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例
1
作者 陶思铮 李玉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发热伴消瘦、乏力1月”就诊。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下肢皮肤见散在黄豆大小半球形丘疹,中央坏死、结痂,周围见红晕、肿胀,边界清楚,无溃烂。结合骨髓培养、NGS结果和相关检查,诊断为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发热伴消瘦、乏力1月”就诊。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下肢皮肤见散在黄豆大小半球形丘疹,中央坏死、结痂,周围见红晕、肿胀,边界清楚,无溃烂。结合骨髓培养、NGS结果和相关检查,诊断为HIV阴性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入院治疗6天后情况不佳自动出院,出院1周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临床毒副作用及疗效动态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陶思铮 白劲松 +2 位作者 李重熙 郭应武 李玉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临床毒副作用及疗效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4-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初治艾滋病患者的背景资料、实验室检查、临床毒副作用、治疗方案变更情况。结果共入组73例,16例(21.92%)出... 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临床毒副作用及疗效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4-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初治艾滋病患者的背景资料、实验室检查、临床毒副作用、治疗方案变更情况。结果共入组73例,16例(21.92%)出现临床毒副作用,29例(39.73%)合并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临床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2.33%),其次为肝毒性(10.96%)、药疹(5.48%)、末梢神经炎(5.48%)、乳酸酸中毒(1.37%,死亡)和脂肪萎缩(1.37%)。随着年龄增大,临床毒副作用发生率越高。CD4’T淋巴细胞数计数分别在0-6月、6-12月和12-24月平均上升94.0cell/μL、44.3cell/μL和34.7cell/μL。静脉吸毒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幅度小于其他传播途径的患者。结论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临床毒副作用发生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需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AART 临床毒副作用 疗效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陶思铮 王红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患儿男,出生2h。因出生时头皮躯干皮肤缺损就诊。患儿出生体重3.68kg,无产伤,Apgar评分9分。系第三胎第二产.孕39周,其母孕期在外地不规律做产前检查,曾用“保胎灵”进行保胎治疗。诊断为“双胎,一胎胎死宫内”入院行破宫产,... 患儿男,出生2h。因出生时头皮躯干皮肤缺损就诊。患儿出生体重3.68kg,无产伤,Apgar评分9分。系第三胎第二产.孕39周,其母孕期在外地不规律做产前检查,曾用“保胎灵”进行保胎治疗。诊断为“双胎,一胎胎死宫内”入院行破宫产,无窒息抢救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除右足马蹄内翻外无其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发育不全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相关线粒体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陶思铮 李玉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和控制艾滋病方法,HAART显著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最主要的毒副作用与线粒体毒性相关,本文就HAART导致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艾滋病 线粒体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头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思铮 刘彤云 王红兵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龟头、包皮红斑、斑块半年”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包皮、龟头处突然出现经色斑片,皮疹渐扩大,部分发展成斑块。
关键词 龟头 银屑病 临床资料 患者 包皮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1例
6
作者 陶思铮 李玉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13年第4期239-240,共2页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也称Pasini—Pierini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of Pasini—Pierini,A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萎缩性疾病。多发生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皮下静脉显露,病程中仅有萎缩而无水肿、硬化。现...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也称Pasini—Pierini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of Pasini—Pierini,A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萎缩性疾病。多发生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皮下静脉显露,病程中仅有萎缩而无水肿、硬化。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萎缩性疾病 青年女性 临床表现 皮下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州2013-2022年新发麻风患者残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甘丽平 陶思铮 +4 位作者 杨溪 张春雨 尹丽娇 罗红叶 李玉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4-999,共6页
目的了解文山州新发麻风病例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麻风残疾发生、减小麻风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2013—2022年确诊的所有麻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及病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6.0软... 目的了解文山州新发麻风病例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麻风残疾发生、减小麻风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2013—2022年确诊的所有麻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及病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66例新发麻风病例资料,其中64例发生残疾,残疾率为17.49%,1级残疾率6.28%,2级残疾率11.20%。目前皮肤科门诊发现仍为麻风患者的主要发现方式(49.80%),诊断延迟期>2年、少菌型麻风(PB)是麻风患者发生残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诊断延迟期>2年及PB患者有更高的残疾发生风险,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麻风疑似症状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麻风延迟诊断,降低新发麻风发生残疾比例,提高麻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文山 麻风 残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