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玉米亩产750kg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如岩 袁宝玉 +2 位作者 付国占 楚爱香 韩向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6期8-9,共2页
夏玉米亩产750kg关键技术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楚爱香(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韩向阳(洛阳市农委)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肉、蛋、奶需求量的增加,玉米作饲料的用量猛增,市场价格看好,因而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玉... 夏玉米亩产750kg关键技术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楚爱香(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韩向阳(洛阳市农委)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肉、蛋、奶需求量的增加,玉米作饲料的用量猛增,市场价格看好,因而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从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选种 栽培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旱1号小麦生育规律观察
2
作者 韩如岩 袁宝玉 +4 位作者 马庆华 陈明灿 付国占 裴腊梅 高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7期11-12,共2页
郑旱1号小麦生育规律观察韩如岩袁宝玉马庆华陈明灿付国占(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裴腊梅高明(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 郑旱1号小麦生育规律观察韩如岩袁宝玉马庆华陈明灿付国占(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裴腊梅高明(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稳产高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旱1号 生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宝玉 付国占 +4 位作者 郭秀璞 史国安 陈明灿 李友军 韩如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8-102,共5页
研究结果,试验应用的各种鉴定小麦品种抗旱性的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均有应用价值。田间试验鉴定,结果直观、准确,可靠性强,但耗费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多,难以作众多品种的鉴定。在其它方法中,以离体叶片保水力测定最为简便易行... 研究结果,试验应用的各种鉴定小麦品种抗旱性的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均有应用价值。田间试验鉴定,结果直观、准确,可靠性强,但耗费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多,难以作众多品种的鉴定。在其它方法中,以离体叶片保水力测定最为简便易行,可同时作大批量材料的鉴定;若在离体叶片保水力测定的基础上再进行根系活力测定,鉴定结果会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旱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衰老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国安 陈明灿 +5 位作者 郭香凤 苗艳芳 付国占 黄峻岳 李友军 韩如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70-774,共5页
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 3个不同冬小麦旗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郑州 8761和小穗型品种温麦 6号 ,旗叶衰老过程中 ,O- ·2 和 H2 O2 产生、MDA积累 ,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降解及光合活性下降明显快于正常的... 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 3个不同冬小麦旗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郑州 8761和小穗型品种温麦 6号 ,旗叶衰老过程中 ,O- ·2 和 H2 O2 产生、MDA积累 ,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降解及光合活性下降明显快于正常的中穗型品种洛阳 91 33,3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低顺序 :洛阳 91 33>温麦 6号 >郑州 8761。讨论了活性氧代谢在小麦旗叶衰老代谢中的可能作用 ,提出选择不早衰的小麦品种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超高产 衰老 生理特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
5
作者 韩如岩 韩向阳 +3 位作者 徐才智 茹海江 任永信 郭素萍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高水肥地11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亩产400Kg以上的高产途径是:高密度种植,依靠主茎成穗,以穗多取胜。关键在于选用早熟、中小穗型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每亩40~45万,加强中后期管理,在穗足的基础上力争穗大粒多,增... 在高水肥地11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亩产400Kg以上的高产途径是:高密度种植,依靠主茎成穗,以穗多取胜。关键在于选用早熟、中小穗型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每亩40~45万,加强中后期管理,在穗足的基础上力争穗大粒多,增加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产量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友军 谷登斌 +2 位作者 韩如岩 袁宝玉 马庆华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5期46-49,共4页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株独穗...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株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钾配比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苗艳芳 李友军 +3 位作者 付国占 韩如岩 马庆华 史国安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37-37,共1页
