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标准体系
1
作者 陶飞 马昕 +31 位作者 张辰源 易航 刘蔚然 魏宇鹏 邹孝付 王子同 任羿 陶岚 葛军 丁露 卓兰 韩丽 弓志强 谭永华 郄永军 周文 李建双 杨春霞 许鸿杰 蔺文杰 刘广 孙波 李海旭 阎德劲 李少伟 罗谦 王敬贤 罗英 尚政国 刘志新 易贤 张文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Digit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D-ETV)是利用“数力”和“智力”更好地了解产品或系统基本属性和性能特征的方法,是实现高质高效研制运维的重要支撑手段。然而,在物理试验测试验证(Physical Experiment,T...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Digit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D-ETV)是利用“数力”和“智力”更好地了解产品或系统基本属性和性能特征的方法,是实现高质高效研制运维的重要支撑手段。然而,在物理试验测试验证(Physic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P-ETV)向D-ETV演化的过程中,因缺乏基础共性标准参考,导致不同人员对D-ETV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因缺乏关键技术标准参考,导致D-ETV实现难;因缺乏通用支撑、安全、行业应用等标准参考,导致D-ETV实施难。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从D-ETV有何用、如何用、何处用3个角度对D-ETV标准需求进行分析。在作者团队前期提出的D-ETV通用流程“D”模型及关键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析-定-建-测-评-融”D-ETV理论体系。面向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相关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尝试探索建立一套D-ETV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通用支撑、安全和行业应用5类标准。期望相关工作为D-ETV理论研究、标准研制、行业应用提供参考,助力我国试验测试验证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而为我国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 标准体系 数字试验 数字测试 数字验证 数字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H1和PMS2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水平及价值分析
2
作者 陶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组织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PMS2的缺失及表达水平,并分析高缺失者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MMR蛋白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组织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PMS2的缺失及表达水平,并分析高缺失者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MMR蛋白的表达资料,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75例患者中,MLH1的缺失率为8.36%(23/275),PMS2的缺失率为18.18%(50/275),MLH1和PMS2的共同缺失率为7.27%(20/275)。MLH1的缺失率与PMS2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2的缺失率与MLH1和PMS2的共同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H1的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Ki67指数、神经侵犯和Her-2状态有关(P<0.05);PMS2的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和Ki67指数有关(P<0.05);MLH1和PMS2共同缺失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神经侵犯、Ki67指数和Her-2状态有关(P<0.05)。MLH1和PMS2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39,P<0.001)。结论MLH1的缺失与胃癌患者较多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LH1、PMS2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错配修复蛋白 MLH1 PMS2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拟下沥青路面贯通裂缝修复方式研究
3
作者 陶飞 李强 《四川建材》 202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贯穿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寿命。单一的修复方式无法有效解决沥青路面的开裂问题。通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式,研究对比了采用灌浆修复、罩面修复以及灌浆后罩面修复方式路面裂缝后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结果发现... 贯穿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寿命。单一的修复方式无法有效解决沥青路面的开裂问题。通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式,研究对比了采用灌浆修复、罩面修复以及灌浆后罩面修复方式路面裂缝后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结果发现,采用灌浆后罩面修复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小路表中心的最大弯沉值、面层拉应力、基层与底基层拉应力以及路面的永久变形值,对应的数值较未修复的路面结构分别减小了8.3%、19.4%、19.7%、16.7%、39.1%,有效提高了路面的结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养护 薄层罩面 灌浆修复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车间制造运营管理平台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永平 左颖 +15 位作者 刘博 胡天亮 刘庭煜 刘晓军 吕海洋 朱毅明 施一明 吴恒 何宏宏 孙翰林 张奕帆 胡鹏飞 邹孝付 李瑞琪 王子同 陶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数字孪生使能的制造信息物理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数字孪生车间作为制造基础单元,能够基于可信数据和模型的融合决策实现面向多场景适配的制造运营管理能力提升。