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 MRI高分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韦洁勤 陆力坚 +1 位作者 白杨 李伟雄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及MRI高分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及MRI高分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特点,并计算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达峰时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早期宫颈癌ⅠB期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4.7%(18/19)、100.0%(11/11),ⅡA期为66.7%(4/6)、95.8%(23/24),ⅡB期为100.0%(4/4)、92.3%(24/26),对宫颈癌分期的总准确度为86.7%(26/30)。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灶以Ⅰ、Ⅱ型曲线为主,而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以Ⅲ、Ⅳ型曲线为主。宫颈癌灶的早期强化率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早期强化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其对宫颈癌分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期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检查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韦洁勤 申炜 +4 位作者 许梅海 黄龙全 尹家瑜 卢平明 黄丽轩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检查[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产后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高度怀疑为产后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综合其影像学征象判断胎盘植入情况,并以临...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检查[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产后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高度怀疑为产后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综合其影像学征象判断胎盘植入情况,并以临床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多模态MRI检查在产后胎盘植入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或手术病理诊断胎盘残留3例,均未发生胎盘植入,多模态MRI全部诊断正确;临床或手术病理诊断胎盘粘连5例,多模态MRI将其中1例误断为胎盘植入,其余全部诊断正确;临床或手术病理诊断胎盘植入9例,多模态MRI均诊断正确;临床或手术病理、多模态MRI均诊断胎盘穿透0例。结论包含MR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的多模态MRI成像能清晰显示产后胎盘植入及肌层受累情况,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多模态MRI检查 产后 胎盘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5 位作者 申炜 黄丽轩 韦洁勤 卢平明 潘洋洋 尹家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 目的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CE-MRV)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采用高分辨3D-CE-MRV成像行大脑浅静脉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价高分辨3D-CE-MRV成像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效能。结果34例患者检查均获得成功,高分辨3D-CE-MRV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6%,95.6%,94.1%。多平面重组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矢状面可见静脉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斜冠状位可见静脉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结论高分辨3D-CE-MRV能提供高质量的大脑浅静脉图像,可为神经外科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 大脑中浅静脉 Trolard静脉 Labbé静脉 静脉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腮腺导管MRS与CT及X线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韦洁勤 张静 +1 位作者 陆力坚 李伟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对比腮腺导管磁共振水成像(MRS)、CT造影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4-01共301例临床疑诊为SS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行磁共振水成像有65例,行CT造影有130例,行X线造影有106例。将... 目的对比腮腺导管磁共振水成像(MRS)、CT造影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4-01共301例临床疑诊为SS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行磁共振水成像有65例,行CT造影有130例,行X线造影有106例。将磁共振、CT结果与X线腮腺导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磁共振腮腺导管水成像诊断干燥综合症的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腮腺导管MRS 95%、80%、0.75,CT造影87.5%、80%、0.675,X线造影72%、90%、0.62。腮腺导管MRS、CT造影及X线造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37、0.815。结论 SS腮腺导管MRS准确性高于传统X线造影,且为无创性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导管 磁共振水成像(MRS) CT腮腺造影 X线腮腺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韦洁勤 陆力坚 +1 位作者 白杨 李伟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宫颈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08~2015-01共88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盆腔MRI资料,其中鳞癌84例、腺癌4例。鳞癌中Ⅰ级16例、Ⅱ级46例、Ⅲ级22例。同时收集88例非经期...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宫颈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08~2015-01共88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盆腔MRI资料,其中鳞癌84例、腺癌4例。鳞癌中Ⅰ级16例、Ⅱ级46例、Ⅲ级22例。同时收集88例非经期或绝经期健康女性的盆腔MRI资料,分别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ADC值及鳞癌与腺癌ADC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并利用曲线下面积评价判断标准的价值;分析不同病理级别宫颈癌的ADC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宫颈癌ADC值(0.842±0.151)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1.387±0.087)10^(-3)mm^2/s;且鳞癌ADC值(0.835±0.149)10^(-3)mm^2/s低于腺癌(0.999±0.083)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DC值对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鳞癌与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91、0.908。