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除消皮素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
1
作者 陈荣誉 贾静 +9 位作者 谭万林 梁露群 许晓晓 阮媛媛 余雄 王方芳 钰婷 彭玉琳 郭兵 王圆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38,共9页
目的探讨敲除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I/R组,另5只GSDMD^(-/-)小鼠作为基因敲除组(I/R+GSDMD^(-/-));sham组小鼠仅钝... 目的探讨敲除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保护效应。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I/R组,另5只GSDMD^(-/-)小鼠作为基因敲除组(I/R+GSDMD^(-/-));sham组小鼠仅钝性剥离肾蒂,另两组小鼠夹闭双侧肾蒂30 min构建I/R模型;术后24 h取血样和肾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肌酐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KI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NOD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结果I/R组小鼠血清肌酐显著高于sham组(P<0.05),I/R+GSDMD^(-/-)组小鼠血清肌酐低于I/R组(P<0.05);H&E染色显示,sham组小鼠肾小管和肾小球形态结构清晰,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坏死,I/R+GSDMD^(-/-)组肾脏病变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肾脏组织KIM-1蛋白水平上调,敲除GSDMD后KIM-1蛋白水平较I/R组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I/R+GSDMD^(-/-)组小鼠肾脏组织NGAL、KIM-1、Caspase-1、NLRP3、GSDMD、IL-1β、MCP-1、IL-6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敲除GSDMD可改善肾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消皮素D 细胞焦亡 炎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的黏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荣誉 黄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在微机械电子系统中,表面粗糙峰的几何特征、尺寸以及形状等对表面黏着以及摩擦特性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粗糙度对黏着力的影响,首先用KOH溶液腐蚀硅片,得到8个粗糙度不同的样品.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测量样品的黏着力.分别使用两种... 在微机械电子系统中,表面粗糙峰的几何特征、尺寸以及形状等对表面黏着以及摩擦特性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粗糙度对黏着力的影响,首先用KOH溶液腐蚀硅片,得到8个粗糙度不同的样品.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测量样品的黏着力.分别使用两种探针来模拟不同的接触几何,第一种探针针尖为一个2μm左右的平台,另一种探针为尖探针.试验分别在干燥的手套箱内以及在空气中进行.在样品表面随机选取15个测量点,每个点测量50次,然后根据计算值,确定平面的平均黏着力以及标准差.并与Robinovich模型的计算结果作比较.结果显示:当粗糙度较小的时候,随着粗糙度增大,黏着力下降很快,这与Robinovich模型变化趋势较吻合;当粗糙度较大时,随着粗糙度增大黏着力略有增加,但不是很明显,与Robinovich模型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原子力显微镜 黏着力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少珊 孙朝晖 +3 位作者 陈荣誉 杨永泉 唐玲玲 石玉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系列浓度梯度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感染小鼠肠道的动物模型,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肠道中C.perfringens的检测。方法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依次腹腔注射浓度为5.7×1095、.7&#... 目的建立一系列浓度梯度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感染小鼠肠道的动物模型,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肠道中C.perfringens的检测。方法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依次腹腔注射浓度为5.7×1095、.7×1085、.7×1075、.7×106和5.7×105 cfu/mL的A型C.perfringens菌液1 mL,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连续观察72 h,统计小鼠死亡数量、存活时间及腹腔取样做细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细菌厌氧血平板厌氧培养、测序鉴定和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细菌镜检结果为5.7×109、5.7×108和5.7×107 cfu/mL浓度组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两头钝圆棒状的革兰阳性杆菌,细菌厌氧培养能培养出大量边缘粗糙的菌落;在5.7×1065、.7×105 cfu/mL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能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利用细菌培养法,5.7×106 cfu/mL组平均能培养出7个菌落,在5.7×105 cfu/mL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能培养出任何菌落,克隆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C.perfringens16S rRNA[AB566417]完全一致。荧光定量PCR法在各浓度组为阳性,空白对照组为阴性。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C.perfringens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验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产气荚膜梭菌 荧光定量PCR法 肠道坏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生长障碍患儿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春云 少科 +3 位作者 陈荣誉 范歆 罗静思 李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障碍患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采集56例生长障碍患儿的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array)检测。结果 56例患儿中12例(21.4%)有致病性拷贝数异常,性染色体异常6例,常染色体异常6例;4... 