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浅析 被引量:95
1
作者 陶嘉磊 符仲华 张宏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06-3008,共3页
浮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模糊不清。近10年,经络理论及西方的软组织相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和验证,为浮针疗法机制的论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该文从经筋痛点产生机制、浮针操作以及临床疗效特... 浮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模糊不清。近10年,经络理论及西方的软组织相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和验证,为浮针疗法机制的论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该文从经筋痛点产生机制、浮针操作以及临床疗效特点等方面,结合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通道、筋膜学等相关知识对其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浮针、针灸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作用机制 循经低流阻通道 组织通道
原文传递
从“心胸内关谋”浅论经穴脏腑相关学说 被引量:14
2
作者 陶嘉磊 顾一煌 +2 位作者 卢圣锋 刘辛同 张宏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1-663,共3页
内关穴与心脏密切相关有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依据,但当前大部分研究,如经穴诊断方面研究仍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机制探索。经穴脏腑相关的实质可能是在一定物质结构基础上,经穴状态、脏腑组织功能状态自身调节,动态塑造后的... 内关穴与心脏密切相关有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依据,但当前大部分研究,如经穴诊断方面研究仍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机制探索。经穴脏腑相关的实质可能是在一定物质结构基础上,经穴状态、脏腑组织功能状态自身调节,动态塑造后的彼此影响。以内关穴与心脏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运用高通量的表观遗传技术,研究经穴脏腑相关学说对深入挖掘和阐释经穴脏腑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脏腑相关 内关 心脏 表观遗传学 心胸内关谋
原文传递
消风宣窍汤对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陶嘉磊 汪受传 +1 位作者 姜茗宸 戴启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治疗效应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孟鲁斯特组,每组12只。采用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灌胃治疗1周,观测小鼠鼻部症状积分,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 目的探讨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治疗效应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孟鲁斯特组,每组12只。采用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灌胃治疗1周,观测小鼠鼻部症状积分,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及指数,鼻黏膜组织学改变,血清总IgE、OVA特异性IgE以及胸腺IL-4、IL-17、IL-33、IFN-γ水平。结果消风宣窍汤能够显著降低AR小鼠鼻部症状,减轻变应性反应引起的体质量、胸腺质量、胸腺指数的增加,能够显著减少血清总IgE、OVA特异性IgE的水平,抑制胸腺IL-4、IL-17、IL-33、IFN-γ产生,且在降低胸腺IL-33水平方面,消风宣窍汤效果优于西药孟鲁斯特组。结论消风宣窍汤对AR小鼠疗效确切,其可能通过抑制胸腺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AR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宣窍汤 变应性鼻炎 小鼠 胸腺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陶嘉磊 林丽丽 +5 位作者 沈存思 谢彤 赵霞 汪受传 单进军 纪建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2-906,共5页
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症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COVID-19病理生理特征,在总结COVID-19潜在发病机制基... 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症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COVID-19病理生理特征,在总结COVID-19潜在发病机制基础上,从直接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缓解肺损伤与清除痰栓等方面对中药防治COVID-19的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COVID-19的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损伤 免疫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药在温病中应用浅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陶嘉磊 张宏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9-690,共2页
古往今来,运用鲜药治疗温病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鲜药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温病过程中有着独特的意义。该文从鲜药在温病中的广泛运用、其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使用规律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展望,以期能够推动鲜药的开发、研究以及运用。
关键词 鲜药 温病
原文传递
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 被引量:11
6
作者 陶嘉磊 张宗明 汪受传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87,共3页
中医是优质的生态医学,其科学性争论的长期存在有其历史渊源,争论存在具有普遍性。科学定义界限不清、民族自卑感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文化差异以及中医被歪曲利用等因素,是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存在的原因和内在本质。中医拥有自身的科学性... 中医是优质的生态医学,其科学性争论的长期存在有其历史渊源,争论存在具有普遍性。科学定义界限不清、民族自卑感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文化差异以及中医被歪曲利用等因素,是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存在的原因和内在本质。中医拥有自身的科学性,但其按照西医的科学理念进行自身科学性研究和申辩,致使中医逐渐偏离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线,出现了中医教学、临床、科研的混乱。中医应该看清现实,不必在科学性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如何继承、如何大力发展真正的中医才是当前要注重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辩证观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栀子干姜汤组方之我见 被引量:5
