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韩宝文 王激清 +1 位作者 李春杰 刘社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4,共7页
针对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 针对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方程,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0~209 kg/hm2,免耕2(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2~212 kg/hm2,常规耕作(玉米单作)春玉米的适宜氮用量为193~216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最高,施氮量超过225 kg/hm2则显著降低。免耕1、免耕2、常规耕作适宜施氮水平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8.3~70.2、48.0~70.4和49.0~68.5 kg/kg,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5.2~20.5、15.2~21.1和16.4~18.6 kg/kg,氮肥回收利用率分别为32.5%~44.0%、32.5%~45.2%和35.1%~39.0%。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增加,春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没有同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耕作方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肥力壤土小麦氮钾肥相互效应关系定量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韩宝文 邢素丽 刘孟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34-37,共4页
通过设计氮(N)、钾(K)二因素四水平的试验处理。利用分段函数量化分析了在中高肥力壤土条件下小麦N肥和K肥相互效应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肥和K肥的施用量对速效养分的释放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在不同土层深度、不同施肥区... 通过设计氮(N)、钾(K)二因素四水平的试验处理。利用分段函数量化分析了在中高肥力壤土条件下小麦N肥和K肥相互效应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肥和K肥的施用量对速效养分的释放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在不同土层深度、不同施肥区间,这种相互作用强度有差异。0~20cm土层大大强于20~40cm土层。在0~20cm耕层中。当纯N用量超过300kg/hm^2,在300,450kg/hm^2区间内。随着N肥的增加。土壤速效K释放快速增强;当K肥(K2O)m^2超过150kg/hm^2,在150~225kg/hm^2这一区间内,随着K肥的增加。对土壤硝态氮(NO3^--N)释放的促进作用快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钾肥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施钾效应及钾素平衡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宝文 邢竹 +1 位作者 郭建华 李春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25-27,共3页
钾素在植株—土壤体系内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表明 ,施钾和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同时维持了作物生长体系中钾素的平衡。冬小麦施钾可增产 7 9%~ 8 9% ,夏玉米施钾可增产 1 2 4%~ 1 4 4%。施钾能使轮作周期中的钾平衡系数达到 0... 钾素在植株—土壤体系内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表明 ,施钾和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同时维持了作物生长体系中钾素的平衡。冬小麦施钾可增产 7 9%~ 8 9% ,夏玉米施钾可增产 1 2 4%~ 1 4 4%。施钾能使轮作周期中的钾平衡系数达到 0 95 ,施钾且小麦秸秆还田能使轮作周期中的钾平衡系数达到 1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钾肥 钾素平衡 肥效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韩宝文 秦文利 +2 位作者 李春杰 邢素丽 叶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在辛集马兰村进行的夏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表明,7个处理中,OPT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纯增效益最高;在氮、磷肥一定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一定条件下,磷钾肥投入增加的效益远远大于氮肥投入增加的效益,与磷肥相比,钾肥投... 在辛集马兰村进行的夏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表明,7个处理中,OPT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纯增效益最高;在氮、磷肥一定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一定条件下,磷钾肥投入增加的效益远远大于氮肥投入增加的效益,与磷肥相比,钾肥投入增加的效益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OPT 平衡施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宝文 刘孟朝 窦菲 《农业科技管理》 2010年第1期22-23,65,共3页
针对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等级多、没有彻底改变身份管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等问题,提出了岗位设置高中等级区分、加强团队管理和考核、主辅系列分开、加强政策配套等几方面建议,以期此项工作能够稳定、顺利实施。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控释尿素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宝文 贾良良 +3 位作者 刘小玲 李春杰 邢素丽 刘孟朝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56-57,7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用量控释尿素对冬小麦农艺状况、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控释尿素处理下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多数优于普通尿素处理,尿素施用量减少30%以后也能达到普通尿素100%用量的产量水平,且氮肥利用率显著...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用量控释尿素对冬小麦农艺状况、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控释尿素处理下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多数优于普通尿素处理,尿素施用量减少30%以后也能达到普通尿素100%用量的产量水平,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运用控释肥可以实现一次性施肥,既能节约用工成本,又能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氮肥 氮肥利用率 冬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土壤2次普查钾素养分状况变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宝文 贾良良 +2 位作者 李春杰 邢素丽 刘孟朝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25-28,共4页
通过调查数据对比,评价了2次普查的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并对河北土壤钾素养分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呈下降趋势,与"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相比,有效钾平均值下降了约33 mg/... 通过调查数据对比,评价了2次普查的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并对河北土壤钾素养分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呈下降趋势,与"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相比,有效钾平均值下降了约33 mg/kg,下降率24.5%,缺钾的耕地面积也在增加。认为土壤钾素下降的可能原因是:作物产量提高使钾素移出土壤数量迅速增加,以及钾肥施肥不足和秸秆没有充分还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钾素 变化 土壤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宝文 李春杰 +1 位作者 刘忠宽 邢竹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定点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增施氮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增加,且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增加最明显;各土层的土壤NO-3-N含量基本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土层深... 采用定点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增施氮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增加,且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增加最明显;各土层的土壤NO-3-N含量基本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变化趋于平稳。河北平原夏玉米田正常施用氮肥,尚不会产生NO3--N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污染 硝态氮 土壤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基层农业科研课题管理刍议