针对制造运营管理精益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需求,... 数字孪生使能的制造信息物理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数字孪生车间作为制造基础单元,能够基于可信数据和模型的融合决策实现面向多场景适配的制造运营管理能力提升。针对制造运营管理精益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以及制造运营管理能力与物理需求难适配、制造运营管理模式与物理状态难适用、制造运营管理策略与物理场景难适应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孪生车间制造运营管理平台,阐述了其系统组成、特点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随着制造运营管理向着包含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跨组织、跨企业智能化协同运营延伸,提出了跨组织/跨企业的“组织管理规范洞察决策改善”协同运营管理策略,为支撑车间内、企业内、跨企业等制造运营管理理论研究和应用落地提供系列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车间 制造运营管理 数模融合 协同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I时代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工艺仿真
5
作者 周钰博 李敏 +4 位作者 王绍凯 顾轶卓 陶飞 陈祥宝 张佐光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6,共20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是保证其产品结构效率和应用可靠性的关键,通过计算机进行工艺仿真是提高复合材料制造质量与降低制造成本的重要手段。传统工艺仿真依赖于制造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理,通过有限元/有限体积等数值计算方法,...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是保证其产品结构效率和应用可靠性的关键,通过计算机进行工艺仿真是提高复合材料制造质量与降低制造成本的重要手段。传统工艺仿真依赖于制造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理,通过有限元/有限体积等数值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辅助设计方法来求解相关机理模型的数学方程,目前已在增强体/预浸料的铺覆、树脂的渗透流动、热固性树脂的固化行为、热传导与热交换、非线性力学及残余应力与固化变形预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其技术基础机器学习(ML)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已用于增强体铺覆、液体成型工艺和热压罐工艺领域,主要目的是数据挖掘和建立降阶模型。前者可以建立工艺条件与制件固化质量、力学性能等之间的关系,后者则可以提高工艺仿真的计算效率。然而受限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复杂、不可测、成本高的特点,在AI时代的起点,仅依赖实验获得的数据量难以满足ML的要求,同时数据驱动AI还面临模型代表性、普适性、可解释性不确定的问题。因此,基于物理化学机理的传统工艺仿真可为数据驱动ML仿真提供大量可靠数据,进而通过AI建立更多描述复合材料工艺的定量模型,扩展工艺仿真可计算的过程;同时,通过AI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后,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工艺仿真可进化为制造过程的数字孪生(DT),从而可为复合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科学性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工艺仿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固化仿真 固化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探索 被引量:972
6
作者 陶飞 刘蔚然 +19 位作者 刘检华 刘晓军 刘强 屈挺 胡天亮 张执南 向峰 徐文君 王军强 张映锋 刘振宇 李浩 程江峰 戚庆林 张萌 张贺 隋芳媛 何立荣 易旺民 程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共18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字孪生在企业应用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基于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的五维结构模型,提出数字孪生驱动的6条应用准则,探索了数字孪生驱动的14类应用设想与实施过程中所需突破的关键问题与技术,为未来开展数字孪生的进一步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模型 应用准则 数字孪生应用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标准体系 被引量:184
7
作者 陶飞 马昕 +25 位作者 胡天亮 黄祖广 程江峰 戚庆林 张萌 刘蔚然 张贺 王尚刚 薛瑞娟 黎晓东 韦莎 刘默 刘棣斐 周剑 张健 李勤 欧阳劲松 胡雯 葛军 闫丽娟 贺东东 陈录城 徐慧 刘魁 易旺民 陈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5-2418,共14页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使能技术,当前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如何在各领域落地应用更是关注的重点。但在数字孪生理论研究与落地应用过程中,发现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术语、系统架构、适...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使能技术,当前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如何在各领域落地应用更是关注的重点。但在数字孪生理论研究与落地应用过程中,发现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术语、系统架构、适用准则等标准的参考,导致不同用户对数字孪生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模型、数据、连接与集成、服务等标准的参考,导致模型间、数据间、模型与数据间集成难、一致性差等问题,造成新的孤岛;缺乏相关适用准则、实施要求、工具和平台等标准的参考,造成用户或企业不知如何使用数字孪生。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数字孪生相关标准来参考和指导。因此,首先从数字孪生概念的理解与沟通、关键技术研究与实施、行业落地应用3个角度对数字孪生标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与国内本领域相关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应用企业(包括机床、卫星、发动机、工程机械装备等行业)共同建立了一套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架构。该标准体系主要由数字孪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工具/平台标准、测评标准、安全标准、行业应用标准6部分构成,期望相关工作能为数字孪生标准研究与制定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为数字孪生落地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标准体系 数字孪生五维模型 基础共性 关键技术 工具/平台 行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特征及云服务组合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12
