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N转换横波分裂分析刻画东海西湖凹陷裂缝分布
1
作者 李亚清 刘苗 +4 位作者 赵秀莲 陈茂根 朱宝衡 陈琳枝 李振伟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裂缝方位和发育强度是各向异性研究的重要参数,通过常规纵波地震数据难以辨识。相比之下,裂缝引起的横波分裂现象更加明显。为研究中国东海西湖凹陷探区裂缝发育情况,本文利用四分量海底节点(oceanbottom nodes,OBN)地震数据中记录的转... 裂缝方位和发育强度是各向异性研究的重要参数,通过常规纵波地震数据难以辨识。相比之下,裂缝引起的横波分裂现象更加明显。为研究中国东海西湖凹陷探区裂缝发育情况,本文利用四分量海底节点(oceanbottom nodes,OBN)地震数据中记录的转换横波信息进行了横波分裂分析。研究发现:浅层(0~3000ms)快慢横波时间延迟3~5ms,平均裂缝方向约111°—117°,裂缝方位相似度高达80%~90%,裂缝发育比较集中;深层(大于3000ms)裂缝分布较复杂,快慢横波时间延迟主要集中于6~8ms,主要方位集中于119°,但裂缝方位相似度低(低于50%),方位不集中,出现约20°—40°方位的裂缝。研究区浅层主要发育NW(西北)向裂缝,深层主要发育NW(西北)和NE(东北)向裂缝,与研究区断层发育方向基本一致;横波分裂时间延迟量从浅部到深部逐渐增大,表明越往深层,裂缝发育强度越强;研究区南侧时间延迟明显高于北侧,表明南侧裂缝发育强度高于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横波分裂 OBN转换横波 各向异性 裂缝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Y地区三维地震采集设计及应用效果
2
作者 周静毅 刘宏扬 +1 位作者 陈茂根 徐翠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东海西湖凹陷Y地区位于凹陷东侧边缘部位,跨白堤深洼和东部断阶带,地质条件复杂。结合已经发现油气的西湖凹陷斜坡带、中央背斜带的储层发育特征,认为Y地区主要目的层为渐新统花港组和始新统平湖组,沉积岩为主,岩性为砂、泥岩,除此之外... 东海西湖凹陷Y地区位于凹陷东侧边缘部位,跨白堤深洼和东部断阶带,地质条件复杂。结合已经发现油气的西湖凹陷斜坡带、中央背斜带的储层发育特征,认为Y地区主要目的层为渐新统花港组和始新统平湖组,沉积岩为主,岩性为砂、泥岩,除此之外还发育火山岩体。主要目的层埋深花港组在2 500 m~5 000 m之间。Y地区存在二维地震资料信噪比、目的层分辨率不够、基底成像不清楚等问题。为精细落实圈闭和岩体描述提高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开展了Y地区的三维地震采集设计论证,从分辨率、面元尺寸、时间采样率、偏移孔径、震源、电缆沉放深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提出了适合Y地区的采集参数,此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表明,实际采集三维地震数据较二维地震数据有较宽的频带,而且资料品质得到较大提高,同相轴连续性、断裂更清晰,信噪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圈闭落实 采集设计 分辨率 面元 偏移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茂根 陈维荣 +3 位作者 蔡高阳 庄潮平 李廷汉 廖梓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06-909,共4页
为探讨直肠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MLD)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 0例直肠癌组织和4 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LYVE-1的表达及MLD。结果示,直肠癌组织癌中心区及周边部ML... 为探讨直肠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MLD)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 0例直肠癌组织和4 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LYVE-1的表达及MLD。结果示,直肠癌组织癌中心区及周边部MLD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癌周边部的MLD明显高于癌中心区;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组直肠癌中MLD分别比无转移组明显增高(P<0.0 1)。结论: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淋巴管的发生,主要位于癌周边部,其可促进肿瘤淋巴道转移。直肠癌组织的MLD可能成为评价肿瘤淋巴管发生及判断直肠癌淋巴转移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淋巴管生成 微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多块三维地震数据体拼接技术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茂根 龚定康 徐新南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3期36-43,共8页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东海西湖凹陷主要构造先后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数据其网格方向、面元大小、电缆长度、面元覆盖次数均不同,且应用不同处理流程及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这些数据难以满足工...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东海西湖凹陷主要构造先后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数据其网格方向、面元大小、电缆长度、面元覆盖次数均不同,且应用不同处理流程及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这些数据难以满足工区整体的地质解释、储层描述等综合研究。多块三维地震数据拼接处理的目的是得到单一数据体,具有统一网格方向、面元大小,振幅、相位均一致。文章论述多块三维数据体在迭前、迭后进行拼接处理的解决方案,介绍拼接过程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及综合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三维地震 数据体 拼接处理 匹配因子 网格 面元 地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三维地震连片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茂根 范毅华 +1 位作者 杨新菊 王影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B11期45-50,共6页
西湖凹陷三维地震连片处理中不同时期采集的三块地震数据在偏移距、覆盖次数、面元大小及方位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得到统一的面元大小和网格方向 ,常规三维连片处理的思路是折衷地选取统一的网格方向和面元大小 ,然后按照此网格... 西湖凹陷三维地震连片处理中不同时期采集的三块地震数据在偏移距、覆盖次数、面元大小及方位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得到统一的面元大小和网格方向 ,常规三维连片处理的思路是折衷地选取统一的网格方向和面元大小 ,然后按照此网格参数进行全区的面元均化处理。当拼接区块的方位角和面元大小与定义的统一网格参数差异较大时 ,这种处理导致面元空洞、覆盖不均现象更严重。文章叙述西湖凹陷连片处理实例中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区块自身特性 ,而采用的与常规思路不同的三维连片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三维地震 连片处理 匹配算子 谱相关分析 克希霍夫迭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宽线地震成像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茂根 牛华伟 赵秀莲 《海洋石油》 CAS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宽线地震勘探技术因其性价比优势在复杂陆地探区油气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成功案例较多,但在我国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成功应用并不多见。此文利用南海北部湾盆地某三维探区的二源三缆一束航海线,结合地下共深度点(CDP)面元的合理定义,系... 宽线地震勘探技术因其性价比优势在复杂陆地探区油气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成功案例较多,但在我国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成功应用并不多见。此文利用南海北部湾盆地某三维探区的二源三缆一束航海线,结合地下共深度点(CDP)面元的合理定义,系统地进行了基于二维、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的多种宽线成像试验,并从成像效果、信噪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海洋宽线的成像处理选取二维算法成像效果较三维算法的成像结果好。对比以前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工区区域宽线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宽线 叠前深度偏移 成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深层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探讨
