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靳志高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 ,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民主...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 ,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民主政治 ,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 ,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 ,开展公民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法治 市民社会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要求 被引量:13
2
作者 靳志高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0,共3页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是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把握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及各个方面,...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是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把握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及各个方面,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深刻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靳志高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 ,有的干部群众包括理论工作者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 ,甚至分歧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牵涉到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 ,认为“人”是自然性和... 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 ,有的干部群众包括理论工作者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 ,甚至分歧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牵涉到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丰富的内涵 ,认为“人”是自然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是“政治人”、“经济人”和“文化人”的统一体 ,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并且贯穿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个体 社会 “政治人” “经济人” “文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危机与公民认同教育 被引量:4
4
作者 靳志高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1,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问题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化建设就无法继续顺利进行,甚至对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实施公民认同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公民认同教育包括对公民... 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问题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化建设就无法继续顺利进行,甚至对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实施公民认同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公民认同教育包括对公民进行关于民族、国家、社会、自我和文化的认同等方面内容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全球化 公民教育 公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靳志高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开展公民教育,发展公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法治 市民社会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创新
6
作者 靳志高 陈睿 《凉山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积极的推进企业创新的对策.只要加快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各方面的配套政策,促使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作,就一定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企业创新 企业经济 创新机制 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明伟 靳志高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16,共2页
科学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就必须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其他内容,把以人为本放到“三点一原则”的视域中去思考。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群众利益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 人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