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带石斑鱼幼鱼的饲料精氨酸需求量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凤禄 张琴 +6 位作者 黄国强 迟淑艳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4-593,共10页
通过配制7种含不同水平精氨酸(2.13%、2.42%、2.71%、2.95%、3.20%、3.48%、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研究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 通过配制7种含不同水平精氨酸(2.13%、2.42%、2.71%、2.95%、3.20%、3.48%、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研究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52±0.02g),饲喂8周。结果显示,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精氨酸水平为2.95%的斜带石斑鱼获得最大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2.42%和2.71%组(P<0.05);3.20%组体蛋白达到最大,显著高于2.13%组(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斜带石斑鱼幼鱼血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13%与2.4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不仅能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和体蛋白的合成,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以特定生长率为判据,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幼鱼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是饲料干重的3.06%(饲料蛋白含量的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精氨酸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C翻转课堂构建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以海南大学专业选修课“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凤禄 樊鑫磊 +1 位作者 徐畅 李二超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629-636,共8页
SPOC的兴起为当今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以“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引入SPOC教学理念,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师教学模式,对理论课教学及教学考评进行改革。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和开设实践教学课程... SPOC的兴起为当今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以“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引入SPOC教学理念,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师教学模式,对理论课教学及教学考评进行改革。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和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弥补了理论课教学的不足,而且为创建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开放式教育生态奠定了基础。通过理论课教学改革、开设实践教学课程、重新设计考评体系,使得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及考评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考一体化”教学体系。文章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经验,并据此对其他课程通过建立SPOC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 SPOC 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店地质实习中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探讨
3
作者 韩凤禄 穆云涛 徐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8期161-164,共4页
本文总结了周口店地区从北京猿人发现到现在85年来的古人类研究历程,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应该纳入到周口店野外地质的实习中,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方法;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 本文总结了周口店地区从北京猿人发现到现在85年来的古人类研究历程,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应该纳入到周口店野外地质的实习中,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方法;认为北京猿人遗址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以及建立生物和地质融合的综合研究的概念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认识当前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店 北京猿人 人类演化 地质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迟淑艳 韩凤禄 +4 位作者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8-394,共7页
精氨酸作为一种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碱性氨基酸,是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对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维持细胞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对陆生动物如羊、仔猪和鼠等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能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精氨酸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在《水产动物增养殖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及教学效果评价
5
作者 徐畅 韩凤禄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592-600,共9页
线上的纪录片资源能够作为十分专业的教学材料运用到高等教育水产学科的日常教学中。集科普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纪录片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将家国情怀、科学创新等思政理念紧密结合于农学理... 线上的纪录片资源能够作为十分专业的教学材料运用到高等教育水产学科的日常教学中。集科普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纪录片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将家国情怀、科学创新等思政理念紧密结合于农学理论教学中,提升学生对农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本篇论文结合国内外优质的纪录片素材、以节段选取播放的方式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到《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这门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绪论和引言部分引入内容:① 渔业发展历史,② 养殖技术革命,③ 家国情怀和科技创新,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发展历史的了解,提高学习热情;水产动物生物学部分引入内容:① 招潮蟹的沉积食性,② 虾蟹类肝胰腺的结构功能,③ 蟹类的蜕壳生长模式,④ 体色和虾青素,⑤ 虾类外部形态,改善学生对基础生理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点记忆;在生态养殖部分引入生态混养的内容,提升学生对水产综合混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认知。