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华南晚白垩世锡矿成因 被引量:20
1
作者 隋清霖 祝红丽 +3 位作者 孙赛军 陈登辉 赵晓健 王钊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4,共12页
锡在地质过程中表现出亲氧、亲硫和亲铁三重特性。在地幔岩浆过程中,锡是一种中等不相容的金属元素。锡成矿主要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其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其成矿主要受源区性质、氧逸度以及挥发分含量、岩浆结晶分异等因素控制。高度结... 锡在地质过程中表现出亲氧、亲硫和亲铁三重特性。在地幔岩浆过程中,锡是一种中等不相容的金属元素。锡成矿主要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其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其成矿主要受源区性质、氧逸度以及挥发分含量、岩浆结晶分异等因素控制。高度结晶分异可使锡在岩浆中进一步富集,是锡成矿相关花岗岩的普遍特征;锡为变价元素,岩浆体系氧逸度影响源区中锡的迁移能力和分离结晶过程中锡的元素行为,还原性岩浆体系有利于锡富集成矿。富含F、Cl和B等挥发组分对锡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起积极的作用。全球锡矿床分布与俯冲带关系密切,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是主要蕴藏区。重要的锡成矿事件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结合锡的地球化学特性以及锡矿分布特征,我们认为最有利锡成矿的动力学机制是俯冲板片后撤机制。俯冲板片后撤引发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低氧逸度、富F、Cl和B等花岗岩,有利于锡成矿。对于华南晚白垩世锡成矿事件,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发生后撤是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氧逸度 卤族元素 岩浆分异 板片后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32
2
作者 高永宝 滕家欣 +5 位作者 李文渊 陈登辉 隋清霖 荆德龙 贺永康 白建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41-2358,共18页
近年来,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奥尔托喀纳什等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层位稳定,厚度较大,Mn平均品位达35%以上,为中国最富的碳酸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 近年来,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富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奥尔托喀纳什等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层位稳定,厚度较大,Mn平均品位达35%以上,为中国最富的碳酸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该组岩性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建造组合,可划分为台内浅滩、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等4个相类型。成矿分为三个期次,第一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矿石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硼锰矿组成;第二期为热液改造期,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硫锰矿、锰方解石(脉)、重结晶菱锰矿、蔷薇辉石及滑石、石膏等;第三期为表生氧化期,发育少量软锰矿、水锰矿、硬锰矿等。锰矿石具有较低的Fe/Mn比值、V/(V+Ni)比值和强烈的Ce正异常,表明Mn是在氧化环境下,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富集。含锰岩系顶、底板岩石中含较多成熟度较差的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以及具有较低Al/(Al+Fe+Mn)、Y/Ho、Co/Ni比值的锰矿石,说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水活动。奥尔托喀纳什锰矿具有"内源外生"的特点,锰矿石及菱锰矿具有负的δ^(13)C值(-23.3‰~-13.2‰),表明锰矿经历了先成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再被还原转化成菱锰矿的过程。此外,有机质所导致的更为强烈的还原作用是本矿床富锰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后期构造叠加致使矿体发生变形,矿体形态受褶皱控制。矿石受到强烈改造,形成锰镁绿泥石、红锰矿、蔷薇辉石等,晚期经历氧化淋滤作用形成软锰矿、水锰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C-O同位素 矿床成因 奥尔托喀讷什锰矿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雄巴盆地后碰撞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栋 赵志丹 +5 位作者 朱弟成 王青 隋清霖 刘勇胜 胡兆初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45-2059,共15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后碰撞钾质和超钾质岩浆活动广泛分布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它们的年龄主要是17-8Ma,而对于拉萨地块西部雄巴地区时代为24-23Ma的岩浆作用则研究较少。本文对雄巴盆地新识别出的三种类型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后碰撞钾质和超钾质岩浆活动广泛分布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它们的年龄主要是17-8Ma,而对于拉萨地块西部雄巴地区时代为24-23Ma的岩浆作用则研究较少。本文对雄巴盆地新识别出的三种类型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分别是超钾质安粗岩(23·9±0·6Ma)、粗面英安岩(23·3±0·4Ma)和钾质流纹岩(24·1±0·3Ma),这三种岩石近于同时产出。三类岩石的源区明显不同,其中钾质流纹岩是中、上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钾质粗面英安岩可能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而超钾质安粗岩可能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雄巴三种火山岩均含数量不等的继承锆石,钾质流纹岩具有-150Ma、-90Ma和-50Ma的继承锆石年龄群;钾质粗面英安岩突出显示了-90Ma左右岩浆活动记录和两个新元古代继承锆石年龄;幔源超钾质安粗岩的继承锆石则绝大多数继承锆石为晚白垩纪以来的岩浆活动记录,突出显示110-80Ma和62-30Ma两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后碰撞火山岩 雄巴盆地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措勤麦嘎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对中部拉萨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的约束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晓倩 朱弟成 +5 位作者 赵志丹 隋清霖 王青 袁四化 胡兆初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5-1634,共20页