7
作者 陈茂根 牛华伟 +3 位作者 刘苗 朱宝衡 李玉剑 蒋涔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近年来,东海西湖凹陷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原有单船采集窄方位拖缆三维由于深层信噪比低和成像质量差,制约了深层目标识别、储层描述和评价。因此,实施了不同观测系统的拖缆宽方位三维采集。以HY区和BT区两种... 近年来,东海西湖凹陷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原有单船采集窄方位拖缆三维由于深层信噪比低和成像质量差,制约了深层目标识别、储层描述和评价。因此,实施了不同观测系统的拖缆宽方位三维采集。以HY区和BT区两种典型拖缆宽方位三维采集为例,对各自采集属性、不同方位数据对深层成像质量改善贡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拖缆宽方位三维采集得到的方位分布是比较稀疏的;在窄方位采集条件下,通过减小面元、加长电缆长度、提高覆盖次数等得到的高密度拖缆三维数据对研究区深层成像改善是较有限的;更宽方位数据有利于深层成像改善。西湖凹陷下步可以采用更宽方位和更高信噪比的OBN(Ocean Bottom Node)采集技术,该研究对于西湖凹陷地震采集方案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缆宽方位 OBN 深层 西湖凹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震资料相位控制处理——东海研究实例
8
作者 陈茂根 郝晓红 +1 位作者 赵秀莲 刘苗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满足定量解释的需要,地震资料处理必须是高分辨率、振幅保持和相位控制的。面向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控制处理技术包括利用远场信号进行确定性零相位化、Q补偿、预测反褶积及剩余相位校正等。利用模拟远场信号求取确定性去气泡及零相... 为了满足定量解释的需要,地震资料处理必须是高分辨率、振幅保持和相位控制的。面向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控制处理技术包括利用远场信号进行确定性零相位化、Q补偿、预测反褶积及剩余相位校正等。利用模拟远场信号求取确定性去气泡及零相位化算子。此文基于相位控制处理,讨论了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和极性判别方法,探讨了大于24 ms算子长度的预测反褶积对于保持信号形状的必要性,介绍了东海三维地震资料相位控制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震资料 相位控制处理 远场信号 确定性零相位化 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qP波传播描述Ⅱ:分离纯模式标量波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玖兵 陈茂根 +1 位作者 王腾飞 康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89-3401,共13页
在各向异性地震波场中,qP波与qS波常常是耦合在一起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波型分离(即模式解耦),以纵波成分为主的常规单分量地震数据的成像则需要合理描述标量qP波的传播算子.本文作者曾构建了在运动学上同弹性波动... 在各向异性地震波场中,qP波与qS波常常是耦合在一起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波型分离(即模式解耦),以纵波成分为主的常规单分量地震数据的成像则需要合理描述标量qP波的传播算子.本文作者曾构建了在运动学上同弹性波动方程等价,动力学上突出标量qP波的伪纯模式波动方程.为了彻底消除qS波残余,本文根据波矢量与qP波偏振矢量之间的偏差,提出从伪纯模式波场提取纯模式标量qP波的方法.数值分析展示了投影偏差算子在波数域和空间域的特征.基于不同复杂程度理论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联合"伪纯模式传播算子"与"投影偏差校正"可为各向异性介质分离模式波场传播过程提供一种简便的描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纯模式波动方程 波型分离 波矢量 偏振矢量 投影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在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静霞 郑淑慧 +4 位作者 陈茂根 林婉颐 邹秋琼 肖帆 周振海 《现代医院》 2018年第7期1004-1006,100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置换的应用,以进一步探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进行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出凝血、肝功能指标的前后数据,并配对比较分析患者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我...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置换的应用,以进一步探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进行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出凝血、肝功能指标的前后数据,并配对比较分析患者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我院2017年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215人次,5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置换前后的出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s)23.7±10.7 VS 20.8±9.3(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9.9±18.4 VS 45.9±18.1(P<0.05),出凝血指标PT和PTA血浆置换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置换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总白蛋白(TP,g/L)56.9±9.6 VS 54.5±7.5(P<0.05);总胆红素(TBIL,μmol/L)519.0±198.5 VS 429.2±166.1(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207.6±415.2 VS122.1±215.0(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415.8±893.9 VS 295.3±789.8(P<0.05),肝功能指标TP、TBIL、ALT和AST血浆置换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加普通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前后PT、PTA、TBIL、ALT的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改善凝血,缓解病情,对于肝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提倡应用,且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加普通冰冻血浆同样具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凝血酶原活动度 总胆红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地震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与成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志强 高江涛 +9 位作者 陈茂根 刘怀山 于常青 张训华 肖国林 张异彪 孙和清 童思友 何维聪 闫桂京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7期51-59,共9页
