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光政 熊正慧 陈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 目的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ttaflow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C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D组)。纤维桩黏固后1周,牙根切成1.5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酸蚀处理后的桩道表面和粘接界面。结果 4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7.06±3.22)、(9.31±3.61)、(6.90±3.13)、(9.71±3.42)MPa,B、D组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颈、中、尖部的剪切粘接强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酸蚀后的桩道表面颈部较根尖部牙本质小管暴露多;颈部粘接界面树脂突的长度、数量增加,侧支交联明显。结论根管封闭剂种类对纤维桩固位无明显影响,纤维桩的表面螺纹可显著增加剪切粘接强度。根管不同区域的粘接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牙经不同根管封闭剂充填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光政 熊正慧 陈亚明 《口腔生物医学》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 Pos...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 Post纤维桩;G-RP组:Guttaflow非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G-ML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TM Post纤维桩。自酸蚀粘结剂将纤维桩粘固,牙根切成1.5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C-RP、C-ML、G-RP、G-ML 4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5.89±2.89、7.46±2.71、7.66±3.00、9.24±3.03,C-RP粘结强度最低(P<0.05)。牙根颈、中、根尖部的剪切粘结强度依次降低(P<0.01)。扫描电镜观察: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使用Guttaflow封闭剂组混合层厚度以及树脂突数目、长度优于使用Cortisomol组。结论: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结力 自酸蚀粘结剂 微推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r:YSGG激光对牙本质界面粘结强度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光政 熊正慧 陈亚明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在不同粘结机理作用下对牙本质黏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24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6):第1组:激光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2组:常规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3组:激光预备+... 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在不同粘结机理作用下对牙本质黏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24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6):第1组:激光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2组:常规预备+全酸蚀粘结剂;第3组:激光预备+自酸蚀粘结剂;第4组:常规预备+自酸蚀粘结剂。复合树脂粘结至牙面制成1.0 mm×1.0 mm×10.0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组随机选取断裂前样本及粘结前样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1、2、3、4组的粘结强度分别为(16.37±3.46)、(17.74±3.92)、(16.48±2.85)、(12.37±3.71)MPa;第4组最低,与其它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3组断裂类型多为混合破坏,各组断裂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组多为粘结界面破坏。扫描电镜观察第1~3组混合层薄而致密,树脂突长而粗;第4组混合层不均一,树脂突短而细。激光预备样本的牙本质小管开放,牙本质表面清洁;常规预备样本的牙本质小管封闭,表面玷污层较厚。结论 Er,Cr:YSGG激光可显著提高自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Cr:YSGG激光 微拉伸强度 扫描电镜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及粘结强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正慧 夏露 +1 位作者 韩光政 陈亚明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12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3):A组(空白)、B组(Oravive)、C组(GC护牙素)、D组(氟化钠甘油)。A组不做处理,B、C、D组分别使用... 目的探讨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12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3):A组(空白)、B组(Oravive)、C组(GC护牙素)、D组(氟化钠甘油)。A组不做处理,B、C、D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全部样本Prime&Bond NT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5 mm,慢速切割机制成1.0 mm×1.0 mm×8.0 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组随机选取3个断裂前样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粘结强度A组最高[(24.45±4.57)Mpa],与其它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B、C、D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断裂模式多为粘结剂断裂的混合破坏,各组断裂模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A组混合层薄而致密,树脂突长而粗,其余三组混合层不均一,树脂突短而细。结论 3种脱敏剂可显著降低牙本质全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剂 微拉伸强度 断裂模式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桩系统修复前磨牙近中面洞型的抗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储婷 吴华英 +2 位作者 陈亚明 韩光政 熊正慧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根管治疗后前磨牙近中面洞型经3种方法修复后的抗力,并评价聚乙烯纤维桩系统(Ribbond桩)修复牙体缺损对修复体抗力的影响。