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亚胺纤维耐环境影响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商龚平 韩恩林 +3 位作者 牛鸿庆 田国锋 汪晓东 武德珍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2,共5页
将自制的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简称PO)体系和PMDA/ODA/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BIA)(简称POB)体系聚酰亚胺(PI)纤维与P84纤维进行耐环境影响性对比,人工模拟酸、碱、有机溶剂和紫外辐照等环境老化条... 将自制的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简称PO)体系和PMDA/ODA/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BIA)(简称POB)体系聚酰亚胺(PI)纤维与P84纤维进行耐环境影响性对比,人工模拟酸、碱、有机溶剂和紫外辐照等环境老化条件,分析处理后的3种纤维的断裂强度、纤维表面形貌以及红外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3种纤维均具有较好的耐酸性,POB体系纤维的耐酸性高于其他2种纤维,PO和POB体系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和耐有机溶剂性能;3种纤维耐紫外性能依次为POB,PO,P84;POB体系的PI纤维在复杂环境下处理后力学性能保持得最好,且微观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展现出优良的耐环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酸性碱性有机溶剂 紫外辐照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浴条件对聚酰亚胺纤维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论 韩恩林 +1 位作者 武德珍 汪晓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8,121,共4页
采用湿法纺丝获得聚酰胺酸(PAA)初生纤维,以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混合溶液作为凝固浴,通过热酰亚胺化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4,4’-ODA)-聚酰亚胺(PI)纤维。系统研究了阱深长度、凝固浴温度及浓度对PI... 采用湿法纺丝获得聚酰胺酸(PAA)初生纤维,以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混合溶液作为凝固浴,通过热酰亚胺化制备了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4,4’-ODA)-聚酰亚胺(PI)纤维。系统研究了阱深长度、凝固浴温度及浓度对PI纤维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纤维截面在阱深长度较小、凝固浴温度较低、DMAc浓度较低时呈不规则的腰形,随着阱深长度不断增加,凝固浴温度和浓度的增加,纤维截面都会逐渐趋于圆形。在阱深长度为50cm,凝固浴温度40℃,以3%(体积分数)DMAc作为凝固浴时,所得PAA纤维截面形貌较圆整,且PI纤维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凝固浴 阱深长度 湿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文骁 汪晓东 +3 位作者 吴战鹏 牛鸿庆 韩恩林 武德珍 《合成纤维》 CAS 2013年第9期12-16,共5页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3,3′,4,4′-聚苯四甲酸酐(BPD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苯二胺(PPDA)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和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部分代替PPDA的四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柔性单体ODA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共聚纤维的断裂伸长...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3,3′,4,4′-聚苯四甲酸酐(BPD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苯二胺(PPDA)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和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部分代替PPDA的四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柔性单体ODA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共聚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但引起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分解温度的降低。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对两种纤维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进行了计算,均是加入ODA单体的共聚纤维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较低,由此造成其耐热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 力学性能 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稳定性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梦颖 牛鸿庆 +1 位作者 韩恩林 武德珍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6,共5页
聚酰亚胺(PI)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具有耐高低温、高强高模、耐辐照、阻燃、绝缘、低的吸水率和优异的介电性能等。以PI的预聚体—聚酰胺酸溶液为纺丝液,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连续纺丝技术,通过化学结构设计和纺丝工艺控制... 聚酰亚胺(PI)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具有耐高低温、高强高模、耐辐照、阻燃、绝缘、低的吸水率和优异的介电性能等。以PI的预聚体—聚酰胺酸溶液为纺丝液,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连续纺丝技术,通过化学结构设计和纺丝工艺控制,开发出耐高温、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等系列高性能PI纤维产品,最高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4.0 GPa和160 GPa。与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相比,PI纤维显示出优异的耐高温、耐紫外、耐酸性能和较低的吸水率。以高强高模PI纤维为增强体,制备了热固性环氧树脂基体及热塑性尼龙基体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PI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得到大幅提高,PI纤维将在航空航天、电力、防护、环保、核工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 聚酰亚胺 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酸湿法纺丝凝固过程三元相图的初步构建
5
作者 陈雪 武德珍 韩恩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2,共7页
利用浊点滴定法构建了聚酰胺酸(PA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H2O)体系的三元相图.研究了PAA的特性黏数和分子结构变化对三元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PAA/DMAc/H2O三元体系只发生液-液相分离;相转变时体系的组成配比存在线性关系.在一... 利用浊点滴定法构建了聚酰胺酸(PA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H2O)体系的三元相图.研究了PAA的特性黏数和分子结构变化对三元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PAA/DMAc/H2O三元体系只发生液-液相分离;相转变时体系的组成配比存在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PAA特性黏数的变化基本不影响体系三元相图的构成.不同分子结构PAA的三元体系,其相分离过程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凝固成型 浊点滴定 三元相图
原文传递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破坏机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卓航 李是卓 +5 位作者 韩恩林 张代军 刘刚 田国峰 包建文 武德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1-2109,共9页
以高强高模聚酰亚胺(PI)纤维为增强体,以航空级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技术制备了PI/EP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力学性能和破坏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高模PI纤维与EP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PI/EP... 以高强高模聚酰亚胺(PI)纤维为增强体,以航空级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技术制备了PI/EP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力学性能和破坏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高模PI纤维与EP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PI/EP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为65.2MPa,面内剪切强度为68.6MPa;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能充分发挥PI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PI/EP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达1 835MPa,弯曲强度为834MPa;PI/EP复合材料纵向拉伸破坏模式为散丝爆炸破坏,同时由于高强高模PI纤维还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较高的断裂伸长率,PI/EP复合材料从受力到失效断裂的时间较长;PI/EP复合材料纵向压缩破坏模式为45°折曲带破坏。高强高模PI/EP复合材料为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选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 聚酰亚胺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破坏形貌
原文传递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改性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是卓 卓航 +5 位作者 韩恩林 张代军 刘刚 田国峰 包建文 武德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4,5-环氧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TDE-85)、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壬基酚(NP)作为改性剂改性双酚A氰酸酯(BCE)得到改性氰酸酯树脂(TPNCE),通过湿法缠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S30M型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TPNCE(PI/... 以4,5-环氧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TDE-85)、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壬基酚(NP)作为改性剂改性双酚A氰酸酯(BCE)得到改性氰酸酯树脂(TPNCE),通过湿法缠绕制备预浸料,并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S30M型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TPNCE(PI/TPNCE)复合材料,对TPNCE树脂及PI/TPNCE复合材料的介电、力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NCE树脂冲击强度达到14.2kJ/m2,比BCE提高近一倍,固化温度下降了约43℃,与PI纤维界面结合较好,且保持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PI/TPNCE复合材料0°拉伸强度达到1 485MPa,弯曲强度达到758MPa,压缩强度达到322MPa,7~18GHz范围内介电常数保持在3.15左右,介电损耗因子在0.005~0.0075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7℃,密度为1.28g/cm3。本研究实现了高强高模PI纤维与氰酸酯树脂复合的重要突破,为轻质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 氰酸酯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