西藏中部拉萨地块大规模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约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揭示拉萨地块白垩纪时期的岩浆作用过程及成矿背景。本文报道了中部拉萨地块代表性花岗岩基——措勤麦嘎岩基的锆石U-P... 西藏中部拉萨地块大规模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约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揭示拉萨地块白垩纪时期的岩浆作用过程及成矿背景。本文报道了中部拉萨地块代表性花岗岩基——措勤麦嘎岩基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本文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麦嘎岩基花岗质岩主要侵位于122±1Ma和113±2Ma,闪长质包体与后者同期(113±2Ma)。122±1Ma花岗质岩属I型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87Sr/86Sr)i值高(0.7147),全岩εNd(t)(-12.0)和锆石εHf(t)(-15.7~-11.1)为较大的负值,表明其很可能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重熔。113±2Ma寄主花岗质岩为I型偏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于122±1Ma花岗质岩石,其(87Sr/86Sr)i比值偏低(0.7094~0.7156)、全岩εNd(t)值(-12.1~-7.3)和锆石εHf(t)值(-11.1~0.1)较高,很可能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含有更多幔源物质。闪长质包体(113±2Ma)为偏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变化范围大的(87Sr/86Sr)i(0.7058~0.7105)、负的全岩εNd(t)值(-10.7~-9.8)及负的锆石εHf(t)值(-14.0~-5.6)为特征,可能是古老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或亏损地幔物质经历强烈地壳混染作用的结果。在目前已有资料条件下(缺乏同期基性岩石的相关数据),本文暂将麦嘎岩基113±2Ma寄主花岗质岩及同期闪长质包体解释为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这一解释可能对中部拉萨地块同期花岗类的岩石成因具普遍意义。麦嘎岩基及中部拉萨地块同期岩浆岩约113Ma幔源物质增加现象,可能是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板片断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闪长质包体 麦嘎岩基 西藏措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3
5
作者 高永宝 滕家欣 +1 位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61-269,共9页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优质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品位富,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笔者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控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碳泥晶灰岩、背斜构造、断裂构造...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优质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品位富,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笔者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控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碳泥晶灰岩、背斜构造、断裂构造、遥感及地球物理等找矿标志,认为玛尔坎苏锰矿带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应加强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南翼、苏萨尔布拉克、博托彦、托库孜布拉克等的锰矿找矿工作;应重视矿田构造的研究,拓展深部找矿空间;塔里木西缘及北缘石炭系锰矿找矿工作需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玛尔坎苏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栗坡县龙沟锰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民 高永宝 +4 位作者 贺永康 陈登辉 燕洲泉 李侃 隋清霖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9期145-148,共4页
龙沟锰矿床位于滇东南优质富锰矿产区斗南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细砂岩和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 龙沟锰矿床位于滇东南优质富锰矿产区斗南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细砂岩和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锰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遭受后期次生氧化改造的滨海—浅海相沉积锰矿床。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锰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区域地质背景 地质特征 沉积环境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整装勘查区铁矿成矿规律分析
7
