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房颤的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52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丽雅 黄向东 +1 位作者 管朝红 陈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房颤 老年人 大面积脑梗死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韩丽雅 蔡定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72-474,共3页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临床采用单盲对照法 ,刺五加组 (3 4例 )用刺五加注射液 60~ 80ml加入 0 9%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 1 4天 ;对照组 (2 6例 )以低分子右旋糖...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临床采用单盲对照法 ,刺五加组 (3 4例 )用刺五加注射液 60~ 80ml加入 0 9%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 1 4天 ;对照组 (2 6例 )以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 1 4天。观察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家兔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刺五加组股静脉缓慢注射刺五加注射液 1 0ml,每天 1次 ,共 7天。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刺五加注射液 ,每天 1次 ,共 7天。测定脑内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酮 (CORT)浓度。结果 :刺五加注射液总有效率 (86% )较对照组(5 0 % )明显升高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 (9 96± 4 66)较对照组 (1 3 5 6± 1 84)明显降低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刺五加组脑内氧自由基浓度下降、SOD升高 ,血浆ACTH及CORT下降 (P <0 0 5 )。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中枢过氧化及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脑梗塞 氧自由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丽雅 朱思亮 陈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集 CT证实的脑出血 80岁以上高龄患者 30例 ( 组 ) ,并以同期 80岁以下脑出血患者 30例 ( 组 )作对照 ,比较其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安静或睡眠状态发病 组 1 7例 ...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集 CT证实的脑出血 80岁以上高龄患者 30例 ( 组 ) ,并以同期 80岁以下脑出血患者 30例 ( 组 )作对照 ,比较其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安静或睡眠状态发病 组 1 7例 (63.3% ) , 组 2例 (6.7% ) ,差异显著 (P<0 .0 1 ) ;出血部位两组无差异 (P>0 .0 5) ;出血量 <1 0 ml以下者 , 组 1 4例中 1 3例与 组 1 3例均恢复良好 ,两组无差异 (P>0 .0 5) ;但意识障碍、感染、病情恶化和死亡患者 组显著高于 组 (P<0 .0 1 ,P<0 .0 1 ,P<0 .0 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意识障碍、感染、恶化和死亡率高 ,生命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以上高龄 脑出血 临床分析 意识障碍 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多发性脑结核瘤(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丽雅 胡英嗣 黄向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178-179,共2页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并发脑结核瘤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报道也不多。现将我院遇到一例并发多发性脑结核瘤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AIDS并发脑结核瘤诊断与治疗作一讨论。
关键词 艾滋病 并发症 多发性 脑结核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骨关节损害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丽雅 陈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骨关节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测定26例HLD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合文献分析临床表现及X变化。结果HLD患者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差...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骨关节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测定26例HLD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合文献分析临床表现及X变化。结果HLD患者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结论BMD测定是HLD患者骨关节损害较为敏感、方便、精确、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骨密度 骨关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壮年病毒性脑炎25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韩丽雅 管朝红 +1 位作者 黄向东 陈卫东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15-45岁青壮年病毒性脑炎(VE)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近7年我科住院的青壮年VE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1例,好转2例,未愈2例。结论 青壮年VE起病急,以精神异常、癫癎发作、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有EEG、CSF改变,用糖皮... 目的 探讨15-45岁青壮年病毒性脑炎(VE)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近7年我科住院的青壮年VE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1例,好转2例,未愈2例。结论 青壮年VE起病急,以精神异常、癫癎发作、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有EEG、CSF改变,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人 病毒性脑炎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现状 被引量:18
7
作者 洪燕 韩丽雅 +2 位作者 季晓君 王恩妹 项加禄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以及血压的控制现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温州市年龄≥15岁的社区人群1034人,测量血压并询问高血压病史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结果温州市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8.97%,标化率为22.27... 目的了解温州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以及血压的控制现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温州市年龄≥15岁的社区人群1034人,测量血压并询问高血压病史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结果温州市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8.97%,标化率为22.27%。在高血压人群中,有51.12%的患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但仅有40.69%的患者在服降压药,9.18%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调查人群中有42.2%的男性和58.7%的女性具有正常血压,9.95%的男性和8.54%的女性血压已达正常高值。结论温州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偏低,需要进行人群高血压的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服药率 血压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俞蔚 唐新华 +8 位作者 王文 徐小玲 章一丰 方顺元 周爱芬 王苏英 傅胜文 韩丽雅 金宏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3月至10月在浙江省11家医疗机构入选50~79岁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7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方... 