7
作者 陶嘉磊 张宏如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5-66,共2页
栀子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寒热同调之最小方,用于治疗热郁胸膈兼中焦虚寒证。察中医之小方,常具备药专力宏之效,用药精准得当。然考《伤寒论》中栀子干姜汤用于治疗上焦郁热时却选用清泻三焦之热的栀子与温中散寒的干姜配伍。因此,从... 栀子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寒热同调之最小方,用于治疗热郁胸膈兼中焦虚寒证。察中医之小方,常具备药专力宏之效,用药精准得当。然考《伤寒论》中栀子干姜汤用于治疗上焦郁热时却选用清泻三焦之热的栀子与温中散寒的干姜配伍。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其治疗上热中寒证有不精不准之嫌。而用黄芩易栀子治疗本证则似乎显得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干姜汤 方论 伤寒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后期少用或不用黄芪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嘉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黄芪为补气上品,温病后期,除了阴津亏损外,必然有气损,纵观古代历史文献,在治疗温病后期病证时,医家少用或不用黄芪。为探究其缘由,该文从中医理论、古代文献以及现代药物研究方面分析,并提出矛盾,结合筋膜学的相关知识试着进行分析,以... 黄芪为补气上品,温病后期,除了阴津亏损外,必然有气损,纵观古代历史文献,在治疗温病后期病证时,医家少用或不用黄芪。为探究其缘由,该文从中医理论、古代文献以及现代药物研究方面分析,并提出矛盾,结合筋膜学的相关知识试着进行分析,以期给现代药物特别是中药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温病 筋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宣窍汤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嘉磊 汪受传 +3 位作者 单进军 戴启刚 姜茗宸 袁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18-2422,共5页
目的:分析小鼠变应性鼻炎(AR)血清代谢谱变化,以及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孟鲁斯特组,采用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利用GC-MS分析消风宣窍汤干预后对AR... 目的:分析小鼠变应性鼻炎(AR)血清代谢谱变化,以及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组、孟鲁斯特组,采用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利用GC-MS分析消风宣窍汤干预后对AR血清样本代谢谱的影响。结果:造模后,AR血清代谢谱发生了广泛而显著的变化,主要涉及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消风宣窍汤干预后能逆转L-赖氨酸、L-组氨酸、花生四烯酸等16种代谢物的变化(P<0.05),且使AR血清代谢谱向正常对照组回归,而西药孟鲁斯特组无明显回归趋势。结论:AR是系统性疾病,消风宣窍汤可通过调控多种炎症、免疫相关的血清代谢物,使其趋于回归,从而发挥治疗A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宣窍汤 GC-MS 变应性鼻炎 代谢组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小儿肺炎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丽丽 汪受传 +7 位作者 杨燕 谢彤 赵霞 任靖 李维薇 陶嘉磊 范嗣立 单进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以6个月到6岁肺炎患儿尿液为样本,采用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肺炎患儿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其易感性的发病机制。收集不同感染次数的肺炎患儿尿液样本,包括正常儿童组29例、单次感染肺炎患儿组35... 以6个月到6岁肺炎患儿尿液为样本,采用基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肺炎患儿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其易感性的发病机制。收集不同感染次数的肺炎患儿尿液样本,包括正常儿童组29例、单次感染肺炎患儿组35例、多次感染肺炎患儿组31例,分析获得肺炎患儿尿液代谢轮廓;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倍数(Fold change,FC)变化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并通过Fiehn-Lib等数据库鉴定丝氨酸、组氨酸、脯氨酸、正亮氨酸、谷氨酰胺、硬脂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乳糖醛酸等在正常儿童组与肺炎患儿组之间有代谢差异(p value adjusted by FDR<0.05)且FC>5,吲哚-3-乙酸、肌酸、乙醇胺、甘露糖基甘油酸和果糖在不同感染次数肺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p value adjusted by FDR<0.05)。实验结果表明,肺炎患儿易感性体质存在差异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通过氨基酸及糖代谢对肺炎易感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易感性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o/ROCK信号通路的麦粒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宏如 管媛媛 +2 位作者 陶嘉磊 卢圣锋 倪光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作用及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HRs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麦粒灸组,WKY大鼠设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组不施灸,麦粒灸组实行麦粒灸治疗。观测各组大鼠血压、血清一...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作用及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HRs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麦粒灸组,WKY大鼠设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组不施灸,麦粒灸组实行麦粒灸治疗。观测各组大鼠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主动脉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hoA、ROCK1和RhoA、ROCK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麦粒灸组血压下降,主动脉内膜增生不明显,仅部分内膜脱落,血清NO含量明显上升,主动脉RhoA、ROCK1和RhoA、ROCK1 mRNA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能有效降低SHR血压,保护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高血压 血管内皮 NO RHO/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针灸学隐性知识领悟为核心的案例库建设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宏如 陶嘉磊 +1 位作者 董勤 张建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16-2517,共2页
