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盐对炎症性肠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佳 赵泽满 +3 位作者 刘雅涵 CA Cristopher 矫政洧 靳小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究丁酸盐(BT)在炎症性肠病(IBD)细胞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进行培育,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炎症组及0.25 mmol/L BT+LPS组、0.5mmol/L BT+LPS组、1 mmol/L BT+LPS组... 目的:探究丁酸盐(BT)在炎症性肠病(IBD)细胞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进行培育,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炎症组及0.25 mmol/L BT+LPS组、0.5mmol/L BT+LPS组、1 mmol/L BT+LPS组。其中对照组正常培育,不需额外添加任何试剂,炎症组加入浓度为100 g/mL的LPS刺激FHC细胞24 h;BT+LPS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0.25、0.5、1 mmol/L)的BT干预FHC细胞24 h,再加入浓度为100 g/mL的LPS刺激24 h。使用不同浓度(0、0.5、1、2、5 mmol/L)的BT作用于FHC细胞24 h和48 h后,通过细胞活力检测确定BT的浓度范围;然后分别使用0.25、0.5及1 mmol/L的BT溶液干预FHC细胞24 h后,加入100 g/mL的LPS作用24 h,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炎症组、0.25 mmol/L BT+LPS组、0.5 mmol/L BT+LPS组和1 mmol/L BT+LPS组中COX-2、白细胞介素(IL)-6 mRNA以及蛋白的水平,明确BT对FHC细胞的保护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最后电镜观察对照组、炎症组及1 mmol/L BT+LPS组中细胞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BT的浓度在1 mmol/L以下时FHC细胞活力在90%以上,并且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中COX-2 mRNA、IL-6 mRNA升高(均P<0.001);与炎症组相比,1 mmol/L BT+LPS组COX-2 mRNA和IL-6 mRNA降低(t=3.384、4.722,均P<0.05);0.5 mmol/L BT+LPS组COX-2 mRNA和IL-6 mRNA水平降低(t=2.817、3.753,均P<0.05);0.25 mmol/L BT+LPS组COX-2 mRNA和IL-6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0.5 mmol/L BT+LPS组比较,1 mmol/L BT+LPS组COX-2 mRNA和IL-6 mRNA(t=4.561、5.196,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COX-2和IL-6表达水平升高(均P<0.001);与炎症组相比,1 mmol/L BT+LPS组COX-2和IL-6水平降低(t=4.547、3.452,均P<0.001);0.5 mmol/L BT+LPS组COX-2和L-6水平降低(t=2.927、3.265,均P<0.05);0.25 mmol/L BT+LPS组COX-2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0.5 mmol/L BT+LPS组比较,1 mmol/L BT+LPS组IL-6和COX-2水平(t=4.674、3.217,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镜下对照组FHC细胞展现出正常且完整的微观结构,实验组FHC细胞微绒毛变稀疏,紧密连接结构被破坏,1 mmol/L BT+LPS组FHC细胞微绒毛呈现部分脱落,紧密连接结构破坏减轻。结论:BT浓度在1 mmol/L以下时,对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盐 炎症性肠病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SLC5A8基因对黑色素瘤的影响
2
作者 董玥湘 刘岩 +3 位作者 靳小石 刘雅涵 谢天皓 矫政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SLC5A8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SLC5A8基因敲除模型,将C57小鼠分为两组各4只,分别为敲除SLC5A8基因负瘤鼠实验组(KO组)和普通负瘤鼠对照组(WT组)。对比两组的肿瘤时间-生长曲...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SLC5A8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SLC5A8基因敲除模型,将C57小鼠分为两组各4只,分别为敲除SLC5A8基因负瘤鼠实验组(KO组)和普通负瘤鼠对照组(WT组)。对比两组的肿瘤时间-生长曲线、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与WT组相比,KO组黑色素瘤生长速度更快,肿瘤体积显著增大(t=7.845,P<0.01)。KO组肿瘤重量较WT组显著增加(t=3.804,P<0.01)。KO组小鼠肿瘤细胞表现出更深层次的异型性,细胞密度不均,结构复杂、形态多样,且存在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敲除SLC5A8基因影响了C57负瘤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发展,SLC5A8基因是黑色素瘤进展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SLC5A8基因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任项项 张萌 +4 位作者 谢天皓 刘立涛 哈思宁 张景 靳小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3例行TAPP(TAPP组),嵌顿内容物为肠管20例、大...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3例行TAPP(TAPP组),嵌顿内容物为肠管20例、大网膜22例、混合1例,斜疝38例,直疝2例,股疝3例;22例行开放Lichtenstein手术(开放组),嵌顿内容物为肠管7例、大网膜15例,斜疝18例,股疝4例。TAPP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117.63±11.32)min vs.(75.63±8.36)min]、住院时间[(5.03±0.41)d vs.(5.79±0.97)d]、术中出血量[(12.69±1.90)mL vs.(14.65±1.43)mL]、肛门排气时间[(14.21±2.12)h vs.(13.43±2.26)h]、住院费用[13454.2(11352.30,15145.00)元vs.10720.7(8975.00,12311.00)元]、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第1天(3.39±1.43)vs.(4.43±1.49),术后第2天(1.93±1.42)vs.(2.15±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ichtenstein术式相比,TAPP治疗急诊嵌顿疝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嵌顿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支气管源性囊肿发病规律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靳小石 李广波 程树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7-618,621,共3页
