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对肝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金品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58-859,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肝癌高危人群41例,记录并分析其影像诊断结果。结果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3.3%、99.0%,特异性为99.0%、93.1%,约登指数均... 目的探讨CT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肝癌高危人群41例,记录并分析其影像诊断结果。结果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3.3%、99.0%,特异性为99.0%、93.1%,约登指数均为0.92,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90.2%、97.5%。结论超声造影是肝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某些早期非典型病例还需螺旋CT扫描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癌高危人群 筛查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高危因素及CT结果分析
2
作者 陈金品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5期5413-5415,共3页
目的:研究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其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7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高... 目的:研究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其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7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高血压分级、年龄、性别、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并分析CT对其的诊断价值。结果:37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经CT检查发现脑卒中患者81例(21.48%),高血压Ⅲ级患者中的患病率高于高血压Ⅰ、Ⅱ级患者。而年龄≥55岁、男性、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患者中的患病率(26.79%、26.79%、28.24%、27.48%、41.11%、57.89%、45.07%)分别高于年龄<55岁、女性、不饮酒、不吸烟、体重正常、无糖尿病、血脂正常的患者(17.85%、14.88%、17.88%、13.85%、15.33%、15%、16.01%)(P<0.05)。结论:无神经系统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可以通过CT诊断,特别对于高血压Ⅲ级及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应积极行CT检查,以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系统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 脑卒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和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守福 陈金品 《电镀与精饰》 CAS 1993年第6期11-13,共3页
阐述了铝和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的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工艺参数。结合作者实际工作体会,综述了国外近期文献关于铝和铝合金化学镀镍的报道,可供从事铝和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同行参考。
关键词 铝合金 镀镍 化学镀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镀层的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守福 陈金品 +1 位作者 王军 方玉诚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4年第4期22-26,17,共6页
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对化学镀高P(含P>11wt%或19at%)Ni-P镀层加热时效时,镀层成分和加热温度对结构转变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高P共晶、过共晶(含P>11wt%或19at%)合金的结构转变有如下特征:(1)相同加热时效条件下,Ni-P... 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对化学镀高P(含P>11wt%或19at%)Ni-P镀层加热时效时,镀层成分和加热温度对结构转变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高P共晶、过共晶(含P>11wt%或19at%)合金的结构转变有如下特征:(1)相同加热时效条件下,Ni-P合金的结构转变与成分有密切关系:(2)对同一成分的过共晶合金,Ni-P合金的结构转变与时效温度密切相关;(3)过共晶合金在290~360℃温度范围内时效处理,出现Ni_xP_y介稳相,X射线衍射分析认为Ni_xP_y为Ni_(12)P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X射线衍射 镍磷合金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5
作者 罗守福 陈金品 《汽车工艺与材料》 1993年第10期7-7,共1页
化学镀镍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它用还原剂(如次亚磷酸钠)从水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镍离子还原出来,沉积到被镀的零件上去,因而称为化学镀。由于它和电镀有所不同,不需要直流电,国外常把它称做无电镀。又因反应是自催化过程,即还原反应只... 化学镀镍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它用还原剂(如次亚磷酸钠)从水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镍离子还原出来,沉积到被镀的零件上去,因而称为化学镀。由于它和电镀有所不同,不需要直流电,国外常把它称做无电镀。又因反应是自催化过程,即还原反应只发生在对反应有催化作用的零件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汽车 镀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喉镜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李青 陈金品 +1 位作者 李燕梅 曾麟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3,15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扫描后三维重建与仿真喉镜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2~2004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45例,全部进行平扫及增强后S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仿真喉镜成像,并将SCT征象与病理、喉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螺旋CT(SCT)扫描后三维重建与仿真喉镜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2~2004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45例,全部进行平扫及增强后S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仿真喉镜成像,并将SCT征象与病理、喉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病变与甲状腺组织、周围器官的立体关系。仿真喉镜显示气管受压、移位,与喉镜所见相符,还显示1例甲状腺癌侵入气管声门下段并侵犯声带,喉镜漏诊。结论:SCT三维重建有助于外科医生准确定位病灶、判断病变侵犯范围;仿真喉镜能显示气管腔内的情况,对喉镜是个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喉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6
