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充填方解石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对成岩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韦东晓 沈安江 +2 位作者 王莹 乔占峰 朱永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对碳酸盐矿物和结构组分进行阴极发光分析可以直观、快捷地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和成因。基于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特征分析,结合Mn2+和Fe2+含量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深入研究其对成岩环境的指示作用。... 对碳酸盐矿物和结构组分进行阴极发光分析可以直观、快捷地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和成因。基于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特征分析,结合Mn2+和Fe2+含量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深入研究其对成岩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Mn2+和Fe2+含量及发光特征可大致反映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明亮发光(Mn2+含量高)表明成岩环境为还原条件,也可能是与不发光胶结作用相关的氧化水停滞有关;昏暗—不发光表明成岩环境为氧化条件,是Mn2+趋向于被氧化为高价态而不易置换Ca2+进入晶格所致;不同产状的缝洞充填方解石发光性、Mn2+和Fe2+含量及两者比值各异,指示不同的成岩环境及充填期次,反映研究区缝洞形成及充填的复杂性和多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缝洞充填方解石 成岩环境 奥陶系 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韦东晓 田景春 倪新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型透镜状浊积岩4种类型,并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储集砂体位于近岸浊积扇的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叠置扇叶和远岸浊积扇的中扇水道以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中,而透镜状浊积砂体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浊积扇 远岸浊积扇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岩 透镜状浊积砂体 鲍玛序列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西马五段中组合为例 被引量:83
3
作者 贺训云 寿建峰 +5 位作者 沈安江 吴兴宁 王永生 胡圆圆 朱吟 韦东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较高Mn和低Sr、Na含量特征,部分白云岩Fe、Mn含量相对较低,Na含量相对较高;稀土元素含量总体很低,且具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δ13C值与同期海水值一致,多数白云岩δ18O值较同期海水值偏负;少数87Sr/86Sr值与同期海水值接近,多数显著偏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上述特征,认为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很可能主要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同时在后期广泛叠加了埋藏白云石化作用。靖西东部地区为有利储集层发育区且可向东大范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马家沟组中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锶同位素 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被引量:67
4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田景春 韦东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8-465,共8页
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受古断裂的控制,宽广的台地被切割成台隆与台盆的沉积格局。受开江-梁平台盆的控制,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在其两侧发育了较为对称的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受古断裂的控制,宽广的台地被切割成台隆与台盆的沉积格局。受开江-梁平台盆的控制,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在其两侧发育了较为对称的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但陆棚相不甚发育,可能是台盆深度小、宽度窄、相变快引起的。由于期间经历了一次二级海平面的升降过程,使得长兴组广泛发育海侵生物礁,而飞仙关组发育海退型鲕粒滩,形成两类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生物礁、鲕滩沉积相带在纵横向上不断迁移、抬升,主要发育于台盆的两侧,呈不连续环带状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局 区域成藏 台盆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地球化学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5
作者 田景春 陈高武 +3 位作者 张翔 聂永生 赵强 韦东晓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于层序地层学研究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层序的识别,而层序的识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序界面的识别,二是层序内体系域构成的识别。层序界面和层序内体系域的识别除宏观的沉积记录分析方法外,还可通过微观的沉积地球... 对于层序地层学研究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层序的识别,而层序的识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序界面的识别,二是层序内体系域构成的识别。层序界面和层序内体系域的识别除宏观的沉积记录分析方法外,还可通过微观的沉积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来识别。研究表明,在层序界面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在层序界面上的Fe元素以高价Fe的氧化物形式出现;Al含量高,主要为Al的氧化物;K的含量大于Na元素的含量;Th/U比值很大。体系域与REE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含量密切相关,LST(或SMST)期REE含量最低,TST期REE含量逐渐增高至最大,海泛期达到最高,HST期又逐渐下降。LST期,微量元素含量最低,TST期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增高直至最高,HST期微量元素含量又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球化学 层序地层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山西组一段海相、过渡相沉积标志研究及环境演化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家铎 田景春 +4 位作者 张翔 张哨楠 聂永生 赵强 韦东晓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2,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在上石炭统太原组到下二叠统山西组沉积过程中经历了潮坪、泻湖—海陆过渡三角洲演化过程。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山西组一段沉积环境前人研究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属于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有的认为是海陆过渡...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在上石炭统太原组到下二叠统山西组沉积过程中经历了潮坪、泻湖—海陆过渡三角洲演化过程。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山西组一段沉积环境前人研究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属于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有的认为是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还有的认为是湖泊三角洲,但受到间歇性海侵影响。在前人大量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岩石学特征的分析,在山西组一段发现了代表海相或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的典型特征,分别为①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高的石英砂岩、②泥晶菱铁矿岩、③海百合、有孔虫骨屑泥岩、④铝土矿质泥岩和⑤粉晶白云岩。上述海相环境标志的存在,充分说明塔巴庙地区山西组一段沉积期为海相或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山西组一段沉积环境的时空演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巴庙地区 山西组一段 沉积环境标志 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景春 彭军 +4 位作者 陈高武 张翔 聂永生 赵强 韦东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研究了东河塘组层序划分和特征,共划分4个(SQ1、SQ2、SQ3、SQ4)3级层序,论述了不同层序在不同地区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特征;研究了层序对比,得出各层序在不同地层分...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研究了东河塘组层序划分和特征,共划分4个(SQ1、SQ2、SQ3、SQ4)3级层序,论述了不同层序在不同地区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特征;研究了层序对比,得出各层序在不同地层分区发育程度不同。为了能更好地揭示东河塘组层序的发育、展布规律,分别建立了东西和南北向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塘组 层序划分 层序对比 层序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海相下组合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洪德 倪新锋 +1 位作者 田景春 韦东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7,共8页
