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硫酸吲哚酚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雒华 贺晓莉 +1 位作者 杨小娟 刘晓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190例,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190例,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或Pearson相关分析IS与其他生化或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S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结果共入组190例,男117例,女73例,年龄(57.3±14.2)岁,LVH患病率达65.8%。单因素线性回归显示,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β=7.05,P=0.01),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IS与LVMI仍呈正相关(β=4.1,P=0.0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独立正相关(β=6.55,OR=0.70,95%CI=0.63~0.77,P=0.03)。结论 CKD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S与LVMI呈独立正相关,血浆I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血液透析 硫酸吲哚酚 尿毒症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雒华 刘延 贺晓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和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每组38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二醛(...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和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每组38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24h尿蛋白(UAE)、糖化血红蛋白(Hb AIC)、空腹血糖(FBG)、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 44%vs 72. 87%,P <0. 05)。试验组治疗后MDA低于治疗前[(4. 6±0. 5) nmol/m L vs (8. 2±0. 8) nmol/m L],SOD高于治疗前[(57. 9±4. 3) U/m L vs (26. 8±3. 5) U/m L],且治疗后,试验组的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试验组治疗后BUN、UAE、Scr、FBG、ALB、TG和T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治疗后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降低尿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雒华 白若玥 安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18~50岁)的病理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将125例经检查确诊IM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分析相关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男80例,女45例,男性占比更高;病理分期Ⅰ期的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18~50岁)的病理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将125例经检查确诊IM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分析相关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男80例,女45例,男性占比更高;病理分期Ⅰ期的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指标与Ⅱ期患者、Ⅲ期和Ⅳ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指标与肾小管间质正常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血管有病变的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指标与肾血管正常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小球硬化的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指标与无肾小球硬化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与采用非特异性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N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非特异性治疗的预后情况无显著差异,病理分期、有无肾小球硬化、有无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有无肾血管病变是IMN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病理特点 预后 肾血管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球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雒华 贺玉霞 程延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89-00090,共2页
探究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AIN病例共9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C组45例和H组45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激素治疗、... 探究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AIN病例共9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C组45例和H组45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激素治疗、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将临床获效率、肾功能生化指标和治疗安全效益作为C组和H组的对比性观察指标。结果:H组共93.3%的患者获效,高于C组的68.9%(P<0.05);治疗后,H组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C组(P<0.05),且H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效益优于C组(P<0.05)。结论:面对患有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其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急性间质性肾炎 生化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固肾化瘀组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肾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雒华 程延娜 贺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45-00045,47,共2页
研究健脾固肾化瘀方的作用机理,及其在DN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DN患者随机分为C组35例和J组35例,设计不同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案,即单纯前列地尔治疗、前列地尔+健脾固肾化瘀方治疗。将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 研究健脾固肾化瘀方的作用机理,及其在DN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DN患者随机分为C组35例和J组35例,设计不同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案,即单纯前列地尔治疗、前列地尔+健脾固肾化瘀方治疗。将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肾功能作为C组和J组的主要对比观察指标。结果:J组共94.2%的患者获效,高于C组的71.5%(P<0.05);经不同治疗干预后,J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和肾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C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需要应用健脾固肾化瘀组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其效果较佳。此外,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固肾化瘀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雒华 安智 白若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54-00054,56,共2页
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难治性N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难治性NS病例共6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C组30例和冲击联合组30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激素治疗、激... 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难治性N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难治性NS病例共6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C组30例和冲击联合组30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激素治疗、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将临床获效率、肾功能生化指标和治疗安全效益作为C组和冲击组的对比性观察指标。结果:冲击联合组共96.7%的患者获效,高于C组的66.7%(P<0.05);治疗后,冲击联合组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C组(P<0.05),且冲击联合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效益优于C组(P<0.05)。结论:在激素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有效提高难治性NS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冲击 激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氧化应激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郑娜 安智 雒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氧化应激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氧化应激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2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1年患者生存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营养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SH-Px和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PA)、血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体质量指数(BMI)和上臂肌围(MAM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PA、TP、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MI和MAMC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能明显改善预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胶囊 高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预后 氧化应激反应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安智 郑娜 雒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20岁)20例、B组(20~<40岁)39例、C组(40~60岁)56例、D组(>60岁)24例。