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萍作品
1
作者 韦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8期156-156,共1页
韦萍,上海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关键词 上海姑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广西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2
作者 张宇星 韦萍 +2 位作者 韦霁珊 黄旭华 刘湘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广西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死亡情况。方法从“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111个县(市、区)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1271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报告卡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17...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广西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死亡情况。方法从“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111个县(市、区)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1271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报告卡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广西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年死亡率由40.37/10万下降到24.60/10万,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21.58/10万和44.78/10万。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死亡地点以医院为主(47.92%),死前多接受住院治疗(73.96%),省(市)级医院(占60.50%)是最主要的诊治机构。结论2017—2022年广西5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年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儿童死亡率高于城市,需不断提高基层儿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加速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5岁以下儿童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3
作者 韦萍 莫宣学 +3 位作者 喻学惠 黄雄飞 丁一 李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81-3992,共12页
甘肃西秦岭夏河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内发育较多暗色微粒包体。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O2和全碱含量(分别为66.07%~69.18%、7.18%~7.69%)高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60.18%~66.22%、4.73%~6.7... 甘肃西秦岭夏河花岗岩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内发育较多暗色微粒包体。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SiO2和全碱含量(分别为66.07%~69.18%、7.18%~7.69%)高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60.18%~66.22%、4.73%~6.72%),而Al2O3和CaO含量(分别为15.21%~16.37%、2.23%~3.04%)则低于花岗闪长岩的平均值(分别为16.60%~17.39%、3.54%~5.86%),两类岩石的K2O/Na2O比值均大于1,Mg#偏高(平均为55),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1.1,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夏河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a/Yb)N比值介于8.97~33.48,无或弱负Eu异常,以富集Rb、Ba、Th、U、K并相对亏损Nb、Ta、P、Ti、Zr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确定夏河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44~248Ma,属印支早期。夏河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87Sr/86Sr)i(0.70714~0.70743)、较低的εNd(t)(-6.21^-8.36)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17.850~18.003,207Pb/204Pb=15.489~15.510,208Pb/204Pb=37.815~37.931)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花岗岩主要来自中元古代下地壳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且幔源岩浆的参与可能对该岩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该区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夏河岩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推测西秦岭地区阿尼玛卿-勉略洋盆的闭合时间晚于24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Sr—Nd—Pb同位素 夏河花岗岩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韦萍 陆鸣 +2 位作者 周小鸽 张彦宁 王翠芝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91-293,i0013,共4页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EA)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EA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有大片的坏死出血区。瘤细胞具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异型性明显,CD31和vimentin(+)。...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EA)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EA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有大片的坏死出血区。瘤细胞具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异型性明显,CD31和vimentin(+)。结论肺EA具有软组织EA的一般病理形态学特征,但出血、坏死更为显著。CD31是敏感性较高的标记物。主要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恶性间皮瘤、硬化性血管瘤、肺腺癌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上皮样 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低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特点及对其本质的认识 被引量:8
5
作者 韦萍 陆鸣 +2 位作者 周小鸽 郑媛媛 黄受方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46-148,i017,共4页
膀胱低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PUNLMP)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膀胱肿瘤类别 ,其良、恶性介于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和低级别癌之间。
关键词 PUNLMP 膀胱 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因酶法制备D-苯丙氨酸的酶催化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5
6
作者 韦萍 姚忠 +1 位作者 李家璜 欧阳平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4-769,共6页
采用自行筛选的兼有海因酶和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活性的Burkholderiacepecia 10 0 3菌种 ,利用海因酶法大规模制备D 苯丙氨酸 ,对其中涉及的各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L 苄基海因的消旋速率常数为 3 975× 10 -3 mi... 采用自行筛选的兼有海因酶和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活性的Burkholderiacepecia 10 0 3菌种 ,利用海因酶法大规模制备D 苯丙氨酸 ,对其中涉及的各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L 苄基海因的消旋速率常数为 3 975× 10 -3 min-1;海因酶的米氏常数为 16 7894mmol·L-1,最大反应速率为 0 6 12 7mmol·L-1·min-1;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的米氏常数为 0 82 6 88mmol·L-1,最大反应速率为 4 82 8× 10 -4mmol·L-1·min-1.对DL 5 苄基海因的溶解、L 苄基海因的消旋、D 海因的水解开环及其中间产物 (N 氨甲酰苯丙氨酸 )的水解脱酰氨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力学参数显著性分析和优化 .结果表明 :对于这一级联酶转化反应 ,D 海因酶的水解反应是快速反应 ,而N 氨甲酰氨基酸脱氨甲酰的反应速率极小 ,是该过程的控制步骤 .提高氨甲酰水解酶的活力将有助于提高总体的转化速率 ,而L 海因的消旋速率则是影响外消旋苄基海因转化率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酶 D-苯丙氨酸 酶催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被引量:19