1996年我们在含钾丰富的豫西褐土区进行了小麦氮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配合使用,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植株抗逆性,增加植株的干物重和籽粒千粒重;与单施氮肥相比,平均增产11.8%;氮钾产量模型为:y=239.8... 1996年我们在含钾丰富的豫西褐土区进行了小麦氮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配合使用,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植株抗逆性,增加植株的干物重和籽粒千粒重;与单施氮肥相比,平均增产11.8%;氮钾产量模型为:y=239.87+16.627x1+13.527x2-0.55766x21-0.8209x22+0.1042x1x2;氮钾合理施肥量分别为210、124.1kg/hm2,最佳配比为1.69∶1,联应系数为1.07,施肥利润为3123.75元/hm2,每公斤N可增产小麦6.5~5.8kg,每公斤K2O可增产小麦1.6~11.1kg,每公斤养分增产小麦8.58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钾配比 增产效应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剂868延缓小麦叶片衰老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国安 戴林森 +4 位作者 陈明灿 付国占 李友军 马庆华 韩如岩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洒植物保护剂 868,能有效地防治小麦蚜虫和叶枯病的危害,提高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抑制 O÷2 产生和 M D A 的累积,促进 S O D 和 P P O 活性,抑制 P O D ... 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洒植物保护剂 868,能有效地防治小麦蚜虫和叶枯病的危害,提高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抑制 O÷2 产生和 M D A 的累积,促进 S O D 和 P P O 活性,抑制 P O D 活性,显著延缓小麦叶片的衰老。拔节期与抽穗期叶面喷洒两次植物保护剂 868,小麦籽粒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5.45 g 和 1 938.5 k g/h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衰老 植物保护剂868 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绿豆间作增收技术
9
作者 李友军 韩如岩 +2 位作者 袁宝玉 付国占 马庆华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28,共2页
甘薯绿豆间作增收技术李友军,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马庆华(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栽植面积在l00万hm2左右,其中春薯占70%以上。长期以来,春种秋收,一年1熟,... 甘薯绿豆间作增收技术李友军,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马庆华(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栽植面积在l00万hm2左右,其中春薯占70%以上。长期以来,春种秋收,一年1熟,光能、地力浪费严重。如何在保证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绿豆 间作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与绿豆间作配套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马庆华 袁宝玉 韩如岩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1,共4页
甘薯与绿豆间作配套技术的研究马庆华,袁宝玉,韩如岩(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一般在1500万亩左右,其中春薯面积占70%以上。由于春薯在7月份以前生长缓慢,常不能封拢,造... 甘薯与绿豆间作配套技术的研究马庆华,袁宝玉,韩如岩(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一般在1500万亩左右,其中春薯面积占70%以上。由于春薯在7月份以前生长缓慢,常不能封拢,造成光能和地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绿豆 间作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8761小麦种植方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明灿 付国占 +5 位作者 史国安 李友军 张学军 韩如岩 马庆华 孙立民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郑州8761小麦新品系种植方式的研究表明,郑州8761的种植方式以2cul等行j巨或13.3cm×26.6cm宽窄行种植较为适宜.行距过宽,会影响到亩穗数,进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小麦 郑州8761 种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如岩 刘丰明 +5 位作者 马庄华 刘镇平 李友军 代文戍 曹照欣 王思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6-7,共2页
豫西地区常年种植小麦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10%,其中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小麦。由于该区十年九旱,致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小麦的低产区之一。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原洛阳地区1950—1986年37年的... 豫西地区常年种植小麦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10%,其中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小麦。由于该区十年九旱,致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小麦的低产区之一。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原洛阳地区1950—1986年37年的小麦实际亩产与气候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气候最差年份,小麦减产率达54.6%(1961年),气候最好年份,小麦增产率为39.9%(1956年)。在37年中,因气候不良造成小麦减产在5%以上的年份有14个,因气候较适宜小麦增产在5%以上的年份有12个。由此可见,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为此,我们在1985—1989年开展了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耗水规律 栽培技术 旱地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交种洛玉941的选育与制种
13
作者 袁宝玉 韩如岩 +4 位作者 付国占 娄麦兰 刘杰 皇甫柏树 柳家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洛玉941是由洛阳农专选育的高产、中熟、大穗、紧凑型玉米单交种,在高产条件下可达750kg/666.7m2以上。双亲自交系产量高,制种技术简单,制种产量一般在250kg/666.7m2左右,高者在300kg/666.7m2以上。
关键词 洛玉941 选育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如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89年第S2期45-49,共5页
