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_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钊宏 黎乐群 齐鲁楠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通过IHG特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FB1-DNA加合物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是...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通过IHG特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FB1-DNA加合物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是否同时存在HBV暴露加以分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各组间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PCR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其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位点的突变在实验组A与对照组C中均具有较高阳性突变率,其突变率分别为68.75%(22/32)、63.64%(7/11),在对照组B中的突变率较低,为16.67%(2/12),在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出现有突变。其中实验组A与对照组B及正常对照组D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其基因249位点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86%(26/28)、60.87%(1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发生过程中,AFB1暴露与p53第7外显子249位点的突变密切关系相关,当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暴露的协同作用的情况下突变率更高;p5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造成HCC中p53蛋白高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 黄曲霉毒素B1 p53基因249突变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对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cyclin D1表达及其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细明 陈嘉羽 +9 位作者 蒿艳蓉 陈甲信 黄俐 敖雯 李雷 成俊萍 陈钊宏 梁务清 郝鑫 高伟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20-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人鼻咽癌6-10B细胞,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转染组),未转染CSF-1...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人鼻咽癌6-10B细胞,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转染组),未转染CSF-1R慢病毒载体的鼻咽癌6-10B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T-q 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及对照组细胞CSF-1R、cyclin D1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改变情况。结果转染组细胞CSF-1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鼻咽癌6-10B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过表达CSF-1R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来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的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细胞周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玉婷 龙先凤 +4 位作者 曾红萍 李丽蓉 莫颖 陈钊宏 方红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81-184,196,共5页
目的分析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6月—2018年7月同科室32例老年宫... 目的分析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6月—2018年7月同科室32例老年宫颈癌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发生率、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结果后装结束后4周判定,实验组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老年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对阴道的管理,降低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预防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授法健康教育 老年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 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方案的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玉婷 李丽蓉 +3 位作者 方红燕 龙先凤 臧敏君 陈钊宏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制定适合患者和科室的护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护理要点包括术中出血护理、疼痛护理、阴道反应护理、尿路及肠道反应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避免各种意外发生。结...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制定适合患者和科室的护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护理要点包括术中出血护理、疼痛护理、阴道反应护理、尿路及肠道反应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避免各种意外发生。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按时完成后装放疗,随访9个月其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各治疗阶段的特点、治疗水平制定适用于临床护理的措施及方法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放疗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预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反应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彭露杏 陆合明 +8 位作者 陈甲信 蒋海兰 卢志平 陈钊宏 邓珊 古俊钊 庞强 吴友军 梁萍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94-499,共6页
目的探究多模态MRI预测中晚期宫颈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60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反应性将其分为A组(存在显著反应,n=... 目的探究多模态MRI预测中晚期宫颈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60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反应性将其分为A组(存在显著反应,n=48)和B组(无显著反应,n=1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多模态MRI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扩散加权成像、T1WI、T2WI和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扫描后图像中肿瘤信号强度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对于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T1WI序列均以等信号强度为主,T2WI序列均以混杂信号为主,但两组病灶整体信号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信号强度均以混杂信号为主,幅度图均以低信号为主,相位图和R2*图均以混杂信号为主,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位值和R2*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相位值和R2*值预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656、0.759,R2*值预测效能更高。结论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有无反应性在MR常规序列中的征象具有重叠,无特异性,但有反应性患者在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血管成像图像上表现相对于无反应患者更复杂,ADC值、相位值与R2*值可作为判断阿帕替尼治疗后有无反应的定量指标,其中R2*值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治疗反应性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双暴露因素下肝细胞癌染色体遗传学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齐鲁楠 彭涛 +4 位作者 陈钊宏 白涛 伍国俊 苏铭 黎乐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HBV/AFBl)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染色体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32例HCC的癌组织,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其22对染色体的变化。结果 (1)32例HCC中,大部...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HBV/AFBl)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染色体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32例HCC的癌组织,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其22对染色体的变化。结果 (1)32例HCC中,大部分的染色体拷贝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发生扩增的区段有1q、7q、8q,其中1q、8q为高频扩增区段。发生缺失区段有1p、4q、8p、9p、13q、14q、16p、16q、17p、18q、19p、Y,其中1p、4q、8p、16q、17p、19p为高频缺失区段;(2)同时,还存在着若干DNA拷贝数扩增或缺失的小区段。缺失显著的小区段有:2p25.1-p25.2、3q22.3-q23、7p14.1-p14.3。扩增显著的小区段有:9p13.2-9p21;(3)聚类分析发现:13q缺失发生率在HBsAg(+)/AFBl(+)、HBsAg(+)/AFBl(-)、HBsAg(-)/AFBl(+)、HBsAg(-)/AFBl(-)4个亚组中呈依次递减(霄-6.452,P〈0.05)。4p在HBsAg(+)/AFBl(-)组中以扩增为主,而在HBsAg(-)/AFBl(+)组与HBsAg(-)/AFBl(-)组则以缺失为主。19q在HBsAg(+)/AFBl(+)组中以扩增为主,在HBsAg(-)/AFBl(+)组与HBsAg(-)/AFBl(-)组中以缺失为主。结论 广西地区肝癌染色体遗传学改变具有多样性,其中19p、2p25.1—25.2、3q22.3-q23的缺失及9p13.2-9p21的扩增可能为该地区肝癌特有的遗传学特征之-。13q的缺失可能与该地区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双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 黄曲霉毒素 染色体 Array CGH
原文传递
甘精胰岛素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7
作者 秦俭 滕家安 +2 位作者 朱州 陈甲信 陈钊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25-2725,共1页
有研究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2].我们研究甘精胰岛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甘精胰岛素保存于4℃。LoVo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37℃、5%CO2、相对饱和湿度。细胞外... 有研究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2].我们研究甘精胰岛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甘精胰岛素保存于4℃。LoVo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37℃、5%CO2、相对饱和湿度。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在甘精胰岛素孵育前先作用于LoVo细胞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LOVO细胞 甘精胰岛素 癌细胞增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DMEM培养基 PD98059 胎牛血清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