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M-41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化学修饰 被引量:11
1
作者 霍涌前 李珺 +2 位作者 李菲 李恒欣 张逢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按照文献合成了MCM-41型介孔分子筛材料,在材料孔腔中引入了有机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I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氯丙基使MCM-41介孔分子筛有机功能化,并... 按照文献合成了MCM-41型介孔分子筛材料,在材料孔腔中引入了有机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I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氯丙基使MCM-41介孔分子筛有机功能化,并与二乙撑三胺-水杨醛Shiff键发生了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型介孔分子筛 合成 化学修饰 催化剂 席夫碱 有机官能团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类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霍涌前 王升文 +3 位作者 崔华莉 唐龙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4-1278,共5页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Schiff碱锌配合物Zn(C13H10NO)2(1)和Zn(C14H12NO)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495(2)nm,b=1.0758(2)nm,c=1.2343(3)nm,α=68.318(2)°,β=67.882(3)°,γ=...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Schiff碱锌配合物Zn(C13H10NO)2(1)和Zn(C14H12NO)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495(2)nm,b=1.0758(2)nm,c=1.2343(3)nm,α=68.318(2)°,β=67.882(3)°,γ=78.316(3)°,V=1.0824(4)nm3,Z=2,Dc=1.405Mg·m-3,F(000)=472,μ=1.160mm-1;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45(5)nm,b=0.87905(19)nm,c=1.1988(3)nm,β=96.563(3)°,V=2.2870(9)nm3,Z=4,Dc=1.411Mg·m-3,F(400)=1008,μ=1.102mm-1。研究了它们在甲醇、乙醇溶液中的发光行为,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溶液中发光为金属离子微扰下配体的n-π*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组装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被引量:6
3
作者 霍涌前 李珺 +2 位作者 王伟 弓亚琼 张逢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通过γ 氨丙基修饰纳米孔材料MCM 4 1,将其与过渡金属Mn ,Cu ,Co ,Fe的N ,N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用IR和Vis UV等谱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 ,组装产物的IR光谱 ,呈现出氨基和Schiff碱相应基团的特... 通过γ 氨丙基修饰纳米孔材料MCM 4 1,将其与过渡金属Mn ,Cu ,Co ,Fe的N ,N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用IR和Vis UV等谱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 ,组装产物的IR光谱 ,呈现出氨基和Schiff碱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 ,其中氨基较游离态表现出明显的红移 ,但Schiff碱相应基团的IR吸收较组装前的配合物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介孔分子筛 过渡金属配合物 电子光谱 化学组装 N 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 席夫碱配合物 纳米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对甲苯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8
4
作者 霍涌前 任宜霞 +4 位作者 陈小利 郑浩 王升文 崔华莉 王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7-880,902,共5页
以水杨醛缩对甲苯胺(HL)为配体合成了单核水杨醛缩对甲苯胺钴(Ⅲ)配合物CoL2C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2 8(6)nm,b=0.180 35(11)nm,c=0.164 30(11)nm,α=γ=90&#... 以水杨醛缩对甲苯胺(HL)为配体合成了单核水杨醛缩对甲苯胺钴(Ⅲ)配合物CoL2C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2 8(6)nm,b=0.180 35(11)nm,c=0.164 30(11)nm,α=γ=90°,β=103.593(13)°,V=2.485(3)nm3,Z=4,Dc=1.376 Mg/m3,F(000)=1 064,μ=0.826mm-1,并得到了CoL2Cl的原子坐标、等效温度因子、键长、键角和扭转角等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CoL2Cl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机理。钴离子位于变形四面体的中心,分别与2个席夫碱、1个N原子和2个氧原子、1个Cl-形成配位键。配合物分子通过π-π堆积构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离子对配体π-π*跃迁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花状、四针状氧化锌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霍涌前 王潇 +4 位作者 王丹军 崔华莉 康俊 程丽 王升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84-487,491,共5页
研究了以锌粉为原料,活性炭为催化剂,高温气相氧化反应制备花状、四针状和无定形氧化锌的合成条件及形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产物氧化锌晶须的形态影响很... 研究了以锌粉为原料,活性炭为催化剂,高温气相氧化反应制备花状、四针状和无定形氧化锌的合成条件及形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产物氧化锌晶须的形态影响很大,对所有样品的气敏元件在浓度范围为5×10-6~2×10-4的甲醇、乙醇、丙酮和正丙醇气体中进行了气敏性能测试,表明该类元件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元件,所有气敏元件在相同工作电压下对正丙醇气体的灵敏度大于对其它3种气体的灵敏度,并且所有气敏测试都具有很短的响应时间,所有气敏元件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锌 燃烧合成法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及其修饰MCM-41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霍涌前 王伟 +1 位作者 李珺 张逢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 用γ 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 41合成几种配合物并进行了组装。方法 通过XRD,UV Vis,IR对合成的配合物表征。