7
作者 韦萍 倪芳 +2 位作者 周华 谢宁昌 刘洋 《化工高等教育》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中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学院的实际,对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作了... 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中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学院的实际,对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基地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鬼针草DN19630等19个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8
作者 段柳剑 韦萍 付志鹏 《生物医学》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白花鬼针草不同组织中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规律,初步筛选可能参与聚多炔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糖基转移酶,为白花鬼针草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利用白花鬼针草转录组数据库中的DN19630等19个... 目的:通过分析白花鬼针草不同组织中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规律,初步筛选可能参与聚多炔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糖基转移酶,为白花鬼针草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利用白花鬼针草转录组数据库中的DN19630等19个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在白花鬼针草叶、茎、果、花、根中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对DN19630等19个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PCR产物扩增情况、扩增曲线图、熔解曲线图及相对表达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DN19630、DN18211、DN12914、DN6852、DN5000g2、DN38310、DN14409g1、DN5293、DN34556、DN14409g2、DN15831这11个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在叶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而DN3608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较低;DN21732、DN14031在花中表达量较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结论:DN19630等14个糖基转移酶可能参与聚多炔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andidate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 we initially screened the glycosyltransferases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polyacetylene glycosides, providing data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in B. pilosa var. radiata. Methods: This study used the DNA sequences of 19 candidate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such as DN19630 from the transcriptome database of B. pilosa var. radiata to design specific primers.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selected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in the leaves, stems, fruits, flowers, and roots of B. pilosa var. radiata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qRT-PCR technology. Result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CR product amplification status, amplification curves, melting curves, and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19 candidate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including DN19630,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11 candidate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namely DN19630, DN18211, DN12914, DN6852, DN5000g2, DN38310, DN14409g1, DN5293, DN34556, DN14409g2, and DN15831,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leaves and lowest in roots. In contrast, DN3608 exhibite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in stems and a lower expression level in roots. Additionally, DN21732 and DN14031 showed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in flowers and the lowest expression levels in roots. Conclusion: A total of 14 glycosyltransferases, including DN19630, are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olyene glycos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糖基转移酶基因 QRT-PCR 组织特异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韦萍 周小鸽 王翠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3-236,共4页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基因重排 技术检测 诊断 组织化学观察 恶性肿瘤 淋巴组织 分子生物学 淋巴细胞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基因重排PCR分析在淋巴组织细针穿刺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萍 周小鸽 +1 位作者 余小蒙 金木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IgH基因重排检测在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组织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淋巴组织细针穿刺病例159例,应用半巢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将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及组织学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穿刺标本中,IgH基因重排检测B-NHL阳... 目的探讨IgH基因重排检测在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组织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淋巴组织细针穿刺病例159例,应用半巢式PCR检测IgH基因重排。将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及组织学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穿刺标本中,IgH基因重排检测B-NHL阳性率为72.22%,RH阳性率仅为3.92%。本法敏感性为72.22%,特异性达到96.08%。结论IgH基因重排检测对辅助淋巴组织细针穿刺标本的良、恶性判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单克隆性结果更有意义。但在淋巴瘤和转移性非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鉴别上不建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基因重排 多聚酶链反应 细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在老年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韦萍 陈闯 +1 位作者 杨士彦 徐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8期635-637,共3页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3.0±4.2)岁,均先行PTGBD,2周后拔管,4周后...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3.0±4.2)岁,均先行PTGBD,2周后拔管,4周后择期行LC。68例患者行PTGBD全部成功,LC手术时间25~115 min,出血量20~200 mL。2例患者因胆囊萎缩、纤维性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无出血及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4.4%),肺部感染1例(1.5%),均治愈。