目的总结1994年~2007年本国中枢神经系统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病特点及其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1994年~2007年国内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病例报告,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总结1994年~2007年本国中枢神经系统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病特点及其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1994年~2007年国内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病例报告,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2007年共有16例病例报告,其性别分布为男性10例,女性6例。额叶发病3例,颈胸段椎管发病10例,主要位于C2~C3、T6~T12。结论男性多见,发病性别比例男∶女为5∶3;平均发病年龄按照胸椎段、颈椎段、腰椎段、骶椎段、脑组织的次序逐渐升高;颈胸椎段发病率最高,主要位于C2~C3、T6~T12,在脑组织中,额叶为高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靳小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04-405,408,共3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34例及良性病患者31例,于术前采血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大肠癌患者组内按照Dukes分期标准分为4组,并对组间D...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34例及良性病患者31例,于术前采血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大肠癌患者组内按照Dukes分期标准分为4组,并对组间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样,两组之间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亦有显著差别,大肠癌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肠癌患者的各亚组中,Dukes D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D二聚体对大肠癌的分期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镇痛在普通胸外科ICU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靳小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对普通胸外科ICU术后镇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通过对各临床指标的监测与比较,认识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同时对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在普通胸外科拟行剖胸探查手术的患者中,选择45例并随机均分为3组,即两个试验组(术后分别予... 目的:对普通胸外科ICU术后镇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通过对各临床指标的监测与比较,认识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同时对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在普通胸外科拟行剖胸探查手术的患者中,选择45例并随机均分为3组,即两个试验组(术后分别予以吗啡静脉及硬膜外途径镇痛)和一个对照组(术后予以吗啡肌注镇痛)。对各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循环功能、血气分析值等分别予以监测和记录,同时还对3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循环功能、血气分析值、均优于对照组,同时,两试验组本身无显著差异。并发症的统计显示吗啡肌注镇痛组有较多的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在ICU滞留时间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异。结论:该项研究表明硬膜外和静脉途径输注吗啡均能有效的缓解普通胸外科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从而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胸外科 术后镇痛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干预小肠移植物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7
作者 靳小石 矫政洧 +3 位作者 张爱民 程树杰 刘彤 王鹏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3期9960-9964,共5页
背景: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其长远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观察环孢素对于小肠移植物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F344(RT11vr)大鼠和Lewis(RT11)大鼠作为小肠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大鼠小... 背景: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其长远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观察环孢素对于小肠移植物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F344(RT11vr)大鼠和Lewis(RT11)大鼠作为小肠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分别在建模后7,28,60d进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移植物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因子mRNA转录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与结论:在建模后7-28d应用环孢素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转录水平呈现明显减低趋势;在28-60d,停用环孢素后该因子表达则明显升高。说明环孢素对于异系小肠移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肠移植 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在小肠移植物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靳小石 矫政洧 +3 位作者 张爱民 程树杰 刘彤 王鹏志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小肠移植物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同系和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以同系移植组作为对照组,异系移植组作为实验组。分别在术后7 d、28 d、90 d进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Re...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小肠移植物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同系和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以同系移植组作为对照组,异系移植组作为实验组。分别在术后7 d、28 d、90 d进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移植物内PDGF mRNA转录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DGF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检测显示,所有移植物中PDGF mRNA转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终点即POD90所采集的标本中以实验组的mRNA转录水平最高。免疫组化可见,PDGF在间质及小肠腺体内高表达。结论 PDGF因子在终末期小肠移植物中高表达,说明PDGF因子对于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有重要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小肠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TGF-β1转录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靳小石 马巍 +2 位作者 程树杰 刘彤 王鹏志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TGF-β1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小肠移植模型,应用环孢素1个月后,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组,在予以雷公藤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黄芪、丹参、黄芪-丹参,同时设立同系对照组及异系对照... 