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1 位作者 赵晓健 侯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87-888,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塔什库尔干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甜水海北羌塘地块群中的塔什库尔干陆块(李荣社等,2008),属于区内塔阿西-塔吐鲁沟铁矿带上。受塔阿西断裂(喀喇昆仑断裂)和康西瓦断裂(苏巴什-康西瓦-瓦恰断裂带)两条区域性大断裂的影响,... 1区域地质背景塔什库尔干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甜水海北羌塘地块群中的塔什库尔干陆块(李荣社等,2008),属于区内塔阿西-塔吐鲁沟铁矿带上。受塔阿西断裂(喀喇昆仑断裂)和康西瓦断裂(苏巴什-康西瓦-瓦恰断裂带)两条区域性大断裂的影响,构造线呈北西-南东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什库尔干 铁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布伦阔勒岩群 早古生代地层 膏盐层 西昆仑 磁铁矿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西北缘柯牙吾齐超镁铁岩的发现及成因
8
作者 赵民 贺永康 +5 位作者 荆德龙 李侃 隋清霖 赵晓健 周凯 金谋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7-797,共11页
西昆仑西北缘柯牙吾齐超镁铁岩的发现对于西昆仑西段构造演化研究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探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超镁铁岩7件样品进行了镜下鉴定、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镁铁岩呈断续脉状产出,岩性主要为蛇纹石化辉橄岩;具有相对... 西昆仑西北缘柯牙吾齐超镁铁岩的发现对于西昆仑西段构造演化研究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探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超镁铁岩7件样品进行了镜下鉴定、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镁铁岩呈断续脉状产出,岩性主要为蛇纹石化辉橄岩;具有相对低SiO_(2)(42.14%~47.43%)、低TiO_(2)(0.03%~0.24%)、高MgO(24.69%~31.22%)、高FeO^(T)(7.05%~11.65%)、贫碱(K_(2)O+Na_(2)O=0.55%~0.88%)的特征;Mg^(#)值为79.98~86.70;样品的m/f比值介于3.96~7.82;样品中稀土总量(∑REE)不高(11.41×10^(-6)~17.84×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2.81~5.69;δEu显示弱的Eu正异常;相容元素Ni、Cr和Co含量高。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U、Sr和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P、Zr、Hf、Ti等,显示轻稀土富集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引起碰撞后伸展,来自亏损地幔岩浆受前期俯冲流体或者熔体改造,沿着深断裂上侵,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最终形成柯牙吾齐超镁铁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岩 地球化学 成因 碰撞后伸展 柯牙吾齐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穆呼锰矿晚石炭世含锰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3 位作者 赵晓健 荆德龙 滕家欣 高永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7-490,共14页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发育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近期研究成果揭示其具有巨大的菱锰矿找矿前景而备受关注。通过对穆呼锰矿含锰岩系剖面测量、薄片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地球化学分析和碳酸盐岩锶同位素测试,对其进行碎...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发育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近期研究成果揭示其具有巨大的菱锰矿找矿前景而备受关注。通过对穆呼锰矿含锰岩系剖面测量、薄片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地球化学分析和碳酸盐岩锶同位素测试,对其进行碎屑岩—碳酸盐岩岩相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锰岩系可以识别出八种碎屑岩—碳酸盐岩岩相:泥灰岩相、砂屑灰岩相、微晶碳酸锰相、微晶—粉晶灰岩相、砾屑灰岩相、含砾砂屑灰岩相、钙质砂岩相、钙质砾岩相和3种岩相组合。结合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地球化学和锶同位素特征,指示古海水温度平均22.68 ℃,属于亚热带区。含锰岩系为海水较浅的碎屑滨岸相和浅海陆棚相沉积,矿体顶底板处于海水相对较浅的氧化—弱还原环境,菱锰矿则形成于海水相对较深的浅海陆棚沉积洼地,处于还原沉积环境,与海底火山热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碎屑岩-碳酸盐盐岩 沉积环境 穆呼锰矿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木吉泥火山
10
作者 陈登辉 郭周平 +2 位作者 隋清霖 李旭拓 赵晓健 《缔客世界》 2020年第2期243-243,共1页
泥火山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喷发泥浆的“火山”,陆地上的泥火山相对较少,国内活动的泥火山仅在新疆和台湾地区有过报道。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泥火山是新疆地区活动的泥火山之一,地处帕米尔高原,与高原草甸、雪山和... 泥火山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喷发泥浆的“火山”,陆地上的泥火山相对较少,国内活动的泥火山仅在新疆和台湾地区有过报道。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泥火山是新疆地区活动的泥火山之一,地处帕米尔高原,与高原草甸、雪山和贫瘠的山坡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泥火山作为地球上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具其成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于区域构造活动也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火山 火山口 碳酸盐岩结壳 木吉乡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博托彦南发现二叠纪锰矿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登辉 贺永康 +4 位作者 赵晓健 隋清霖 李旭拓 滕家欣 高永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6-667,共2页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是中国北方地区锰矿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目前已发现奥尔托喀讷什锰矿、穆呼锰矿、玛尔坎土锰矿等一批大中型富锰矿,累计探获锰矿石资源量5000 万t 以上,具有较大的富锰矿找矿潜力。