目的探讨生长障碍患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采集56例生长障碍患儿的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array)检测。结果 56例患儿中12例(21.4%)有致病性拷贝数异常,性染色体异常6例,常染色体异常6例;4例(7.1%)有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致病性微缺失或重复片段,其大小<2.5 Mb。结论 SNP-array技术可作为生长障碍患儿遗传学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障碍 染色体异常 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测试参数对等高粗糙表面黏着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陈荣誉 黄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采用具有600 nm周期的一维硅光栅来表示等高粗糙表面,研究AFM的测试参数对等高粗糙表面的黏着影响。实验所使用的探针为平头探针(PL2-CONTR-10,Nanosensors),其针尖直径为2μm,实验分别在空气中以及干燥环境下进行,通过力曲线的测量,计... 采用具有600 nm周期的一维硅光栅来表示等高粗糙表面,研究AFM的测试参数对等高粗糙表面的黏着影响。实验所使用的探针为平头探针(PL2-CONTR-10,Nanosensors),其针尖直径为2μm,实验分别在空气中以及干燥环境下进行,通过力曲线的测量,计算出黏着力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结果表明:载荷与停留时间会引起黏着力的略微增大或减小,但总体影响不是很大;在空气中,随着退针速率加快,黏着力先表现出先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而在干燥环境下,黏着力随着退针速率的加快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粗糙 硅光栅 AFM 黏着 平头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NF4A和MUCDHL下调促进肾纤维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贾静 梁露群 +10 位作者 谭万林 许晓晓 阮媛媛 李霜 陈荣誉 余雄 王方芳 钰婷 彭玉琳 郭兵 王圆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5-1096,共12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NF4A、Snail和MUCDHL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N、HNF4A和MUCDHL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过表达对照组(NG+vector组和HG+vector组)、过表达组(NG+OE-MUCDHL组、HG+OE-MUCDHL组、NG+OE-HNF4A组和HG+OE-HNF4A组)、敲减对照组(NG+control组和HG+control组)和敲减组(NG+si-MUCDHL组、HG+si-MUCDHL组、NG+si-HNF4A组和HG+si-HNF4A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db/m组相比,db/db组体重、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db/db小鼠有明显肾损伤;与db/m组相比,db/db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MUCDHL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顶端膜,FN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HNF4A主要表达在肾小管细胞浆和细胞核。(2)与NG组相比,HG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过表达MUCDHL后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和MUCDHL蛋白表达升高(P<0.05),HNF4A表达不变;敲减MUCDHL后相关指标表达与上述效应相反(P<0.05),HNF4A表达不变;过表达HNF4A可使MUCDHL表达增加,其余指标的表达变化与过表达MUCDHL一致;敲减HNF4A表达可使上述效应反转(P<0.05);MUCDHL可能是HNF4A的下游靶基因。结论:HNF4A和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中表达降低。HNF4A可能通过上调MUCDHL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维化 μ-原钙黏蛋白 肝细胞核因子4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载荷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摩擦过程的影响
7
作者 潘柏平 王亚珍 +1 位作者 陈荣誉 黄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共4页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固体状时,在一定温度或载荷下会发生相变过程。因此在摩擦过程中,当法向载荷够大时,局部发生的相变将导致接触点材料力学性质改变,从而使摩擦性能改变。在单点接触的Hertz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钢球...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固体状时,在一定温度或载荷下会发生相变过程。因此在摩擦过程中,当法向载荷够大时,局部发生的相变将导致接触点材料力学性质改变,从而使摩擦性能改变。在单点接触的Hertz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钢球接触Ni-Ti记忆合金平面的接触模型,通过分析法向载荷诱发塑性变形的过程,探讨法向载荷对Ni Ti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摩擦过程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当法向载荷小时,摩擦因数与法向载荷成负相关;当法向载荷超过一定值后,摩擦因数几乎不变。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预测形状记忆合金的摩擦性能,以控制和减少零件可能因磨损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NI TI合金 滑动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例B超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国生 何才通 +5 位作者 赖玉青 陈荣誉 罗宇迪 卢雄才 覃运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在孕中期B超异常的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日至2019年4月16日在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中期B超提示异常的孕妇203例,采集羊水标本,... 目的:探讨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在孕中期B超异常的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日至2019年4月16日在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中期B超提示异常的孕妇203例,采集羊水标本,进行传统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同时采用array-CGH技术对羊水DNA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进行检测。比较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array-CGH检测结果。