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逆汤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再灌注损伤的动态心电图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伟康 苏建文 +3 位作者 林曙光 陈鲁源 侯灿 陈纪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总负荷、QRS波群记分、Q T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单纯的溶栓治疗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疗法 中药 预防 治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防治PTCA术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伟康 苏建文 +3 位作者 林曙光 侯灿 陈鲁源 罗汉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患者服用四逆汤防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证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做...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患者服用四逆汤防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证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做PTCA术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组和对照组,均有实证、虚证各10例。四逆汤组于术前3天开始服用四逆汤25ml,每天1次;服至术后第3天。检测两组各型PTCA术前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虚证型SOD活性显著低于实证型(P<005),术前实证型MDA含量显著高于虚证型(P<005),服用四逆汤能减轻两组术后SOD活性和NO浓度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P<005),其中提高虚证型SOD活性的幅度显著高于实证型(P<005)。结论:四逆汤具有抗PTCA术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虚证型效果尤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瓣证分型 再灌注损伤 PTCA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苏建文 林曙光 +1 位作者 吴伟康 陈鲁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目的:评价四逆汤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顿抑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名拟行PTCA术的冠心病患... 目的:评价四逆汤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顿抑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名拟行PTCA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服药组(n=23)进行观察。结果:单纯PTCA术后出现心功能低下的现象;但服用四逆汤能够使术后心功能比术前显著地提高(均为P<0.01):左心室前壁收缩期室壁增厚率(PSWTA)升高38%(0.36±0.04vs0.50±0.07),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室壁增厚率(PSWTP)升高57%(0.35±0.03vs0.55±0.06),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升高12%(0.39±0.01vs0.44±0.02),每搏输出量(SV)升高17%(18.53±0.88vs21.84±1.09),每分输出量(cardiacoutput,CO)升高15%(1.37±0.06vs1.56±0.08)。结论:四逆汤能改善PTCA术后缺血心肌的局部收缩功能和整体功能,利于心肌顿抑状态的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四逆汤 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随访报告 被引量:15
4
作者 苏建文 吴伟康 +1 位作者 林曙光 陈鲁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71-673,共3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40例患者于服药前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PTCA术后躯体症状、健康愉...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40例患者于服药前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PTCA术后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抑郁水平、生活满意指数、劳动量 5个方面评分比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 )。但PTCA术服用四逆汤者 ,其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抑郁水平 3个方面的改善比单纯PTCA术更为显著 (P <0 0 5 ) ,且心悸和气促两个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PTCA术者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有助于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四逆汤 冠状动脉成形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7
5
作者 苏建文 林曙光 +3 位作者 陈鲁源 吴伟康 罗汉川 侯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8-411,共4页
观察冠心病患者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结果表明:临床进行FTCA术后,外周静脉血心肌酶活性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外周静脉血和冠状动脉血中,SOD和CAT活性术后比术前显著下降(P<0.001),MDA含... 观察冠心病患者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结果表明:临床进行FTCA术后,外周静脉血心肌酶活性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外周静脉血和冠状动脉血中,SOD和CAT活性术后比术前显著下降(P<0.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01),提示PTCA PTCA术后自由基损伤性因素增加,防御性因素削弱,从而发生了心肌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冠心病 腔内成形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建文 吴伟康 +1 位作者 林曙光 陈鲁源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3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病人进行术后监测,并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的自由基指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PTCA术服用四逆汤的术后心肌缺血程度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单纯PTCA术更为显著...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3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病人进行术后监测,并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的自由基指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PTCA术服用四逆汤的术后心肌缺血程度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单纯PTCA术更为显著地改善(p<0.05),其机制在于四逆汤能升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减轻PTCA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中医药疗法 手术后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前后SOD和LP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屈晓冰 李友元 +1 位作者 陈鲁源 于少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3-154,共2页
测定了21例老年期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34例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冠心病患者踏车运动试验前后SOD和LPO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试验前冠心病患者SOD、LPO含量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老年人;运动试... 测定了21例老年期冠心病患者与正常老年人34例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冠心病患者踏车运动试验前后SOD和LPO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试验前冠心病患者SOD、LPO含量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老年人;运动试验后LPO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下降不明显,但SOD/LPO值明显降低。提示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时,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的紊乱,为抗自由基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质过氧化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廖纪南 陈鲁源 +1 位作者 何福清 黄小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调查500例出院老年病人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发病率为15.6%,占同期院内感染的58.0%。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48.6%),以卡他布兰汉氏菌为首位(30.6%)。文中对NP发病有关因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肺炎 NP 老年人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一氧化氮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建文 吴伟康 +1 位作者 林曙光 陈鲁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通过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NO浓度,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中NO浓度低于健康对照值;并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气阴两虚型NO浓度更显著地低于心血瘀阻型(P<0.05)。结果提... 