结果4组患者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P>... 目的分析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20岁)20例、B组(20~<40岁)39例、C组(40~60岁)56例、D组(>60岁)24例。结果4组患者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组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4组患者水肿、镜下血尿等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中,高血压发病随年龄增长呈阶梯式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病程最短。4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病理诊断、肾功能、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病理表现各不相同,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年龄越大的患者肾功能越差、病理诊断、危险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年龄 病理特征 肾功能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小娟 刘明亮 +6 位作者 李娟 安智 程延娜 高爱民 雒华 王妍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77-1979,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肥胖人群逐年增加,由其所致的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已成为一常见疾病。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报告了本病,2002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在国内首次报告了本病。临床实践显示,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可完全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肥胖人群逐年增加,由其所致的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已成为一常见疾病。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报告了本病,2002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在国内首次报告了本病。临床实践显示,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可完全或部分逆转病情。本文就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肾活检患者26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爱民 杨小娟 +2 位作者 雒华 程延娜 王妍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35-1536,共2页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肾脏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1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其病因、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261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分别占57%和43%,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原发性肾小...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肾脏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1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其病因、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261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分别占57%和43%,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202例(77.39%),临床类型排在前3位的是肾病综合征96例(47.52%),慢性肾小球肾炎63例(31.18%),无症状蛋白尿或(和)血尿41例(20.29%)。病理类型排在前3位的是IgA肾病82例(40.5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5例(27.22%),膜性肾病36例(17.8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59例(22.61%),排在前3位的是紫癜性肾炎16例(27.11%),糖尿病肾病12例(20.33%),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10例(16.94%)。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区主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为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次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多见,其次为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 肾小球肾炎 IgA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方法 紫癜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程延娜 雒华 贺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80-00081,共2页
探究危重症合并ARF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危重症合并ARF病例共102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分为X组51例和X+T组51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血液灌流治疗... 探究危重症合并ARF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危重症合并ARF病例共102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分为X组51例和X+T组51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CRRT治疗。将临床获悉率、肾功能、血生化指标作为X组和X+T组的对比性观察指标。结果:X+T组共96%的患者获效,高于X组的72.6%(P<0.05);治疗后,X+T组患者肾功能生化指标和血清IL-1、TNF-α、sFlt-1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X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要给予液灌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效果较佳。此外,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 连续肾脏替代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2
作者 贺玉霞 程延娜 雒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53-00053,共1页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于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既往2018年全年护理情况,自从2019年1月开展团队管理模式,引入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管理制度,总共开展时间为1年,选取肾内科在职护理人员21名为客观分析对象,分析开...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于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既往2018年全年护理情况,自从2019年1月开展团队管理模式,引入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管理制度,总共开展时间为1年,选取肾内科在职护理人员21名为客观分析对象,分析开展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开展前后管理情况评估,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开展后医院感染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开展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开展前,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结论:于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利于促进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肾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作者 程延娜 雒华 贺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32-00032,共1页
研究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及其在MHD患者R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MHD合并RA病例共8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T组40例和T+Z组40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蔗糖铁治疗、蔗糖铁+左卡尼... 研究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及其在MHD患者R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MHD合并RA病例共8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T组40例和T+Z组40例。设计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案,即分别开展单纯蔗糖铁治疗、蔗糖铁+左卡尼汀治疗。将患者临床获效率、血生化指标和治疗安全性效益作为T组和T+Z组的主要对比性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T+Z组患者Hb、Hct、SF、TSAT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T组(P<0.05),且治疗后,T+Z组患者共95%的患者获效,高于T组的72.5%(P<0.05),共5%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现象,低于T组的30%(P<0.05)。结论:在蔗糖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可有效提高MHD合并R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蔗糖铁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对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14
作者 贺玉霞 雒华 程延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113-00113,共1页