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共检出21例异常核型(包括结构异常及数目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0. 34%;array-CGH技术共检出43例异常核型(其中14例为α地中海贫血),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1. 18%,但另有3例异常核型array-CGH漏检为正常。不同B超异常项目数的孕妇的胎儿array-CGH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array-CGH技术可作为产前超声异常胎儿遗传学检测的首选诊断方法,但联合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进一步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B超异常 羊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人P21启动子双荧光素酶基因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荣誉 郑文岭 +2 位作者 吴清华 张宝 马文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3-245,F0004,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EGFP标记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从人血白细胞DNA中克隆P21启动子,用于控制firefly荧光素酶的表达;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和EGFP基因用IRES连接,在CMV启动子控制下表达;上述元件和基因克隆至载体pLL3.7... 目的构建带有EGFP标记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从人血白细胞DNA中克隆P21启动子,用于控制firefly荧光素酶的表达;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和EGFP基因用IRES连接,在CMV启动子控制下表达;上述元件和基因克隆至载体pLL3.7中,应用酶切和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正确后转染至293FT细胞观察EGFP表达。结果经酶切、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带有EGFP标记的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并成功表达EGFP。结论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的药物筛选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P21启动子 EGFP
原文传递
广西部分地区496例G6PD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荣誉 少科 +3 位作者 谢波波 黄朋 易赏 郑海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11期20-22,32,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谱,探讨基因型与酶活性关系。方法对2012年496例新生儿筛查召回病例及门诊疑似患儿,采用G6PD/6PGD比值法检测酶活性,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统计其突变频率。结果 496例样本G6P...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谱,探讨基因型与酶活性关系。方法对2012年496例新生儿筛查召回病例及门诊疑似患儿,采用G6PD/6PGD比值法检测酶活性,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统计其突变频率。结果 496例样本G6PD基因检测发现13个基因突变位点,热点突变c.95A>G,c.392G>T,c.1024C>T,c.871G>A,c.1376G>T,c.1388G>A占97%以上,国内c.871G>A少见,但在广西地区仅次于热点突变,占5.8%。此外,c.406C>T、c.1360C>T只在壮族人群中存在,各出现2例。结论广西地区热点突变基因与国内报道一致,但其它突变位点有其地理与民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缺乏症 基因突变 广西地区 壮族、汉族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2011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调查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钱家乐 少科 +5 位作者 罗静思 范歆 陈荣誉 林彩娟 俸诗瀚 李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3-754,共2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中高发病种之一。我国1985—2001年筛查580万新生儿检出CH患儿1836例,患病率为1/3009,但存在地区差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出生缺陷高发地区,目前尚无大规模CH患病率的报道,为此本...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中高发病种之一。我国1985—2001年筛查580万新生儿检出CH患儿1836例,患病率为1/3009,但存在地区差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出生缺陷高发地区,目前尚无大规模CH患病率的报道,为此本研究对该地区近两年CH筛查情况及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患病率
原文传递
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一例ASS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波波 陈荣誉 +3 位作者 王锦 罗静思 李旺 少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目的 对1例瓜氨酸血症Ⅰ型家系进行基因检测,阐明其病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对ASS1基因14个外显子进行DNA测序,Phyre软件分析ASS1蛋白分子的三级结构及功能.结果 检... 目的 对1例瓜氨酸血症Ⅰ型家系进行基因检测,阐明其病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对ASS1基因14个外显子进行DNA测序,Phyre软件分析ASS1蛋白分子的三级结构及功能.结果 检测到患儿有c.951delT (F317LfsX375)和c.1087C >T (R363W)两个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c.951 delT影响ASS1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论 ASS1基因c.951 delT和c.1087C>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患儿瓜氨酸血症Ⅰ型的分子病因,c.951 delT为未见报道的突变类型,推测其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从而影响ASS1蛋白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血症Ⅰ型 ASS1基因 突变 蛋白质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复合杂合突变导致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波波 罗静思 +6 位作者 雷亚琴 陈荣誉 王锦 张淑杰 范歆 李旺 少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对1例新生儿筛查疑似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的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揭示其分子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对患儿MCCC1基因和MCC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检测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SIFT、PolyPh... 