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老年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韦萍 樊云清 王兴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乳腺癌患者的64枚肿大的腋窝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64枚淋巴结分为良性组(26枚)和转移组(38枚),...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乳腺癌患者的64枚肿大的腋窝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64枚淋巴结分为良性组(26枚)和转移组(38枚),均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长径/短径(L/S)比值、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64枚腋窝淋巴结同期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强化模式和时间。结果与转移组相比,良性组淋巴结L/S比值明显增大(P〈0.01)。2组问血流分布特点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多为门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中央均匀强化;而转移组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良性组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明显短于转移组(P〈0.01)。2组问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显著提高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心房颤动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萍 白松 +4 位作者 杨红菊 李林 刘丽英 余鹃 董建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083-3085,共3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尽管大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自1993年,LEE等[2]第1次发现microRNA起,microRNA就逐渐...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尽管大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自1993年,LEE等[2]第1次发现microRNA起,microRNA就逐渐被证实参与各种疾病的调控,包括心血管疾病。microRNA是一类长度大约21-23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参与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进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心肌细胞 电重构 结构重构 调控靶基因 心房重构 内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染色体BSG-G显带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萍 任修海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9-40,共2页
鱼类染色体多重带技术的应用,对鱼类遗传变异、分类进化、基因定位、基因表达与调控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显得日益重要。然而,鱼类染色体的多重带显带一直是个尚未过关的技术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中进行了很多探... 鱼类染色体多重带技术的应用,对鱼类遗传变异、分类进化、基因定位、基因表达与调控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显得日益重要。然而,鱼类染色体的多重带显带一直是个尚未过关的技术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中进行了很多探索,并已取得一定进展。鉴于鱼类染色体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染色体显带 BSG-G显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27
15
作者 韦萍 李环 张成武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62-65,共4页
将极大螺旋藻用高渗液低温浸泡、经(NH4)2SO4沉淀、透析后,经过改进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2次纯化得到试剂级的藻蓝蛋白。比较了干藻粉在不同高渗液的渗出液条件下藻蓝蛋白的得率和纯度。建立了低温浸泡时PC得率与纯度和时间... 将极大螺旋藻用高渗液低温浸泡、经(NH4)2SO4沉淀、透析后,经过改进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2次纯化得到试剂级的藻蓝蛋白。比较了干藻粉在不同高渗液的渗出液条件下藻蓝蛋白的得率和纯度。建立了低温浸泡时PC得率与纯度和时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简易可行而高效的羟基磷灰尘石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螺旋藻 藻蓝蛋白 羟基磷灰石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酮酸胺化加氢制备DL-苯丙氨酸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萍 姜岷 +1 位作者 朱凤英 欧阳平凯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2-54,共3页
报导了由苯丙酮酸通过胺化及加氢合成DL-苯丙氨酸的研究工作,主要对胺化加氢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氨水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由苯丙酮酸合成DL-苯丙氨酸的收率可达到95%左右,是一条具有良好工业化前... 报导了由苯丙酮酸通过胺化及加氢合成DL-苯丙氨酸的研究工作,主要对胺化加氢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氨水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由苯丙酮酸合成DL-苯丙氨酸的收率可达到95%左右,是一条具有良好工业化前景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酸 苯丙氨酸 胺化 加氢 海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美国梦的困境、失落与追寻——从《保姆日记》与《穿普拉达的女王》看美国职业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68,共1页
美国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不同时期的美国梦,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美国人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畅销小说《保姆日记》与《穿普拉达的女王》分别从美国职业女性的视角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解读。这两... 美国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不同时期的美国梦,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美国人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畅销小说《保姆日记》与《穿普拉达的女王》分别从美国职业女性的视角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解读。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寻梦历程中的困境、失落与自我认证,揭示了当今职业女性的普遍生存状态和独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困境 失落 追寻 职业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道克罗恩病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萍 丁永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此病在欧美国家常见,我国发病数较少,据推测我国大陆地区克罗恩病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为2.29/10万人口和0.848/10万人口,但近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此病在欧美国家常见,我国发病数较少,据推测我国大陆地区克罗恩病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为2.29/10万人口和0.848/10万人口,但近年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克罗恩病 胃肠道 临床分析 肉芽肿性疾病 慢性炎性 末端回肠 欧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失调在儿童孤独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萍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孤独症 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萍 马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7期684-684,共1页
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能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是顺应我国医疗改革新形势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的需要。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白内障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