探究标准化视频宣教于肾内科护理中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分析。方法:共收集48例肾内科患者作为课题研究指标,病例纳入周期为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依据患者入院先后时间均分小组,均分24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均分24例为实... 探究标准化视频宣教于肾内科护理中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分析。方法:共收集48例肾内科患者作为课题研究指标,病例纳入周期为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依据患者入院先后时间均分小组,均分24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均分24例为实验组,实施标准化健康宣教。结果:实验组患者于疾病知识、药物治疗、饮食与运动及自我管理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评分(P<0.05);实验组患者对标准化视频健康宣教均持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视频宣教于肾内科护理中具有积极导向,利于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护理 标准化视频宣教 疾病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病理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思雅芳 雒华 杨小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1968年Berger和Hinglais首先描述并命名Ig A肾病,也称Berger病,其病理特征为Ig A或以Ig 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在肾小球系膜区呈弥漫性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或在毛细血管襻沉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及病理改变的疾病。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蛋白尿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小丽 雒华 +1 位作者 马玉 高爱民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3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尿酸”、“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取并阅读相关文献,从炎症、营养、心血管死亡风险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在维...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尿酸”、“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取并阅读相关文献,从炎症、营养、心血管死亡风险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基线血尿酸水平的降低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结论:合理地管理尿酸水平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全因死亡 心血管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视域下的科普出版破局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雒华 余节弘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7-31,共5页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重要性的日益显现,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和传播事业呈现新的特点。文章以解析新时代科普工作发展现状为入口,结合业界科普图书出版案例,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普图书出版传播面临的新问题,并从重视人...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重要性的日益显现,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和传播事业呈现新的特点。文章以解析新时代科普工作发展现状为入口,结合业界科普图书出版案例,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普图书出版传播面临的新问题,并从重视人才培养、深耕选题开发、创新营销思路、营造全民阅读良好氛围等方面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科普出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科普出版 科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及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雒华 贺晓莉 +1 位作者 杨小娟 刘晓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9期819-823,共5页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121例,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是否存在斑块或狭窄情况,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121例,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是否存在斑块或狭窄情况,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病变组.收集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颈动脉病变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OR值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尝试建立其评估MHD患者颈动脉硬化的ROC曲线.结果 颈动脉病变组的血钙、TC、TG、LDL?C、促甲状腺素(TSH)、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正常组(P均〈0.05),病变组的血磷、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正常组(P均〈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CRP(OR=1.620,95%CI 1.288~2.038,P=0.048),Hcy(OR=1.976,95%CI 1.135~3.441,P=0.021),FT3(OR=2.521,95%CI 1.584~4.012,P=0.017)均为颈动脉独立危险因素.FT3评估颈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48,P=0.000,诊断切点为3.705 pmol/L,诊断敏感度为0.670,特异性为0.879;CRP评估颈动脉硬化的ROC曲线AUC=0.619,P=0.000,诊断切点为16.215 mg/L,诊断敏感度为0.932,特异度为0.333;Hcy评估颈动脉硬化的ROC曲线AUC=0.767,P=0.044,诊断切点为12.565μmol/L,此时诊断的敏感度为0.784,特异度为0.881.结论 MHD患者低浓度FT3、高浓度Hcy、高浓度CRP均为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FT3水平评估颈动脉硬化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腺激素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雒华 贺晓莉 +1 位作者 杨小娟 刘晓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993-998,共6页
的 探究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水平是否是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 收集3年内就诊于我院的MHD患者病情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和常规血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超声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Scleros... 的 探究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水平是否是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 收集3年内就诊于我院的MHD患者病情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和常规血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超声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Sclerostin水平和骨密度;相关分析筛选可能影响骨硬化蛋白水平的指标;Logiest回归寻找骨密度低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分析血清硬化蛋白水平与骨密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ROC曲线探究是否可以用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预测骨密度低下.结果62例患者血清Sclerostin浓度中位数为166.74(105.87,311.90)pmol/L.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MHD患者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血钙、25羟维生素D(25(OH)VitD)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7、0.323、0.257,P值分别为0.010、0.049、0.044);与lg[iPTH]、spKt/v、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254、-0.279、-0.186、-0.314,P 值分别为0.046、0.012、0.027、0.031).患者血清Sclerostin 水平与血磷、碱性磷酸酶(AK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没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跟骨密度显著呈正相关(r=0.328,P=0.009).Logistics回归显示血清Sclerostin是骨密度的危险因素[OR=1.17,95%CI (0.928~1.474);P=0.008].建立ROC曲线,血清Sclerostin诊断骨密度低的曲线下面积为87.9%.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clerostin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血清Sclerostin可能成为评估MHD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SCLEROSTIN 骨密度 钙磷代谢
原文传递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膜性肾病诊断影响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智 郑娜 雒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膜性肾病诊断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2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入特发性膜性肾病组(A组)与非特发性膜性肾病组(B组),... 目的探讨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膜性肾病诊断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2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入特发性膜性肾病组(A组)与非特发性膜性肾病组(B组),每组各6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20例为健康组(C组)。3组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PLA2R抗原,并进一步确定PLA2R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膜性肾病诊断的影响价值。结果A、B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24 h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PLA2R抗体滴度均高于C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A组的PLA2R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9%(49/61),显著高于B组的3.3%(2/61)、C组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性肾病患者发病进程中相关肾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异常,肾组织及血液中的PLA2R检测表达水平较高,可有效帮助临床医师诊断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 膜性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