目的对1例新生儿筛查疑似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的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揭示其分子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对患儿MCCC1基因和MCC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检测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SIFT、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突变对蛋白功能影响,并查询比对突变所在位置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采用Human Splicing Finder和Swiss—PdbViewer4.1.0软件分析基因变异导致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患儿MCCC1基因检测到两个杂合突变,分别为C.539G〉T(p.G180V)和C.704—711del(P.A235Vfs*4),家系分析显示,前者遗传于父亲,后者遗传于母亲。这两个突变均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对MCC蛋白功能造成影响。结论MCCC1基因c.539G〉T(p.G180V)和C.704_711del(P.A235Vfs*4)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患儿MCCD的分子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MCCC1基因 突变 蛋白质结构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惟佳 陈荣誉 +2 位作者 刘天盛 费冬梅 黄红倩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40-441,共2页
孕妇29岁,孕1产0,因“B超提示胎儿右脑室扩张、四肢短小”于2015年3月(孕30周^+1)来本院行产前诊断孕妇曾于外院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示47.XY,+i(12)(p10)[22]/46,XY【18】。夫妻双方在本院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孕妇29岁,孕1产0,因“B超提示胎儿右脑室扩张、四肢短小”于2015年3月(孕30周^+1)来本院行产前诊断孕妇曾于外院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示47.XY,+i(12)(p10)[22]/46,XY【18】。夫妻双方在本院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同时在B超引导下经腹采集胎儿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划分析和基因芯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综合征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胎儿脐带血 B超引导 脑室扩张 四肢短小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智力障碍64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春云 范歆 +9 位作者 罗仕玉 苏家荪 沈亦平 张月 张淑杰 胡旭昀 陈荣誉 罗静思 李川 少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分析智力障碍患儿的分子遗传基础,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array)技术在该类型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4例智力障碍患儿,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Illumina H... 目的分析智力障碍患儿的分子遗传基础,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array)技术在该类型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4例智力障碍患儿,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Illumina Humancyto SNP-12300K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查询国际病理性CNV数据库(ClinVar、DECIPHER、OMIM等)、DGV(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数据库,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对CNVs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64例智力障碍患儿中16例检出CNVs,检出率为25%。其中,检出已知致病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6例,明确致病的微缺失/微重复(非综合征)3例,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非平衡易位1例,临床意义不明5例。16例CNVs中,6例微缺失/微重复片段〈5Mb,最小检出缺失片段0.53Mb,这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是无法检出的。结论SNP—array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是智力障碍患儿遗传学诊断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微缺失/微重复 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一个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中MUT基因两个新突变的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波波 罗静思 +5 位作者 范歆 陈荣誉 王锦 张淑杰 李旺 少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对一个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方法对先证者MUT、MMAA、MMAB3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 目的对一个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方法对先证者MUT、MMAA、MMAB3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采用Polyphen2、SIFT、HSF、DNAMAN6.0和Swiss—PdbViewer4.1.0等软件对检测到的新的基因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先证者MUT基因检测到两个杂合突变,分别为C.581C〉T(p.P194L)和c.1219A〉T(p.N407Y),家系分析显示,前者遗传于母亲,后者遗传于父亲。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这两个突变均可能致病。