方法 40颗完整离体单根前磨牙分成4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根管治疗后预备近中面洞型。第... 目的比较研究根管治疗后前磨牙近中面洞型经3种方法修复后的抗力,并评价聚乙烯纤维桩系统(Ribbond桩)修复牙体缺损对修复体抗力的影响。方法 40颗完整离体单根前磨牙分成4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根管治疗后预备近中面洞型。第二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第三、四组分别用石英纤维桩(DTLightpost)和Ribbond桩制作桩,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热循环10000次后,置于INSTRON测试仪上测试断裂载荷,记录试件折裂时测试机读数及试件折裂模式。结果对照组、复合树脂组、石英纤维桩组、聚乙烯纤维桩系统组的断裂载荷依次为:(1191.04±362.59)N,(578.81±117.87)N,(909.33±250.20)N,(831.56±220.16)N。实验组断裂载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石英纤维桩和聚乙烯纤维桩系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50),且均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P<0.05)。结论使用石英纤维桩和Ribbond桩修复前磨牙近中面洞型均显著提高了抗折能力,且Ribbond桩能够显著改善折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桩 聚乙烯纤维桩系统 断裂载荷 折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姑苏区7~9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熊正慧 韩光政 陈亚明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苏州市姑苏区7~9岁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市姑苏区小学7~9岁1 452名学生进行乳牙及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和窝沟封闭情况。结果乳牙患龋率77.69%,龋均3.706,... 目的调查分析苏州市姑苏区7~9岁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市姑苏区小学7~9岁1 452名学生进行乳牙及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和窝沟封闭情况。结果乳牙患龋率77.69%,龋均3.706,充填率14.48%,乳牙患龋率和充填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1.21%,龋均0.444,充填率9.15%,恒牙患龋率和龋均8岁年龄组最低,而充填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总窝沟封闭率为10.74%。结论苏州市7~9岁儿童乳牙及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较低,建议增加适龄儿童的窝沟封闭比例,加强口腔健康检查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9岁儿童 龋病 窝沟封闭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ctive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中坚 王晟 +4 位作者 赵后全 丛龙凤 陈婷 韩光政 宋志芸 《青岛医药卫生》 2013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SLActive种植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间植入47枚SLActive表面种植体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同期植入的112例患者的135枚SLA种植体对照,分析植入后常规负重情况及术后两年骨吸... 目的回顾性研究SLActive种植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间植入47枚SLActive表面种植体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同期植入的112例患者的135枚SLA种植体对照,分析植入后常规负重情况及术后两年骨吸收的程度。结果 SLActive种植体存活率100%,SLA种植体存活率97.78%。SLActive种植体比SLA种植体存活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负重时间平均可提前4周左右。患者两年后骨吸收水平及满意度无显著差别。结论 SLActive种植体可以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缩短临床常规负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型钙盐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熊正慧 夏露 +2 位作者 梅蕾 韩光政 陈亚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 体外比较3种新型钙盐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新鲜离体第三磨牙25颗,制备成1.00 mm厚的牙本质薄片,6%柠檬酸处理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5),分别用蒸馏水(A组)、NovaMin(B组)、Pro-Argi... 目的 体外比较3种新型钙盐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新鲜离体第三磨牙25颗,制备成1.00 mm厚的牙本质薄片,6%柠檬酸处理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5),分别用蒸馏水(A组)、NovaMin(B组)、Pro-Argin(C组)、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非晶体磷酸钙(D组)、75%NaF甘油(E组)处理样本冠面2 min,纵向劈开,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和剖面后,测量牙本质小管封闭数目比及封闭深度,X射线能谱分析表面元素组成和剖面钙磷元素变化趋势.结果 A组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B、C、D、E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数目比分别为(81.6±6.1)%、(71.5±6.3)%、(43.2±2.6)%、(39.9±4.1)%;剖面封闭深度分别为(30.33±2.26)、(24.55±2.58)、(16.10±4.65)、(8.90±1.51)μm;表面封闭数目比和剖面封闭深度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钙磷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结论 体外牙本质小管即刻封闭效果比较,NovaMin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和剖面均显示出较好的封闭性能,可形成类牙本质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钙盐脱敏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