结合学生评价结果分析,将纪录片视频节段应用到《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好,并可推荐将本方法辐射到其他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Online documentary resources can be used as very profess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to the daily teaching of aquatic products in higher education. Documentary content that combines popular science and scientific nature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 content. It can also close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such as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theory, improving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and honor for the agronomy profession. This paper combines high-quality documentary materia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uses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and playing segments as teaching resources to introduce it in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Aquatic Animal Augmentation”,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aquaculture majors. The introduction and introduction parts introduce contents: ① fishery development history, ② breeding technology revolution, ③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 content introduced in the aquatic animal biology section: ① the sedimentation habits of fiddler crabs, ②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epatopancreas of shrimps and crabs, ③ the molting growth pattern of crabs, ④ body color and astaxanthin, ⑤ the external shape of shrimps, improv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basic physiological knowledge and strengthen the memory of knowledge points. Introduce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content into the ecological breeding sec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omprehensive mixed culture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evaluation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documentary video segments 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Aquatic Animal Breeding” has a good effect, and it can be recommended to radiate this method to other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level and learning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学 专业课程 纪录片 专业认同 科技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白垩统窃蛋龙科一新属种(兽脚类:窃蛋龙类)(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星 韩凤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根据可能发现于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中一件标本报道了窃蛋龙科一新属种——斑嵴龙。新标本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属种的特征:由前颌骨和鼻骨形成的脊冠具有阶梯状的后端,表面有两个纵向的沟槽和许多倾斜的条痕;外鼻孔延长,其... 根据可能发现于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中一件标本报道了窃蛋龙科一新属种——斑嵴龙。新标本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属种的特征:由前颌骨和鼻骨形成的脊冠具有阶梯状的后端,表面有两个纵向的沟槽和许多倾斜的条痕;外鼻孔延长,其后侧与眶骨相近;翼骨腭骨支背缘有一深窝;齿骨后背缘有纵向沟槽;上隅骨前背缘有小结节。斑嵴龙腭部和下颌的一些特征不同于窃蛋龙科的其他属种,但近似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这些特征表明斑嵴龙代表窃蛋龙科中相对原始的一个属种。这一系统发育假说得到了定量的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斑嵴龙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晚白垩世窃蛋龙科的分异度,而且为这一类群的特征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晚白垩世 窃蛋龙科 兽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上白垩统窃蛋龙科一新属种及其地层学意义(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星 谭庆伟 +6 位作者 王烁 舒柯文 洪大卫 韩凤禄 马檠宇 谭林 肖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101,共17页
记述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的窃蛋龙科新材料并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种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科成员的独特特征:外鼻孔大而细长,腹端低于... 记述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的窃蛋龙科新材料并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种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科成员的独特特征:外鼻孔大而细长,腹端低于前上颌骨中部;上颌骨的颧骨支呈带状,并向后延伸至眶前隔之后,叠覆于颧骨外侧面;外侧视,上隅骨的前背突基部收缩。戈壁乌拉特龙具有一些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不具有的近祖特征,而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接近,说明戈壁乌拉特龙代表了窃蛋龙科中一个相对原始的属种。这些近祖特征包括:下颞颥孔的背缘较窄,泪骨的前突和后突相对较长,外翼骨和外下颌孔的位置都相对靠后,肩胛骨短而纤细,肠骨的耻骨茎较坐骨茎向腹侧延伸更长并前后向更宽,坐骨较短,以及第三跖骨近端侧扁等。因此戈壁乌拉特龙的系统发育位置可能居于原始窃蛋龙类和其他窃蛋龙科成员之间。对巴彦满达呼恐龙动物群的初步分析支持巴彦满达呼红层代表了蒙古高原戈壁地区上白垩统红层中的最早沉积层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巴彦满达呼 白垩统红层 脚类窃蛋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一离片椎类牙齿化石
8
作者 武瑞 涂黎 韩凤禄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曲,齿冠表面无齿脊和锯齿分布,发育纵向延伸的沟槽状纹饰。通过与鳄...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曲,齿冠表面无齿脊和锯齿分布,发育纵向延伸的沟槽状纹饰。通过与鳄型类、蛇颈龙类和离片椎类的牙齿比较,该标本可以归入离片椎类。这枚牙齿化石为这一类群在中三叠统铜川组的首次发现,代表了离片椎类在华北板块最晚的化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三叠世 铜川组 离片椎类 牙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物质凹凸棒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凤禄 陈恩鹏 +5 位作者 蒋先程 董晓 李钊 钱峻哲 徐畅 李二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135,共15页
为研究新型抗菌物质凹凸棒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17±0.01)g的幼虾,分别投喂质量分数为0%(对照)、0.1%(S1)、0.2%(S2)、0.4%(S3)和0.8%(S4)的凹凸棒土饲料,以及含... 为研究新型抗菌物质凹凸棒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能力、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17±0.01)g的幼虾,分别投喂质量分数为0%(对照)、0.1%(S1)、0.2%(S2)、0.4%(S3)和0.8%(S4)的凹凸棒土饲料,以及含有质量分数为0.2%恩诺沙星抗生素对比组饲料(E),养殖8周。结果显示,凹凸棒土处理组对虾增重率均未见显著提升,但S1、S2组对虾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E组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对照组,凹凸棒土添加组提高了幼虾肠道淀粉酶活性,以及肝胰腺中脂肪酶活性。S2组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组。S3和S4组对虾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显示,S2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Chao1指数有所下降,但是覆盖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S2组部分属的丰度调节作用与恩诺沙星类似。根据代谢通路差异分析与种间关系作图,与E组相比,凹凸棒土能够上调牛磺酸、谷胱甘肽、半乳糖和脂肪酸代谢的4条通路,并增加肠道微生物种间合作能力。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0.2%的凹凸棒土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消化能力和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并在调节对虾肠道部分菌群丰度方面起到类似于恩诺沙星的作用,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相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凹凸棒土 生长 消化能力 抗氧化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密白垩纪的巨龟——南雄龟