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及盖层主要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高品质的区域性储层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低水位期相一致。华南下组合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纵向上总体存在3套生储盖组合,并将其划分为界面型... 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及盖层主要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高品质的区域性储层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低水位期相一致。华南下组合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纵向上总体存在3套生储盖组合,并将其划分为界面型、低位型、海侵型、高位型和综合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地质特征存在差异。提出礁滩相灰岩-白云化或白云岩-古岩溶为最有利储层,古隆起-后期构造圈闭为最有利部位,川东南-黔北地区为最有希望尽快取得突破的新区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生储盖组合 下组合 体系域 油气勘探 华南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30
9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韦东晓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3-80,共8页
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录井剖面、测井曲线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识别出5种不同成因类型层序界面的基础上,将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为区域上分布稳定的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LSC3、LSC4)。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层... 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录井剖面、测井曲线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识别出5种不同成因类型层序界面的基础上,将上三叠统延长组划分为区域上分布稳定的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LSC3、LSC4)。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指出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最为密切,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主要出现在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以及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基准面升降转换位置发育的湖相泥、页岩为良好的烃源岩及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三叠系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生储盖组合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赵俊兴 韦东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0,63,共5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种基本...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重点讨论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指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变化明显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在低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浊积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储层物性最好,而在高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砂体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扇 短期基准面旋回 充填样式 储层 非均质性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田景春 张翔 +6 位作者 聂永生 夏青松 赵强 韦东晓 李强 李国忠 吴琦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1-326,276,共6页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关键是层序划分和对比。而层序划分、对比的关键是层序识别。层序的识别包括层序界面(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和构成层序的体系域识别。这里,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的测...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关键是层序划分和对比。而层序划分、对比的关键是层序识别。层序的识别包括层序界面(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和构成层序的体系域识别。这里,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即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和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其中,层序底界面在测井上表现为突变的钟型、箱型或侧积式曲线的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剥蚀、顶超、上超、下超;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海底扇以漏斗形中、高幅的前积式,或钟型中、低幅的后积式模式为特征,陆坡扇成钟型、正向齿形,自下而上幅度由中高幅→低幅,即具后积式测井模式,低水位楔的测井曲线表现为旋回性进积模式特征,其特征表现为锯齿状箱型。海侵体系域的测井曲线呈现向上变细、变深序列,并表现为钟型、正向齿形或齿化状,幅度由高幅变化为低幅,包络线具后积式特征。高水位体系域相应的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形或桶形,不同体系域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体系域 测井响应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层序界面的物质表现及成因类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3 位作者 赵俊兴 田景春 王峰 韦东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56-262,共7页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性剖面和地球物理资料等,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可识别出的层序界面有古暴露剥蚀面、不整合界面、河流回春作用面、冲刷侵蚀面、岩性与岩相转换面、上超面、最大湖泛面。在详细讨论各类型界面特征的基础上,将成因划...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性剖面和地球物理资料等,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可识别出的层序界面有古暴露剥蚀面、不整合界面、河流回春作用面、冲刷侵蚀面、岩性与岩相转换面、上超面、最大湖泛面。在详细讨论各类型界面特征的基础上,将成因划分为:构造运动造山侵蚀不整合界面、升隆侵蚀不整合界面、暴露不整合界面、冲刷侵蚀不整合界面、最大湖泛沉积界面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层序界面 表现形式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以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韦东晓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45-1054,共10页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在近期获得重大突破,普光气田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模式及储层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川东北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开江—梁平台盆(inter-platform basin)的控制,普光地...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在近期获得重大突破,普光气田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模式及储层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川东北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开江—梁平台盆(inter-platform basin)的控制,普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在台盆东侧发育了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台地蒸发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和台盆沉积相,但陆棚相不甚发育。古地理的分异主要围绕开江—梁平台盆的发育、发展及填平补齐的过程而演化。储层沉积微相及微观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礁滩相为该区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海绵障积白云岩、海绵骨架礁灰岩、鲕粒白云岩及残余鲕粒白云岩等为最主要的储集岩类型。