Ⅰ、Ⅱ、Ⅲ级鳞癌的ADC值分别为(1.059±0.155)、(0.847±0.043)、(0.680±0.084)10^(-3)mm^2/s,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供形态学以外的信息,不仅有助于诊断宫颈癌,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估其病理分型与分级,是对常规磁共振检查的一个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分级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植入性胎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梅海 申炜 +1 位作者 黄龙全 韦洁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各型植入性胎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4例植入性胎盘孕产妇,均进行常规T2WI和DWI扫描,其中DWI分别使用b值为0s/mm^2、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以手...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各型植入性胎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4例植入性胎盘孕产妇,均进行常规T2WI和DWI扫描,其中DWI分别使用b值为0s/mm^2、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标准,将植入性胎盘病例分为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三组,结合常规T2WI图像,在DWI图像中分别测量植入处组织、邻近胎盘组织和邻近子宫肌层组织的ADC值,比较这三种组织ADC值在组间及组内是否有差别。结果 54例孕产妇中32例为粘连性胎盘(59.26%),19例为植入性胎盘(35.19%),3例为穿透性胎盘(5.56%)。粘连组中植入处组织、邻近胎盘组织和邻近子宫肌层组织这三种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为(1.8576±0.4203)×10^-3mm^2/s、(1.7876±0.2652)×10^-3mm^2/s、(1.7623±0.4699)×10^-3mm^2/s;植入组中这三种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为(1.6607±0.2128)×10^-3mm^2/s、(1.6782±0.1799)×10^-3mm^2/s、(1.8015±0.5439)×10^-3mm^2/s;穿透组中这三种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为(1.7703±0.1962)×10^-3mm^2/s、(1.7860±0.3272)×10^-3mm^2/s、(1.8587±0.2655)×10^-3mm^2/s。粘连组、植入组、穿透组中这三种组织的组内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植入处组织、邻近胎盘组织和邻近子宫肌层这三种组织的ADC值在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植入性胎盘诊断,但植入性胎盘中不同组织的ADC值对于植入性胎盘诊断及分型无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胎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TRICKS与3D-TOF-MRA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4 位作者 申炜 毛一朴 卢平明 韦洁勤 覃丁丁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2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成像应用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TRICKS)与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流成像(3D-TOF-MRA)的优劣性。方法32例行颈部MRA检查患者分别采用TRICKS和3D-TOF-MRA成像。通过对2种方法的颈动脉显示情况进行评分,测算图像的对... 目的探讨颈动脉成像应用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TRICKS)与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流成像(3D-TOF-MRA)的优劣性。方法32例行颈部MRA检查患者分别采用TRICKS和3D-TOF-MRA成像。通过对2种方法的颈动脉显示情况进行评分,测算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比较2种方法在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及CNR的差异。结果2名医师对TRICKS颈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3±0.180)分、(3.06±0.181)分,Kappa值为0.87;对颈动脉3D-TOF-MRA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97±0.180)分、(3.00±0.359)分,Kappa值0.75。两组TRICKS及3D-TOF-MRA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TRICKS图像评分高于3D-TOF-MRA,2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4,P<0.05)。TRICKS及3D-TOF-MRA的CNR值分别为(13.45±7.75)、(10.12±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8,P<0.05)。TRICKS及3D-TOF-MRA的扫描时间分别为62.00 s、325.0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5,P<0.05)。结论TRICKS较3D-TOF-MRA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可作为颈动脉病变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 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流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腮腺CT造影、唇腺活检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杨 李伟雄 +3 位作者 张静 韦洁勤 覃明安 赵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2-76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干燥综合征(SS)腮腺CT造影、唇腺活检结果与临床诊断标准对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以明确CT造影对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以来门诊及住院的可疑SS 130例,均采用GE Light speed MSCT平... 目的:通过对比干燥综合征(SS)腮腺CT造影、唇腺活检结果与临床诊断标准对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以明确CT造影对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以来门诊及住院的可疑SS 130例,均采用GE Light speed MSCT平扫及单侧CT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重建。将以上结果分别与临床诊断(含唇腺活检)相关结果标准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CT造影与唇腺活检两种检查方法诊断SS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按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SS 80例中,CT造影诊断SS阳性70例,阴性10例,灵敏度87.5%,特异度96.0%,一致率为91%,Youden’s指数83.5%,唇腺活检诊断SS阳性57例,阴性23例,灵敏度71.3%,特异度86.0%,一致率为76.9%,Youden’s指数5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造影诊断SS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唇腺活检高,且与临床诊断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SS的最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多层螺旋CT扫描 腮腺 造影 唇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白球与壳核磁共振信号比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平明 尹家瑜 +3 位作者 申炜 许梅海 韦洁勤 黄丽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苍白球(简称G)与壳核(简称P)的T1WI、T2WI及ADC比值(T1WI、T2WI及ADC的G/P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及临床症状分组,测量苍白球与壳核T1WI、T2WI及... 