针灸学隐性知识是针灸学术传承与创新的核心,也是决定针灸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由于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加强针灸隐性知识的领悟对针灸学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以针灸学隐性知识领悟为核心,对... 针灸学隐性知识是针灸学术传承与创新的核心,也是决定针灸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由于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加强针灸隐性知识的领悟对针灸学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以针灸学隐性知识领悟为核心,对案例库建设意义、方向、建设形式内容以及案例库评价及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针灸学案例库的建设指明方向,为培养高水平针灸人才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隐性知识 案例库
原文传递
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134例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启刚 陶嘉磊 +1 位作者 姜茗宸 汪受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060-2061,2065,共3页
作者整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汪受传教授治疗门诊哮喘发作期患儿134例,所有病例均有效验,汪受传教授在儿童哮喘发作期以祛风涤痰、攻邪治肺为大法,擅用经方,总以麻黄为君药,平喘效佳。同时,汪教授提出儿童哮喘当分发作期、迁延期、缓解... 作者整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汪受传教授治疗门诊哮喘发作期患儿134例,所有病例均有效验,汪受传教授在儿童哮喘发作期以祛风涤痰、攻邪治肺为大法,擅用经方,总以麻黄为君药,平喘效佳。同时,汪教授提出儿童哮喘当分发作期、迁延期、缓解期三期论治,发作期重在泻肺平喘治标、迁延期虚实兼顾扶正祛邪、缓解期宜补益肺脾肾气阴阳以固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受传 儿童哮喘 发作期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总黄酮纯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嘉磊 孙亚磊 +2 位作者 郑海涛 姜茗宸 袁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0-342,共3页
目的优化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清肺口服液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药液质量浓度、聚酰胺树脂药材质量比、供试品pH为评价指标,考察总黄酮吸附量;以洗脱液体积、醇洗体积分数、洗脱体积流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总黄酮洗脱量,并以总黄酮含有量... 目的优化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清肺口服液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药液质量浓度、聚酰胺树脂药材质量比、供试品pH为评价指标,考察总黄酮吸附量;以洗脱液体积、醇洗体积分数、洗脱体积流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总黄酮洗脱量,并以总黄酮含有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结果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药液质量浓度24mg/mL,树脂药材质量比25∶3,上样液pH值4. 0,5 BV水洗除杂,醇洗体积分数80%,醇洗体积6BV,洗脱流量3. 0 mL/min。纯化后,总黄酮含有量从18.5%提高至68.9%,转移率为78.7%。结论采用聚酰胺树脂纯化清肺口服液中总黄酮稳定可靠、效果良好,可为后期药理实验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总黄酮 纯化 聚酰胺树脂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UPLC/LTQ-Orbitrap-MS的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茗宸 汪受传 +3 位作者 单进军 谢彤 陶嘉磊 汪小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小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观察消风宣窍汤对AR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消风宣窍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组和消风宣窍汤...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小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观察消风宣窍汤对AR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消风宣窍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组和消风宣窍汤组,以卵蛋白腹腔注射进行致敏,局部鼻黏膜激发的方法建立BALB/c小鼠AR模型,孟鲁司特组和消风宣窍汤组分别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和消风宣窍汤,每天2次,连续7d,各组分别于给药最后1天采集尿液样本。采用基于U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各组代谢物的变化,分析药物的干预机制。结果 AR引起小鼠体内酸类、胺类等多种代谢物紊乱。消风宣窍汤主要调控了其中14种异常代谢物的水平,对AR小鼠的干预效果良好。结论 AR小鼠尿液中多个小分子偏离正常状态,消风宣窍汤主要通过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N-甲基烟酸、S-腺苷甲硫氨酸(SAMe)、吲哚-2-羧酸(I2CA)、6-氨基己酸(EACA)、咪唑乙酸、1-甲基-4-吡啶-5-羧酰胺(M4PY)的上调和1-甲基组胺的下调,改善组氨酸代谢和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以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宣窍汤 UPLC/LTQ-Orbitrap-MS 代谢组学 变应性鼻炎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宣窍汤对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小鼠脾脏代谢特征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茗宸 汪受传 +4 位作者 单进军 章雯 陶嘉磊 王雷 戴启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脾脏代谢谱变化的分析,探讨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消风宣窍汤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将各组脾脏取出,...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脾脏代谢谱变化的分析,探讨消风宣窍汤对AR的治疗效应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消风宣窍汤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AR模型,将各组脾脏取出,经甲醇提取,肟化和衍生化后,利用GC-MS分析消风宣窍汤干预后对AR小鼠脾脏样本代谢谱的影响。结果AR小鼠的脾脏代谢谱发生显著变化,共鉴定出45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乳酸、亮氨酸、β-丙氨酸、苯甲醇、3-羟基丁酸等;消风宣窍汤干预后能够逆转苯甲酸、乙醇胺、甘油-1-磷酸、3-羟基丁酸、苯甲醇、β-丙氨酸、肌苷、天冬氨酸、乳酸、苯丙氨酸、甲醇磷酸盐、O-磷酸乙醇胺、烟酰胺、焦磷酸,而孟鲁司特钠无明显回归趋势。结论AR小鼠脾脏中多种代谢物成分发生变化,消风宣窍汤可通过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相关的脾脏代谢物,使其趋于回归,从而发挥治疗A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宣窍汤 变应性鼻炎 GC-MS 脾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彦臻 陶嘉磊 +1 位作者 邹玺 刘沈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1期1423-1426,1436,共5页