目的:探讨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3月至10月在浙江省11家医疗机构入选50~79岁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7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组(A组,354例)或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B组,346例),进行早期联合药物降压治疗,随访观察8周。根据血压控制情况,A组中分为血压控制亚组(290例)和血压未控制亚组(64例),B组中分为血压控制亚组(272例)和血压未控制亚组(74例)。结果:A、B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达81.9%和78.6%。A组中血压未控制亚组的基线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高于血压控制亚组(P<0.01);心率、合并脑血管疾病史较高于血压控制亚组(P<0.05)。B组中血压未控制亚组的血尿酸、蛋白尿均显著高于血压控制亚组(P<0.01);收缩压、舒张压较高于血压控制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心率和舒张压是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血压未控制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36、1.047和1.074)。尿酸、尿蛋白是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血压未控制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4和1.536)。结论:舒张压、心率和肥胖是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疗效欠佳的主要相关临床因素。尿酸、蛋白尿是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疗效欠佳的主要相关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联合 临床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年内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小亚 韩丽雅 +5 位作者 黄向东 管朝红 茅新蕾 张国勇 叶祖森 金笑平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年内脑梗死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自发病到入院时间在7d内的236例首次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PSD发生情况,同时应用Kaplan—Me...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年内脑梗死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自发病到入院时间在7d内的236例首次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PSD发生情况,同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发病率的分析,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影响PSD发病率的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恢复期PSD发病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3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在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发生PSD者45例(19.07%);在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发生PSD者64例(27.12%);脑梗死后1年内发生PSD者109例(46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PSD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评分、牛津郡社区脑梗死计划分型。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PSD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居住方式及Barthel指数。结论PSD状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缺血性脑梗死的不同时期,影响PSD发生的因素可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脑梗死后抑郁 Kaplan—Meier法 Logistic模型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茅新蕾 韩丽雅 +3 位作者 黄向东 管朝红 颜雪琴 陈卫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9例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脑梗死患者及24例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社区体检者,采集病史,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常规等指标,其中60例无心房颤动脑梗死患者及24例社区...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9例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脑梗死患者及24例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社区体检者,采集病史,检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常规等指标,其中60例无心房颤动脑梗死患者及24例社区体检者检测尿11-去氢-血栓素B2(11-DH-TXB2)浓度。比较两组间各临床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患者男性、吸烟、既往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比例、尿11-DH-TXB2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既往脑梗死病史、尿11-DH-TXB2浓度与阿司匹林预防失败密切相关。结论:男性、吸烟、既往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HDL-C降低与阿司匹林预防失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是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向东 韩丽雅 +5 位作者 陈卫东 孙军 陆川 林震旦 陈茂华 陈献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颅外颈动脉等植入50个自膨胀式支架及10个保护伞。方法42例患者运用套管技术、保护伞技术等植入50个自膨胀式支架及10个保护伞。结果所有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出现,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剩余狭窄率均小于30%... 目的探讨颅外颈动脉等植入50个自膨胀式支架及10个保护伞。方法42例患者运用套管技术、保护伞技术等植入50个自膨胀式支架及10个保护伞。结果所有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出现,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剩余狭窄率均小于30%;术后随访,并颈部X线、超声波检查及部分血管造影随访,1例再狭窄,其余支架形态好,无移位,血流通畅,无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与便秘57例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茅新蕾 韩丽雅 +2 位作者 陆琦 管朝红 陈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便秘的关系。方法57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I)组23例;腔隙性梗死(LI)组23例;脑出血(ICH)组11例,观察各组便秘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者第1周便秘发生率50.88%,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便秘的关系。方法57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I)组23例;腔隙性梗死(LI)组23例;脑出血(ICH)组11例,观察各组便秘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者第1周便秘发生率50.88%,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P<0.05)。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57.1%,明显高于非基底节卒中者(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发生便秘,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较非基底节区脑卒中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向东 韩丽雅 +1 位作者 管朝红 戴新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AS的发生率,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并发SAS...