10
作者 柯宇铮 韩凤禄 《化石》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提起白垩纪,你可能会想到在陆地奔跑的恐龙或者在天空翱翔的翼龙。实际上,在一亿年前的亚洲和北美洲,还生活着一类体型硕大的龟鳖。这些龟鳖被称为南雄龟,是和恐龙同行的生物。早在1923年,Zdansky就曾在山东省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一块龟鳖... 提起白垩纪,你可能会想到在陆地奔跑的恐龙或者在天空翱翔的翼龙。实际上,在一亿年前的亚洲和北美洲,还生活着一类体型硕大的龟鳖。这些龟鳖被称为南雄龟,是和恐龙同行的生物。早在1923年,Zdansky就曾在山东省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一块龟鳖骨板碎片。这件化石表面覆盖着由凹坑和脊组成的特殊网状纹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 白垩纪 北美洲 恐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农”情怀的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畅 韩凤禄 李二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9-275,共7页
在加快打造“南繁硅谷”、建设和保障“蓝色粮仓”的背景下,水产类院校及专业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并输出知水产、爱水产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助力水产业的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发展。虾蟹增养殖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加快打造“南繁硅谷”、建设和保障“蓝色粮仓”的背景下,水产类院校及专业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并输出知水产、爱水产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助力水产业的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发展。虾蟹增养殖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记录讲述了我国虾蟹类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养殖模式和技术的伟大变迁史,还蕴含了脱贫攻坚、“三农”情怀、科学发展观、大国“工匠”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内的诸多思政元素,能够为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教育思政提供充分保障。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深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引领主流价值、提升专业认同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课程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协同前行,能够最大化发挥教育价值,提升水产专业学生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想信念 水产养殖 专业认同感 社会使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凤禄 徐畅 +1 位作者 陈虎 李二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266-269,共4页
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高教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挖掘,切实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高教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挖掘,切实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赋予专业选修课思政教育功能,以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隐性育人作用,进而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璐 韩凤禄 +7 位作者 戚常乐 郭建林 卢建挺 徐畅 刘爽 黄志鹏 王晓丹 陈立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4-1171,共8页
为探讨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设计了6种配合饲料,以不含植酸和植酸酶的组别为对照组(C),在含有10 g/kg植酸的饲料中,分别加入0、500、1000、1500 U/kg的植酸酶,分别记为P0、P500... 为探讨植酸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消化性能及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设计了6种配合饲料,以不含植酸和植酸酶的组别为对照组(C),在含有10 g/kg植酸的饲料中,分别加入0、500、1000、1500 U/kg的植酸酶,分别记为P0、P500、P1000、P1500和P2000。投喂初始体重为(4.34±0.05)g的幼蟹,56d后称重并取样分析。结果发现:P0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则高于对照组(P<0.05);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植酸酶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P2000达到最高,且该组的饲料系数最低(P<0.05);P1500和P2000全蟹体磷含量显著高于P0(P<0.05);在P2000中,幼蟹肝胰腺中胰蛋白酶、淀粉酶以及肠道胰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P<0.05);中华绒螯蟹蛋白质消化率和磷透析率随着饲料中植酸酶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P2000显著高于P0(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P2000幼蟹的氮、磷保留率最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有植酸的饲料中添加2000 U/kg的植酸酶,能够显著提高幼蟹的生长和胰蛋白酶活力,进而提高幼蟹对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此外,植酸酶的添加也能有效提高幼蟹体磷含量和氮/磷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中华绒螯蟹 生长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准噶尔盆地发现角龙新属种
14
作者 韩凤禄 《化石》 2016年第1期79-80,共2页
2015年12月9日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期刊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凤禄、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新属种 中国地质大学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的故事
15
作者 韩凤禄 《化石》 2018年第2期38-39,共2页
