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不同时期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韦正吉 韦平 +3 位作者 磨美兰 李孟 韦天超 李康然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对广西1985-2007年间分离到的22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S1基因高变区I(HVRI)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发表的其他IBV参考株及鸽子分离的冠状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群,其中有16个广西... 对广西1985-2007年间分离到的22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S1基因高变区I(HVRI)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发表的其他IBV参考株及鸽子分离的冠状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群,其中有16个广西分离株属第1群,它们与鸽子冠状病毒分离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与Massachusetts(Mass)型疫苗株的同源性较低。有15个分离株在33-34位和34~35之间分别有4个和3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GX-NN6在33~34位和34~35位之间则均有4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GX-YL1、GX-NN2与常用的Mass型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第Ⅱ群;GX-G、GX-XD与日本同一时期分离的毒株JP Miyazaki 89亲缘关系最近,属于第Ⅲ群;GX-YL6、GX-NN7与欧洲毒株4/91亲缘关系较近,属于第V群。结果表明广西存在着多种类型IBV毒株的流行,毒株S1基因HVRI碱基的突变或插入比较普遍,可导致其氨基酸序列的变化,绝大部分毒株与目前常用的Mass型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低。同一时期的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株 S1基因高变区I 序列测定 遗传变异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部分地区马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2
作者 吴琦琳 闭璟珊 +4 位作者 邹联斌 吴健皓 苏姣秀 韦正吉 郑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马衣原体病的感染及流行情况,2021-2023年间采集百色市、河池市等2个市12个县区988份马血清样品,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衣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百色市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1.62%(65/542),河池市马...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马衣原体病的感染及流行情况,2021-2023年间采集百色市、河池市等2个市12个县区988份马血清样品,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衣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百色市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1.62%(65/542),河池市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2.56%(56/446),其中田阳区、凌云县、巴马县检出的抗体阳性率较高;2021年至2023年,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3.28%(32/241)、10.78%(33/306)、12.19%(54/443),平均阳性率为12.04%(119/988);公马与母马的衣原体阳性抗体率分别为11.49%(55/480)、12.6%(64/508)。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广西部分地区畜间尤其是马群中衣原体感染的流行本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衣原体 血清学调查 间接血凝试验(I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地区2008—2010年猪瘟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韦正吉 黄溢泓 +2 位作者 严斯刚 黄小武 盘美妮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2,共2页
为了对桂中地区2008—2010年猪瘟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试验运用多重RT-PCR法对临床送检的221份病料进行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和经典型猪... 为了对桂中地区2008—2010年猪瘟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试验运用多重RT-PCR法对临床送检的221份病料进行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和经典型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阳性率分别为12.67%、37.56%和7.24%,其中二重或三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11.76%。说明猪群HP-PRRSV、CSFV和经典型PRRSV混合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猪瘟病毒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经典型猪蓝耳病病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多重RT-PCR同时检测CSFV、PRRSV、HP-PRRSV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韦正吉 严斯刚 +5 位作者 黄小武 李志源 蒋柳平 黄溢泓 盘美妮 邱新第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76-1480,共5页
根据猪瘟病毒(CSFV)P120基因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Nsp2基因缺失区两端的保守区分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同时鉴别检测CSFV、PRRSV、HP-PRRSV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扩增CSFV基因组时... 根据猪瘟病毒(CSFV)P120基因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Nsp2基因缺失区两端的保守区分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同时鉴别检测CSFV、PRRSV、HP-PRRSV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扩增CSFV基因组时可获得508bp的片段,扩增PRRSV时可获得320bp的片段,扩增HP-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30bp的片段,因此,根据多重RT-PCR产物大小可将三者区分开来。利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50份临床可疑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SFV阳性率为8%,PRRSV阳性率为18%,HP-PRRSV阳性率为22%,而CSFV和HP-PRRSV混合感染阳性率达2%,PRRSV和HP-PRRSV混合感染阳性率达16%,说明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可同时鉴别CSFV、PRRSV及HP-PRRSV,亦可用于感染这3种病毒的临床病料的快速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CSFV PRRSV HP-PRRSV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柳州猪瘟流行毒株E2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正吉 严斯刚 +5 位作者 黄小武 黄溢泓 盘美妮 李志源 蒋柳平 邱新第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1,共3页
为了了解猪瘟流行毒株间的差异,试验应用RT-PCR技术对1株广西柳州流行的猪瘟野毒的E2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测序,利用DNAStar分析软件将其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抗原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柳州株的核苷酸序... 为了了解猪瘟流行毒株间的差异,试验应用RT-PCR技术对1株广西柳州流行的猪瘟野毒的E2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测序,利用DNAStar分析软件将其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抗原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柳州株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多处替换,与中国标准株Shimen和疫苗株HCL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9%和82.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0%和87.9%;与4株近年从广西分离的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1%~93.5%和95.1%~96.4%。柳州株与广西分离的流行毒株处于同一亚群,而Shimen株、HCLV和国外标准株Brescia株则归于另一亚群。说明柳州本地流行毒株与Shimen、HCLV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提示柳州本地猪瘟病毒野毒正向远离疫苗毒的方向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性 进化树