目的探讨苍白球(简称G)与壳核(简称P)的T1WI、T2WI及ADC比值(T1WI、T2WI及ADC的G/P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及临床症状分组,测量苍白球与壳核T1WI、T2WI及ADC比值,通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TSB分组:T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1WI的G/P值为极强相关(rs=0.824,P<0.05)、ADC的G/P值为强相关(rs=0.673,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2WI的G/P值为弱相关(rs=-0.054,P>0.05),且组间无差异。按临床症状分组:T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临床症状加重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1WI的G/P值为强相关(rs=0.645,P<0.05)、ADC的G/P值为中度相关(rs=0.495,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2WI的G/P值为弱相关(rs=-0.117,P>0.05),且组间无差异。结论苍白球与壳核T1WI、ADC比值与临床症状及胆红素水平结合,能增加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准确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核黄疸 苍白球 壳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梅海 尹家瑜 +4 位作者 申炜 韦洁勤 卢平明 黄龙全 梁慧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单指数DWI及IVIM-DWI在直肠癌淋巴结(LN)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DWI及IVIM-DWI检查。比较转移性LN与非转移性LN的短径、长径、长-短径比、常规DWI上的eADC值、ADC值及IVIM-DWI参数值(D... 目的:探讨单指数DWI及IVIM-DWI在直肠癌淋巴结(LN)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DWI及IVIM-DWI检查。比较转移性LN与非转移性LN的短径、长径、长-短径比、常规DWI上的eADC值、ADC值及IVIM-DWI参数值(D、D*和f)的差异,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进行的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与非转移性LN的短径[分别为(10.23±5.63)和(5.11±1.35)mm]、长径[分别为(13.08±7.30)和(6.25±1.34)mm]、eADC值[分别为(0.726±0.168)和(0.297±0.074)]和D*值[分别为(27.916±23.277)×10^-3和(8.660±2.475)×10^-3mm^2/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径、长径、eADC值和D*值鉴别转移性LN与非转移性L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28、0.999和0.991,其中以e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磁共振单、双指数DWI对直肠癌转移LN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以eADC值在直肠癌转移性LN的诊断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复发转移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梅海 覃永平 +5 位作者 尹家瑜 韦洁勤 潘洋洋 申炜 蒋洪棉 刘刚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复发转移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所有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表... 目的探讨直肠癌复发转移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所有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主要包括MLH1、PMS2、MSH2、MSH6,以这4种MMR蛋白中出现1~3种表达缺失现象为错配修复基因缺失(dMMR),将其作为dMMR组;以4种MMR蛋白均为阳性为错配修复基因健全(pMMR),将其作为pMMR组。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12个月,综合影像学、病理学资料将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患者作为复发转移组,随访截止时无复发与转移者作为无复发转移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20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中因失访18例,术后影像资料不全6例,以及因直肠癌术后其他并发症死亡2例,最终纳入94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pMMR组55例(58.5%),dMMR组39例(41.5%);定期随访12个月,dMMR组患者的腹腔及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pM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分型与直肠癌复发与转移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关联性较低(列联系数为0.198)。结论MMR蛋白表达情况对预测直肠癌复发与转移有提示作用并对临床治疗选择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复发和或转移 错配修复蛋白 错配修复基因缺失 错配修复基因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时动脉期、门脉期及移行期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平明 黄龙全 +3 位作者 尹家瑜 许梅海 韦洁勤 申炜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时动脉期、门脉期及移行期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动脉期、门脉期及移行期图像的伪影情况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动脉期的严... 目的比较应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时动脉期、门脉期及移行期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动脉期、门脉期及移行期图像的伪影情况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动脉期的严重伪影发生率均高于门脉期与移行期,图像质量综合评分均低于门脉期与移行期(均P<0.05),而门脉期与移行期之间的严重伪影发生率、图像质量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美显进行肝脏MRI增强检查时,动脉期图像严重伪影多于门脉期与移行期,图像质量差于门脉期与移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增强扫描 普美显 图像质量 肝脏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凶险性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申炜 韦洁勤 +2 位作者 尹家瑜 潘洋洋 梁惠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n PPP)及并发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75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绘制MRI诊断PPP及n PPP(1组)、PPP并胎盘植入(2组)以及n PPP并胎盘植入(3组)的ROC曲线,获... 目的探讨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n PPP)及并发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75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绘制MRI诊断PPP及n PPP(1组)、PPP并胎盘植入(2组)以及n PPP并胎盘植入(3组)的ROC曲线,获得2、3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应用确切概率法分析比较PPP与n PPP发生胎盘植入的差异。结果 MRI诊断1组、2组、3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17、0.509;MRI诊断PPP和n PPP发生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0.0%,85.7%、81.8%,0.635、0.018,96.6%、50.0%,42.9%、52.9%;比较PPP与n PPP发生胎盘植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i)=17.237,P=0.000,<0.05。结论 MRI在诊断PPP与n PPP、PPP并胎盘植入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高于n P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凶险性 非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