主要含锰岩系为一套晚石炭世的海...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是中国北方地区锰矿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目前已发现奥尔托喀讷什锰矿、穆呼锰矿、玛尔坎土锰矿等一批大中型富锰矿,累计探获锰矿石资源量5000 万t 以上,具有较大的富锰矿找矿潜力。主要含锰岩系为一套晚石炭世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图1),长期以来在玛尔坎苏锰矿带未发现其他含锰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带 西昆仑 二叠纪 中国北方地区 碳酸盐岩建造 含锰岩系 找矿勘查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3 位作者 赵晓健 李旭拓 高永宝 王志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6-438,共13页
赞坎铁矿床是塔什库尔干地区一个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是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矿作用演化的典型代表。文章将赞坎铁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的形成划分为3个世代,分别为条带状磁铁矿、浸染状磁铁矿和粗晶脉状或块... 赞坎铁矿床是塔什库尔干地区一个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是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成矿作用演化的典型代表。文章将赞坎铁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的形成划分为3个世代,分别为条带状磁铁矿、浸染状磁铁矿和粗晶脉状或块状磁铁矿,分别代表3个成矿阶段的产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表明,赞坎铁矿从条带状磁铁矿到粗晶块状磁铁矿随着磁铁矿的成矿演化主量元素中Al元素有减少的趋势,而Ti、Mn、Mg、V元素均具有增加的趋势;微量元素中Co、Nb、Hf、Ta等具有减少的趋势,Sc、Ga、Zr、Sn等元素具有增加的趋势。根据以上各成矿阶段中磁铁矿成分变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赞坎铁矿早期条带状磁铁矿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成矿后期特别是在粗晶块状和脉状磁铁矿阶段受岩浆热液影响明显,富铁矿有岩浆热液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赞坎铁矿 磁铁矿 LA-ICP-MS 电子探针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沉积–变沉积型钴成矿规律及其对宁夏钴矿找矿研究的启示
13
作者 林文海 王焕 +7 位作者 贺海洋 张汐 周敖日格勒 隋清霖 朱晓强 张焕宝 侯淡平 李朋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95,共19页
钴是全球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北山钴矿被认为是具有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沉积–变沉积型钴矿床,但其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以及钴的来源、赋存状态和迁移富集机制等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探讨上... 钴是全球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北山钴矿被认为是具有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沉积–变沉积型钴矿床,但其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以及钴的来源、赋存状态和迁移富集机制等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探讨上述问题并启示宁夏北山钴矿找矿研究,笔者系统总结了全球沉积–变沉积型钴成矿规律,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古元古代—新元古代,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中非赞比亚–刚果金、美国爱达荷、芬兰和中国等地,与全球超大陆聚合与裂解旋回、全球大氧化和极端气候等重大地质事件有密切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宁夏北山钴矿研究应在成矿年代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关系、含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物源属性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数据驱动的钴成矿预测等方面开展深入和详细的研究,支撑服务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找矿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沉积–变沉积型 成矿时代 成矿预测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穆呼锰矿含锰岩系沉积环境——来自[虫筳]类化石及碳酸盐岩碳、氧、锶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3 位作者 郭周平 赵晓健 滕家欣 高永宝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共13页
穆呼锰矿是玛尔坎苏锰矿带东部重要的典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产于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之中。含锰岩系顶部产出的类化石主要为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属,其中包括最揉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 tennissima(Schellwien)、大豆形似纺锤[... 穆呼锰矿是玛尔坎苏锰矿带东部重要的典型锰矿床,锰矿体主要产于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之中。含锰岩系顶部产出的类化石主要为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属,其中包括最揉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 tennissima(Schellwien)、大豆形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 phaselus(Lee)和拟紧卷似纺锤[虫筳]Quasifusulina paracompacta(Chang)3个种和2个未定种,指示含锰岩系为晚石炭世地层。