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聚二甲基硅氧烷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青勇权 郑燕升 +2 位作者 何易 胡传波 莫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111,126,共5页
通过硬脂酸对ZnO粒子的改性,使其表面引入了疏水性的甲基,将改性后的ZnO粒子与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氧烷经过混合陈化固化过程后,在钢片上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ZnO超疏水涂层。采用接触角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征涂层表面的形貌... 通过硬脂酸对ZnO粒子的改性,使其表面引入了疏水性的甲基,将改性后的ZnO粒子与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氧烷经过混合陈化固化过程后,在钢片上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ZnO超疏水涂层。采用接触角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征涂层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粒子在聚合物上构造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表面,涂层表面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61°,滚动角5°。该方法简单有效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表面改性 纳米粗糙结构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聚四氟乙烯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燕升 何易 +2 位作者 青勇权 卓志昊 莫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62-1566,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超疏水涂层。用硅烷偶联剂-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溶胶粒子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溶胶与聚四氟乙烯乳液杂化后在玻璃上涂膜形成超疏水涂层。用红外光谱、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综合热分析对涂层进行...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超疏水涂层。用硅烷偶联剂-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溶胶粒子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溶胶与聚四氟乙烯乳液杂化后在玻璃上涂膜形成超疏水涂层。用红外光谱、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综合热分析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能提高涂层的疏水性效果,涂层表面具有纳米/微米的粗糙结构,平均静态疏水角达到156°,滚动角6°。聚四氟乙烯低的表面能和涂层特殊的表面结构是形成超疏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聚四氟乙烯 纳米/微米结构表面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2 位作者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0,共5页
在纳米Al_2O_3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 在纳米Al_2O_3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覆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涂层的碳钢片,浸泡于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来评价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的碳钢片抗腐蚀能力强于含聚苯胺的碳钢片,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而裸钢片腐蚀电位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氧化铝复合物 开路电位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复合防腐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燕升 胡传波 +2 位作者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主要针对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它对金属的四种防腐机理:屏蔽作用、钝化作用、阳极保护作用和电场作用。同时,综述了目前普遍使用的聚苯胺防腐涂层制备方法,对制备聚苯胺/无机粒子复合防腐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聚... 主要针对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它对金属的四种防腐机理:屏蔽作用、钝化作用、阳极保护作用和电场作用。同时,综述了目前普遍使用的聚苯胺防腐涂层制备方法,对制备聚苯胺/无机粒子复合防腐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聚苯胺复合防腐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防腐机理 制备方法 复合 防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郑燕升 青勇权 +2 位作者 胡传波 何易 莫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180,189,共4页
近年来,由于仿生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性、防腐性、减阻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有关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简单介绍了表面润湿的基本理论,重点归纳了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相分离法、模板... 近年来,由于仿生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性、防腐性、减阻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有关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简单介绍了表面润湿的基本理论,重点归纳了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相分离法、模板法等。最后,介绍了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状况以及对疏水表面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润湿 接触角 滚动角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甲苯胺/纳米二氧化钛环氧复合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4 位作者 王发龙 莫春燕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92-597,I0002,共7页
以邻甲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0%、7.5%和14.9%的纳米TiO2,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邻甲苯胺均聚物以及聚邻甲苯胺/纳米TiO2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以邻甲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0%、7.5%和14.9%的纳米TiO2,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邻甲苯胺均聚物以及聚邻甲苯胺/纳米TiO2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该复合物、聚邻甲苯胺和聚苯胺为填充物,以3%和5%的用量添加到环氧树脂(EP)/聚酰胺固化剂体系中,在碳钢表面制备了不同环氧涂层,测试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发现上述填充物具有增强环氧涂层对腐蚀介质的阻隔的性能,其中含5%聚苯胺、5%聚邻甲苯胺、5%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7.5%)复合物和3%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14.9%)复合物的环氧涂层的力学性能较佳。