9
作者 韩宝文 窦菲 《农业科技管理》 2009年第6期50-51,共2页
文章针对基层农业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了其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强化课题立项管理、强化课题实施管理、强化成果转化管理、完善课题评估管理等对策,以加强基层农业科研管理工作。
关键词 基层 农业科研 课题管理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邢素丽 韩宝文 +1 位作者 刘孟朝 徐明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35-140,共6页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对土... 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生态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氮储量偏低,增产潜力下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进行小麦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培肥作用,优于化肥配合等养分含量的秸秆直接还田。相对不施肥的对照,不同肥力地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4.59%~19.2%、5.7%-14.81%、10.38%-24.30%、8.63%~10.89%、93.19%~107.24%、17.69%-55.18%,小麦产量增加75.64%~79.7%,增稳系数增加3.03—3.19。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一般施用量在化肥N210kg·hm^-2,P2O5 90kg·hm^-2,K2O 90kg·hm^-2,有机肥折合养分含量在N65k·hm^-2,P2O5 18kg·hm^-2,K2O5 6kg·hm^-2,有机C量1500—3000kg·hm^-2,可达到稳定增进土壤氮磷钾养分环境,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稳定增加小麦产量的积极培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环境 小麦 增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贾良良 杨军芳 +6 位作者 孙彦铭 杨云马 杨振立 韩宝文 赵姗姗 李春杰 刘孟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评价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NE)推荐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效应、养分利用率和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对2010~2014年期间在河北省开展的83个小麦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肥分... 为评价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NE)推荐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效应、养分利用率和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对2010~2014年期间在河北省开展的83个小麦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肥分别降低了47.0%和10.4%,钾肥增加了102.0%;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农户施肥增产在2.6%~13.0%之间,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1.7%、10.9%和31.0%,氮肥偏生产力为47.9kg/kg,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24.7 kg/kg;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分别为2 211 kg CO_2 eq/hm^2和332 kg CO_2 eq/t,显著低于农民习惯处理的3 720 kg CO_2 eq/hm^2和589 kg CO_2 eq/t。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提高了养分利用率、降低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在河北省小麦主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冬小麦 产量 养分效率 环境效应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和韭菜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黄绍文 韩宝文 +4 位作者 和爱玲 金继运 李春杰 邢素利 唐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52-157,共6页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70 hm2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和韭菜中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u,Zn,Pb和Cd总量一般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但其含量均未达到对土壤和作物构成潜在威胁的二级超标水平...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70 hm2城郊公路边菜田土壤和韭菜中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u,Zn,Pb和Cd总量一般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但其含量均未达到对土壤和作物构成潜在威胁的二级超标水平。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总体上也随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距南边公路往北280 m和距西边公路往东90 m范围内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普遍超标。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普遍超标主要与土壤中Pb含量和韭菜叶片吸收尾气Pb有关;自南边公路往北和自西边公路往东韭菜可食部分Pb含量空间变异的差异,可能与树木遮挡差异对尾气Pb运动影响范围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公路 莱田土壤 韭菜 重金属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世友 刘孟朝 +3 位作者 王凌 韩宝文 茹淑华 贾良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191-195,共5页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肥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措施的4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18.95%~51.21%。与习惯施肥相比,冬小麦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减少116.25,70.80,63.81,108.95 kg/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措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措施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潮土长期定位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贾良良 韩宝文 +3 位作者 刘孟朝 李春杰 邢素丽 孙彦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7-212,共6页
通过1992-2012年共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对河北省典型潮土区土壤钾肥力的影响,并对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农田钾素平衡对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通过1992-2012年共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对河北省典型潮土区土壤钾肥力的影响,并对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农田钾素平衡对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连续20年不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并未对河北省潮土的土壤全钾造成影响;秸秆还田(NPSt)、增施钾肥(NPK)和增施钾肥基础上秸秆还田(NPKSt)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在44.2%-79.1%;而增施钾肥(NPK)和增施钾肥基础上秸秆还田(NPKSt)显著提高了土壤缓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在7.66%-37.3%。单施氮磷肥(NP)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单施氮磷(NP)和秸秆还田(NPSt)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20.8,9.8 mg/kg。增施钾肥基础上秸秆还田(NPKSt)的农田钾素平衡处于盈余状态,每盈余K2O 100 kg/hm^2,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增加2.71,24.4 mg/kg。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和秸秆还田对于提高农田土壤钾肥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钾肥 潮土 秸秆还田 土壤钾素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激清 刘社平 韩宝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冀西北春玉米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高于225 kg/hm2时,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降...