锰矿体顶底板围岩δ^(13) C_(PDB)值为-2.06‰~3.99‰,δ^(18) O_(PDB)值为-13.35‰~-7.49‰,^(87)Sr/^(86)Sr值为0.70770~0.70797。菱锰矿δ^(13) C_(PDB)值为-16.60‰~-1.95‰,δ^(18) O_(PDB)值为-11.51‰~-4.48‰,^(87)Sr/^(86)Sr值为0.70764~0.70790。综合分析,认为穆呼锰矿含锰岩系为温暖、盐度正常、水动力相对较强的浅海陆棚沉积;水体清澈,但相对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水体要浑浊。碳酸盐岩和锰矿层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陆表水的影响,菱锰矿的形成与有机质还原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 碎屑岩碳酸盐岩 沉积环境 [虫筳]类 碳、氧、锶同位素 穆呼锰矿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赛军 廖仁强 +2 位作者 丛亚楠 隋清霖 李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6,共9页
钛由于其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特征,在航空航天、医药、手机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二十世纪的战略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钛铁矿、钛磁铁矿和金红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含钛矿物。钛最初被认为是变质过程中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随着... 钛由于其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特征,在航空航天、医药、手机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二十世纪的战略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钛铁矿、钛磁铁矿和金红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含钛矿物。钛最初被认为是变质过程中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钛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进入变质热液流体中发生活动迁移。高压变质脉体中金红石和磷灰石作为共生矿物存在,这可能为富F溶液对钛迁移富集的影响,当氟磷灰石从富F流体中结晶沉淀时K2TiF6络合物分解,钛在其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结晶沉淀出金红石,而这一富集迁移沉淀机制很可能是变质型金红石矿床变质富集的机制。在岩浆矿床中,钛常作为伴生元素赋存于磁铁矿床中。一般认为部分熔融程度、挥发分含量和成矿岩浆温度等决定了含钛矿或高钛岩体的形成,本文认为富金红石的再循环洋壳或者富钛沉积矿床重熔是岩浆型钛矿床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沉积型钛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地质、地理和水动力学有关,它们常在被动大陆边缘,以高风化、高品位钛源岩为后盾通过风化、剥蚀和海侵等主要形成在沿海岸带特别是南北纬30°低纬度地区。总之富钛源区、起源深度、部分熔融温度和程度、陆壳混染程度、挥发分、流体成分、风化剥蚀能力等决定了钛矿化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矿床 钛磁铁矿 金红石 钛活动性 钛富集与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华南地区钨矿成因 被引量:17
16
作者 祝红丽 张丽鹏 +1 位作者 杜龙 隋清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2,共10页
在地球演化早期的强还原条件下,钨表现为中等亲铁元素,因此地球中>90%的钨进入地核。在地幔和地壳的演化过程中,钨是极度不相容亲石元素,从而导致钨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约是地幔丰度的250倍。钨在岩浆熔体中主要以钨酸的形式迁移,在... 在地球演化早期的强还原条件下,钨表现为中等亲铁元素,因此地球中>90%的钨进入地核。在地幔和地壳的演化过程中,钨是极度不相容亲石元素,从而导致钨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约是地幔丰度的250倍。钨在岩浆熔体中主要以钨酸的形式迁移,在成矿热液中主要以氟、硼化合物或其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钨的矿化需要其在部分熔融、岩浆演化和晚期热液等各阶段逐渐富集。中国是世界上钨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矿床产在华南地区,与华南大规模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微量元素特征(高Rb/Sr和K/Rb比值,低Nb/Ta和Zr/Hf比值)显示它们往往经历了强烈的岩浆分异,这可能与这些花岗岩通常具有高挥发分含量(如F)有关。岩浆中高的F含量对钨的富集和矿化十分重要,它可以降低熔体固相线、粘度和密度,有利于提高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因而使得高度不相容的钨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和后期热液阶段的富集与矿化。富挥发分岩浆的形成可能与俯冲板块后撤,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的多硅白云母等富F矿物的高温分解有关。研究表明,华南南岭地区侏罗纪的钨矿化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而华南南部晚白垩世钨成矿作用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后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花岗岩 华南地区 岩浆演化 板块后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沙子沟铜矿区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钊飞 隋清霖 贺永康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110,共21页
