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新品种吉粳305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莫军 孟凡梅 +3 位作者 朴日花 付胜 唐铭浩 严永峰 《北方水稻》 CAS 2020年第5期51-53,共3页
吉粳305(吉15-30)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11年以2010Q4-7(通丰09-4)为母本、吉09-2624为父本杂交,变异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6 d,需活动积温2750℃,在吉林省属中熟品种;米质... 吉粳305(吉15-30)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11年以2010Q4-7(通丰09-4)为母本、吉09-2624为父本杂交,变异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6 d,需活动积温2750℃,在吉林省属中熟品种;米质优,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耐肥抗倒,出穗后籽粒灌浆快,活秆成熟不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吉粳30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吉粳3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陈莫军 严永峰 +4 位作者 金成海 孟凡梅 齐春艳 李帅 朴日花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5期45-47,共3页
吉粳330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13年以“吉粳806/长白16”后代稳定株系为母本、抗病品系BC2009F20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抗病中熟粳稻品种,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吉... 吉粳330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13年以“吉粳806/长白16”后代稳定株系为母本、抗病品系BC2009F20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抗病中熟粳稻品种,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吉粳33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从播种与插秧、施肥与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吉粳33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稻新品种吉粘1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3
作者 陈莫军 张俊国 +3 位作者 严永峰 宋广树 杨春刚 孙强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
吉粘10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以吉01-2828为母本,吉粳81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中熟粳型糯稻新品种。生育期137 d,需≥10℃积温2 700~2 800℃。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性较强,米质优良,活秆成熟,适应性广... 吉粘10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以吉01-2828为母本,吉粳81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中熟粳型糯稻新品种。生育期137 d,需≥10℃积温2 700~2 800℃。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性较强,米质优良,活秆成熟,适应性广。生产上应注意稀播育壮秧,适期移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灌水采用浅-深-浅灌溉方法,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新品种 吉粘1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水稻幼苗期低温处理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广树 孙蕾 +5 位作者 杨春刚 陈一昊 陈莫军 高玲 刘妍 张俊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了降低低温对吉林省水稻幼苗期的影响,减少病害的发生,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幼苗期根系活力进行分析。以吉林省的7个主栽水稻品种(‘长白9’,‘长白16’,‘吉粳803’,‘吉粳105’,‘吉粳88’,‘吉粳83’,‘吉粳81’)为材料,... 为了降低低温对吉林省水稻幼苗期的影响,减少病害的发生,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幼苗期根系活力进行分析。以吉林省的7个主栽水稻品种(‘长白9’,‘长白16’,‘吉粳803’,‘吉粳105’,‘吉粳88’,‘吉粳83’,‘吉粳81’)为材料,对它们进行8~12℃低温处理,通过线性内插法确定了8~12℃分别处理1~6天条件下的水稻根系活力,进一步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下处理天数与水稻根系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根系活力的降低与处理天数成正比,根系活力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处理天数均呈现:‘吉粳81’>‘吉粳83’>‘吉粳88’>‘吉粳803’>‘吉粳105’>‘长白16’>‘长白9’。因此,根据温度条件可以对水稻幼苗期根系活力进行有效预测,并且得出水稻幼苗期根系耐冷性与水稻品种的属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 幼苗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三元 张俊国 +4 位作者 严永峰 杨春刚 孙强 宋广树 陈莫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1-687,共7页
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 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以株型改良为契入点,提出吉林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旨在为吉林省超级稻突破12000kg·hm-2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株型 目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吉粳113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俊国 严永峰 +5 位作者 陈莫军 宋广树 杨春刚 周广春 张三元 孙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0,共2页
吉粳1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方法,以优质品系吉丰20为受体,碱茅草叶片总DNA为供体,其变异后代经多代选择后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食味佳、抗稻瘟病性强等特点。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吉粳1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方法,以优质品系吉丰20为受体,碱茅草叶片总DNA为供体,其变异后代经多代选择后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食味佳、抗稻瘟病性强等特点。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且在吉林省第七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鉴评活动中被评为优质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吉粳113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水稻直播栽培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强 闫喜东 +2 位作者 严永峰 杨春刚 陈莫军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2期69-71,75,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弱化及短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怎样种好地,从而稳定粮食生产,是摆在农...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弱化及短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怎样种好地,从而稳定粮食生产,是摆在农业生产当中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吉林省稻区的实际情况,对水稻直播的意义、可行性、利弊及生产实践进行论述,旨在可持续低碳发展吉林省寒地稻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栽培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吉大898”选育技术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全成哲 金成海 +4 位作者 吴涛 陈莫军 王云福 方秀琴 都兴林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4期46-47,共2页