7
作者 郭建东 苏锦权 +2 位作者 张水兴 陈文波 陈金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HIE新生儿36例,采用3.0T超导型MR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横轴位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及横轴位SWI序列扫描。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HIE新生儿36例,采用3.0T超导型MR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横轴位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及横轴位SWI序列扫描。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检查对颅内出血灶的检出率、出血灶的部位及数量;同时观察SWI序列对脑深部及皮质异常扩张静脉的显示情况;并对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SWI上的表现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WI检出的颅内出血灶数量最多,在其中27例患儿中检出出血灶共97个,TIWI、T2WI及FLAIR发现出血灶数量仅分别为41、27和51个;在出血灶大小、范围及边界清晰度显示方面,SWI均明显优于T1WI、T2WI和FLAIR。同时SWI在22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扩张的脑深部静脉及皮质静脉共50处;常规MRI序列均未见明确显示。颅内出血及颅内出血合并脑内静脉扩张在SWI序列上检出率在轻度HIE患儿组中最低,在重度组最高,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在检出HIE患儿颅内出血及脑内静脉扩张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序列,具有明显优势;SWI可以为早期诊断HIE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脑病 3 0T核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螺旋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彭李青 黄菊花 +8 位作者 曾粦春 刘剑峰 孙灿辉 孟悛非 李子平 娄明武 杨广夫 李燕梅 陈金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螺旋CT(SCT)灌注成像与其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SCT单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所选层面的癌灶、靶动脉的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癌灶的血流灌注量(PF)。测定癌组织的微血管...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螺旋CT(SCT)灌注成像与其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SCT单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所选层面的癌灶、靶动脉的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癌灶的血流灌注量(PF)。测定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将结、直肠癌的PF与MVD、VEGF的表达进行比较,且三者亦分别与临床病理因素(Dukes分期、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的PF随着病理分期期别的升高有下降趋势,与MVD的趋势一致。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87%(26/30)。PF与MVD、VEGF的表达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16,0.19,P值均>0.05)。MVD与VEGF间也无显著相关性(r=-0.03,P>0.05);PF、MVD及VEGF在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T灌注成像与MVD、VEGF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结直肠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金品 罗昭阳 +2 位作者 黎慧霞 张永亮 曾鸿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诊断,以术后病... 目的:探讨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究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诊断价值.结果:术前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明确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97例,诊断阳性率为97.00%,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与病理诊断在卵巢囊肿直径、囊壁加厚厚度中诊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诊断可清晰显示病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蒂扭转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金品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2437-2438,共2页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检测结果,统计MRI检出病变数量及加用SWI检出数量,并总结各类颅脑疾病的SWI成像特征与共性。结果 SWI扫描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单扫,且SWI...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脑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检测结果,统计MRI检出病变数量及加用SWI检出数量,并总结各类颅脑疾病的SWI成像特征与共性。结果 SWI扫描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单扫,且SWI检出脑血管畸形率明显高于MRI单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WI扫描对脑内血管分布、结构、出血、以及铁沉积的敏感性较常规MRI更高,尤其在对脑血管畸形、脑出血、脑梗塞合并出血、神经变性性疾病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0T碰敏感加权成像 颅脑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采用CT增强扫描价值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金品 罗昭阳 +2 位作者 黎慧霞 张永亮 曾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CT增强扫描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CT值,并探讨CT增强扫描影像图像。...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CT增强扫描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CT值,并探讨CT增强扫描影像图像。结果 CT平扫诊断子宫肌瘤107例,诊断率为89.17%;CT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119例,诊断率为99.