优质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展布,后期的白云石化、溶蚀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礁滩 储层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台盆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岩相古地理编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3 位作者 刘家铎 聂永生 赵强 韦东晓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99,共4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为基础,对塔巴庙地区山西组单井剖面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对比,同时建立该区等时地层格架,选择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作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山西组各中...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为基础,对塔巴庙地区山西组单井剖面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对比,同时建立该区等时地层格架,选择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作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山西组各中周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就其平面展布特点进行了描述。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对油气勘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高分辨率层序 岩相古地理图 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礁灰岩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立银 张建勇 +3 位作者 胡安平 王小芳 韦东晓 王永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共5页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台地边缘的长兴组礁灰岩,沉积时具有很高的原生孔隙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现今多数礁灰岩致密无孔。研究表明礁灰岩缺乏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早期白云石化流体供应不足有关,而并非如前人推测的是由于早期海水胶结作用将孔隙完全充填堵塞造成白云石化流体无法进入所致。早期海水胶结作用结束后,长兴组礁灰岩中仍存在大量孔隙及流体活动空间,但由于礁灰岩(礁核相)位于台地边缘靠近海槽的高能区,受早期沉积环境的控制,成岩流体为活跃循环的正常海水,不具备发生白云石化作用所需的轻度咸化海水渗透回流的条件。埋藏成岩环境下块状亮晶方解石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礁灰岩中孔隙完全丧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长兴组 碳酸盐岩储层 礁灰岩 白云石化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的化学成分预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彭莹 韦东晓 +2 位作者 杨省 赵星 孙杨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11期25-26,共2页
目的:初步比较两种不同寄主(白蜡树和柚子树)来源的桑寄生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方法:通过试管反应法和滤纸反应法,分别对两种不同寄主(白蜡树和柚子树)来源的桑寄生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两者均含有糖苷类、鞣质、有机酸、黄酮... 目的:初步比较两种不同寄主(白蜡树和柚子树)来源的桑寄生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方法:通过试管反应法和滤纸反应法,分别对两种不同寄主(白蜡树和柚子树)来源的桑寄生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两者均含有糖苷类、鞣质、有机酸、黄酮及酚类成分,均不含有香豆素、生物碱、强心苷类成分。结论:不同寄主上的桑寄生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 桑寄生 化学成分 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富乐铅锌矿床碳酸盐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4
17
作者 梁峰 毕献武 +3 位作者 冯彩霞 唐永永 韦东晓 戴智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18-3430,共13页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东南部,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及分散元素成矿带。该矿床的形成分为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应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研究表明...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东南部,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及分散元素成矿带。该矿床的形成分为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应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研究表明,白云石和方解石具有不显著的Eu异常向正Eu异常和强负Ce异常向弱负Ce异常演化的趋势,表明硫化物和白云石的沉淀是由于流体氧逸度和温度降低,成矿时流体环境从碱性变为中性再到弱酸性导致的。从成矿早期到成矿晚期,Fe和Mn呈下降趋势,碱性环境下Fe和Mn进入到碳酸盐矿物中,而在酸性环境下Fe和Mn会被释放到流体中,说明由于交代作用的由强变弱,其成矿环境是从碱性为主向以酸性为主演变的;从早到晚Sr呈上升趋势,可能表示热液-围岩不断的反应使得围岩中的Sr不断的被释放到流体中。Fe-Sr图解和Mn-Sr图解表明,成矿过程存在两种流体的混合。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富乐铅锌矿床可能是由氧化、酸性的富含金属的流体与还原、碱性的亏损金属的流体混合导致矿质沉淀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LA—ICPMS微量元素 热液白云石 方解石 富乐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盆地叠加、改造类型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8
18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韦东晓 刘文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7,共10页
盆地的叠加、改造作用建设性或破坏性地影响了中上扬子叠合盆地不同构造阶段油气资源的形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从盆地演化及生储盖组合的角度将盆地叠合关系分为覆盖型(连续覆盖型、间断覆盖型)以及非覆盖型(下组合保持型、上组合保持型... 盆地的叠加、改造作用建设性或破坏性地影响了中上扬子叠合盆地不同构造阶段油气资源的形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从盆地演化及生储盖组合的角度将盆地叠合关系分为覆盖型(连续覆盖型、间断覆盖型)以及非覆盖型(下组合保持型、上组合保持型)。不同的覆盖关系对烃类的生成、演化、运移、保存或破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盆地演化过程中多旋回构造运动所产生的隆起、坳陷、冲断、褶皱、块断、隆升以及热动力作用等多种方式导致的改造,均对古生代海相盆地油气成藏产生程度不同、利弊不一的影响。最后指出不同覆盖类型的盆地中,以连续覆盖型盆地的前景最为优越;具有间断覆盖特点的江汉南部的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地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下组合保持型地区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上组合保持型覆盖地区,其油气前景很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对于那些由于大型推覆构造所形成的特殊覆盖关系中,下盘海相地层中的油气成藏和勘探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叠加类型 改造作用 成藏效应 油气勘探 中上扬子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丽群 韦东晓 李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CRF合并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CVVH进行血液净化,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CRF合并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CVVH进行血液净化,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精神智力状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指标;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BUN、Scr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5.56%(7/45),低于对照组的37.78%(17/45),观察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24.44%(11/45),低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CVVH治疗方案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慢性肾衰竭 脑出血 神经功能 间歇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
20
作者 詹志山 韦东晓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对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人力,生产效率低下。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促使农业...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对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人力,生产效率低下。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促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还在环保事业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概念、价值及其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