原文传递
应用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韦正吉 磨美兰 +4 位作者 韦平 韦天超 韦宁耀 张庆兰 李康然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B09期103-109,共7页
应用RT-PCR对9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 fection broch itis v irus,IBV)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 应用RT-PCR对9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 fection broch itis v irus,IBV)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广西分离毒株可形成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弱毒疫苗株H 120、H 52、M a5和参考株M 41、B eaudette的亲缘关系比较近,第二分支与疫苗株H 120、H 52、M a5的亲缘关系比较远。研究结果提示,广西养鸡业现场流行的IBV毒株已经发生了变异,实际免疫中要根据流行毒株的特性来生产和选择合适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广西分离株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柳州地方株NSP2和ORF5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韦正吉 陈强 严斯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了给广西柳州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对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地区流行株LZ5和LZ6的NSP2和ORF5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然后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毒株的NSP2和ORF5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株柳州地方... 为了给广西柳州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对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地区流行株LZ5和LZ6的NSP2和ORF5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然后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毒株的NSP2和ORF5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株柳州地方流行株均属于美洲型,在NSP2基因第483位和535~563位氨基酸均存在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其NSP2和ORF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9.7%,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5%;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高致病性蓝耳病代表性毒株之间的NSP2、ORF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4.7%~96.2%和97.2%~98.0%,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0%~95.5%和94.5%~97.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柳州流行的PRRSV与2006年夏高热病引起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在基因序列上并未显示出新的特性,在国内也缺乏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NSP2基因 ORF5基因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规模健康养殖综合技术应用效果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正吉 贺春 +7 位作者 韦钰 莫明规 雷铎 严斯刚 梁伟君 张岚箐 陈强 代丽菊 《广西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236-239,共4页
为提高柳州市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性能、降低疾病风险,建立奶牛高产、稳产核心群,实现畜禽粪污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我市积极探索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本研究将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体系、奶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奶牛场... 为提高柳州市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性能、降低疾病风险,建立奶牛高产、稳产核心群,实现畜禽粪污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我市积极探索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本研究将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体系、奶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奶牛场环保和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体系、奶牛机械化挤奶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技术 奶牛场 健康养殖 应用 饲养管理技术 综合防控技术 快速繁育技术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2009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韦正吉 陈强 +2 位作者 盘美妮 黄溢泓 黄小武 《广西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87-88,105,共3页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柳州市 免疫效果 秋季 评价 客观评估 疫情动态 检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正吉 莫明规 +6 位作者 雷铎 贺春 梁伟君 张岚箐 陈强 代丽菊 覃秋月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规模奶牛养殖产生的排泄污染环境问题,科学地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新设想,经初步试验,取得了经液济效益和环保两方面的双赢。
关键词 奶牛 经济效益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正吉 黄小武 《广西畜牧兽医》 2008年第4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禽流感灭活疫苗 免疫抗体 合格率 柳州市 禽流感抗体 原因 自治区 鹿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种鸭禽霍乱的诊治报告
12
作者 韦正吉 李华金 +2 位作者 周祥 李莉萍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禽霍乱 种鸭场 诊治报告 接触性传染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二联灭活油苗 急性死亡 细菌性疾病 大肠杆菌 败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1985年~2008年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正吉 陈秋英 范文胜 郎亚辉 黄柏成 韦平 韦天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1-765,799,共6页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存在着多种基因型IBV流行;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和插入现象;N基因序列存在氨基酸替代现象。21株IBV中12株在S1基因HVRⅠ和N基因遗传进化树中均归属相同群,其余毒株却归属不同的群。2005年分离的GX-NN5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S1和N基因的变异不完全平行,有些毒株间的S1和N基因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高变区Ⅰ N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Ⅰ型副粘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韦平 韦天超 +6 位作者 杨宗维 李莉萍 王林果 韦正吉 韦信贤 李康然 刘禄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2,共8页