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子宫肌瘤平均CT值为(36.2±6.4)Hu;增强CT扫描平均CT值为(55.4±8.2)H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其影像图像更清晰、更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CT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部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金品 曾鸿 +1 位作者 林桂雄 邹天翔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究鼻咽部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纳入研究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将10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鼻咽部CT检查,观察腺样体肥大患儿的CT声像... 目的探究鼻咽部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纳入研究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将10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鼻咽部CT检查,观察腺样体肥大患儿的CT声像图特征,并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检出腺样体肥大94例,临床检出率为94.00%;经CT检查显示,实验组的腺样体厚度及腺样体A/N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样体肥大的主要CT声像图特征为:鼻咽顶壁、后壁软组织块影密度均匀,呈波浪状或圆弧状增厚,且向前、向下进入鼻咽腔,腺样体指数>0.6,鼻咽腔狭窄;双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形态欠佳,颅底骨质未见增生及破坏,咽旁间隙清晰,后鼻孔有不同程度的阻塞。结论鼻咽部CT检查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作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检查方法,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腺样体肥大 鼻咽部CT A/N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及CT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李青 曾鸿 +4 位作者 王银国 王峰 刘棱锋 陈金品 林桂雄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探讨其致伤及并发症发生机理。方法对比分析46例老年组与46例中青年组的颅脑损伤病案资料,就其病因、临床表现、CT表现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单纯硬膜下血肿23例... 目的分析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探讨其致伤及并发症发生机理。方法对比分析46例老年组与46例中青年组的颅脑损伤病案资料,就其病因、临床表现、CT表现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单纯硬膜下血肿23例(50.0%),单纯脑内血肿15例(32.6%),大面积脑梗死5例(10.8%),脑挫裂伤3例(6.5%),脑混合损伤8例(17.3%);临床GCS评分3~5分13例(28.2%),6-8分22例(47.8%),9~12分11例(23.9%);老年组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9例(19.6%),上消化道出血5例(10.8%),发热5例(10.8%),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8.6%),病死8例(17.3%);中青年组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1例(2.1%),发热1例(2.1%),病死1例(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颅脑损伤的特征表现是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多见,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中青年组。其发生机理是老年人解剖生理及已存的基础疾病与中青年不同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颅骨骨折的损伤原理及CT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李青 王银国 +5 位作者 曾鸿 王峰 刘棱锋 陈金品 林桂雄 王雪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2-573,共2页
老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低,但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易导致小血管破裂,造成脑内血肿。老年人无脑内出血的颅骨骨折(老年单纯颅骨骨折)未见文献报道。本组报道27例,旨在探讨其创伤机制及临床、CT特点。
关键词 颅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后前斜立位的投照方法
15
作者 陈金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3期22-22,共1页
常规胸骨需患者俯卧摄后前斜位片,对外伤性患者或肥胖患者来说非常困难配合我们检查的,在此我们通过多年的探讨总结,采用立位投照胸骨后前斜位的方法,效果很好,供同道们参考如下:
关键词 胸骨后 立位 投照方法 肥胖患者 斜位片 外伤性 配合 参考 困难 常规
原文传递
用普通X线机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
16
作者 陈金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4期10-10,共1页
教科书中投照下颌骨常规都采用后前位及侧位的投照方法。在后前位片中有些部位被颈椎相重叠,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近年来我们在没有先进的全景牙科断层摄影机的情况下,总结了使用普通X线机拍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如下:
关键词 下颌骨 全景片 X线机 侧位 断层摄影 颈椎 牙科 教科书 方法 情况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前后的数字化胸片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金品 罗昭阳 +1 位作者 林桂雄 罗青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前后的数字化胸片检查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2011年9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实施数字化胸片检查,并采取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比较分... 目的比较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前后的数字化胸片检查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2011年9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实施数字化胸片检查,并采取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胸片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前,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部阴影发生率为百分百,经治疗,其肺部阴影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患者胸片影像学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经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前实施数字化胸片检查,其肺部影像学特征显著,可作为诊断该病和判断该病疗效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胸片 影像学 小儿 支原体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