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粪便血红蛋白免疫学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迎珠 王娟 +4 位作者 徐国宾 贾淑芹 张凯 冷家骅 季加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血便及局部浸润或转移。粪便血红蛋白免疫学检测(FIT)可筛查出一般风险人群中一定比例的结直肠进展期腺瘤(AA)和CRC,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FIT被广泛用于CRC的筛查。该... 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血便及局部浸润或转移。粪便血红蛋白免疫学检测(FIT)可筛查出一般风险人群中一定比例的结直肠进展期腺瘤(AA)和CRC,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FIT被广泛用于CRC的筛查。该文对FIT用于CRC筛查的风险和获益、一般风险人群的筛查策略、现实与理想筛查模型及其质量控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粪便血红蛋白 进展期腺瘤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官绍年 陈迎珠 +3 位作者 卓明磊 贾淑芹 王国洪 徐国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0-136,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和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在NSCLC中突变率为46%。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NSCLCL患者检测EGFR基因,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应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和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在NSCLC中突变率为46%。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NSCLCL患者检测EGFR基因,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应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的治疗,可较传统化疗方案延长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总生存(OS)时间。EGFR基因检测以组织作为金标准,但鉴于组织固有异质性及有创性,多种液体活检标本也可辅助用于EGFR基因状态的检测。该文将对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检测过程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类型 指导用药 疗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迎珠 徐国宾 +5 位作者 官绍年 贾淑芹 康晓征 赵军 王国洪 季加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3期3364-3368,3369-3371,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首选组织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首选组织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晚期NSCLC患者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组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是组织检测的补充.血浆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含量低、片段短,易受血液中野生型DNA污染.血样收集、ctDNA提取、各个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人员的规范培训均影响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晚期NSCLC患者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浆 循环肿瘤DNA EGFR基因 突变检测
原文传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4
作者 卢帅 蓝佳明 +4 位作者 陈迎珠 周剑芳 秦堃 楼永良 谭文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与鉴定及抗原性初步研究。方法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MERS—CoVRBD编码基因,克隆至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 目的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与鉴定及抗原性初步研究。方法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MERS—CoVRBD编码基因,克隆至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利用IPTG诱导,探索优化表达条件,并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并采用间接ELISA对原核表达的RBD进行抗原活性和特异性初步分析。结果重组RBD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37℃0.5mmol/LIFFG诱导4h表达量最高;变性复性后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重组RBD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29×10^3,与预期一致;Westernblot表明其能与感染MERS—CoV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显示原核表达RBD蛋白在检测正常和MERS—CoV感染患者血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抗原活性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MERS—CoVRBD蛋白,为MERS—CoV的免疫学检测及疫苗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受体结合区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原文传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中和单抗研制技术进展
5
作者 陈迎珠 秦堃 谭文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6-702,共7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2012年在中东地区的大暴发及其快速传播能力,已成为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MERS-CoV感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2012年在中东地区的大暴发及其快速传播能力,已成为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MERS-CoV感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证实,病毒感染者恢复期血清中含有大量的中和抗体,并具有有效的临床治疗作用,说明中和抗体能有效、安全的作为病毒感染治疗手段.纤突(spike,S)蛋白是介导MERS-CoV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蛋白,是目前此病毒中和性单抗研究的关键位点.本文综述了MERS-CoV S蛋白结构特点、中和性单抗制备免疫原类型及不同种类中和性单抗的制备方式,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展望了MERS-CoV中和单抗研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中和 纤突蛋白 受体结合区
原文传递
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悦洋 谢怡然 +8 位作者 陈迎珠 孙颖 张恒 鲁健 刘丽琦 王大燕 舒跃龙 秦堃 周剑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制备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单克隆抗体,并对单抗的活性与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利用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取杂交瘤细胞株,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 目的 制备抗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单克隆抗体,并对单抗的活性与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利用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取杂交瘤细胞株,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单克隆化后制备小鼠腹水单抗,纯化获得抗H7 N9亚型流感病毒NA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对抗体活性及功能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特异性抗H7 N9亚型流感病毒N9鼠源单克隆抗体1G8、3C4和4E8,这三株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不同,3C4和4E8能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IC50分别为1.45 μg/ml和8.65 μg/ml.结论 3株单克隆抗体均特异性识别A/Anhui/1/2013(H7N9)的N9蛋白,有较好的N9结合活性或能抑制N9酶活性功能.本研究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管茜茜 赵莉 +7 位作者 任皎 黄盼盼 王慧娟 陈迎珠 朱娜 谭文杰 阮力 田厚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制备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猴痘病毒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原核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及与之同源的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建立抗体筛选系统;使用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A2917~49 多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 目的 制备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猴痘病毒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原核表达猴痘病毒A29蛋白及与之同源的痘苗病毒A27蛋白和牛痘病毒162蛋白,建立抗体筛选系统;使用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A2917~49 多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通过融合、克隆和筛选等制备猴痘病毒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亚型.结果 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A29、A27及162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分子量与预期相符,带his标签的三种蛋白经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均大于90%;用纯化蛋白筛选获得8株A29蛋白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IgG3型,其余为IgG1型.结论 本研究获得8株猴痘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猴痘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A29蛋白 多肽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