这两个位点所在的密码子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均位于MCM结构的底物结合区——(β,α)8barrel结构域,这两个突变可能通过影响MCM空间构象,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结论两个新的MUT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MUT基因 突变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仕玉 付春云 +10 位作者 张淑杰 王锦 范歆 罗静思 陈荣誉 胡旭昀 覃海松 李川 欧珊 李奇霏 少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生长迟缓的患儿,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生长迟缓的患儿,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 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7例变异阳性患儿,检出率约26%,其中包括已知的微缺失/重复综合征12例(占26%)、明确致病的CNVs(非综合征)10例(2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6%)、染色体非平衡易位3例(6%)、致病性嵌合4例(9%)、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15例(32%)。剔除染色体水平明显可见的数目与结构异常后,共检出15例小于5Mb的明确致病性CNVs,这是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无法检出的。此外,还检出3例包含已知或预测为印迹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患儿以及2例亲本可能存在血缘关系的患儿。结论SNP-array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是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诊断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迟缓 拷贝数变异 微缺失/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原文传递
p53激活抗肿瘤药物应用p21途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清华 陈荣誉 +4 位作者 邓治亮 张宝 石嵘 马文丽 郑文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构建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感染肿瘤细胞后用于检测p53激活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从人血白细胞DNA中克隆p21启动子,用于控制Firefly荧光素酶的表达;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和EGFP基因与IRES相连,在CMV启动子控制下表达... 目的:构建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感染肿瘤细胞后用于检测p53激活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从人血白细胞DNA中克隆p21启动子,用于控制Firefly荧光素酶的表达;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和EGFP基因与IRES相连,在CMV启动子控制下表达;将上述元件和基因克隆至载体pLL3.7中,应用酶切和测序反应验证后再转染至U251和Eca109肿瘤细胞建立细胞检测模型。结果:成功构建含人p21启动子、大小约13kb的pLL3.7-Dluc重组质粒,经LipofecttamineTM转染后用于细胞药物筛选;采用MTT方法对8种不同药物对U251和Eca109细胞处理后进行IC50检测,其中姜黄素和丹参酮ⅡA在U251肿瘤细胞中的IC50分别为20和8μg/mL,Eca109细胞的IC50分别为12和25μg/mL;药物作用转染后U251细胞48h后作荧光素酶检测,计算F/R值并SPSS 13.0分析,姜黄素和丹参酮ⅡA的P值分别为0.003和0.024,药物作用后荧光检测结果显著;该实验在Eca109细胞模型中姜黄素和丹参酮ⅡA取得了一致性的结果,P值分别为0.001和0.015。人参皂苷Rb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通过p21途径检测双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状况,提示姜黄素、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b1三种药物在U251和Eca109肿瘤细胞中具有使p53活性增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启动子 p53激活 药物筛选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抗肿瘤活性 姜黄素 丹参酮 人参皂苷
原文传递
广西不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钱家乐 少科 +5 位作者 罗静思 范歆 陈荣誉 林彩娟 俸诗瀚 李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广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情况及患病率,探讨不同地区CH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2月广西筛查的427 402例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时间分辨... 目的: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广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情况及患病率,探讨不同地区CH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2月广西筛查的427 402例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TSH浓度,并将初筛大于筛查切值者召回进行确诊检查。结果: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筛查427 402例新生儿,初筛阳性可疑病例4 504例,确诊病例512例,CH患病率为1/835。山区、平原、沿海CH患病率不同,山区(1/772)高于平原(1/825)和沿海(1/1 142)地区(P<0.05)。3个地域均存在轻度碘缺乏,碘缺乏发生率分别为:山区6.9%,沿海6.7%,平原6.3%。结论:广西CH患病率居全国首位,不同地区CH患病率不同,地域环境因素对CH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患病率 不同地区
原文传递
多多的青苔花盆
20
作者 陈荣誉 高青(指导) 葛欣(插图)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版)》 2019年第33期16-17,共2页
从前,有一只蚂蚁,它叫多多。它是一只聪明有知识的蚂蚁。多多长大了,父母让它到外面建立自己的新家。多多天天在外面找适合当作家的地方。这天上午,多多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找到了一个小洞,多多进去探查了一下,感觉这儿很适合当家。多多刚... 从前,有一只蚂蚁,它叫多多。它是一只聪明有知识的蚂蚁。多多长大了,父母让它到外面建立自己的新家。多多天天在外面找适合当作家的地方。这天上午,多多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找到了一个小洞,多多进去探查了一下,感觉这儿很适合当家。多多刚从洞里出来,一个摇摇晃晃刚会走的小朋友把半个龙眼壳丢在了它的洞口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壳 蚂蚁 小朋友 当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