8
作者 陶飞 张霖 +2 位作者 郭华 罗永亮 任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为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共享与协同,实现云制造系统中资源服务的增值和增效,在分析云制造典型特征后,对云制造中的资源、制造云服务、制造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造云服务管理原型系统功能结构,对基于... 为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共享与协同,实现云制造系统中资源服务的增值和增效,在分析云制造典型特征后,对云制造中的资源、制造云服务、制造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造云服务管理原型系统功能结构,对基于云制造全生命周期运行的云服务组合需求进行了阐述。对云服务组合建模/描述和一致性检查、云服务关联关系、云服务组合柔性、组合网络及其动力学特性、云服务组合建模与评估、组合优选等实现云服务组合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未来实现高效智能化的云制造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云服务 服务组合 服务组合网络 组合关联关系 组合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车间信息物理融合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326
9
作者 陶飞 程颖 +3 位作者 程江峰 张萌 徐文君 戚庆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3-1611,共9页
数字孪生车间作为实现制造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智能互联与交互融合的一种潜在的有效途径,近期被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界和企业界高度关注。基于前期对数字孪生车间的概念、系统组成、运行机制、特点和关键技术等研究,设计了数字孪生车间的... 数字孪生车间作为实现制造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智能互联与交互融合的一种潜在的有效途径,近期被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界和企业界高度关注。基于前期对数字孪生车间的概念、系统组成、运行机制、特点和关键技术等研究,设计了数字孪生车间的参考系统架构,并从数字孪生车间4个主要系统组成(物理车间、虚拟车间、车间孪生数据、车间服务系统)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物理车间异构要素融合、虚拟车间多维模型融合、车间物理—信息数据融合、车间服务/应用融合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物理融合、模型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4个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实现数字孪生车间信息物理融合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企业实践数字孪生车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车间 信息物理融合 物理融合 模型融合 数据融合 服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257
10
作者 陶飞 张贺 +13 位作者 戚庆林 徐俊 孙铮 胡天亮 刘晓军 刘庭煜 关俊涛 陈畅宇 孟凡伟 张辰源 李志远 魏永利 朱铭浩 肖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促进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使能途径,一直备受各行各业关注,已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阶段。数字孪生是以多维虚拟模型和融合数据双驱动,通过虚实闭环交互,来实现监控、仿真、预测、优化等实际功能服务和应用...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促进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使能途径,一直备受各行各业关注,已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阶段。数字孪生是以多维虚拟模型和融合数据双驱动,通过虚实闭环交互,来实现监控、仿真、预测、优化等实际功能服务和应用需求,其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是实现数字孪生落地应用的前提。针对如何构建数字孪生模型问题,首先提出了数字孪生模型"四化四可八用"构建准则。基于所提出的构建准则,从"建—组—融—验—校—管"6个方面探索建立了一套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理论体系。并基于所提出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准则和理论体系,结合笔者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生产过程精确建模理论与方法",以数字孪生车间为例,从车间要素实体建模、生产过程动态建模、生产系统仿真建模3个方面对数字孪生车间模型构建理论与技术开展了研究和实践。相关工作期望能为数字孪生构建和进一步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数字孪生车间 建模 构建准则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车间——一种未来车间运行新模式 被引量:513
11