用测定新城疫病毒(NDV)毒力的经典方法,即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对源于鸡、鸽、鹅、珍珠鸡、孔雀、鹌鹑和画眉鸟等7种禽(鸟)源的共14个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 1)广西分离株,分别测定了毒力。同时对分离株F基因... 用测定新城疫病毒(NDV)毒力的经典方法,即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对源于鸡、鸽、鹅、珍珠鸡、孔雀、鹌鹑和画眉鸟等7种禽(鸟)源的共14个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 1)广西分离株,分别测定了毒力。同时对分离株F基因的N 端前段和HN基因的C 末端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绘制系谱树。结果发现,分离株的MDT在36h~75h之间,除1株鸽源毒株gxp22的ICPI值为0外,其余分离株在1 09~1 95之间;除孔雀源的分离株gxpc52在F基因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 R Q R R F117之外,其它13株均为112R R Q K R F117,都符合强毒株的特征。所有分离株与国内参考强毒株F48E8和国外参考强毒株HER/33在HN基因C 末端终止密码子的位置相同,也符合强毒株的特征。根据F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谱树发现,近几年来在广西流行的APMV 1毒株的基因型为Ⅶd亚型;根据HN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谱树表明,广西各种禽源AP MV 1分离株可分为2个群。研究的结果表明,根据F基因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和HN蛋白翻译的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判定APMV 1毒力的结果,都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情况相符。因此,根据F基因和HN基因序列和结构的特征,均可以判定APMV 1临床分离株的体内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毒力测定 F基因 HN基因 系谱树 新城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磨美兰 韦正吉 +5 位作者 韦平 韦宁耀 张庆兰 盛宇明 蒙振邦 韦天超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共5页
对7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7个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 对7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7个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个广西分离毒株可形成2个分支,第1分支与疫苗株H 120、H 52、M a5和参考株M 41、B eaudette的亲缘关系较近,第2分支则与疫苗株H 120、H 52、M a5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与欧洲分离株4/91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提示广西的流行毒株变异较大,实际免疫中要根据流行毒株的特性来生产和选择合适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广西分离株 基因高变区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其S1基因高变区Ⅰ的遗传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磨美兰 韦正吉 +5 位作者 韦平 仇兴华 陈秋英 张胜斌 黄百花 韦天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变异性分析 S1基因 高变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遗传 分离 国际兽疫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免疫失败的IBV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5 位作者 陈秋英 王秀英 范文胜 韦正吉 韦平 韦天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本研究应用鸡胚尿囊腔接种的方法,从广西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失败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命名GX-YL5),通过间接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气管环交叉中和试验对该毒株进行鉴定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利用RT-... 本研究应用鸡胚尿囊腔接种的方法,从广西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失败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命名GX-YL5),通过间接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气管环交叉中和试验对该毒株进行鉴定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克隆该病毒的S1基因和N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该病毒株有间接血凝性;致病性较强;血清型不同于常用疫苗株H120、Ma5、4/91。同源性分析表明,S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63.5%~81.2%和50.7%~78.8%;N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5.7%~87.2%和89.5%~91.7%;S1基因和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与其它参考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S1基因和N基因分型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了广西分离株GX-YL5可能是一个新的变异株,这可能是目前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研制适合本地使用的IBV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病毒(IBV) 生物学特性 结构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磨美兰 韦平 +2 位作者 韦正吉 韦天超 李康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88-92,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养禽业,其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复杂,不同血清型/基因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效果差。IBV毒株的分型对于实施有效的疫病控制、病原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病毒的演化意义重大。文章就IBV分型的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养禽业,其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复杂,不同血清型/基因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效果差。IBV毒株的分型对于实施有效的疫病控制、病原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病毒的演化意义重大。文章就IBV分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柳州市秋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价与分析
19
作者 韦正吉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
为评估2010年我市秋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效果,掌握我市动物疫情动态,提高我市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能力;为更好地推进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进行了本次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国家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 为评估2010年我市秋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效果,掌握我市动物疫情动态,提高我市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能力;为更好地推进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进行了本次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国家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免疫效果 禽流感 秋季 柳州市 动物疫病预防 评价 重大动物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贤坤 黄小武 +5 位作者 蓝纪 黄胜斌 熊毅 刘棋 韦正吉 黄益泓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研究中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对广西南宁、柳州共计2 818头黑白花奶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采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方法对PPD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疑的牛以及部分阴性牛进行复检。将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与TST检测结果相比,其敏感性... 本研究中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对广西南宁、柳州共计2 818头黑白花奶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采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方法对PPD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疑的牛以及部分阴性牛进行复检。将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与TST检测结果相比,其敏感性为53.33%,特异性为70.49%,符合率为67.11%。本研究证实单独使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在牛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存在非特异性强等缺点,易造成假阳性牛的误杀;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对TST试验阳性和可疑牛进行复检可以提高特异性,该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皮内变态反应 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