肝、柔肝、补肝、潜肝阳敛肝阴以防理气药香燥戕害肝体。慢性肝病病程较长,久病穷肾患者多表现为肝肾亏虚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重视补肾药物的应用,常用补肾药物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同时为防止此类药物滋腻碍胃多配伍炒白术、醋青皮等动化药物,以防呆滞。治疗慢性肝病慎用破血逐瘀药,以活血养血滋养肝体为要,治黄勿忘治血,活血以退黄,和肝理脾重视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施治,久病补肾兼以清化。韩氏中医认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主要病因,故治疗时应时时注意和肝理脾、调畅气机,并注意疏肝解郁,把握病机灵活化裁,标本兼治。气机不通,肝脉瘀阻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注重理气活血化瘀以阻止和逆转肝硬化,临床时针对肝病患者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病理实质,时刻注意破血药度和量,勿妄用逐瘀之品。依据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结合辨证施治,在采用攻补汤治疗的基础上分型施治。文章分析韩氏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验案2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攻补汤
慢性肝病
肝郁脾虚
理气活血
攻补兼施
-
Keywords
The Gongbu decocti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Regula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nification and purgation in combination
-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思辨高中祖教授活用和法治疗肺系疾病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凡娥
韩文舫
欧金涛
田巍巍
-
机构
仪陇县中医医院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
基金
2022年度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老中医医案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高中祖教授临证学术思想研究(YAZX22-YB-04)。
-
文摘
和法属于八法之一,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不管是和法的内涵及外延,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及发挥。导师高中祖教授深研和法的内涵,他认为中医和法是应用性质及作用相反的药物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的调和制约,目的就是恢复脏腑功能,使各脏腑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促进机体恢复“阴阳自和”的生理状态。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就是机体的“中和”状态遭到破坏而“失和”。高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遵照古训,师古而不泥古,采用“经方”灵活化裁创新,结合肺的发病机制,博采众方,以经方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及小陷胸汤组合加杏仁、白蔻仁、川贝母、薄荷、桔梗创立了验方新加三小汤,其遵应肺的生理功能,以宣发肃降、条畅气机、健中土清肃肺金为宗旨,外可祛除风寒内可清除水饮郁热,治疗寒热错杂的寒包火证。方中配伍体现了寒热平调、表里双解、燥润结合、升清降浊的特色,以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运转,辅助肺脏发挥正常功能。方中处处蕴含了和法思想,彰显了高教授治疗疾病以“顺应脏腑功能”“顺其性即为补”的观点,从而达到固本祛邪的目的,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为临床治疗复杂的肺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
关键词
和法
新加三小汤
肺系疾病
学术经验
-
Keywords
Harmonization method
The Xinjia Sanxiao decoction
Pulmonary disease
Academic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名医类案》现代研究进展及评析
- 4
-
-
作者
田巍巍
邵常力
付瑜
韩文舫
-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济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5期110-112,共3页
-
基金
2022年度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Z-2022025)。
-
文摘
《名医类案》是我国最早的医案编撰类专著,汇集了明万历以前大量名家医案,具有宝贵的文献及经验传承价值。该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对近10年来《名医类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这些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医家学术思想、治疗经验、用药用方规律等方面,对继承古代医家治疗经验、总结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名医类案》
学术思想
病证研究
方药规律研究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名医类案》产后病治验撷箐
- 5
-
-
作者
李凡娥
韩文舫
-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中医医院
山东省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32-635,共4页
-
基金
2022年山东省中医药重点科研课题(Z-2022025)。
-
文摘
目的:梳理挖掘《名医类案》中产后病用药特色,为现今产后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统计软件EXCEL分析产后篇涉列的63则医案及其他篇章中提及的产后医案共计12类疾病的论证治疗,分析证候分布特点,主要方剂应用频次,探讨产后病的发病机制及用药规律。结果:产后病篇应用频次3次(包括3次)以上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八物汤。结论:明代以前医家治疗产后病重视健脾益气生血,强调产后气血不足的生理特点。常用健脾生血、益气化津的药物,同时少佐辛温药,以开启玄府微微发汗达到疏通经络,祛瘀生新,调和营卫、邪自外出的目的;临急症时多法并举,内服外治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时刻注意顾护正气留人治病为基本大法。
-
关键词
《名医类案》
产后病
健脾益气
微汗法
-
Keywords
“Famous Doctors”
Postpartum disease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Micro-perspiration method
-
分类号
R271.4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汗法治疗皮肤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6
-
-
作者
赵梁
韩文舫
王志红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国医论坛》
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
-
文摘
汗法方剂在皮肤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治疗效果更是不容小觑。皮肤病发于肌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记载。汗法可以调理阴阳,调和营卫,通调五脏,对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现代医家对汗法在皮肤病中应用也颇有见解,本文对汗法在皮肤病中的证治规律进行综述简评。
-
关键词
汗法
皮肤病
文献综述
-
分类号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
-
题名浅析汗法治疗水肿
被引量:4
- 7
-
-
作者
韩文舫
王志红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50-352,共3页
-
基金
云南中医学院校级课题(xk201327)~~
-
文摘