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对比研究了该4种环氧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含5%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7.5%)复合物的环氧涂层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甲苯胺 纳米二氧化钛 原位聚合法 环氧涂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TiO_2复合粒子制备超疏水膜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燕升 青勇权 +2 位作者 胡传波 何易 莫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0-17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基氧硅烷和油酸修饰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制备具有类似荷叶表面形貌的超疏水涂层。结合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物理复...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基氧硅烷和油酸修饰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制备具有类似荷叶表面形貌的超疏水涂层。结合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粒子物理复合在纳米CaCO3表面,复合粒子经修饰后引入了疏水性的甲基,形成纳米复合双重粗糙结构,使所制备的涂层表现出优良的超疏水性能,其中接触角为162.1°,滚动角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粒子 纳米结构 接触角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均聚物(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4 位作者 杨世椿 王发龙 莫春燕 青勇权 莫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8-163,共6页
目的研究苯胺均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和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在3.5%(质量分数,后同)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苯胺均聚物和共聚物,用SEM,XRD,UV-vis和I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复合涂层在3.5%N... 目的研究苯胺均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和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在3.5%(质量分数,后同)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苯胺均聚物和共聚物,用SEM,XRD,UV-vis和I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复合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防腐性能。结果苯胺均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和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都能对碳钢起到不同程度的防腐蚀效果,相比之下,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结论苯胺共聚物在碳钢表面产生了一层钝化膜,使得苯胺共聚物/环氧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聚合法 苯胺均聚物 苯胺共聚物 环氧涂层 耐腐蚀性能 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改性Y_2O_3超细粉的制备及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勇 郑燕升 +2 位作者 青勇权 胡传波 莫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以硝酸钇为钇源,用共沉淀法制备Y2O3超细粉。为改善其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用油酸对其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温度、油酸用量和改性时间对粉体亲油化度的影响,采用XRD,FI-IR,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粉体表征。结... 以硝酸钇为钇源,用共沉淀法制备Y2O3超细粉。为改善其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用油酸对其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温度、油酸用量和改性时间对粉体亲油化度的影响,采用XRD,FI-IR,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粉体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粉体的晶型不变,油酸成功接枝到粉体表面;当改性剂物料比为0.15∶1,改性温度在60~70℃,改性时间为3h时,改性效果最好,亲油化度达到65.4%;与改性前相比平均粒径变小,分布更窄,粉体在有机相中更加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表面改性 油酸 亲油化度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碳化硅/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4 位作者 莫春燕 王发龙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2-1006,1012,共6页
在纳米SiC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采用SEM、XRD、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层中分别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的碳钢片... 在纳米SiC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采用SEM、XRD、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层中分别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的碳钢片浸泡于3.5%NaCl溶液中,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来评价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分的碳钢片抗腐蚀能力强于含聚苯胺的碳钢片,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而裸钢片腐蚀电位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 开路电位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燕升 何易 +2 位作者 卓志昊 青勇权 莫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20,共4页
无机纳米粒子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的大小、粒子表面修饰、粒子的晶体形态以及粒子混合方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粒子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的大小、粒子表面修饰、粒子的晶体形态以及粒子混合方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特性的影响,并对聚四氟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纳米填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高稳态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青勇权 安恺 +3 位作者 朱鹏 龙猜 商硕 刘常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超疏水表面因其具有低粘附和排斥水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冷凝传热、抗结冰、减阻、防腐蚀、油水分离及自清洁等众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超疏水表面在机械作用下容易造成超疏水性部分或全部丧失,限制其实际应用,故关于该表... 