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Diversity of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 in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启义 白宏锋 +1 位作者 张文华 周江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84-188,共5页
There were quite abundan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plant diversity in Qiandongnan ( Southeast of Guizhou) ,where the primitive natural ecology was also perfectly conserved. It was honored by World Native Cul... There were quite abundan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plant diversity in Qiandongnan ( Southeast of Guizhou) ,where the primitive natural ecology was also perfectly conserved. It was honored by World Native Culture Fund as One of the Eightee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s in the World. The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 of Southeast of Guizhou, as a stable life-style and economic culture type of the local peopl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 minorities' communicating, blending and struggling again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It could be seen from this research that there were our preliminary research that there are quite abundant resources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in terms of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A full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of Glutinous Rice could be seen in the local minority people's daily life, production, custom, religious belief, etc. These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great vitality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wa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diversity of local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but also to its own biotic condition and its adaptation to natural ecology. It was showed tha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had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lutinous Rice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ast of Guizhou Original culture Culture diversity Glutinous rice Genetic 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启义 白宏锋 +1 位作者 张文华 周江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376-13378,共3页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交融及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初步研究发现: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交融及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初步研究发现: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原生态文化 文化多样性 糯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雷启义 董志 +1 位作者 周江菊 张国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609-9610,9632,共3页
对泡桐丛枝病病原、症状、分子检测技术等国内外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对泡桐丛枝病分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作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贵州黔南东地区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原始的自然生态保护完好,已经成为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该文研究了黔东南植物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进一步证明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物... 贵州黔南东地区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原始的自然生态保护完好,已经成为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该文研究了黔东南植物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进一步证明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民族文化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细胞分裂位点的调控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启义 胡勇 刘祥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大肠杆菌细胞内共有3个潜在的分裂位点,一个在细胞中部,另外两个位于细胞的两极。正常情况下,细菌仅利用中部的分裂位点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细胞的对称分裂。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中部潜在分裂位点的选择受到min操纵子(含minC、minD、minE3... 大肠杆菌细胞内共有3个潜在的分裂位点,一个在细胞中部,另外两个位于细胞的两极。正常情况下,细菌仅利用中部的分裂位点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细胞的对称分裂。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中部潜在分裂位点的选择受到min操纵子(含minC、minD、minE3个基因)的精细调控。minC基因所编码的MinC蛋白是细胞分裂的抑制因子,与具有ATPase活性的MinD蛋白结合后被激活。在MinE蛋白的作用下,MinC和MinD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的两极间来回振荡。整个振荡周期中,MinC蛋白在细胞两极的两个潜在分裂位点处所停留的时间较长,分裂复合物无法正常组装,因而细胞两极的潜在分裂位点被屏蔽;而MinC蛋白在细胞中部的分裂位点所停留的时间较短,不能有效地抑制分裂复合物的组装,因此,各种细胞分裂蛋白在中部的分裂位点组装形成稳定的分裂复合物,使正常的细胞分裂得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位点 细胞中部 MinC MIND 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38-4840,共3页
对近年来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理论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生物多样性加以广泛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及其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雷启义 邹凯 +1 位作者 周江菊 张文华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前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主要有平板法、滴定法和比色法,其中比色法又包括铜皂法、微乳液法和对硝基苯酚法.本文对上述方法的精确度,所需实验仪器、试剂及费用,操作方法的难易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并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畴.
关键词 脂肪酶活力测定 平板法 滴定法 比色法 铜皂法 微乳液发 对硝基苯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2 位作者 李性苑 王云 李东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15,共6页
农业文化景观对于作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和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独具特色、类型丰富,可分为农田自然景观、传统村落景观和传... 农业文化景观对于作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和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独具特色、类型丰富,可分为农田自然景观、传统村落景观和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三大类型,(2)传统稻作农业文化景观在维系多样性的糯稻地方品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对稻作农业文化景观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 景观 遗产 糯稻 惠益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的花粉污染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启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就空气中花粉污染的危害状况,花粉污染概念的产生,花粉污染原植物,花粉污染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花粉污染 污染源 大气污染 防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三种中国产牛肝菌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王庆彬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对三种中国产牛肝菌进行了重新研究。将中华绒盖牛肝菌Xerecomus sinensis移至Boletus中,组合为B.sinensis;将南亚牛肝菌B.borneensis从我国牛肝菌区系中排除;确认短管牛肝菌B.brevitubus为Phlebopus marginatus的同物异名。
关键词 牛肝菌目 牛肝菌属 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植物利用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
黔东南是中国八大林区之一,民族植物资源丰富.对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宗教民族植物、药用民族植物、食用民族植物等植物的利用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 植物 利用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市药食同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启义 谢峰 +2 位作者 周江菊 张文华 李性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42,共9页