目的观察中药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TGF-β1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小肠移植模型,应用环孢素1个月后,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组,在予以雷公藤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黄芪、丹参、黄芪-丹参,同时设立同系对照组及异系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d、14d、28d、60d、90d行移植物活检。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转录水平。结果TGFβ1 mRNA转录水平在第60d和第90d组间有显著差异,第60d异系对照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各组,第90d的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丹参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黄芪组和同系对照组。结论在第60d和第90d,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丹参组的TGFβ1因子的转录处于较高水平。雷公藤-黄芪配伍与其它配伍组相比可更为有效地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能更有效的抑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肠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中药 预防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金立 闫红丽 +1 位作者 靳小石 张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对照组静脉注射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组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观察两组术后1、6、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于麻醉前5min(T0)、术后1h(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取静脉血6mL,测定不同时点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的血浆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静态和动态不同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1、T2、T3、T4不同时间点Cor、IL-6血浆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部手术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镇痛与应激反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锡民 靳小石 +1 位作者 矫政洧 程树杰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近年来,术后应激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应激反应即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手术创伤即构成引发应激反应的应激源。
关键词 术后应激反应 术后镇痛 外环境因素 全身反应 非特异性 手术创伤 应激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异位阑尾的罕见类型——错位阑尾(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广波 靳小石 +5 位作者 矫政洧 王海军 贾雄杰 李靖华 刘渤 程树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201-2202,共2页
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典型者多可在术前明确诊断。但由于阑尾在少见情况下可出现解剖位置的变异,可导致术前诊断不明或同其他疾病相混淆。
关键词 异位阑尾 错位阑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镇痛与应激反应
13
作者 靳小石 张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S1期87-89,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减轻“二次打击”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倩 田伟军 +3 位作者 刘运德 李昕 高硕 靳小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81-483,486,F0003,共5页
目的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导致的"二次打击"时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血清学检测筛选评价肝功能的敏感指标。方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内毒素腹腔注射的"二次打击"及肠内、肠外营养模型。根据营养方式分为3个大组,... 目的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导致的"二次打击"时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血清学检测筛选评价肝功能的敏感指标。方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内毒素腹腔注射的"二次打击"及肠内、肠外营养模型。根据营养方式分为3个大组,分别为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混合营养组(EPN组)。每组均从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液,连续给液5d,分别在营养支持后第1、3、5天采血测定血清学指标,在第5天获取肝脏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4表达。结果术后第5天与第1天比较,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三组均逐日升高(P<0.01),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在EN、EPN组升高(P<0.01~0.05),腺苷酸脱氨酶(ADA)显著降低(P<0.0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在PN组升高(P<0.01~0.05);EN、EPN组与PN组比较在术后第5天:RBP升高,ALT、AST、ADA、γ-GT、ALP降低(P<0.01~0.05)。PN组较EN、EPN组TLR4表达增强。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减轻了"二次打击"给肝脏带来的损伤,肝功能得以恢复;RBP和ADA分别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TLR4有助于判断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的早期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肝疾病 创伤和损伤 肝功能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腹症10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大辉 靳小石 田占发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3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将收治的102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老年患者手术治疗78例,保守治疗24例,死亡7例。结论老年急腹症患者多伴有内科疾病,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风险性极高。
