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 被引量:51
1
作者 陈远光 胡明 +2 位作者 雷建 陈家诚 李娟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首次报道并介绍经肛内镜对1例合并左侧游走肾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NOTES手术方法。方法新辅助化疗后施行NOTES手术,手术分两组:腹组经腹腹腔镜辅助分离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肠系膜下血管,肛组游离... 目的首次报道并介绍经肛内镜对1例合并左侧游走肾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NOTES手术方法。方法新辅助化疗后施行NOTES手术,手术分两组:腹组经腹腹腔镜辅助分离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肠系膜下血管,肛组游离直肠系膜,术者在PPH肛门镜下横断直肠壁后先完成腹组以上操作,再进行肛组操作,通过自制的腰形直肠镜按照TME原则向上分离直肠系膜直至从骶前间隙进入腹腔,盆底腹膜前部的分离经前腹壁腹腔镜下进行,经肛门直肠镜将直肠和乙状结肠拖出,切断乙状结肠并用吻合器将直肠和乙状结肠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90 min,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并检出25个淋巴结,其中5个直肠下部系膜淋巴结阳性,直肠及其系膜的远切缘阴性,最后病理分期pT3N2,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第5天和第8天分别开始半流质饮食和普通饮食,未发生吻合口漏和感染,第7天后排便功能接近正常。结论自然腔道手术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可行而安全,腹腔镜辅助有利于克服精囊腺和游走肾造成的分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游走肾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自然腔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远光 梁剑荣 +8 位作者 胡明 雷建 黄炯强 成武 王荣 曾毅克 夏同义 陈劲松 柯传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效果,并探讨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两者同步使用是否优于序贯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经肛内镜和经...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效果,并探讨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两者同步使用是否优于序贯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序贯进行(序贯组,前9例)和同步进行(同步组,后10例)进行比较。结果 19例平均手术时间(3.85±0.98)h,中位术中出血量为80(50,120)ml,平均检出21.89±9.21个淋巴结,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09±0.94)d,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7.95±3.49)d;16例系膜大体标本完整3例接近完整;有2例中转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2例吻合口漏,1例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局部切除,无输尿管损伤、骶前大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3.39±0.96)hvs.(4.36±0.75)h]、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0±0.99)dvs.(3.78±1.56)d]减少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较为安全可行,基本上不影响肿瘤根治性,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两者同步使用较序贯使用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指导全直肠系膜切除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2 位作者 金钦文 吴君晖 钱立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指导意义.方法:25例直肠癌术中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观察术中、术后解剖病理所见、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检查情况等,并与20例未行动脉灌注美蓝者对照.结果:经... 目的:探讨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指导意义.方法:25例直肠癌术中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观察术中、术后解剖病理所见、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检查情况等,并与20例未行动脉灌注美蓝者对照.结果:经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后,包裹在盆筋膜脏层内的直肠及其系膜染色明显,与不染色的盆筋膜脏层外的组织易于区分,直肠筋膜囊能完整保持,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96.81±50.12mL、3.71h±0.76h、21.44±9.07个,而对照组分别为250.24±80.64mL、5.07±1.25h、12.75±5.93个,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肠上动脉灌注美蓝降低了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手术难度,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上动脉灌注 美蓝 全直肠系膜切除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丙嗪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远光 谢光荣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将41例精神分理解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氯丙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各自的血药浓度,评价口服剂量,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副反应的关系。结果显示:三组血药浓度不同,但缺乏统计学意义,三组的临床疗... 将41例精神分理解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氯丙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各自的血药浓度,评价口服剂量,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副反应的关系。结果显示:三组血药浓度不同,但缺乏统计学意义,三组的临床疗效近似;显示血药浓度在22-346μg/L效果较佳;较高血药浓度的患者其副反应量表分呈增加趋势,开展药浓度监测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轻药物副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淋巴结亚甲蓝染色检查法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1 位作者 杨元华 陈启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 淋巴结 亚甲蓝 透明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系膜完整性的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远光 梁剑荣 +2 位作者 姜桔红 胡明 雷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经肛门内镜直肠癌根治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本研究评价该术标本的直肠系膜完整性,以了解该术的根治性。方法:收集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标本,分别分为经肛内镜组(A组)与传统腹... 目的:经肛门内镜直肠癌根治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本研究评价该术标本的直肠系膜完整性,以了解该术的根治性。方法:收集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标本,分别分为经肛内镜组(A组)与传统腹腔镜组(B组),比较两组大体标本系膜完整性评分及环周切缘状态的差异。结果:36例直肠癌患者标本,A组16例,B组20例。大体评分A组2级2例、3级14例;B组2级2例、3级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周切缘检查两组各有2例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比12.5%,P>0.05)。结论:从手术标本直肠系膜完整性来看,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根治性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 全直肠系膜切除 经肛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引种栽培试验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远光 韩湘玲 《中国林副特产》 1997年第3期7-9,共3页