[目的]研究汗法治疗水肿的学术源流及其组方用药原则。[方法]对历代医家采用汗法治疗水肿的学术观点、以及历代有关医家的组方用药特点加以梳理总结。[结果]汗法治疗水肿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突出强调微汗是汗法治疗水肿的关键。汗法治疗水肿体现出小量温里药配伍补气健脾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补气健脾药又可缓和辛温解表药的燥烈之性等一系列治疗学思想。[结论]汗法治疗水肿在历史沿革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治疗体系,汗法乃水肿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根据辨证适当配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型水肿。
-
关键词
汗法
水肿
阳水
阴水
微汗法
-
Keywords
diaphoresis
edema
Yang water
Yin water
slight sweating method
-
分类号
R589.4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中医“汗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韩文舫
赵梁
王志红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2期29-31,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资助项目
-
文摘
本文对"汗法"的现代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认为在运用汗法时也往往将其视为治疗外感病的寻常方法,而忽视了其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汗法
范畴
内科杂病
-
Keywords
Diaphoresis
Scope
Other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仲景后历代医家对中医“汗法”的认识剖析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韩文舫
李凡娥
王志红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2期7-9,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资助项目
-
文摘
自仲景后汗法从理论到临床的运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争论,如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崇尚辛温与崇尚辛凉之争。因此厘清仲景后历代医家对"汗法"的认识为清晰汗法的内涵和外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张仲景
汗法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历代医家
-
Keywords
ZHANG Zhong-jing
Diaphoresis
Cold-pungent diaphoresis
Acrid-warm herbs relieving superficies
Physicians over the ages
-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验案举隅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韩文舫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国医论坛》
2019年第5期7-8,共2页
-
文摘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该方具有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通脉之功,主治厥阴伤寒。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笔者临床将此方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治疗多获佳效。
-
关键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痛经
寒湿凝滞
方证相合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汗法应用之宜忌
- 11
-
-
作者
韩文舫
王志红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期7-9,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资助项目
-
文摘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为汗法的应用宜忌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发汗要做到汗出周遍,连续发微汗、发小汗且要求持续一个时辰。后世医家在继承仲景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突出强调了汗法宜忌的重要性,拓展了汗法宜忌的范围,指出杂病采用汗法治疗也要求遵循同一原则。针对误汗后的治疗原则体现出顾护津液、扶助正气的治疗学思想。汗法应用宜忌在后世的沿革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完善中医对汗法的认识和规范汗法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
关键词
汗法
禁忌证
临床应用
误区
-
Keywords
diaphoresis method
contraindic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
分类号
R242.2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韩氏攻补汤治疗肝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韩文舫
田巍巍
张闯
王华峰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4期29-32,共4页
-
基金
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韩氏攻补汤(丸)治肝病中医药特色技术。
-
文摘
我国慢性肝病患者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者居多,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占比较多,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是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从病毒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肝癌是肝病领域非常显著的演变过程,中医药在诊治慢性肝病以及延缓肝病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通过阐述韩氏攻补汤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针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以“韩氏肝十二味”味为基础,总览病机,统筹兼顾。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效为验的思路。以活血消癥、理气健脾、肝肾同源为治疗法则,补肾与清化结合,始终不忘顾护胃气,随病用药化繁为简。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具有特色优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关键词
韩氏攻补汤
韩氏肝十二味
功补丸
肝硬化
-
Keywords
HAN’s Gongbu decoction
HAN’s liver twelve flavors
Gongbu Wan
Cirrhosis
-
分类号
R322.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浅析韩氏攻补汤(丸)治疗肝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韩文舫
田巍巍
张闯
王华峰
韩东晓
-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期76-78,共3页
-
基金
2021年度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整理推广项目(鲁卫函[2021]45号)。
-
文摘
该文通过阐述攻补汤的基本药物组成,浅析其组方配伍思路及攻补丸传统制作方法,体现出韩氏攻补汤(丸)治疗慢性肝病时,采取异病同治,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始终围绕活血化瘀、理气健脾、固护胃气的核心思路,以攻补汤(丸)基本组方为基础方,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验方,也为攻补汤(丸)的推广应用及规范临床用药打下基础。
-
关键词
肝病
韩氏攻补汤(丸)
制作工艺
应用价值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韩氏攻补汤治疗肝病组方用药特色简析
- 14
-
-
作者
韩文舫
张闯
田巍巍