基于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展了针对性的沉放深度与枪阵组合的地震采集参数海上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子波特征、频带、能量、信噪比和F—K频谱的分析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成像处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基于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展了针对性的沉放深度与枪阵组合的地震采集参数海上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子波特征、频带、能量、信噪比和F—K频谱的分析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成像处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试验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了地震资料批量采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残留盆地 地震勘探 参数试验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南黄海海相地层地震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志强 刘协来 +1 位作者 陈茂根 施剑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南黄海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海相地层横向变化剧烈,再加上埋深较大、地层间反射较弱等因素影响,常规的叠后偏移技术不能对海相地层精确成像。在分析叠前时间偏移的技术特点及实现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叠...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南黄海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海相地层横向变化剧烈,再加上埋深较大、地层间反射较弱等因素影响,常规的叠后偏移技术不能对海相地层精确成像。在分析叠前时间偏移的技术特点及实现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叠前噪音压制、层间多次波消除、精细速度分析与建模、剩余速度分析、模型优化迭代及Kirchhoff积分法偏移为核心的一套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流程。处理结果表明,深部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的成像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归位准确,断点清楚,深部反射信号的振幅强度、信噪比都得到了提高,为本区下一步的勘探布署工作和油气资源的前景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叠前时间偏移 海相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南黄海地震勘探成果与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训华 吴志强 +10 位作者 肖国林 刘怀山 张异彪 曾天玖 高江涛 陈茂根 刘协来 闫桂京 童思友 唐松华 何维聪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7期1-8,共8页
进入21世纪后,针对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地震调查的难题,开展了反射特征理论模拟、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法攻关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介绍了南黄海地震勘探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近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勘探 进展 成果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在无缺血肝移植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庆兵 龚懿 +3 位作者 周芳 陈茂根 王培伟 陈柳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常温机械灌注在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3日~2017年8月25日应用常温机械灌注行无缺血肝移植的患者6例,术前做好人员准备、捐献供体准备、肝移植受体准备、环境和物品准备、器械和设备准备、机械... 目的探讨常温机械灌注在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3日~2017年8月25日应用常温机械灌注行无缺血肝移植的患者6例,术前做好人员准备、捐献供体准备、肝移植受体准备、环境和物品准备、器械和设备准备、机械灌注系统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无缺血供肝获取、无缺血供肝保存及无缺血肝移植手术。结果 6例供体肝脏均成功实施了无缺血器官获取术,手术时间3~4 h,平均3.5 h。器官机械灌注保存过程顺利,未发生异常。接着成功完成了6例全球首创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7 h,平均6 h,手术出血600~2000 mL,平均1400 mL。结论常温机械灌注系统在无缺血肝移植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娴熟准确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机械灌注 无缺血 肝移植 应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法在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庆兵 陈柳云 +4 位作者 龚懿 余华 姚典业 龚凤球 陈茂根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 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在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18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PDCA组(PDCA组,n=90)和常规组(n=90)。比较两组干预前(T1)及干预1个月后(T2)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差异... 目的 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在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18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PDCA组(PDCA组,n=90)和常规组(n=90)。比较两组干预前(T1)及干预1个月后(T2)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差异,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于T2时评估护理质量[PZB的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结果 PDC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T2时,2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PDCA组高于常规组(P<0.05)。