超疏水表面因其具有低粘附和排斥水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冷凝传热、抗结冰、减阻、防腐蚀、油水分离及自清洁等众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超疏水表面在机械作用下容易造成超疏水性部分或全部丧失,限制其实际应用,故关于该表面机械稳态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综述了超疏水表面在机械作用下的失稳机制和稳态性评价方式,根据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失效差异,将机械高稳态超疏水表面的实现策略归纳为三类:构筑自修复性表面,利用涂层中的自修复性分子对表面的疏水物质缺失或结构损伤进行自我补足;构筑微观复合结构表面,选择双尺度(大尺度-微米/小尺度-纳米)或全疏单级(或多级)尺度的结构抵御机械破坏;构筑多组分协同增强表面,通过化学键或范德华力作用,改善涂层的固有强度或提高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这三类策略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实现超疏水表面大规模工业应用仍是一个科学难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机械稳态性 低表面能物质 自修复 微观复合结构 协同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对Fe-6.9%Si钢的弯曲性能与软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国君 王粤竹 +1 位作者 黄艳茹 青勇权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研究稀土Ce元素对高硅钢弯曲性能与软磁性能的影响,本文在Fe-6.9%Si钢中添加微量的稀土Ce,在650℃进行温轧实验,利用DSC、TEM、XRD、磁性测量和三点弯曲测试技术研究了稀土Ce对0.3 mm厚Fe-6.9%Si钢薄板的有序结构、织构、弯曲性能与... 为研究稀土Ce元素对高硅钢弯曲性能与软磁性能的影响,本文在Fe-6.9%Si钢中添加微量的稀土Ce,在650℃进行温轧实验,利用DSC、TEM、XRD、磁性测量和三点弯曲测试技术研究了稀土Ce对0.3 mm厚Fe-6.9%Si钢薄板的有序结构、织构、弯曲性能与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的添加降低了DO3-B2相完全转变温度,Ce原子的邻近位置会产生晶格畸变区域,限制了B2有序结构中的Fe、Si原子向近邻位置空位扩散,降低了高硅钢中有序相含量。温轧板的三点弯曲断裂挠度值由9.8 mm增加至16.1 mm,提升了高硅钢的塑性变形能力。添加稀土Ce的退火板的织构取向聚集在易磁化的λ取向线上,难磁化的γ纤维织构强度减弱,磁滞损耗降低,引起磁感应强度(B8,B50)提高,铁损值(P10/50,P10/1000)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9%Si钢 稀土 有序相 织构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青勇权 郑燕升 +2 位作者 何易 胡传波 莫倩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将纳米TiO2和微米ZnO机械搅拌,制备了纳米TiO2/ZnO复合粒子。通过硬脂酸对其改性,于200°C下烘烤15min,在钢试片上得到纳米TiO2/ZnO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仪对涂层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 将纳米TiO2和微米ZnO机械搅拌,制备了纳米TiO2/ZnO复合粒子。通过硬脂酸对其改性,于200°C下烘烤15min,在钢试片上得到纳米TiO2/ZnO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仪对涂层表面的形貌和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经硬脂酸表面改性后引入了疏水性的甲基,形成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当硬脂酸含量为9%时,所得涂层表面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65.3°,滚动角4°。该涂层具有优异的耐溶解性、耐温性及自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纳米二氧化钛 氧化锌 硬脂酸 表面 改性 自清洁
原文传递
氧化锌/聚苯乙烯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青勇权 郑燕升 +4 位作者 胡传波 王勇 龚勇 何易 莫倩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3,共5页
通过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ZnO粒子进行改性,使ZnO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然后将改性ZnO粒子与低表面能的热塑性树脂聚苯乙烯杂合,于160°C下烘烤25min,在钢片上制得改性ZnO/聚苯乙烯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 通过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ZnO粒子进行改性,使ZnO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然后将改性ZnO粒子与低表面能的热塑性树脂聚苯乙烯杂合,于160°C下烘烤25min,在钢片上制得改性ZnO/聚苯乙烯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接触角分析仪对涂层表面结构和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粒子表面引入了疏水性的─CH3和─CF2─,形成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当改性ZnO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7∶3时,所得复合涂层表面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6°,滚动角8°,与钢片的附着力为2级,硬度B~H,冲击强度大于50kgcm,吸水率为7.3%,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氧化锌 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改性 聚苯乙烯 疏水性
原文传递
聚苯胺/纳米碳酸钙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4 位作者 王发龙 莫春燕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7-412,共6页
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将其与纳米CaCO3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苯胺/CaCO3复合物。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IR)对聚苯胺/CaCO3复合物... 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将其与纳米CaCO3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苯胺/CaCO3复合物。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IR)对聚苯胺/CaCO3复合物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分别以聚苯胺、聚苯胺/CaCO3复合物为填料,加入到环氧树脂(EP)/聚酰胺固化剂体系中,在碳钢表面制备了EP/聚苯胺和EP/聚苯胺/CaCO3复合涂层,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了裸钢以及含EP涂层、EP/聚苯胺涂层、EP/聚苯胺/CaCO3复合涂层的碳钢试片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聚苯胺膜较好地包覆在CaCO3纳米粒子表面;CaCO3的加入增强了涂层的致密性,提高了聚苯胺分子对金属基体的粘附力。含有聚苯胺/纳米CaCO3复合物的环氧涂层具有最强的抗腐蚀能力,其次为环氧/聚苯胺涂层;两者相比,EP/聚苯胺/CaCO3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正移了59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涂层 聚苯胺 碳酸钙 纳米颗粒 复合物 防腐
原文传递
改性纳米碳酸钙制备超疏水涂层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燕升 何易 +1 位作者 青勇权 莫倩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通过油酸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与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经过混合陈化固化过程后在玻璃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实验通过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介质上构造纳米/微米尺度的结构表... 通过油酸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与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经过混合陈化固化过程后在玻璃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实验通过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介质上构造纳米/微米尺度的结构表面.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分别检测涂层的疏水性能和涂层的表面形态.实验结果表面涂层有优异的自清洁能力,平均静态水接触角达160°滚,动角为6°,涂层表面成功构造了纳米/微米的双重粗糙结构.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油酸 聚二甲基硅氧烷 超疏水涂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