吉大898是吉林大学于2006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育211/通95-74//金浪301,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属中晚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0 d,分蘖力强,秆硬抗倒,活秆成熟,适应性广。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6.9%和5.5%;对苗瘟、叶瘟和穗瘟... 吉大898是吉林大学于2006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育211/通95-74//金浪301,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属中晚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0 d,分蘖力强,秆硬抗倒,活秆成熟,适应性广。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6.9%和5.5%;对苗瘟、叶瘟和穗瘟均表现中抗(MR);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适于吉林省的四平、通化、吉林、长春、松原、辽源等地有效积温在2 850℃左右的中晚熟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吉大898 产量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吉粳116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春刚 郭桂珍 +4 位作者 周广春 邱志刚 严永峰 陈莫军 孟维韧 《北方水稻》 CAS 2019年第6期54-55,共2页
吉粳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审定,适合吉林省白城、松原、长春、延边等中早熟稻区种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792.7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79.9 kg/hm2,比对... 吉粳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审定,适合吉林省白城、松原、长春、延边等中早熟稻区种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792.7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79.9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8.6%。总结介绍了吉粳116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吉粳11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鳞翅目害虫基因cry1C的抗原表位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永梅 陈莫军 +1 位作者 刘笑笑 林秀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229,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ry1C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并命名为Δcry1C。优化Δcry1C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人工合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Δcry1C。在E.coli中诱导表达His6-Δcry1C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分离、纯化获得cry1C多抗...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ry1C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并命名为Δcry1C。优化Δcry1C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人工合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Δcry1C。在E.coli中诱导表达His6-Δcry1C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分离、纯化获得cry1C多抗血清。ELISA测定结果表明,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 000。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cry1C多克隆抗体能够与cry1C转基因抗虫水稻蛋白特异性结合。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抗原表位区并优化序列、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制备cry1C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抗鳞翅目害虫植物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害虫 cry1C 抗原表位 序列优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明 张三元 +7 位作者 林秀云 刘晓梅 郭晓莉 李莉 赵磊 陈莫军 毕洪波 李鹏志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稻瘟病 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创建的科学解析Ⅱ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雅君 杨福 +2 位作者 孟令君 陈莫军 严光彬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1期55-57,64,共4页
对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的一些疑虑作以解释,如重施穗肥与倒伏问题、稀植栽培与出穗期的关系、超稀植与成熟度问题等。分析了超级稻育种目标设计,南方稻区强化栽培技术研究的提示,阐述了南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与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 对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的一些疑虑作以解释,如重施穗肥与倒伏问题、稀植栽培与出穗期的关系、超稀植与成熟度问题等。分析了超级稻育种目标设计,南方稻区强化栽培技术研究的提示,阐述了南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与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稻区 水稻 超稀植栽培技术 强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张俊国 杨春刚 +3 位作者 张三元 严永峰 宋广树 陈莫军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3期69-69,80,共2页
吉粘9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以吉01-2827为母本,珍优1号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中晚熟粳型糯稻新品种,生育期142 d,需≥10℃积温2 850~2 900℃。主要优点是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活秆成... 吉粘9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以吉01-2827为母本,珍优1号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中晚熟粳型糯稻新品种,生育期142 d,需≥10℃积温2 850~2 900℃。主要优点是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活秆成熟,适应性广。生产上应注意稀播育壮秧,适期早插,及时防治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糯稻 吉粘9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长白21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14
作者 张俊国 杨春刚 +4 位作者 张三元 孙强 严永峰 宋广树 陈莫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4期82-82,共1页
阐述了水稻新品种长白21的选育经过,从植物学特征、抗逆性、稻米品质、产量等方面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长白21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主岭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安俊霞 张正坤 +7 位作者 李晓光 马嵩岳 李莉 陈莫军 杨会营 严永峰 杜茜 李启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4期130-134,共5页
[目的]研究公主岭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公主岭霉素水提原液为供试药剂,探讨公主岭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公主岭霉素可提高水稻植株叶片中PAL、SOD、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持效期达30 d;盆栽及田间不... [目的]研究公主岭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公主岭霉素水提原液为供试药剂,探讨公主岭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公主岭霉素可提高水稻植株叶片中PAL、SOD、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持效期达30 d;盆栽及田间不同试验点均可观测到公主岭霉素对叶瘟的防控效果,其中田间防治效果最高为74.49%,预防效果达82.26%;田间对水稻穗茎瘟的防治效果为63.97%,预防效果为72.09%;收获后实际测产,施用公主岭霉素增产0.71%~8.22%,且稻米的外观、食味及营养品质均有所提升。