关键词 老年 急腹症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术后镇痛对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锡民 靳小石 +1 位作者 矫政洧 程树杰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09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于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4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即实验组:静脉镇痛组(VA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对照组:肌注镇痛组(MA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2 h、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和呼吸功...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于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4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即实验组:静脉镇痛组(VA组)、硬膜外镇痛组(EA组),对照组:肌注镇痛组(MA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2 h、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和呼吸功能的检测和记录,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和静脉途径镇痛均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呼吸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5A8基因敲除后皮下种植结肠癌细胞株的负瘤模型小鼠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雅涵 吴育朔 +2 位作者 赵泽满 蔡思源 靳小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SLC5A8基因敲除后皮下种植结肠癌细胞株MC-38的负瘤模型小鼠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变化,为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LC5A8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记为实验组。将普通C57BL/6... 目的观察SLC5A8基因敲除后皮下种植结肠癌细胞株MC-38的负瘤模型小鼠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变化,为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LC5A8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记为实验组。将普通C57BL/6小鼠记为对照组。将两组小鼠皮下种植结肠癌细胞株MC-38细胞悬液制备MC-38负瘤模型,制备成功后完整剥离肿瘤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算各组小鼠结肠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结果实验组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占比分别为27.730%±2.861%、50.923%±4.823%、10.205%±1.234%,对照组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占比分别为40.790%±9.940%、58.355%±3.292%、22.950%±1.948%,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普通C57BL/6小鼠相比,SLC5A8基因敲除后皮下种植MC-38细胞的负瘤模型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占比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微环境 SLC5A8基因 基因敲除技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负瘤小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左辉 郑文奎 +1 位作者 靳小石 赵树恩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2期3030-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实验3d组(T3组)和实验6d组(T6组)。T3组和T6组硬膜外腔注射20μl自体髓核混悬液和2%利多卡因30μl,C... 目的观察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实验3d组(T3组)和实验6d组(T6组)。T3组和T6组硬膜外腔注射20μl自体髓核混悬液和2%利多卡因30μl,C组硬膜外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μl和等量2%利多卡因。T3组观察3d,T6组和C组分别观察6d后剖胸取心室血2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CGRP的水平。结果T3组和T6组血清ET、CGRP水平高于C组(P<0.05或<0.01)。结论ET、CGRP在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左辉 李永乐 +1 位作者 郑文奎 靳小石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腹腔注射对椎间盘突出症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椎间盘突出症组(B组)和椎间盘突出症+丹参酮ⅡA组(A组)。A、B两组均硬膜外植入尾椎髓核,C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腹腔注射对椎间盘突出症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椎间盘突出症组(B组)和椎间盘突出症+丹参酮ⅡA组(A组)。A、B两组均硬膜外植入尾椎髓核,C组实施假手术。术后第8天开始注药治疗,A组每日腹腔注入丹参酮ⅡA磷酸钠注射液25mg/kg,B组每日注入生理盐水2mL/kg,C组不做处理。在手术前及注药后5、10、15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双后肢足底对VonFrey触针诱发的回缩阈值。连续用药15d后,第16天取L5L6段脊髓背角,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脊髓背角细胞肽类神经递质CGRP表达的影响。结果 A、B组在术后第5~15天内对机械刺激均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用药15d后,A、B组与C组相比,脊髓背角CGRP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A组脊髓背角CGRP阳性表达与B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可降低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背角CGR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椎间盘移位 脊髓背角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影响
20
作者 张金立 闫红丽 靳小石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4年第2期30-32,59,共4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ASA I-II级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开始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注射...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ASA I-II级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开始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及VAS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术后补救镇痛药物数量减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部手术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