作者 陶飞 张萌 +1 位作者 程江峰 戚庆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与制造的融合和落地应用,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各自国家层面的制造发展战略。代表性的如工业4.0、工业互联网、基于CPS的制造、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面向服务...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与制造的融合和落地应用,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各自国家层面的制造发展战略。代表性的如工业4.0、工业互联网、基于CPS的制造、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面向服务的制造或服务型制造等。这些战略虽提出的背景不同,但其共同目标之一是实现制造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化操作,其共同瓶颈之一是如何实现制造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之间的交互与共融。针对这一难题,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提出了数字孪生车间(Digital Twin Workshop)的概念,阐述了数字孪生车间的系统组成、运行机制、特点、关键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车间孪生数据的车间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交互与共融理论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车间 数字孪生 车间孪生数据 虚拟车间 关键技术 交互与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十问: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66
12
作者 陶飞 张贺 +6 位作者 戚庆林 张萌 刘蔚然 程江峰 马昕 张连超 薛瑞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共17页
当前数字孪生备受学术界、工业界、金融界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然而各界对数字孪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数字孪生相关新概念、新名词、新技术之间的异同存在疑惑,并且对是否适用数字孪生存在决策困惑。为理性和正确看待数字孪生,笔者... 当前数字孪生备受学术界、工业界、金融界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然而各界对数字孪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数字孪生相关新概念、新名词、新技术之间的异同存在疑惑,并且对是否适用数字孪生存在决策困惑。为理性和正确看待数字孪生,笔者团队于2019年7月27日在“第三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上做了“数字孪生十问:分析与思考”同名题目学术交流报告,对有关问题和国内学者进行了交流讨论。为进一步了解数字孪生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在相关报告内容及思考基础上,首先从时间分布、国家分布、来源出版物分布、研究机构和学者分布、高频关键词分布等不同维度,对2019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数字孪生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当前各界关注的①何为数字孪生?②谁在关注数字孪生?③数字孪生:中、美、德,谁更热?④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的关系是什么?⑤数字孪生能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New IT)融合?⑥数字孪生是否存在科学问题?⑦数字孪生何用?⑧数字孪生适用准则是什么?⑨数字孪生是否需要标准?⑩数字孪生是否需要商业化工具/平台?十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为研究者更好理解数字孪生,为决策者理性和正确对待数字孪生,为实践者更好落地应用数字孪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十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 适用准则 标准 工具与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制造网格资源优选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飞 胡业发 +2 位作者 丁毓峰 盛步云 周祖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192-2197,共6页
为了解决制造网格系统中制造资源发现的优选问题,缩短用户选择最佳资源的时间,提高制造网格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制造网格系统中制造资源发现机制的结构模型,建立了包括一般性评价指标、特有评价指标和个性化评价指标的制造网格资源评价指... 为了解决制造网格系统中制造资源发现的优选问题,缩短用户选择最佳资源的时间,提高制造网格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制造网格系统中制造资源发现机制的结构模型,建立了包括一般性评价指标、特有评价指标和个性化评价指标的制造网格资源评价指标库,并提出了基于Agent的制造网格资源优选评估模型和具体实现算法。结合实例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优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网格 AGENT 制造资源选择 优选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装备探索:数字孪生装备 被引量:71
14
作者 陶飞 张辰源 +5 位作者 张贺 程江峰 邹孝付 徐慧 王勇 谢兵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工程装备、制造装备、医疗装备等各类装备是加快国家基础建设,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保障医疗健康的重要基础。在新环境、新趋势、新背景下,如何充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装备数智化升级,实现装备软硬系统的自主可控,是实现装备高质量发... 工程装备、制造装备、医疗装备等各类装备是加快国家基础建设,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保障医疗健康的重要基础。在新环境、新趋势、新背景下,如何充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装备数智化升级,实现装备软硬系统的自主可控,是实现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基于作者团队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理论基础,探讨了数字孪生装备的概念和组成,分析了数字孪生装备理想特征能力和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孪生装备三阶段发展路径,并在纺织车间物流装备和复材加工车间热压罐装备上对相关理论开展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装备 数字化装备 智能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产物对运动发酵单胞菌酒精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陶飞 刘小杰 +2 位作者 方维明 石贵阳 章克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89,共3页