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冀西北春玉米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高于225 kg/hm2时,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从春玉米播种前到收获后,不施氮处理0-9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不断降低,施氮处理0-30 cm和3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先上升后迅速下降并保持稳定的趋势,而60-90 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春玉米收获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300,375 kg/hm2处理60-90,120-150,150-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玉米0-90,90-180,0-18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呈增加趋势,高施氮量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更大的淋溶风险。因此,综合分析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考虑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下的环境风险,合理的施氮量应控制在195~225 kg/h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少辉 杨军芳 +5 位作者 杨云马 邢素丽 韩宝文 刘孟朝 何萍 贾良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68-175,共8页
为揭示小麦秸秆还田及施肥对潮土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影响,以指导华北潮土培肥增产。在辛集马兰设置22 a潮土长期定位试验(1992-2014年,试验包含4个处理,NP:不施钾+秸秆不还田;NPK:平衡施肥+秸秆不还田;NPS:不施钾+小麦秸秆还田;NPKS:平衡... 为揭示小麦秸秆还田及施肥对潮土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影响,以指导华北潮土培肥增产。在辛集马兰设置22 a潮土长期定位试验(1992-2014年,试验包含4个处理,NP:不施钾+秸秆不还田;NPK:平衡施肥+秸秆不还田;NPS:不施钾+小麦秸秆还田;NPKS:平衡施肥+小麦秸秆还田),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试验年限、碳投入、碳平衡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处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均呈增加趋势,NP、NPK、NPS、NPKS增加速率分别为0.06,0.17,0.25,0.34 g/(kg.a),且22 a后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增加,分别增加为2.2,6.2,5.9,8.9 t/hm^2,固碳速率分别为0.10,0.28,0.27,0.40 t/(hm^2·a)。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与累积碳投入变化量呈线性相关关系(y=0.091x-0.241,R^2=0.360*),在小麦秸秆还田下,维持初始有机碳水平的累积碳投入量为2.65 t/hm^2,固碳效率为9.1%。通过边界线分析可知,小麦和玉米生产中稳产高产最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47,9.04 g/kg,未达到此值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每增加1 g/kg,小麦籽粒产量增加167.5 kg/hm^2,玉米籽粒产量增加678.5 kg/hm^2。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是华北潮土有机碳含量提升和土壤碳库保育的重要手段,连续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对保证该区域粮食生产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潮土 长期施肥 有机碳 固碳速率 固碳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农田养分管理技术在小麦玉米农田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彦铭 赵姗姗 +3 位作者 韩宝文 李春杰 刘孟朝 贾良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评价基于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养分管理模式下的推荐施肥对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对121个田间试验中基于NE养分管理模式和农民习惯管理模式下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NE养分管理模式在不降低作物... 为了评价基于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养分管理模式下的推荐施肥对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对121个田间试验中基于NE养分管理模式和农民习惯管理模式下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NE养分管理模式在不降低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农田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NE养分管理模式的N2O排放量在小麦和玉米季分别降低了60.8%和53.7%。而在总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当量中,NE养分管理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在小麦和玉米季分别降低了40.8%和42.3%。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当量与氮肥偏生产力间有显著的线性+平台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氮肥偏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在本研究中,当排放量分别降低到2 350kg CO2eq/hm2(玉米)和1 888 kg CO2eq/hm2(小麦)时,随着氮肥偏生产力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有趋于不变的趋势。总体来看,基于NE养分管理模式的推荐施肥技术在华北平原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氧化亚氮 氮肥偏生产力 冬小麦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沼渣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军芳 贾良良 +3 位作者 冯伟 韩宝文 刘孟朝 邢素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322-327,共6页
以规模化养猪场猪粪为原料发酵的沼渣作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沼渣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传统沼渣用量条件下白菜生物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低于传统施用猪粪处理;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 以规模化养猪场猪粪为原料发酵的沼渣作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沼渣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传统沼渣用量条件下白菜生物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低于传统施用猪粪处理;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施用化肥基础上施用不同用量沼渣能显著增加白菜镉、铜、锌及降低铬、砷的含量水平,且重金属镉、铜、锌含量随沼渣用量增加呈直线上升关系,当季施用沼渣不会对白菜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但不排除长期施用沼渣因土壤重金属积累而对白菜重金属造成潜在污染风险;从土壤重金属积累状况来看,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施用不同用量沼渣能增加土壤全铬、全铜、全锌的含量水平,其含量水平随沼渣用量呈直线上升趋势,长期大量施用沼渣对土壤重金属存在污染风险。在同等用量条件下,沼渣作有机肥其安全风险性大于猪粪作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白菜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邢素丽 李春杰 +1 位作者 韩宝文 贾良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74-278,共5页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壤质潮土 小麦-玉米轮作 长期施钾 钾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对玉米的节肥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肖焱波 杨丛梅 +2 位作者 高强 韩宝文 贾良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91-194,共4页
针对玉米传统施肥中分次施用且氮利用率低的问题,2006年在吉林、河北研究了新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ENTEC一次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推荐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降低了氮肥用量,玉米... 针对玉米传统施肥中分次施用且氮利用率低的问题,2006年在吉林、河北研究了新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ENTEC一次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推荐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降低了氮肥用量,玉米产量与习惯施肥相当或略有增加,增产幅度9%;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一次施用即可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可减少施肥的劳动力投入,经济效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肥料 农学效率 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