结果 过渡金属Mn(Ⅲ),Fe(Ⅲ)的N,N 双 5 溴水杨醛缩乙二胺(5Br H2salen),N,N 双 5 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Br H2salph... 目的 用γ 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 41合成几种配合物并进行了组装。方法 通过XRD,UV Vis,IR对合成的配合物表征。结果 过渡金属Mn(Ⅲ),Fe(Ⅲ)的N,N 双 5 溴水杨醛缩乙二胺(5Br H2salen),N,N 双 5 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Br H2salphen),N,N 双 5 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Cl H2salphen)的Schiff碱配合物[FeCl(5Br salen)]·H2O,[MnCl(5Br salen)]·H2O,[FeCl(5Br salphen)]·H2O和[MnCl(5Cl salphen)]·H2O组装进入了MCM 41分子筛。结论 γ 氨丙基修饰了的介孔分子筛MCM 41有利于希夫碱配合物的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7-氨丙基功能化 铁Schiff碱配合物 锰Schiff碱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铽共掺杂的SrF_2荧光体的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霍涌前 刘启瑞 +3 位作者 刘晓红 唐龙 张纷飞 王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49-51,54,共4页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铕单掺杂、铽单掺杂、铕-铽共掺杂的氟化锶发光材料,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Eu3+和Tb3+共掺杂的体系中存在电子转移现象,出现了Eu2+、Eu3+...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铕单掺杂、铽单掺杂、铕-铽共掺杂的氟化锶发光材料,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Eu3+和Tb3+共掺杂的体系中存在电子转移现象,出现了Eu2+、Eu3+和Tb3+共存于同一基质共同发射的现象,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得到的材料的黄光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质 SrF2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对SrWO_4:Dy^(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霍涌前 陈小利 +2 位作者 张谋真 孙涛 王丹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4年第6期42-46,共5页
采用水热微乳液法合成了SrWO4:Dy3+,Gd3+系列发光材料。利用XRD、SEM和荧光测试对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SrWO4:Dy3+,Gd3+的结构属四方晶系。以365nm紫外光为激发源,测得SrWO4:0.05Dy3+,0.05Gd3+... 采用水热微乳液法合成了SrWO4:Dy3+,Gd3+系列发光材料。利用XRD、SEM和荧光测试对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SrWO4:Dy3+,Gd3+的结构属四方晶系。以365nm紫外光为激发源,测得SrWO4:0.05Dy3+,0.05Gd3+的发光光谱主要发光峰位于487nm、575nm处,分别对应于Dy3+的4F9/2→6H15/2、6H13/2跃迁,Gd3+可以增强Dy3+发光强度;当Gd3+掺杂的摩尔分数大于2%时,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色坐标分析显示:荧光粉的色坐标随着掺杂离子Gd3+的浓度加入量改变而发生变化。x(Gd3+)为1%的样品的色坐标为(0.332,0.311),位于标准白光点的色坐标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SrWO4 能量转移 浓度猝灭 SrW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霍涌前 陈小利 +2 位作者 王潇 崔华莉 王升文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163-164,197,共3页
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及实践效果。内容包括:设计无机材料合成实验、使用高新检测仪器、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等。通过这些具体探索,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方式,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使学生通过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较好地掌握... 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及实践效果。内容包括:设计无机材料合成实验、使用高新检测仪器、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等。通过这些具体探索,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方式,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使学生通过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实验教学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的合成、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涌前 王升文 +1 位作者 康俊 陈小利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3期61-62,126,共3页
以锌粉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六方晶系氧化锌。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ZnO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样品的气敏元件进行了在甲醇、乙醇、丙酮气体中的气敏性能测试,该类元件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元件。对浓度范围为5~200 mg/kg的甲醇、乙... 以锌粉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六方晶系氧化锌。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ZnO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样品的气敏元件进行了在甲醇、乙醇、丙酮气体中的气敏性能测试,该类元件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元件。对浓度范围为5~200 mg/kg的甲醇、乙醇、丙酮气体测试表明,所有气敏元件在相同工作电压下对乙醇的灵敏度大于其他气体。该气敏元件对甲醇、乙醇、丙酮气体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并且具有很短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燃烧合成法 气敏性能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粉体的溶胶-凝胶合成法与气敏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涌前 张纷飞 +2 位作者 梁雪丽 陈小利 王升文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9期70-72,共3页