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谈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与任务入手,谈了该课程的教学应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和教书育人等教学原则,在课堂讲授中应灵活采用发现法、暗示法、图表法、范例法... 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从谈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与任务入手,谈了该课程的教学应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和教书育人等教学原则,在课堂讲授中应灵活采用发现法、暗示法、图表法、范例法等教学方法,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正在探索的五步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原则与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目标与任务 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 环境条件 性质与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8号高产栽培技术指标
15
作者 韩如岩 柴同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9-10,14,共3页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证明,豫麦18号小麦具有矮秆抗倒,早熟避灾,稳产高产的特点。在栽培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情况下,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关键词 小麦 豫麦18号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丘陵旱地小麦耗水规律及看墒栽培技术研究(二)
16
作者 韩如岩 刘丰明 +5 位作者 马庄华 刘镇平 李友军 代文戍 曹照欣 王思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10-11,共2页
四、豫西丘陵旱地小麦看墒栽培技术以上分析表明,影响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降雨量,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光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是亩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区小麦栽培中,各项栽培措... 四、豫西丘陵旱地小麦看墒栽培技术以上分析表明,影响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降雨量,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光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是亩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区小麦栽培中,各项栽培措施都应以水分为中心,在确保有适宜亩穗数的前提下,争取穗大粒多,籽粒饱满。1.备播阶段根据对本区35年麦播前的气象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耗水规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旱1号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韩如岩 李友军 +2 位作者 李根学 高明 裴腊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7期22-23,共2页
郑旱1号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韩如岩李友军李根学高明裴腊梅(洛阳市小麦研究开发协作组,洛阳471003)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1... 郑旱1号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韩如岩李友军李根学高明裴腊梅(洛阳市小麦研究开发协作组,洛阳471003)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1994年引入我市,在199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郑旱1号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0号高产栽培的生育指标研究
18
作者 韩如岩 马庆华 +2 位作者 刘丰明 刘镇平 刘素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本项研究表明,豫麦1O号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500公斤,但主要靠穗粒数多、千粒重高取胜,其亩穗数不宜超过29万;生育前期对温度敏感,在10月10日前播种易发生冻害,适宜播期在10时15日左右;虽分蘖力较弱,单株成穗少,但在生育中期... 本项研究表明,豫麦1O号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500公斤,但主要靠穗粒数多、千粒重高取胜,其亩穗数不宜超过29万;生育前期对温度敏感,在10月10日前播种易发生冻害,适宜播期在10时15日左右;虽分蘖力较弱,单株成穗少,但在生育中期对光照敏感,若拔节期叶面积系数超过4.0,不仅穗粒数下降,且植株增高,易发生倒伏,因此,基本苗宜控制在14~15万,起身期的叶面积系数应控制在3.5以下;由于穗粒重较高,在生育后期应避免在有风天气浇水,以防倒伏。在施肥上,应注意施足底肥,追肥宜在冬前进行,一般不宜在起身前后追肥,若起身期叶面积系数在3.0以下,追施尿素以每亩4~5公斤为宜,追施量大易引起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系数 生育指标 高产栽培 千粒重 穗粒数 产量水平 基本苗 构成指标 防倒伏 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玉米种质资源选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宝玉 韩如岩 刘杰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作者利用从贵州引进的泰国玉米种质资源Suwan-1为材料,进行了外引玉米种质资源在本地选育适合当地利用的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并认为在生态类型差异大的地区引种,在本地须导入适生的品种资源,对Suwan-1采用“外×... 本文作者利用从贵州引进的泰国玉米种质资源Suwan-1为材料,进行了外引玉米种质资源在本地选育适合当地利用的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并认为在生态类型差异大的地区引种,在本地须导入适生的品种资源,对Suwan-1采用“外×本”的后代再姊妹交后进行自交分离,从中选出了基本具有双亲优点的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 选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8高产的适宜苗、穗、粒数研究
20
作者 韩如岩 柴同森 李喜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2年第1期5-8,共4页
本研究认为,豫麦18在高产栽培中,10月12日前后播种,适宜的基本苗数为12~14万;稳产500kg左右的亩穗数为42~45万,穗粒数为28~30粒;基本苗、越冬头数、起身期头数、成穗数的比例为1:5.7:6.5:3.4比较适宜。
关键词 豫麦18 基本苗 亩穗数 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