系统分类学恐龙类Dinosauria Owen,1842蜥臀目Saurischia Seeley,1887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Huene,1932蜥脚次亚目Sauropoda Marsh 1878马门溪龙是一种巨型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四足行走,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主要发现在我... 系统分类学恐龙类Dinosauria Owen,1842蜥臀目Saurischia Seeley,1887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Huene,1932蜥脚次亚目Sauropoda Marsh 1878马门溪龙是一种巨型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四足行走,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主要发现在我国的四川盆地和新疆准噶尔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门溪龙 蜥脚类恐龙 Mamenchisau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株洲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凤禄 邢海 +5 位作者 童潜明 Corwin Sullivan 徐星 武瑞 胡能勇 童光辉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7,共13页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中部分蜥脚类材料可能归属于梁龙超科,填补了该类群在东亚上白垩统的空白记录;一个蜥脚类坐骨则显示泰坦巨龙类的典型特征。兽脚类材料可能来自于小型的虚骨龙类、暴龙科和鲨齿龙科。前两者为晚白垩世的常见类群,而鲨齿龙科的化石记录在上白垩统非常少见。本文为鲨齿龙科可能在东亚一直延伸至晚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地区多门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国南方恐龙的种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可能是梁龙类和鲨齿龙类的最后栖息地。株洲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恐龙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 戴家坪组 晚白垩世 湖南
原文传递
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克信 何卫红 +11 位作者 徐亚东 姚华舟 张雄华 林启祥 季军良 骆满生 宋博文 于洋 韩凤禄 寇晓虎 王嘉轩 王丽君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67-4290,共24页
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 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用,并提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定义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地质发展阶段(如新元古代,寒武纪等)内形成的地层,通过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沉积和气候环境、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记录的综合调查分析对比后,所进行的地层地理分布划分.根据新含义,本文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实例,拟定出构造-地层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洋陆重建分布、地层建造大类、基底和盖层地层序列和洋陆转化时间、地层序列完整性与接触关系、地层岩性岩相序列对比、造山带对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造山带叠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生物古地理区系、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分区、区划边界11条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层区划 原则 方法 寒武纪 中国 地层学
原文传递
湖南株洲天元区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层时代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宁 徐亚东 +3 位作者 武瑞 韩凤禄 黄乐清 童潜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2-763,共12页
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戴家坪组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产出点.然而,关于赋存该恐龙化石地层的时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和孢粉数据对恐龙化石点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从恐龙化石点的关键层位采集了孢粉和碎屑锆石... 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戴家坪组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产出点.然而,关于赋存该恐龙化石地层的时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和孢粉数据对恐龙化石点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从恐龙化石点的关键层位采集了孢粉和碎屑锆石样品,经过室内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孢粉化石鉴定获得15属18种;根据具有时代意义的孢粉特征分子可以得到其共存延限带Aquilapollenites coriaceus-Betpakdalina pentaoculoides,把戴家坪组时代厘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Campanian)-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碎屑锆石U-Pb年龄峰值主要为6个阶段:200~320 Ma、390~450 Ma、740~950 Ma、1020~1100 Ma、1640~2000 Ma和2440~2600 Ma,指示戴家坪组粗粒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盆地SE侧的近源幕阜罗霄山,而细粒的沉积碎屑可能部分来自NW侧的黄陵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洲盆地 晚白垩世 恐龙 孢粉 碎屑锆石 古生物学
原文传递
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寻“龙”记
19
作者 徐亚东 郭晓宁 +3 位作者 韩凤禄 郭磊 何丹 黄昊源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第11期10-11,共2页
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市,有一片蕴藏着亿万年前地球记忆的土地——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云阳地质公园”)。这里不仅有壮观的喀斯特地貌,还因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闻名遐迩。让我们一同踏上一段寻“龙”之旅,探索这片... 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市,有一片蕴藏着亿万年前地球记忆的土地——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云阳地质公园”)。这里不仅有壮观的喀斯特地貌,还因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闻名遐迩。让我们一同踏上一段寻“龙”之旅,探索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化石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喀斯特地貌 恐龙化石 重庆云阳 土地 重庆市
原文传递
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与其他生物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璠 武瑞 韩凤禄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106,共19页
燕辽生物群已发现脊椎动物54属58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但其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其成因机制还未有详细研究。本文对该生物群脊椎动物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时代的其他生物群脊椎动物类型进行对比,这为认识燕辽生物群脊椎动... 燕辽生物群已发现脊椎动物54属58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但其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其成因机制还未有详细研究。本文对该生物群脊椎动物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时代的其他生物群脊椎动物类型进行对比,这为认识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早期代表道虎沟生物群与晚期代表玲珑塔生物群虽存在时代上的传承关系,但生物组合特征明显不同。对比燕辽生物群与相近时代的新疆五彩湾动物群和四川大山铺恐龙动物群,脊椎动物组合特征差异显著。燕辽生物群恐龙类群主要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还包括一些小型鸟臀类恐龙。另外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翼龙和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生态多样性高,适应飞行、树栖、水生、穴居等多种生活方式,但是脊椎动物的类型与同时代的相近地区明显不同。翼龙、恐龙和哺乳动物等类群都展现出独特的生物组合特征。有证据表明该时期东亚地区与其他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结合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特征推测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与外界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辽生物群 燕山运动 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 古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