以有机溶剂为诱导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使用XRD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WO3粉体为正交相。用该粉体制成厚膜型旁热式气敏元件,测试结果发现:在工作电压为5V时,气敏元件对甲醇、乙醇等还原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 以有机溶剂为诱导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使用XRD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WO3粉体为正交相。用该粉体制成厚膜型旁热式气敏元件,测试结果发现:在工作电压为5V时,气敏元件对甲醇、乙醇等还原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体积分数低至5×10-4%的甲醇、乙醇。可望用于制备对甲醇气体的体积分数进行测定的价廉的气敏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的微乳液法合成及其气敏性能测试 被引量:4
12
作者 霍涌前 王升文 +2 位作者 程丽丽 刘珍叶 张谋真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研究了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正庚烷和正丁醇组成的微乳液所制得的SnO2具有四方结构。用该粉体制成厚膜型旁热式气... 研究了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正庚烷和正丁醇组成的微乳液所制得的SnO2具有四方结构。用该粉体制成厚膜型旁热式气敏元件,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5V时气敏元件对甲醇、乙醇、丙酮、正丙醇等有机溶剂的还原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正丙醇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检测空气中浓度低至5ppm的甲醇、乙醇、丙酮和正丙醇蒸气。所有气敏元件呈现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变化的较好的灵敏度,可望用于制备价廉的对多种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气敏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微乳液 气体传感器 酒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铁(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霍涌前 陈小利 +3 位作者 张逢星 李君 王升文 崔华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设计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H2salen)及其铁(Ⅱ)配合物Fe(salen)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73(3)nm,b=1.3823(5)nm,c=2.6146(9)nm,V=2.7009(16)nm3,Z=8,Dc=1.584 mg.m... 设计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H2salen)及其铁(Ⅱ)配合物Fe(salen)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73(3)nm,b=1.3823(5)nm,c=2.6146(9)nm,V=2.7009(16)nm3,Z=8,Dc=1.584 mg.m-3,F(000)=1328,μ=1.122 mm-1。配合物中,中心铁(Ⅱ)离子采取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配体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的2个N原子和2个氧原子与Fe(Ⅱ)离子配位,单核单元之间通过超分子作用构成一维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Gd^(3+)共掺杂Sr_2SiO_4荧光粉的液相沉淀合成及能量转移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霍涌前 汪英杰 +3 位作者 任筱筱 张瑾 刘晓莉 陈小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钆单掺杂、铕单掺杂、钆-铕共掺杂的硅酸锶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表征。利用荧光光谱(PL)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发光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50nm紫外光为激发波长时,Eu^(3+)单掺杂Sr_2SiO_4∶0.04...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钆单掺杂、铕单掺杂、钆-铕共掺杂的硅酸锶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表征。利用荧光光谱(PL)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发光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50nm紫外光为激发波长时,Eu^(3+)单掺杂Sr_2SiO_4∶0.04Eu^(3+)的发光光谱出现Eu^(3+)的5D0→7F1(584nm)、5D0→7F2(614nm)、5D0→7F3(626nm)跃迁发光峰,钆-铕共掺杂Sr_2SiO_4∶x Gd3+,0.04Eu^(3+)发光体系中,主要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探讨了在硅酸锶发光体中Gd^(3+)→Eu^(3+)能量传递的机理,主要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当改变Eu^(3+)离子的掺杂浓度时,样品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此时材料发橙色光。保持Gd^(3+)、Eu^(3+)离子掺杂浓度不变,K+作为电荷补偿剂,对材料发光强度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SR2SIO4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粉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涌前 陈小利 +2 位作者 王升文 崔华莉 王潇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8期47-48,71,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粒子。选用NH3.H2O作为沉淀剂,加入到Fe2+和Fe3+的混合盐溶液中,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考察了影响产物粒径的一些实验因素。通过X-Ray谱图证实了产物结构特征,平均粒径在37 nm左右,平均晶粒度只有...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粒子。选用NH3.H2O作为沉淀剂,加入到Fe2+和Fe3+的混合盐溶液中,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考察了影响产物粒径的一些实验因素。通过X-Ray谱图证实了产物结构特征,平均粒径在37 nm左右,平均晶粒度只有28 nm左右的均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 液相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合铜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霍涌前 王潇 +2 位作者 刘珍叶 崔华莉 王升文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8期43-44,55,共3页