中医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灵感和不竭的动力。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调和致中、以人为本等是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有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诉求,也是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 中医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灵感和不竭的动力。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调和致中、以人为本等是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有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诉求,也是中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向外围拓展延伸的基础和导向,从特定的意义上讲,中医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属性交点。推动这两者之间的互动互融与内在契合,对当代文化、社会建设及中医学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医精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联合网络药理学的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潜在机制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政 凌晓颖 +1 位作者 陶嘉磊 袁斌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评价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连花清... 目的: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评价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系统进行Meta分析;而后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连花清瘟方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对比后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关键通路的相关注解,探讨连花清瘟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0篇,总样本量为20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儿CD4+、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网络药理学通过在线数据库得到连花清瘟方中化学成分234个、相关靶点646个,其中80个靶点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相关,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靛蓝、色胺酮可能为治疗的主要成分,主要涉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结论:连花清瘟方可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主要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方 肺炎支原体肺炎 META分析 网络药理学 潜在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代谢组学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宏如 陶嘉磊 +2 位作者 徐森磊 卢圣锋 倪光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540,共6页
针刺作为防治疾病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由于人体系统的复杂性,针刺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代谢组学的运用可以为针刺效应规律和生物学基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阐释针灸理论、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有重要意义。在对近十年针... 针刺作为防治疾病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由于人体系统的复杂性,针刺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代谢组学的运用可以为针刺效应规律和生物学基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阐释针灸理论、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有重要意义。在对近十年针刺代谢组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后,提出不足与思路,以期促进针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代谢组学 进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小儿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与非痰热阻肺证代谢标记物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嘉磊 汪受传 +2 位作者 田曼 梁慧 戴启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证与非痰热阻肺证尿液代谢谱,探索中医不同证候生物学标记物差异。方法:收集24例痰热阻肺证、20例非痰热阻肺证患儿尿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运用XCMS Online和Metabo Analyst分析平台确定差异...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证与非痰热阻肺证尿液代谢谱,探索中医不同证候生物学标记物差异。方法:收集24例痰热阻肺证、20例非痰热阻肺证患儿尿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运用XCMS Online和Metabo Analyst分析平台确定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痰热阻肺证与非痰热阻肺证间能够良好区分,一系列有机酸、氨基酸、脂、酮类等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被确定。与痰热阻肺证相比,非痰热阻肺证组患儿尿中蛋氨酸、琥珀酸、赖氨酸、肌酸、犬尿氨酸、环腺苷酸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多种脂类、酮类化合物含量升高,仅有羟基吲哚乙醛含量降低,主要涉及生物素代谢、色氨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异常。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不同证型间存在代谢标记物与代谢通路基础,可能是中医不同证候区别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小儿支气管哮喘 痰热阻肺证 中医证候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