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AS的发生率,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并发SAS的因素。结果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肥胖、脂代谢紊乱、饮酒、肢体瘫痪程度,其危险度比分别为3.17、4.27、9.14、4.04。结论肥胖、脂代谢紊乱、饮酒、肢体瘫痪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AS的危险因素,而不同性质和不同卒中病灶与并发SAS并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监测与脑梗死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朝红 韩丽雅 +1 位作者 黄向东 茅新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伴糖尿病脑梗死 微栓子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向东 韩丽雅 +2 位作者 陈秀芸 陈卫东 郑永克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 了解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德国肺功能仪对39例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并与22例同龄健康人的肺通气功能结果作比较。结果 脑血管疾病偏瘫组VC、FEV1、PEF显著降低,FEV1/FCV、FEF75未见明显变化... 目的 了解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德国肺功能仪对39例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并与22例同龄健康人的肺通气功能结果作比较。结果 脑血管疾病偏瘫组VC、FEV1、PEF显著降低,FEV1/FCV、FEF75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呼吸肌无力,而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偏瘫 肺通气功能 临床意义 肺活量 最大呼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与GPⅢ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茅新蕾 颜雪琴 +3 位作者 韩丽雅 黄向东 管朝红 陈卫东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Ⅲa 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服用相同剂量阿司匹林的社区体检者24例,以对照组95%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H-TXB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Ⅲa 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服用相同剂量阿司匹林的社区体检者24例,以对照组95%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H-TXB2)水平的上界为标准判定阿司匹林抵抗,将病例组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比较AR组和AS组的临床特征及血小板糖蛋白GPⅢa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根据尿11-DH-TXB2的水平,发现31例患者存在AR,AR的发生率为51.67%。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脑梗死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TC、TG、HDL、LDL、FBG、PLT、WBC、RBC及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AR组和AS组GPⅢa Leu33Pro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无差别。结论温州地区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人群中AR的发生率是51.67%,与AS组相比,未发现明显临床特征。GPⅢa 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AR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阿司匹林 GPⅢa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向东 韩丽雅 +1 位作者 陈卫东 伊琴 《浙江实用医学》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s,BAEP)在Ramsay -Hunt综合征的变化。方法 对 17例Ramsay -Hunt综合征进行BAEP检查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BAEP结果比较。结果 Ramsay -Hunt综合征组患者Ⅰ波分化不良... 目的 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s,BAEP)在Ramsay -Hunt综合征的变化。方法 对 17例Ramsay -Hunt综合征进行BAEP检查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BAEP结果比较。结果 Ramsay -Hunt综合征组患者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 ,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 ,Ⅰ~Ⅲ波IPL相应增大。结论 BAEP能发现Ramsay-Hunt综合征的听神经损害的亚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AY-HUNT综合征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听神经损害 潜伏期 峰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对Binswanger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朝红 黄向东 +1 位作者 韩丽雅 陈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方法检测Binswanger病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对20例BD病患者2、0例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2、0例老年健康人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BAEP异常:BD病10例(50%),非痴呆脑血管病2例(10%),经统计学检查BD组B... 目的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方法检测Binswanger病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对20例BD病患者2、0例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2、0例老年健康人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BAEP异常:BD病10例(50%),非痴呆脑血管病2例(10%),经统计学检查BD组BAEP与健康组、非痴呆脑血管病组有显著性差异,非痴呆脑血管病组与健康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AEP异常反应BD病患者有脑干功能受损和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并可作为BD病患者脑功能损害检查敏感指标,以及与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D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丰盛小区绿化环境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丽雅 《河北林果研究》 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对廊坊丰盛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介绍,分析说明了当前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注重艺术品位,创造生态园林。
关键词 廊坊市 丰盛小区 绿化规划设计 环境设计 生态园林 居住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kersson-Rossenthal综合征1例并国内3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向东 陈卫东 +1 位作者 韩丽雅 陆琦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提高对Melkersson Rossenthal综合征 (MRS)的认识。方法 报告 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 ,并复习了国内已报道的 3 6例MR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3 6例MRS患者均有周围性面瘫 ,3 5例有面肿 ,3 0例有皱裂舌。 9例病程过程... 目的 提高对Melkersson Rossenthal综合征 (MRS)的认识。方法 报告 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 ,并复习了国内已报道的 3 6例MR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3 6例MRS患者均有周围性面瘫 ,3 5例有面肿 ,3 0例有皱裂舌。 9例病程过程中曾被误诊 ,6例行唇部病理活检均示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弥漫性侵润。结论 国内MRS以完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kersson-Rossenthal综合征 诊断 误诊 治疗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