设计合成了席夫碱配体水杨醛缩对氯苯胺(HL)及其铜配合物(CuL2),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推测出配合物组成为CuL2。对比研究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和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合铜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由荧光光谱分析... 设计合成了席夫碱配体水杨醛缩对氯苯胺(HL)及其铜配合物(CuL2),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推测出配合物组成为CuL2。对比研究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和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合铜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由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看出,配体与配合物能够发射较强的荧光,配合物CuL2的发光机理为配体的π*→n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物 席夫碱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Y_2SiO_5∶Eu^(3+)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霍涌前 贺亚婷 +2 位作者 赵乐乐 刘晓莉 陈小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第3期74-79,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Y_2SiO_5∶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荧光光谱、色坐标等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光电子能谱数据验证了合成样品的离子掺杂量。荧光光谱测试表明,Y_2SiO_5∶...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Y_2SiO_5∶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荧光光谱、色坐标等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光电子能谱数据验证了合成样品的离子掺杂量。荧光光谱测试表明,Y_2SiO_5∶Eu^(3+)监测光谱呈现200nm^300nm的宽带吸收峰和Eu3+的系列吸收峰。在253nm紫外光激发下,Y_2SiO_5∶Eu^(3+)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个多峰谱,主峰分别为5D0→7F1(591nm)、5D0→7F2(616nm)的发光峰。当Eu3+掺杂物质的量大于24%时,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通过色坐标图可知,当Eu3+掺杂量为24%时,荧光粉的色坐标(0.503,0.366)与标准的红光色坐标接近,表明Y_2SiO_5∶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下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SiO5∶Eu3+ 发光材料 红光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对氯苯胺Co(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涌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19-21,共3页
以水杨醛和对氯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HL),将其作为主要配体与1,4-对苯二酚以及氯化钴(CoCl2.6 H2O)反应生成了Co(Ⅱ)的配合物[Co(C6H4O2)(L)2]n,用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荧... 以水杨醛和对氯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HL),将其作为主要配体与1,4-对苯二酚以及氯化钴(CoCl2.6 H2O)反应生成了Co(Ⅱ)的配合物[Co(C6H4O2)(L)2]n,用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对配体、配合物荧光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体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及其Co(Ⅱ)配合物[Co(C6H4O2)(L)2]n均有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钴配合物 合成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涌前 陈小利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7期172-173,共2页
生物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通过课程的知识结构的分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对生物无机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 生物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通过课程的知识结构的分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对生物无机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无机化学 教学方法 培养 选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类Schiff碱配合物在介孔分子筛MCM-41上的组装与表征
20
作者 霍涌前 王升文 +2 位作者 李珺 张逢星 崔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2-997,共6页
目的研究γ-氨丙基修饰、Schiff类金属配合物修饰对MCM-41六方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元素分析,IR,UV-V is等方法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Na2SiO3.9H2O为硅源,用水热合成法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介孔... 目的研究γ-氨丙基修饰、Schiff类金属配合物修饰对MCM-41六方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元素分析,IR,UV-V is等方法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Na2SiO3.9H2O为硅源,用水热合成法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嫁接法使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介孔分子筛MCM-41在无水乙醇中回流12 h,反应得到γ-氨丙基功能化的MCM-41,使该产物与所合成Mn(Ⅲ),Fe(Ⅲ)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结果合成了4个Schiff配体N,N-双(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溴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个Mn(Ⅲ),Fe(Ⅲ)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用IR,XRD等谱学技术对组装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组装产物的IR光谱呈现出金属配合物的Schiff碱配体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且特征峰位移不明显,配合物成功固载到MCM-41上。XRD谱表明所有组装产物仍保持六方孔道结构。结论γ-氨丙基修饰、Schiff类金属配合物修饰对MCM-41六方孔道结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γ-氨丙基功能化 SCHIFF碱配合物 介孔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