王华峰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2021年度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整理推广项目(鲁卫函45号)。
-
文摘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包括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肝癌等疾病。韩氏攻补汤以攻补兼施、活血消癥、理气健脾、顾护胃气为基本思路,突出异病同治的特点,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经多年实践,临床治疗慢性肝病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1韩氏攻补汤组方思路韩氏攻补汤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验方,至今已传承百余年,疗效突出,经反复临床实践,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韩氏攻补汤为基础方,依据病情的变化灵活化裁,疗效肯定。
-
关键词
慢性肝病
韩氏攻补汤
组方
对药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浅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
被引量:5
- 15
-
-
作者
朱书克
朱书辉
潘大柱
原静葳
韩文舫
高中祖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5期26-28,共3页
-
文摘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养生的核心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相应且有共同的规律。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基础。人体是个小自然界且会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医养生就是要求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工作生活达到天人合一尽其天年的目的。
-
关键词
内经
天人合一
养生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汗法治疗痹证验案2则
- 16
-
-
作者
韩文舫
-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6期105-107,125,共4页
-
文摘
仲景后的历代医家多重视汗法在痹证治疗中的运用,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治疗多采取微汗的原则。该文分享采用汗法治疗痹证验案2则,以加深对汗法治疗痹证的认识。
-
关键词
痹证
汗法
微汗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浅议《伤寒杂病论》中桂枝配伍治疗痹证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李凡娥
杨芸
韩文舫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2期16-17,共2页
-
文摘
"痹证"一名最早出现在《素问·痹论》,仲景在继承《内经》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完善了针对"痹证"治疗的理、法、方、药。创立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等一系列疗效确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的有效方药。其中桂枝一药对"痹证"的治疗配伍应用,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探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配伍治疗痹症的证治规律,对临床更好的配伍桂枝治疗痹症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痹证
桂枝
-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中医药治疗验案三则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田巍巍
王华峰
韩文舫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4期21-25,共5页
-
文摘
近几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医在此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县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的成员)在月余时间集中接诊了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受地域、季节和体质差异的影响,在感染中后期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明显气阴两伤、余热未清的临床表现。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后期会表现出口渴、心悸、乏力、失眠、健忘等诸多症状。中医运气学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以及理论,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多数医家学者认为运气学说与气候变化、人类疾病流行息息相关,运气学说可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笔者从中医运气学说分析,结合“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致病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方药应用上,采用“三方三药”,如清肺排毒汤、小青龙汤、小柴胡加石膏汤等,辨证施治、方证结合、扶正祛邪。文章结合案例3则,介绍从运气学说入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气阴两伤
生脉饮
玉屏风散
小柴胡石膏汤
-
Keywords
Novel coronavirus
Injuries of Qi-yin
Shengmai Yin
Yupingfeng San
The Xiaochaihu Shigao decoction
-
分类号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浅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配伍规律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李凡娥
韩文舫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1期6-8,共3页
-
文摘
《伤寒杂病论》[1]中用桂枝的方剂有76首,占总方数量的23.4%,可为用药之首,仲师对桂枝的认识及应用有独到之处,不仅应用于外感疾病,而且还应用于内伤杂病及妇科。就桂枝一味药在不同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变化就已体现仲景临证用药的精髓。
-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桂枝
药对
配伍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基于文献探讨历代采用微汗法治疗痹病
- 20
-
-
作者
张闯
田巍巍
韩文舫
-
机构
鱼台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7期14-18,共5页
-
文摘
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也是八法中的第一法,主要是通过人体汗出达到营卫和,肺气畅,腠理开,血脉通等以祛邪外出,调和正气的目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疾病的治疗。东汉张机(字仲景)治疗痹病依据《黄帝内经》中“外因多责之于风寒湿邪”的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汗祛湿”的基本治法。汗法通过调和营卫开通毛窍,调节气机,可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汗法有所继承和创新。现代临床尤其注重采用汗法治疗早期痹病,这对阻断病情的发展尤为关键。在历代应用汗法治疗痹证的方药中,首先以祛除湿邪为主,且遵循张机的经验以“微汗法”为要,以防“风去湿存,痹不除”,突出强调“祛湿邪,助正气,汗出有度,存津液”等应用注意要点。文章结合案例,总结历代汗法治疗痹病理论及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
关键词
微汗法
痹病
祛寒湿
发汗解表
调和营卫
-
Keywords
Microperspiration method
The Bi disease
Removing cold dampness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 by diaphoresis
Reconciling Yingwei
-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