凯里地区苗族食用和药用同一植物防治疾病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掌握这类药食药同源植物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现状.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药食同源植物46种,隶属35科44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唇形科,共有5种;其次为... 凯里地区苗族食用和药用同一植物防治疾病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掌握这类药食药同源植物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现状.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药食同源植物46种,隶属35科44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唇形科,共有5种;其次为蔷薇科,共4种,再次为百合科、豆科、马齿苋科、菊科植物,每科各有2种,其余的均为每科1种.木本类有12种,草本类34种,草本类为苗族药食同源植物的主要类群,食用以叶和果实为主,药用以全草为主,这类植物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少数民族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需要深入地调查和研究,保护性开发这类深藏在少数民族民间利用药食同源植物的宝贵传统知识,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里 药食同源植物 传统知识 药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细胞分裂位点决定机制概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启义 胡勇 刘祥林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共3页
大肠杆菌细胞存在三个潜在的分裂位点。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细胞仅利用中部的分裂位点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细胞的均等分裂。细胞分裂蛋白缺失或表达异常均会影响细胞分裂位点的决定,导致分裂环的定位异常,从而导致细胞的特异性分裂,产... 大肠杆菌细胞存在三个潜在的分裂位点。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细胞仅利用中部的分裂位点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细胞的均等分裂。细胞分裂蛋白缺失或表达异常均会影响细胞分裂位点的决定,导致分裂环的定位异常,从而导致细胞的特异性分裂,产生不含染色体的小细胞,或者细胞的分裂受到抑制,产生不分裂的长丝状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小细胞 丝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启义 罗静 周江菊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8-92,共5页
对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遗传育种以及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动植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传统知识,对于生物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切实可行的.科学认识文化多样性与... 对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遗传育种以及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动植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传统知识,对于生物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切实可行的.科学认识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期望以此解决人类未来生存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知识 生物科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地区香禾糯病虫害防治传统知识与植物农药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启义 罗静 周江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香禾糯是侗族社会长期以来培育形成的一类特殊水稻品系,在侗族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侗族香禾糯病虫害防治传统知识与植物农药利用作为切入点,深入调查侗族人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传统生态智慧,并通过实践来验证... 香禾糯是侗族社会长期以来培育形成的一类特殊水稻品系,在侗族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侗族香禾糯病虫害防治传统知识与植物农药利用作为切入点,深入调查侗族人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传统生态智慧,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其传统植物源农药的功效。目的在于挖掘和利用侗族人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传统知识,为重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提供新方法和途径,对于农林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禾糯 传统知识 植物源农药 作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叶片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FtsZ蛋白的表达(简报)
16
作者 雷启义 赵奂 +2 位作者 张江丽 胡勇 刘祥林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在植物叶肉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过程中伴随着叶绿体与质体相互转化的过程。已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脱分化为分生状态细胞时.其中的原质体主要由叶绿体出芽生殖产生.偶尔可以看到某些叶绿体分裂或分裂与出芽同时出现的情况。此外,叶绿... 在植物叶肉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过程中伴随着叶绿体与质体相互转化的过程。已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脱分化为分生状态细胞时.其中的原质体主要由叶绿体出芽生殖产生.偶尔可以看到某些叶绿体分裂或分裂与出芽同时出现的情况。此外,叶绿体在出芽产生原质体的同时自身逐渐被巨大的淀粉粒所充满.从而转变为淀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Z蛋白 细胞分化 烟草 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与药用民族植物资源利用和开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启义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41-43,共3页
药用民族植物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和潜在的价值.本文从药用民族植物的研究现状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民族植物的应用,结合我国丰富的药用民族植物资源进行探讨.旨在充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发挥我国丰富的药用民族植物的巨... 药用民族植物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和潜在的价值.本文从药用民族植物的研究现状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民族植物的应用,结合我国丰富的药用民族植物资源进行探讨.旨在充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发挥我国丰富的药用民族植物的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药用民族植物 利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平县黄岗村传统生态农耕文化多功能价值与保护能力建设
18
作者 雷启义 罗静 周江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9,73,共6页
传统生态农耕文化是土著居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应对自然生态变化而生存并延续下来的一类文化形态,至今仍然在一些土著社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生态农耕文化保持完整的黄岗村为例,总结了该地区侗族传统生态农耕... 传统生态农耕文化是土著居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应对自然生态变化而生存并延续下来的一类文化形态,至今仍然在一些土著社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生态农耕文化保持完整的黄岗村为例,总结了该地区侗族传统生态农耕文化的多功能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保护措施与能力建设方案。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侗族地区生态农耕文化及遗产系统重要价值认识、动态性保护与开发,推动一批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增加传统农业、旅游业、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侗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而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推进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农耕文化 文化保护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雷启义 熊勇 +3 位作者 周江菊 张文华 孙军 龙春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香禾糯是我国侗族人民数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也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侗族地区传统分类的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评价,以便探讨香禾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香禾糯是我国侗族人民数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也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侗族地区传统分类的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评价,以便探讨香禾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变化。通过8对AFLP引物并基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对从黔东南侗族地区收集的95个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7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619个,占87.55%,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3738,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46,遗传相似系数为0.7121~0.995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546时,可划分为Ⅰ、Ⅱ两大类,外加1个特殊品种,其中Ⅰ类群有88个品种,Ⅱ类群有6个品种,来自相同和相邻侗寨或者形态性状相近的品种并没有完全聚在一起。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香禾糯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特别是传统耕作文化保护较好的侗寨内,其遗传背景差异较大。香禾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黔东南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关,还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耕作制度和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禾糯 遗传多样性 AFLP 种质资源 传统文化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蛋白在原核细胞分裂中的运动模式
20
作者 雷启义 周江菊 孙军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40-41,49,共3页
Min蛋白以螺旋环的形式在原核细胞两极来回快速的振荡,精确地调控原核细胞的分裂位点。本文对Min白在原核细胞分裂中的运动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细菌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Min蛋白 螺旋环 原核细胞 运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