[结论]公主岭霉素对水稻叶瘟及穗茎瘟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可实现水稻的增产提质,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主岭霉素 水稻 稻瘟病菌 田间防效 增产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亚洲 宋广树 +6 位作者 孙蕾 杨春刚 张俊国 陈一昊 陈莫军 高玲 刘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4期290-294,共5页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主要气象因素变化规律,进而更好地对作物的品种布局进行指导,利用东北地区1961—2006年46年的97个气象站点的主要气象数据,利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了全年积温、降雨和辐射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全年和作物...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主要气象因素变化规律,进而更好地对作物的品种布局进行指导,利用东北地区1961—2006年46年的97个气象站点的主要气象数据,利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了全年积温、降雨和辐射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全年和作物生长季(5—9月)年际间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全年积温、降雨和辐射分布具有明显的连续的地域特征,同时各气象要素间的年际变化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主要气象因素的区域和时空分布规律,有效进行作物合理布局,保证粮食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积温 降雨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兴粳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乌日娜 徐兴健 +12 位作者 严永峰 温丽 陈莫军 海日汗 陈玉泉 杨忠 薛海楠 梁爽 韩磊 王娟 李凤娇 陈木兰 梁依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4期47-48,57,共3页
兴粳7号(吉15-13)是以优良品系10y3-24为母本、以吉09-9为父本杂交,变异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21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生育期139 d,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600℃以上地区... 兴粳7号(吉15-13)是以优良品系10y3-24为母本、以吉09-9为父本杂交,变异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21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生育期139 d,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600℃以上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兴粳7号 选育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影响初探
18
作者 李辛琲 曹庆军 +5 位作者 陈莫军 杨浩 杨粉团 孔凡丽 苏德悦 李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究播期对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加工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推品种‘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2日(SD1)、5月26日(SD2)、6月9日(SD3)、6月22日(SD4)4个播期处理,研究... 【目的】探究播期对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加工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推品种‘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2日(SD1)、5月26日(SD2)、6月9日(SD3)、6月22日(SD4)4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下鲜食糯玉米主要商品质量(果穗长度、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与食用品质(种皮厚度、皮渣率、物性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播期能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的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皮渣率以及硬度、粘聚性与胶着度等性状指标,而对出籽率、秃尖长、行粒数及种皮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等性状表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SD3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早播(SD1)的1.23、1.09、1.08和1.13倍,较晚播(SD4)相对提高了13.10%、5.94%、3.53%和8.06%;而皮渣率、硬度和胶着度等食用品质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种皮厚度随播期推迟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鲜食糯玉米皮渣率与籽粒弹性间存在正相关性,种皮厚度与籽粒粘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生产中应注意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商品性与食用品质的变化,适宜播期(SD3)利于协调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早播(SD1)或晚播(SD4)均不利于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播种日期 商品质量 食用品质 种皮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dsg-j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9
作者 金久岩 姜文洙 +4 位作者 严永峰 吴涛 朴日花 陈莫军 金成海 《东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株高和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挖掘水稻株高和粒型调控基因,阐明株高和粒型的调控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在水稻品种吉大718的EMS诱变突变体后代中,筛选出一株矮秆小粒突变体,命名...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株高和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挖掘水稻株高和粒型调控基因,阐明株高和粒型的调控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在水稻品种吉大718的EMS诱变突变体后代中,筛选出一株矮秆小粒突变体,命名为dwarf and small grain-JD718(dsg-j)。与野生型吉大718相比,突变体株高变矮,籽粒变小,千粒重下降。通过茎秆第一节间切片观察证实,突变体矮化表型是由细胞变小所致。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的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BSA-Seq分析技术将突变体dsg-j基因初步定位在第7染色体。本研究为dsg-j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揭示株高和粒型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粒型 突变体 BSA-Seq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行距对旱直播粳稻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张海涵 滕祥勇 +4 位作者 王思楠 陈莫军 林秀云 孙强 李海波 《东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9,共7页
选用3个粳稻品种(系),设置4个播种行距,研究水稻旱直播不同行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产量随行距的加大先增后降,3个粳稻品种(系)均在2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高;有效穗数随着行距... 选用3个粳稻品种(系),设置4个播种行距,研究水稻旱直播不同行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产量随行距的加大先增后降,3个粳稻品种(系)均在20 cm行距处理产量最高;有效穗数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减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随行距的增加呈增加趋势。(2)随着行距的加大,不同品种(系)穗长,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数以及实粒数均呈增加趋势,一、二次枝梗比值,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随着行距的加大而降低。(3)随着行距增加,整株鲜重、穗重、穗下节间/秆长增加,相对重心高降低;茎秆基部节间N1、N2的鲜重,节间粗,干重逐渐增大,节间长逐渐缩短。(4)随着行距增加,单茎抗推力与N1、N2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均呈增加趋势,倒伏指数降低。(5)相关分析表明:N1、N2、N3节间抗折力与穗长、每穗粒数、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茎抗推力、基部节间鲜重、干重、茎粗、弯曲力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呈负相关。适宜的行距,有利于控制基部节间配置比例,优化穗部性状,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水稻旱直播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直播 粳稻 行距 产量 抗倒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