沙子沟铜矿床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段,矿区内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体。笔者针对该岩体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13.7±2.6)Ma,为锆石结晶年龄,属于晚三叠世;锆... 沙子沟铜矿床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段,矿区内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体。笔者针对该岩体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13.7±2.6)Ma,为锆石结晶年龄,属于晚三叠世;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εHf(t)值为2.72~1.21,显示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幔源岩浆的参与;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具有富钙、富钾、富镁、富铁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0.99~1.04(<1.1),具有中等强度的负Eu异常(δEu为0.54~0.94,平均为0.79),富集Rb、Th、K、Nd、Sm和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Ta、Sr、P、Ti和HREE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了I型花岗岩的特征。沙子沟铜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其早期成矿时代与沙子沟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吻合,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造山带下地壳,矿区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为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笔者认为沙子沟花岗闪长岩构造背景属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之后的后碰撞伸展构造,源岩可能由地幔底侵古老陆壳,是壳源花岗质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发生强烈混合作用的产物,正是这种壳幔物质交换为区内铜多金属矿化提供大量成矿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花岗闪长岩 沙子沟铜矿床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地质学课程思政——以中国大地构造学说为例
18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7 位作者 郭福生 吴志春 韩世礼 王正庆 刘珊 贺海洋 隋清霖 冯鹏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我国广阔的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地学天然博物馆和地学科研教学基地,也诞生了“李四光”和“黄大年”等优秀地球科学家,涌现出了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说、断块构造说、地洼构造说和波浪镶嵌构造说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地构造学说。在... 我国广阔的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地学天然博物馆和地学科研教学基地,也诞生了“李四光”和“黄大年”等优秀地球科学家,涌现出了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说、断块构造说、地洼构造说和波浪镶嵌构造说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地构造学说。在这个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伟大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肩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历史使命的高等教育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学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融入哲学思维、国家力量、科学精神、大国担当、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等思政教学元素,是大地构造学教学和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助力文化自信,体现大国担当的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地学 中国大地构造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碳循环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先哲 牛苏娟 +7 位作者 李赛 李南 孙浩然 郭聪 肖文舟 隋清霖 冯鹏 贺海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5-1360,共16页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华南板块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系统阐述了Mg示踪地球深部碳循环原理,例举了镁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深部碳循环的实例,论述了中生代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所释放的碳酸盐熔体/流体与地幔相互作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幔具有普遍的轻Mg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指出轻镁同位素的多解性,提出多同位素联合示踪是未来研究地球深部碳循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中生代 中国东部岩石圈 MG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壤重金属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振平 张泽辉 +5 位作者 牛佰强 张雯婷 贺海洋 隋清霖 冯鹏 陈亮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介绍了影响土壤毒性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列举陆生与水生生物评价方法(植物法、动物法和发光细菌法等),陆生生物评价方法成熟、操作简单;水生生物评价方法测试时间短、成本较低。生物评价可科学判定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本文介绍了影响土壤毒性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列举陆生与水生生物评价方法(植物法、动物法和发光细菌法等),陆生生物评价方法成熟、操作简单;水生生物评价方法测试时间短、成本较低。生物评价可科学判定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为理化评价重要补充。需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矿区土壤环境进行科学、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冶地域 重金属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