本文通过测定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NO浓度,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中NO浓度低于健康对照值;并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气阴两虚型NO浓度更显著地低于心血瘀阻型(P<0.05)。结果提示:血中NO浓度的变化与心肌组织所处的供血状态密切地相关,尤其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可作为指导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心肌顿抑及其发生机理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苏建文 林曙光 +2 位作者 陈纪言 陈鲁源 吴伟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对36例冠心病患者在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TCA术后左心室前壁增厚率(PVWTA)和左心室后壁增厚率(PVWTP)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提示PTCA术后发生了心肌顿抑现象.并且,术后外周静脉血SOD活性比... 本文对36例冠心病患者在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TCA术后左心室前壁增厚率(PVWTA)和左心室后壁增厚率(PVWTP)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提示PTCA术后发生了心肌顿抑现象.并且,术后外周静脉血SOD活性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地升高(P<0.001),术后心肌酶比术前显著升高(P<0.01),提示PTCA术后心肌顿抑与异常自由基反应损害心肌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 自由基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之星”心脏电话监护系统使用报告
11
作者 陈富荣 王小龙 陈鲁源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31-131,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1.1 共30例病人,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6~78岁.其中冠心病5例,高血压4例,各种心律失常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颈椎病3例,心肌梗塞2例,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1例,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1例.所有病人都有心电图记录,平静心电... 1 资料与方法1.1 共30例病人,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6~78岁.其中冠心病5例,高血压4例,各种心律失常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颈椎病3例,心肌梗塞2例,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1例,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1例.所有病人都有心电图记录,平静心电图正常6例,心肌劳损8例,房颤2例,室早6例,房早3例,心动过缓3例,心动过速3例,传导阻滞4例.15例曾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1.2“心之星”心脏电话监护系统使用方法随身监护仪由病人携带,采集V5和V1心电信号.四个电极安放前均先用砂片去角质层,再用脱脂酒精清洁.安放后用医用胶布固定.信息传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用电话机的受话器耦合通过电话线发送信息.②用家庭配器从院外经电话线传送信息.③直接拿回医院回放.信息接收处理中心开机即可进入接收软件窗口.自动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话监护 心血管疾病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胆道手术危险性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祥 陈鲁源 +1 位作者 何福清 黄戡敌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据报道老年胆道外科病人1980年比1973年增加近5倍,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因此,评估和预测老年人胆道手术的危险性急待解决。我院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10年间有127例60岁以上患者接受胆道手术,现对手术危险性进行... 据报道老年胆道外科病人1980年比1973年增加近5倍,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因此,评估和预测老年人胆道手术的危险性急待解决。我院1979年10月至1989年10月10年间有127例60岁以上患者接受胆道手术,现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27例中男性67例,女性60例,年龄60~83岁,平均65.6±5.4岁。其中胆囊结石64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29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0例,胆囊积脓和坏疽各2例。行单纯胆囊造瘘术12例;单纯胆囊切除术3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手术 危险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尿激酶与进口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志军 陈鲁源 靳立军 《新医学》 1995年第7期353-354,共2页
本文对国产尿激酶和进口链激酶治疗AMI进行了对比观察。尿激酶组10例,平均年龄65岁,胸痛持续4~12h,平均剂量125万IU;链激酶组18例,平均年龄60岁,胸痛持续4~12h,剂量150万IU。两组再通率分别为6... 本文对国产尿激酶和进口链激酶治疗AMI进行了对比观察。尿激酶组10例,平均年龄65岁,胸痛持续4~12h,平均剂量125万IU;链激酶组18例,平均年龄60岁,胸痛持续4~12h,剂量150万IU。两组再通率分别为60%和66.7%,5周病死率分别为1/10和1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尿激酶组的溶栓副作用相对少。笔者认为国产尿激酶完全可代替进口链激酶用于治疗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链激酶 心肌梗塞 药物疗法 抗凝血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胆道手术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国祥 陈鲁源 《医师进修杂志》 1991年第2期9-10,共2页
本文调查了我院1978年10月至1988年10月间127例60岁以上接受胆道手术的老年人。采集术前一周的临床及实验室15项指标进行统计,旨在找出高危因素,预测老年人胆道手术的危险性。经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老年胆道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 本文调查了我院1978年10月至1988年10月间127例60岁以上接受胆道手术的老年人。采集术前一周的临床及实验室15项指标进行统计,旨在找出高危因素,预测老年人胆道手术的危险性。经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老年胆道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前体温、尿素氮、总胆红素升高、血小板数量的降低、黄疸病史、结石部位及手术时机有显著意义。并对老年人胆道手术的时机,肾衰发生的原因,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病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单硝酸异山梨醇治心绞痛比较
15
作者 林纯莹 陈鲁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6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单硝酸 异山梨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前后SOD和LP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屈晓冰 李友元 +1 位作者 陈鲁源 于少芬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CHD)患者行踏车运动试验前、后红细胞SOD和血浆LPO含量的测定,以探讨患者在急、慢性心肌缺血时自由基损伤的变化规律,为自由基清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CHD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62±5(50~70...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CHD)患者行踏车运动试验前、后红细胞SOD和血浆LPO含量的测定,以探讨患者在急、慢性心肌缺血时自由基损伤的变化规律,为自由基清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CHD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62±5(50~70)岁,符合WHO 1979年诊断标准;健康对照(NC)组34例,均为男性,年龄65±5(60~82)岁,均为正常老年人。1.2运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超氧物歧化酶 LPO
原文传递
Study on Influence of Sini Decoction (四逆汤)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 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17
作者 苏建文 林曙光 +1 位作者 陈鲁源 吴伟康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ini Decoction (SND) on quality of life(QOL)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Methods: Randomized case-control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ini Decoction (SND) on quality of life(QOL)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Methods: Randomized case-control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QOL of 40 post-PTCA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ND treatment by scoring. Results: The scores in physical symptoms, sense of well-being, degree of depression, index of satisfaction of life and work capacity of the patients after PTCA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before PTCA, P<0.01. Scores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SND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treated with SND in the first three criteria, P<0.05, particularly in relieving palpitation and dyspnea. Conclusion: SND is helpful in improving QOL of patients after PT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of life Sini Decoction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