研究了乙酸、乳酸、糠醛作为酒精发酵副产物 ,对细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 ,当乙酸浓度为 1 5 g/L ,糠醛浓度为 4g/L时 ,细菌酒精产量开始减少。在乳酸浓度为 0~ 2 g/L的范围内 ,没有观察到其对细菌酒精发酵的抑制作用。运... 研究了乙酸、乳酸、糠醛作为酒精发酵副产物 ,对细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 ,当乙酸浓度为 1 5 g/L ,糠醛浓度为 4g/L时 ,细菌酒精产量开始减少。在乳酸浓度为 0~ 2 g/L的范围内 ,没有观察到其对细菌酒精发酵的抑制作用。运用化学渗透假说 ,对酸在细菌酒精发酵中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产物 运动发酵单胞菌 酒精发酵 乙酸 乳酸 糠醛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陶飞 程颖 +1 位作者 李建欣 朱雅婷 《计算机教育》 2013年第6期80-84,90,共6页
结合研究型、管理型、工业型和国防型等不同产出类型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特点,建立基于创新性活动及创新性成果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该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 结合研究型、管理型、工业型和国防型等不同产出类型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特点,建立基于创新性活动及创新性成果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模糊数学理论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该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从而客观、有效地反映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水平,为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研究生 创新与实践能力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陶飞 邓烈华 姚华国 《医学综述》 2012年第4期538-541,共4页
脓毒症患者易并发心功能障碍,其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及脓毒症时机体过度产生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的破坏... 脓毒症患者易并发心功能障碍,其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及脓毒症时机体过度产生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的破坏,Toll样受体,细胞凋亡等可能参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病过程。现就上述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转录因子在百脉根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飞 马江涛 +4 位作者 唐益雄 李京生 卢运明 徐秉良 吴燕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8,共9页
为提高豆科牧草百脉根抗旱方面的能力,从沙生植物胡杨和铃铛刺中克隆了4个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具有抗旱特性的基因PeDREB2a和HhERF2,构建了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为筛选标记的单、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百脉根Le... 为提高豆科牧草百脉根抗旱方面的能力,从沙生植物胡杨和铃铛刺中克隆了4个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具有抗旱特性的基因PeDREB2a和HhERF2,构建了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为筛选标记的单、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百脉根Leo品种,结果表明,转录因子基因明显改善了百脉根的抗旱特性,经过抗旱复水试验证明转基因百脉根成活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转录因子 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 抗旱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指标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陶飞 臧树良 +1 位作者 索丽珍 许第军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61-64,共4页
通过研究生态城市的指标及沈阳市城市生态指标的现状值 ,将每项指标的现状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并分析造成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的原因 ,然后提出了沈阳市创建生态城市的对策。
关键词 沈阳市 生态城市 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晚期暴露LPS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飞 冯寅 +2 位作者 田冬梅 徐德祥 陈贵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研究胚胎晚期暴露LPS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Morris水迷宫任务检测胚胎晚期暴露LPS和暴露生理盐水的对照组13月龄CD-1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LPS组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空... 目的研究胚胎晚期暴露LPS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Morris水迷宫任务检测胚胎晚期暴露LPS和暴露生理盐水的对照组13月龄CD-1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LPS组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LPS组在目标象限所花时间或游泳距离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胚胎晚期暴露LPS的CD-1小鼠经正常发育期后,到中年提早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衰老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