PDCA组SERVQUA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在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中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肝移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护理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梓群 陈维荣 +2 位作者 蔡高阳 陈茂根 詹庆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12-214,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特点,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直肠癌和癌旁组织标本90份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30份,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表达,计算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结合直肠癌临床病理特...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特点,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直肠癌和癌旁组织标本90份及正常直肠组织标本30份,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表达,计算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结合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边缘区LMVD(11.3±4.6)明显高于肿瘤中心区(5.1±2.1)(P<0.01),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3.8±2.5)(P<0.01)。直肠癌边缘区高LMVD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P<0.01)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分化程度均无关。结论:直肠癌边缘区高LMVD与肿瘤组织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边缘区LMVD是判断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D2-40 单克隆抗体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N区块岩性圈闭识别探讨
17
作者 周静毅 杜学斌 +2 位作者 陈茂根 蒋涔 周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193,共11页
澳大利亚N区块是海上勘探区块,钻探成本高,存在一定的勘探风险,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和找寻可能存在的最大圈闭资源规模,成为勘探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澳大利亚N区块开展了构造和岩性等多种类型圈闭的识别评价。在构造圈闭落实的情况下,利... 澳大利亚N区块是海上勘探区块,钻探成本高,存在一定的勘探风险,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和找寻可能存在的最大圈闭资源规模,成为勘探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澳大利亚N区块开展了构造和岩性等多种类型圈闭的识别评价。在构造圈闭落实的情况下,利用澳大利亚N区块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结合物源方向、古地貌和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建立了岩性圈闭发育模式。通过目标层位的地震叠后属性、叠前同时反演等综合分析,采用纵横波速度比(Vp/Vs)等地震属性预测了岩性圈闭的分布特点及含油气性。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岩性圈闭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和圈闭资源量估算,扩大了澳大利亚N区块的资源规模,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地貌 沉积体系 地震属性 叠前同时反演 岩性圈闭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新生代礁体下伏构造的校正浅析
18
作者 周静毅 陈茂根 +2 位作者 朱立新 马建德 段文豪 《海洋石油》 CAS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正演模型,认识到海底礁体的形态和充填速度是引起下伏地震同相轴整体上拉的原因。在不清楚礁体速度的情况下,选取四种不同的速度对构造进行了校正分析;随着礁体充填速度的增加,构造的幅度和面积都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确定... 通过正演模型,认识到海底礁体的形态和充填速度是引起下伏地震同相轴整体上拉的原因。在不清楚礁体速度的情况下,选取四种不同的速度对构造进行了校正分析;随着礁体充填速度的增加,构造的幅度和面积都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确定构造时要考虑礁体的真实速度和厚度,才能给地震勘探解释带来正确的方向,从而减少勘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体 正演模型 速度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联合移植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晓顺 鞠卫强 +3 位作者 陈茂根 孙成军 唐云华 张轶西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肝肾联合移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受者的术前检查和准备、供肝及供肾修整技术操作规范、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植入技术操作规范、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 为了进一步规范肝肾联合移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受者的术前检查和准备、供肝及供肾修整技术操作规范、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植入技术操作规范、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术后随访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联合移植 适应证 禁忌证 术前检查 麻醉 并发症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小红 张倩倩 +5 位作者 蔡燕 欧阳涓 陈茂根 唐秀鑫 何晓顺 黄俊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5,226,共9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的特征。【方法】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对6例准备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及NK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与健康对...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的特征。【方法】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对6例准备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及NK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癌肝移植受者组患者外周血CD4^+PD-1^+T细胞、调节T细胞(CD4^+CD25^+CD39^+)、B细胞、浆母细胞(CD27^(high)CD38^(high)IgD^-IgM^-)、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high)CD16^-)及未成熟NK细胞(CD3^-CD56^(high))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区B细胞(CD27^+IgD^+)、非类型转换B细胞(CD27^+CD38^(dim)IgM^+)、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high)CD16^+)及NK细胞(CD3^-CD56^+)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等待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型与健康人有差异,对监测患者移植后的免疫状态及指导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免疫细胞亚群 多色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