金线莲为民间名贵药材,生长条件要求苛刻。通过人工栽培试验说明,金线莲在人工创造的适生环境下,在贵阳地区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安全越冬。经8~10个月生长可以收获入药。
关键词 金线莲 栽培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黎绍基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63-365,共3页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转化后有多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变化 ,不同的基因如 p5 3基因和APC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的细胞内变化 ;在放化疗机制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肿瘤化放疗后的改变涉及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 ;在标志物的的研究方面发现了 3个较特异的标志物———S10 0A8、S10 0A9、S10 0A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100 癌蛋白 蛋白质组技术 肿瘤 APC基因 制方 二维凝胶电泳 信号传导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远光 李娟云 +5 位作者 梁剑荣 廖东江 卢心鹏 柯传锋 胡明 雷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癌胚抗原(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切除癌组织的新鲜标本,根据血清CEA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同时取正常黏膜作对照组,提取各组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 目的:比较癌胚抗原(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切除癌组织的新鲜标本,根据血清CEA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同时取正常黏膜作对照组,提取各组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凝胶图谱差异分析,比较各组组织之间表达差异点,将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数据库鉴定。结果:各组双向电泳胶上蛋白斑点图象清晰,阴性组和阳性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18个,成功鉴定其中10个为9种蛋白质。其中,在阴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为含波形蛋白的混合物1、肝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2-α、热休克蛋白27序列、血红蛋白β链突变体;在阳性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磷酸甘油醛异构酶、角蛋白10、角蛋白1,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点为β微管蛋白链。结论:CEA阴性的人大肠癌组织与CEA阳性的人大肠癌组织存在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这些蛋白可能与大肠癌表达CE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胚抗原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西洋参疫病的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远光 韩湘玲 《中国林副特产》 1989年第3期11-13,共3页
西洋参疫病是贵州地区高温环境条件下引种植参的限制关键。本文简述了不同荫棚类型植参疫病的发病和危害情况以及药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西洋参 疫病 贵阳市 防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巴金森症新药特赛替米特
11
作者 陈远光 《上海精神医学》 1991年第A00期67-69,共3页
锥体外系症状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副作用,其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发生机理是由于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能纹状体黑质传导途经阻断所致,故临床上酷似巴金森氏症。治疗锥体外系症状的主要办法是使用中枢抗胆碱能药物。特赛替米特(Dxetimide)
关键词 抗震颤麻痹药 特赛替米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85
12
作者 翁史旻 李华芳 +6 位作者 赵靖平 张鸿燕 李婷 舒良 陈远光 马崔 顾牛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 :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DSM 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为期 6wk的观察。结果 :经 6wk治疗 ,米氮平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78%和 64% ,氟西汀组为 90 %和 55% (P >0 .0 5)。治疗 1wk后 ,米氮平... 目的 :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DSM 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为期 6wk的观察。结果 :经 6wk治疗 ,米氮平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78%和 64% ,氟西汀组为 90 %和 55% (P >0 .0 5)。治疗 1wk后 ,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 2组HAMD和MADRS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 1wk后 ,米氮平组HAMD总分和睡眠紊乱因子分的减分较氟西汀组明显。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眩晕或 (和 )头昏等 ,与氟西汀组相比 ,米氮平组嗜睡发生率高 (P <0 .0 5)。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多中心研究 药物评价 治疗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65
13
作者 陈晋东 赵靖平 +8 位作者 李乐华 国效峰 吴仁容 翟金国 王传跃 谢世平 高成阁 丁瑛 陈远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神分裂症病人222例,其中阿立哌唑组111例与利司哌酮组111例.治疗结束时,2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ANSS总分减分率阿立哌唑组(65±s 28)%,利司哌酮组为(67±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为77.0%,利司哌酮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失眠、心动过速,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组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司哌酮相似,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为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阿立哌唑 利司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远光 陈道瑾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后基因组时代肿瘤学研究的重点。激光捕获微切割、蛋白质芯片、同位素包被亲和标记等新技术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在各种癌症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组技术给肿瘤标志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肿瘤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芯片 同位素包被亲和标记 靶蛋白芯片 生物信息学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鸿燕 舒良 +5 位作者 李华芳 顾牛范 李婷 马崔 陈远光 翁永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化、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入组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236例,坦度螺酮组117例,丁螺环酮组119例。试验药的剂量为每日30-60mg,对照药的剂量为每日...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化、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入组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236例,坦度螺酮组117例,丁螺环酮组119例。试验药的剂量为每日30-60mg,对照药的剂量为每日15-30 mg。结果两组病人的主要疗效指标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均显著减低(P<O.01);临床总有效率坦度螺酮组为73.15%、丁螺环酮组为76.58%,坦度螺酮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丁螺环酮组相当,分别为33.63%和30.77%。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坦度螺酮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均不明显,且与丁螺环酮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坦度螺酮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焦虑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度螺酮 丁螺环酮 治疗 广泛性焦虑症 安全性 比较研究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盐治疗精神病207例分析
16
作者 陈远光 张淑云 +1 位作者 谢光荣 罗学荣 《湖南医学》 1991年第2期91-92,共2页
锂盐对躁狂症疗效显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且对某些其他精神病亦有一定效果。现将我科1974年~1986年住院病例中用碳酸锂治疗的精神病207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7例精神病患者中,男106例,女101例。首... 锂盐对躁狂症疗效显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且对某些其他精神病亦有一定效果。现将我科1974年~1986年住院病例中用碳酸锂治疗的精神病207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7例精神病患者中,男106例,女101例。首次发病者96例,第2~3次发病58例,第4~10次发病53例。病程7天~30年。有精神病家族史者61例。抑郁症147例,精神分裂症41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3例,反应性精神病2例,月经周期性精神病、高血压性精神障碍、混合性神经官能症,迟发性运动障碍各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莱普隆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8
17
作者 赵靖平 陈晋东 +8 位作者 陈远光 张鸿燕 舒良 马崔 李婷 孙学礼 李静 顾牛范 李华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莱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扎莱普隆胶囊5mg^10mg·d-1或佐匹克隆片7.5mg^15mg·d-1。疗程14d。结果:意向性(ITT)分析... 目的: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莱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扎莱普隆胶囊5mg^10mg·d-1或佐匹克隆片7.5mg^15mg·d-1。疗程14d。结果:意向性(ITT)分析样本患者234例,其中扎莱普隆组115例,佐匹克隆组119例。两组的睡眠障碍量表(SDRS)及 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均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扎莱普隆为67.8%,佐匹克隆为71.4%,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头晕、头痛及厌食。但扎莱普隆的嗜睡与厌食发生率显著少于佐匹克隆(P<0.05)。结论:扎莱普隆与佐匹克隆具有类似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佐匹克隆要少。为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莱普隆 失眠症 临床试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来普隆与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乐华 陈晋东 +9 位作者 赵靖平 张鸿燕 舒良 顾牛范 李华芳 黄明生 李静 马崔 李婷 陈远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67-670,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唑吡坦组 12 0例 ,扎来普隆组 118例分别口服扎来普隆片 10mg·d- 1或唑吡坦片 10mg·d- 1。 14d为一个疗... 目的 :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唑吡坦组 12 0例 ,扎来普隆组 118例分别口服扎来普隆片 10mg·d- 1或唑吡坦片 10mg·d- 1。 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意向性 (ITT)分析样本病人有 2 38例。疗效评价的睡眠障碍量表 (SD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 (F检验 ,P <0 .0 1)。唑吡坦组的有效率77.5 % ,扎来普隆组的有效率 73.7%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不良反应分析显示 2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思睡、口干、便秘、头晕和头痛。结论 :国产扎来普隆与唑吡坦具有类似的疗效 ,不良反应相当。为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药 失眠症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扎来普隆 唑吡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美隆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心理学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晓岗 谭立文 +2 位作者 赵靖平 李乐华 陈远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0-102,142,共4页
目的 :验证瑞美隆 (米他扎品 )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DSM -IV(2 96 .2或 2 96 .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共有 34例符合入组 /排除标准。进行为期 6周的瑞美隆每天口服 1次 30mg或氟西汀每天口服 1次 2 0mg的治疗。采用HAM... 目的 :验证瑞美隆 (米他扎品 )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DSM -IV(2 96 .2或 2 96 .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共有 34例符合入组 /排除标准。进行为期 6周的瑞美隆每天口服 1次 30mg或氟西汀每天口服 1次 2 0mg的治疗。采用HAMD、CGI评定疗效。采用TESS、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 :经过 6周治疗 ,瑞美隆组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8.2 4 %和 82 .35 % ,治愈率分别为 6 4 .71%和 4 1.18% ,两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瑞美隆和氟西汀组的HAMD量表总分分别由治疗前 34.2 4± 8.79分和 32 .4 7± 5 .4 3分下降至治疗后的 9.6 5± 10 .95分和 9.88± 6 .2 6分 ,两组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后第 7、14、2 8天瑞美隆组HAMD量表睡眠紊乱分的减分较氟西汀组明显。瑞美隆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眩晕 /头昏、体重增加、疲乏、腹部不适、头痛。氟西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呕吐 /恶心、体重增加、头痛。结论 :瑞美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且有一定改善睡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美隆 氟西汀 抑郁症 心理学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氯氮平及其去甲基代谢物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荣华 王传跃 +2 位作者 赵靖平 陈远光 周宏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建立了测定人血清中氯氮平及其去甲基代谢物的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的分析方法。以三氟乙酸酐作酰化剂,对衍生化条件和样品预处理方法实施了优化。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的线性范围为1~128μg/L,最低检测浓度:... 建立了测定人血清中氯氮平及其去甲基代谢物的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的分析方法。以三氟乙酸酐作酰化剂,对衍生化条件和样品预处理方法实施了优化。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的线性范围为1~128μg/L,最低检测浓度:氯氮平为0.1μg/L,去甲氯氮平为0.2μg/L,两者的回收率均大于83%,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0%。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服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2抑制剂前后低剂量氯氮平的药代动力学自身对照试验中,结果显示氯氮平的代谢水平明显受P4501A2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 代谢物 测定 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